邹师颜

简介: 邹师颜(?-1425年),湖廣行省荊州府夷陵州宜都縣(今湖北省宜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明朝官员。太祖洪武中入太学,授兵部主事。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为江西参政。后任御史,有直声,台纪肃然。迁大理寺丞。永乐十九年,因事牵连,入狱。1424年仁宗即位后,释为礼部侍郎。后请省墓,至通州卒。贫不能归葬,宣宗命以驿舟送归故里。
[展开]

邹师颜的个人经历

基本介绍

      【字号又名】:字希贤

  【性别】:男

  【民族】:汉

  【朝代】:明

  【籍贯】:湖北宜都(今枝城市)

邹师颜

  【主题】:(政治)

  【资料来源】:湖北省志人物志稿 

人物简介

  邹师颜字希贤。宜都(今枝城市)人。明朝官员。太祖洪武中入太学,授兵部主事。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为江西参政。后任御史,有直声,台纪肃然。迁大理寺丞。永乐十九年,因事牵连,入狱。1424年仁宗即位后,释为礼部侍郎。后请省墓,至通州卒。贫不能归葬,宣宗命以驿舟送归故里。

人物履历

  永乐年间,其担任江西参政,后因事被免。之后推荐为监察御史,有声名。之后升任大理寺丞,此后与夏原吉一同下狱。明仁宗即位后,释放并任礼部侍郎。后省墓归,还至通州去世,贫不能归葬。尚书吕震上疏后,明宣宗命驿舟送还,并下诏去世的京官均由驿站送还。

历史记载

     《明史》(卷149):「邹师颜,宣都人。永乐初,为江西参政,坐事免。寻以荐擢御史,有直声。迁大理丞,署户部。与原吉同下狱。仁宗立,释为礼部侍郎。省墓归,还至通州,卒,贫不能归葬。尚书吕震闻于朝,宣宗命驿舟送之。诏京官卒者,皆给驿,着为令。」

父为夏时敏。幼年从郑菊隐、史九韶学习,二十三岁县考邑庠生,由省选考诗经推荐到京师,入国子监监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重爱之,未经科考,提拔他当了户部主事;建文帝提拔他当了户部右侍郎;永乐元年(1403年),奉明成祖令携太常少卿袁复开浚吴淞江,又疏拓千灯浦。时湖南遭灾,元吉奏请赈济并减免赋税,民间流传“夏元吉当官,遮盖湖南一省。”永乐四年提拔他当户部尚书,他上疏:“裁冗食,平赋役,严盐法,钱钞之禁,清仓场,广屯种,以给边苏民,且便商贾”。永乐十三年(1416年),麻林(今肯尼亚麻林地)贡麒麟,元吉撰〈麒麟赋〉:“永乐十二年秋,榜葛剌国来朝,献麒麟。今年秋麻林国复以麒麟来献,其形色与古之传记所载及前所献者无异。臣闻麒麟瑞物也,中国有圣人则至。”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增置武卫百司、派郑和下西洋,费用以亿万计,全由夏元吉筹措。他设立盐务衙门,以盐卡收税,谨防贪官。又将户口、府库、田赋等数字写成小条,放于袖中,以便随时参阅。每当成祖询问,对答如流。永乐十九年(1421年)秋,朱棣决定第三次亲征漠北的鞑靼。这时国库早已空虚,夏元吉反对讨伐,曰:“此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力陈国家财政已难以承受,朱棣大怒,系之大狱;抄家时,家中除布衣、陶器等日常用品外,别无它物。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粮尽退军,至榆木川驾崩,死前悔悟,对左右说:“夏元吉爱我”。太子朱高炽亲到监狱看望原吉,泣诉噩耗,不久大赦出狱,复户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进位少保。元吉请求仁宗朱高炽多收钞、少发钞,致力和缓当时上涨50倍的通货膨胀压力,并取消了郑和的海上远航,使国家财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稳定。

    宣德五年(1430年)去世,晋赠太师,晋光禄大夫,谥忠靖。归葬湘阴夏家桥侧之大明山。清代郭嵩焘竭夏元吉墓时,曰:“遗直如公真大度,老成当国有深谋”。

更新日期: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