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烬美

简介:王烬美生于1898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展开]

王烬美的个人经历

基本内容

1918年4月,20岁的王尽美离家到济南,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被推选为省立一师北园分校代表,积极参加罢课、集会、游行。

  1919年6月的一天,父亲等人在诸城县城西河滩举行反日救国大会,吸引数千人参加。

  会上,父亲上台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卖国的罪行,讲述了济南和全国的斗争形势,号召全县学生罢课,商人罢市,齐心抵制日货,并要求大总统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诸城反帝爱国斗争的烈火由县城迅速蔓延到乡村腹地。

编辑本段代表作

  《长江歌》,《厂主寄生虫》,《山东劳动周刊》

编辑本段与毛泽东相识相知

  五四运动期间,父亲与邓恩铭成了亲密战友。1920年11月,他与邓恩铭等人在山东发起组织进步学术团体“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并任主编。

王烬美

  1921年春,父亲与邓恩铭等人发起创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他们两人奔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一大代表大多住在预先租下的博文女校的三间房内,父亲与邓恩铭和毛泽东是邻居。在上海,父亲与毛泽东相识相知,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更坚定了父亲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献身革命的信心和决心。回济南后,他写下了著名的《肇在造化——赠友人》:“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根据这首诗,父亲把自己的原名王瑞俊改为王尽美。

  1922年1月,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父亲作为中共代表出席了会议。在与会间隙的联欢会上,父亲尽情施展了文艺才华,用三弦演奏了《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多首中国乐曲,博得各国代表一致喝彩。

  7月,父亲被中共中央调往上海,同邓中夏、毛泽东等人共同起草制定了《劳动法大纲》,大纲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的行动纲领。同月,父亲与邓恩铭又以山东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

更新日期: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