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启月

简介:章启月,女,汉族,1959年10月出生于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 有“外交名嘴”、中国职业女性榜样美誉。父亲是前驻比利时、日本大使章曙先生。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纽约总领事。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
[展开]

章启月的个人经历

人物介绍

章启月生在北京一个外交官家庭,父亲章曙曾出任过中国驻比利时、驻日本国大使,以及中国驻联合国政务参赞;母亲薛润吾也曾在外交部干部司工作。

197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自在1949年建国后,首次派遣赴美留学生。章启月与其他四名中学生被选中,公派到美国学习英语;其中也包括毛泽东英文教师章含之的女儿洪晃。其被选中的原因之一是,其父章曙当时已在联合国工作一年。由于联合国给国际职员的子女报销教育费,为节省赴美路费开支,政府将其选中。

在美国学习三年后,章启月于1977年回国;并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1982年毕业后,考入联合国译员训练班,后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驻日内瓦办事处秘书处,担任同声传译工作。1987年回国后,章进入外交部国际司,历任国际司三秘、二秘、副处长、一秘。1995年,被派赴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1995年接任外交部发言人,是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的第三位女发言人。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24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章启月当选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8年3月15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通过,章启月当选外事委员会委员。

章启月

人物履历

1959年10月,章启月出生于北京;

1978—1982,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1983—1987,联合国总部和驻日内瓦办事处秘书处任职;

1987—1995,外交部国际司任三秘、二秘、副处长、一秘;

1995—1998,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任一秘、参赞;

1998—2005,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

2005—2008中国驻比利时王国大使;

2008—2011,中国驻印尼大使。

2011—外交部机关党委(部党委国外工作局)常务副书记(局长)。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

已婚,有一子。

主要职责

负责外交部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建和群众工作;负责驻外外交机构的有关工作。

成长经历

章家有女初长成

中国第一位驻比利时女大使章启月1959年10月生在北京的一个外交官家庭,她的父亲就是前驻比利时、日本大使章曙先生。即令在新中国外交部建部初期,章曙大使也是值得一提的人物。

1925年5月生于古都北平的章曙祖籍山东聊城,颇有文才的父亲为他起名章士琦。没有几个月,就因失业,生活无以为继,父母带着襁褓中的章曙回到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济南城。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泉城在章曙少年的记忆里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章曙一家笼罩在贫困窘迫的苦难生活的阴影里,一家人没日没夜地在油灯下糊着火柴盒,夜阑更深之际,少年章曙困得睁不开眼睛……

所幸古文根底深厚的父亲不忘教子,章曙小小年纪便熟读四书五经。更为幸运的是章曙遇上了一位毕业于山东女子师范学校的女教师王怀蓉小姐。她不仅利用暑假为章曙补习数学,并将其送到了“洋学堂”,还为他代缴了学费!

为了继续求学,章曙甚至在父亲的精心“策划”下,直接上书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考上了济南一中的章曙在抗战爆发后徒步跋涉7000余里,最后辗转来到四川绵阳。在这里,他有幸遇上了人生旅途中又一位恩师――诗人李广田。

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宣传抗日救亡的章曙于1944年进入武汉大学外文系学习,他曾担任武汉大学学生自治会宣传部长。在地下党的帮助下,章曙于1948年8月来到晋察冀解放区。1年后,他由中央组织部调至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共中央外事组,这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章曙是最早跨进外交部街33号那幢德国式建筑的新中国外交官之一,年仅24岁的章曙成了外交部共青团第一任总支书记。自那时开始,章曙从科员起步,正常而缓慢地渐次升至科长,他在人事处、人事司、干部司干了整整14年,有幸与张闻天夫人刘英(后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新权将军(前外交部副部长,驻苏联、阿尔巴尼亚大使)长相过从,获益匪浅。也就是在干部司,章曙认识了辽宁姑娘薛润吾,她就是章启月的母亲。这位外交学院1955级英语专业学生与朱德委员长的女婿刘铮、外交部女发言人范慧娟(前驻爱尔兰大使)等都是同班学友。章曙和薛润吾很快相爱而喜结连理。薛润吾为章曙生了“一窝凤凰”,章启月就是这四只“凤凰”中最年幼的一只。

章启月4岁时,父亲章曙初出国门,来到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他先后在张伟烈、曹痴、宫达非三任大使麾下勤勉工作,从二等秘书升至一等秘书。“文革”的特殊岁月里,在宫达非未到任之前,章曙“一身三任”:以一等秘书出任党委书记、临时代办兼研究室主任。

8年弹指过去,待到章曙卸任归来,“章家有女初长成”,章启月已是六年级的小学毕业生了。在父亲常驻巴格达的日子里,母亲薛润吾一人拉扯着几个孩子,又是在“文革”的特殊年月里,也算得上是“备尝艰难”。

章启月一家最初住在北京东城雅宝路。在“文化大革命”风雨骤然袭来之际,章启月在豫王坟第三小学开始了充满政治色彩的“启蒙教育”。四年级时,章启月无奈地随着母亲来到外交部设在地处赣西南的上高“五七”干校。所幸,薛润吾在这穷乡僻壤里战天斗地的日子并不长,章启月很快随母亲回到她熟悉的家。她最终在北新桥方家胡同小学拿到了那张象征性的小学文凭,然后进入北京二十一中就读。

当章启月读到初二的时候,机遇开始垂青这位早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的花季少女……

少小负笈纽约城

章启月46载人生旅程有四分之一是在纽约度过的。

1971年晚秋,当章曙结束了在巴格达中国使馆8年的任期,准备束装回国的时候,纽约联合国总部传来振奋人心的特大喜讯:中国被剥夺了长达22年的联合国合法席位终得以恢复!台湾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被赶出了联合国!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章曙后半辈子的外交航程,乃至女儿未来的命运。那年,章启月刚满12周岁。

次年盛夏,章曙被任命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政务参赞。

1973年暮春,经中国政府推荐,章曙作为首批派往联合国秘书处的国际职员,出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事务司副司长。与此同时,初登国际舞台的中国人已敏锐地察觉到外语培训的重要性,中国代表团遂向国内提出建议。外交部报经毛泽东批准,作为一种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决定派遣4名中、小学生去美国学习英语。这4名少年学生中有两位如今颇具知名度:一位是当今颇有名望的“名门痞女”――章含之的女儿洪晃,一位就是本文主人公章启月。当时洪晃12岁,章启月14岁。由于章曙是联合国的高级职员,章启月的学习费用概由联合国有关部门支付。遗憾的是,当年的4名少年除了章启月“硕果仅存”于外交部以外,其余的都从事了其他行业……

章启月和其他几位学生被集中到了外交部。按照洪晃的说法,当时“高兴得要跳楼”,想来章启月也不会例外。外交部有关部门为孩子们办了一个学习班,宣讲的叔叔阿姨告诉孩子们:出国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毛泽东思想,支援世界革命”。临行前,外交部还发给700元的“置装费”,对手里常常只攥着用来买冰棍的几分零花钱的孩子们来说,这可真是一笔天文数字!1974年一个夏日的清晨,在往常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交官们定制高级服装的红都服装店定做了很有气派的套装以后,章启月和她的小伙伴们在上海登上了经巴黎飞往纽约的法航班机……

洪晃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到了纽约,我们被接到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3天没有出门,讲外事。第四天学校开学了,我们早早地起来,穿好笔挺的制服,喝了一大碗豆浆,坐着代表团的一辆黑色大u2018林肯u2019去纽约格林威治村的小红房子学校就读。”半个多世纪以前,新中国外交界最优秀的英语译员唐闻生女士就是在这所颇有名气的小学获得英语启蒙的。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也许是不适应,4个孩子的英语水平并没有多少长进。每天一早,大“林肯”把孩子们送去学校。当老师开始讲课时,中国学生中便有人开始打起呼噜来。原来,“小红房”属于那种与国内完全不同的开放性学校,学生大多很随便,上课可以趴在地上,可以把脚搁在桌子上,也可以嚼口香糖之类,没有老师会来干涉你。所以,打瞌睡根本算不了什么。何况,上课的老师也知道自己的中国弟子听不懂授课内容,于是慈悲为怀,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中国代表团的领导们开始着急了!须知,除了章启月以外,中国政府每学期至少要缴纳2000多美元的昂贵学费,这可是人民的血汗钱哪!

那个时候,分工主管这帮学生的是唐闻生的母亲张希先!到底是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的幼儿教育硕士,张希先创造性地提议:让孩子们都住到美国人家里去!于是,在平时,孩子们都被送到美国家庭寄宿就读,只有到周末时才回到中国代表团驻地休息和补习汉语。

张希先顺理成章地成了孩子们的业余辅导员。由于她悉心细致的照料,更兼慈祥温和、中英文俱佳,章启月等人的学业均大有长进。到后来,她们不仅能流利地对话,而且还会说一些地道的美国俚语。

1977年1月,章启月告别了她熟悉的“小红房”学校,也告别了中国代表团驻地――纽约西区66街林肯中心对面那幢颇有特色的14层大楼。当小车缓缓驶出大门时,章启月看到了那块精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铜牌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当时,章启月怎么也没有想到,此生竟会与这幢大楼结下不解之缘!

外交“摇篮”国际司

回到了阔别两年半的北京,章启月的心头时时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四凶翦除,天朗气清,章启月很快跨进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插入高二就读。

当年盛夏,邓小平再度复出,这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当机立断恢复中断了10年之

久的高考制度!1978年2月,回国刚好一年后,章启月跨进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美丽的校园,成为“文革”后“北外”第一批经过统一考试招收的新生。

离毕业还有几个月的时候,章启月考上了第2期联合国译员训练班,这使她有机会重返暌违5年之久的纽约。1980年代初开始举办的联合国译训班专为联合国各机构培养高级翻译人才。从“大师兄”崔天凯(2007-2010年任中国驻日本大使,2013年起任中国驻美大使)到最小的“师弟”马雪松(前外交部翻译室培训处处长)、张建敏(现任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以及前些年在朱基、钱其琛记者招待会上表现上佳的朱彤小姐,都曾在此地“修炼得道”。

1983年瑞雪纷飞的数九隆冬,作为国际职员,章启月前往联合国秘书处担任同声传译工作。1年后,她飞到明媚秀丽的莱蒙湖畔,供职于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同声传译的角色依旧。

章启月在纽约、日内瓦同声传译的岁月一共持续了5个春秋,然后回到了北京,自然而然地进入人才荟萃的国际司。

外交圈内人士都知道,与星汉灿烂的新闻司一样,国际司也是一个人才辈出之处。1980年代末以来的几任司长如李道豫(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国大使)、金永健(前联合国副秘书长)、秦华孙(前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2003-2008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个个在国际舞台声名卓著!国际司能增长才干,国际司能培养人!

这一回章启月在国际司一待就是整整8年!国际司是章启月外交生涯的“摇篮”,她外交领域的许多方面的才能都是在国际司锻炼培养出来的。在这里,她从随员起步,一直干到副处长,一等秘书。不仅如此,在人才荟萃的国际司,还孕育了她的美好爱情。花好月圆、美景良辰,她与同样也是外交官后代的刘结一先生(2007-2009年任外交部部长助理,2013年起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结为秦晋之好。

从1995年开始到1998年,章启月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了3年,成长为中国代表团独当一面的女参赞。

折冲于唇舌之间

在从1980年代开始的15年外交生涯里,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纽约,章启月一直与联合国打交道,从事多边外交。可这一回却要“改行”了。

章启月被任命为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成了又一位为中外媒体所瞩目的外交部发言人。15年前,当章启月从联合国译训班毕业飞往纽约联合国总部的时候,外交部在当时的新闻司司长钱其琛倡议下,于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建立新闻发言人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制度。从那个时候开始,许多活跃在当今国际舞台的知名中国外交官,如李肇星、马毓真、吴建民、陈健,都曾是这支阵容强大的外交部发言人队伍中的成员。章启月在这23年间长长的外交部发言人队伍中排在第19位。

1999年1月26日下午2时45分,章启月准时来到外交部新大楼B座新闻发布厅,第一次主持外交部例行的记者招待会……

从国际司到新闻司,从多边事务到外交部的“嘴巴”,章启月的转轨非常顺利,她很快进入了角色。在经历了长达6年的上百场记者招待会的“历练”后,章启月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据圈内人士评称:章启月反应敏捷,沉着坦然,答问简洁自如,从不拖泥带水,且回避有术。日本共同社驻京记者松冈诚评价说:章启月台上严肃,台下亲切。无论是在例行记者会上还是单独回答记者提问时都很认真。松冈诚十分佩服的是:章启月这么多年回答记者提问从来没有出现过前后矛盾的情况,无论是在一场发布会中还是把所有的发布会贯穿起来看。半岛电视台驻京记者伊扎特甚至说:章启月不但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的女性。

当有记者问6年中哪场记者招待会最难忘时,章启月平静地回答:6年中经历的外交大事很多,很难说哪一场最难忘。我印象比较深的是2001年中美撞机那次,因为我们第一次在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说明中国的立场。拿出录像带和飞机受损的幻灯片放给中外记者看,很有说服力。而以笔者之所见,当属1999年2月9日星期二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这也是章启月第5次“出场”。这场记者招待会最后两个问题的提问者都把目光盯住了南亚热点――阿富汗问题。

自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以来,这个国家内战频仍、多灾多难。从黄明达大使1979年末奉召回国后的20年来,中国使馆在喀布尔一直没有大使,只有一等秘书级临时代办“看大门”。1999年1月底,外交部亚洲司孙国祥处长(现任驻斯里兰卡兼驻马尔代夫大使)一行5人乘坐联合国飞机前往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巡视中国大使馆馆舍。他们在巡视前后,分别与阿富汗各派接触,进行了以促和谈、促和平为中心话题的广泛交谈,均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与礼遇。

从孙国祥等人在喀布尔街头出现的那一刻起,嗅觉灵敏的记者立即捕捉到了这条极为重要的消息。所以孙国祥一行还未回到北京,就有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刺探军情”。印度记者首先提问:“我想知道一下,您对阿富汗问题的立场――”本来还想兜圈子的记者有点急不可耐了,干脆掏出自己的“醉翁之心”:“最近,一个中国代表团正在阿富汗,您对此有何看法?”也许章启月一开始就明白这位遮遮掩掩的印度记者的真实企图,她的回答非常从容:“中国对阿富汗的立场是一贯的,”这是老生常谈,“我们希望阿富汗各派各方面通过和平协商,尽早结束目前的冲突,实现国家稳定与和平。”最后,章启月还坦然表示:“目前中国外交部有一个巡视小组正在喀布尔巡视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及其馆舍。”

好似春风乍起,吹皱一池碧水,新闻发布厅里一阵骚动。众记者当然不会放过中国这次未经事先宣布的“不速之行”,他们也不会相信这次不同寻常的外交之旅是什么“巡视馆舍”。“在阿富汗的巡视小组规模有多大?”“谁是这个小组的领导人?是不是与阿富汗各派进行了接触?……”路透社记者接着左右开弓,单刀直入,毫不留情地向章启月发出了连珠炮。“关于你提的第一个问题,外交部的巡视小组有多少人组成――具体的数字我不知道,但是人数不多,只有几个人,由外交部有关官员带队。”

大约为时间所限,记者们鸣金收兵,暂且饶过了章启月。9日下午再次就阿富汗问题下“战书”的又是印度记者。“中国是否打算承认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这位印报托记者冷不防突然袭击。作为外交部的“喉舌”,章启月当时显然无法对执政的“塔利班”明确表态。她咳了一声,清了清嗓音,然后说:“中国和阿富汗是邻国,一直存在着友好关系。中国现在与阿富汗各派都有联系。”这句话言简意赅,说得巧妙,既回避了实质性表态,又从另一角度凸显了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你能不能谈一谈最近中国与阿富汗会谈的情况?”还有不死心的记者企图寻根刨底。“上次发布会上我已讲过,外交部有一个巡视小组到阿富汗,主要是视察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和馆舍。在阿富汗期间也曾有机会与阿富汗各派进行接触。但是,到阿富汗的主要目的是视察我们的馆舍。”章启月答问得体,无可挑剔,更兼一脸平静,没辙的记者只好悻悻地“收摊”了……

章启月之所以能对外交部发言人的工作如此驾轻就熟,新闻司新闻发布处的诸位同仁的全力支持固不待言,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她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多年参与联合国多边事务的经历不无关系。

精彩的外交生涯

在众多外交部发言人中,章启月确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其一,在22位发言人中,她是继李金华(前驻新西兰大使)、范慧娟(前驻爱尔兰大使)之后的第3位女性。在就任发言人之前,章启月在新闻司没有任何履历。

其二,章启月1998年底正式就任外交部发言人之时,刚刚过了39岁生日,在截至当时的19位发言人中,她最为年轻。在男性同样占据绝对优势的外交部发言人队伍里,章启月只是一位“小妹妹”。

其三,在世纪之交,章启月始终坚守新闻发布厅阵地,折冲于口舌之间,前后长达6载。她打破“大师兄”李肇星保持了13年之久的外交部发言人任期的最长纪录,“傲”踞22位发言人之首。

“大师兄”李肇星80年代中期自非洲莱索托中国使馆归来重返“风水宝地”新闻司。作为马毓真的副手,他的发言人生涯起自于1985年4月。1988年2月,在马毓真飞赴大洋彼岸就任中国首任驻洛杉矶大使衔总领事之后,李肇星成为外交部新闻司第9任司长,同时继续他的“嘴巴”生涯。

1991年2月7日,李肇星在国际俱乐部主持了最后一场记者招待会。屈指算来,他发言人的全部任期是6年差了两个月。而章启月的任期,如果从1998年12月算起,刚好是6年。如果从1999年1月她正式登台算起,则是6年差1个月!其实,李肇星担任发言人期间,记者招待会每周仅举行一次,而不是现在的每周两次。因此以绝对次数而言,章较李更要多得多。所以,当章启月真的要告别外交部B座新闻发布厅的时候,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02年12月,在由中国妇女杂志社主办的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评选活动中,章启月以较高票数当选,仅次于杨扬和王选,名列第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知与尊重。同年,章启月还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女领导干部。她是全国妇联八届执委、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章启月出使布鲁塞尔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中国女性出使国家最初大多集中在亚非一些中小国家或北欧诸国,并未推进至西欧“腹地”。而这次章启月获准派赴比利时,不仅表明了中国外交界的女性已经开始进军西欧国家――那里原本是男人主宰的天地,而且再次昭示世界,中国外交界真正“男女平等”的时代已经到来!

父女出使布鲁塞尔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中,章启月和父亲章曙都曾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参赞,后父女又次第出使比利时。新中国外交界本不乏“父子兵”,但先后同驻一国却鲜见。除陆维钊、胡乾文翁婿是驻越南的前任和现任大使外,就是章曙、章启月父女了。故而章启月此番出使布鲁塞尔,既为“荣任”,更堪称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又一桩佳话。

拂去漫长岁月的尘埃,打开中比建交的35年华章,数数10任中国大使:李连璧、宦乡、康矛召、郑为之、章曙、刘山、夏道生、丁原洪、宋明江、关呈远,悉数为外交部才俊翘楚。现已88岁高龄的首任大使李连璧,30年代中期就是西北爱国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不到20岁,就发起和组织了“一二·九”西安学生请愿大游行,就是在那一次,张学良面对游行队伍,为之动容,作出了千金一诺,终青史留名。中国最杰出的国际问题专家宦乡,这位当年顾祝同将军的“高参”、国民党第三战区机关报《前线日报》总编辑,是新中国外交部欧洲非洲司首任司长。中英半建交后,宦乡走马伦敦,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常任代办。

刚刚接到大使任命时,章启月对这一安排颇感意外。她说,她没有料到去比利时。而且比利时官方语言是法语和弗拉芒语,也就是相当于荷兰语。当然英文在它的官方场合用得还是很普遍的。所以,我当时刚一听到任命消息的时候,还是有些惊讶。但是,赴任布鲁塞尔前夕,章启月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曾表示:6年的外交部发言人的经历使自己有了更多的自信。有了这样的自信,我觉得能够更好地完成新的使命。

人物评价

1999年1月26日,章启月第一次作为中国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正式主持记者招待会。通过电视镜头的传送,章启月首先在视觉上获得了大家的关注和尊敬。章启月的发言端庄、沉着、朴实、亲切,富有女性的亲和力,代表了一种东方的美感;她反应敏捷,沉着坦然,回答总是直截了当,简明扼要———在一些外国记者看来,章启月不但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的女性,也是第一次亮相新闻发布会就被外电称誉为“北京美人”。

更新日期: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