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周

简介:  朱希周(1473 -1557 )明代官员,昆山历史上第四位状元。原名朱璞,字懋忠,号玉峰,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弘治九年进士。孝宗喜其姓名,擢为第一,状元。授修撰,累迁礼部侍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乞休归,林居三十年,不复起。 <br />
[展开]

朱希周的个人经历

基本资料

  姓名:朱希周
  性别:男
  字:懋忠
  号:玉峰
  出生年月:1473
  朝代:明朝
  籍贯:直隶昆山
  民族:汉族
  身份:官员

人物简介

  朱希周,原籍如皋,迁昆山,再迁吴县(今江苏苏州)。朱家乃书香门第,其曾祖朱吉,官至户科给事中;父亲朱文云,官至按察副使。朱希周深受家庭熏陶,发愤读书;他性恭谨,不喜夸饰,学惟务实。明弘治九年(1496 年)三月十五日,朱希周参加殿试,一举夺魁。为丙辰科状元。据《明史·朱希周传》讲,朱希周之所以能中状元,乃因明孝宗喜其姓名,才擢为第一甲第一名的。时年23 岁。授修撰,进侍讲,充经筵讲官。参修《明会典》,主持编修《孝宗实录》。刘瑾摘修《会典》小疵,降修撰。《孝宗实录》成,复官。久之,进侍读学士,擢南京吏部右侍郎。(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陪都,设有象北京一样的衙门。但南京各衙门的长官没什么权力。)五年后,被召回北京,出任礼部右侍郎。嘉靖元年(1522)因得罪世宗,次年,朱希周又任有职无权的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因与他人政见不和,辞官返故里。 卒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享年84岁。死后,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恭靖。
  朱希周晚年隐居阳山近30年,未曾一日去书不看。这期间,公卿大臣荐举他复起的达30余人次,他皆不以为意,淡然自守,粪土功名。朱希周善书。生平不作一行草笔,书极谨细。

生平轶事

  朱希周性恭谨,不喜夸饰。胪唱进士第一时,朱希周镇静自若,面无喜色。荣归故里时,离家还很远,他便下车徒步而行。引大礼之争,朱希周反对世宗推崇生父兴献王。当时廷臣上谏者甚众,皆跪伏左顺门。朱希周跑去内阁对诸阁臣说:“群臣伏阙,公等能坐视乎?”亦与群臣跪伏以请。帝怒,命朱希周与何孟春等俱待罪,其他同僚均被拘下狱。次年朱希周迁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因“大礼之争”而得罪宠臣桂萼。桂萼借考察京官,南京六科无一黜落官员,弹劾朱希周畏势曲庇,朱希周怒道:“使举曹皆贤必去一二以示公,设举曹皆不肖,亦但去一二以塞责乎?”遂愤而称病乞休。
  朱希周生性刚毅,不苟言笑,廉洁正派,淡于名利。林居三十年,朝野论荐者三十余疏竟不复起。曾作《张良归山图》诗:“袖却朝簪别汉家,赤松相侯在烟霞,而今悟得全身计,不似从前博浪沙。”
  朱希周的座右铭是“不妄取予”,他说到做到。当时有一位御史对朱希周十分敬佩,想为他建 “崇德坊”,被朱希周严辞拒绝了。可是石料已经买好了,朱希周便自己花钱买下来,宁可闲置,也坚决不同意立牌坊。他从不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不管是学生或老部下,也不管礼物轻重,一概予以拒绝。他有一位学生做了官,主持南京乡试,得知朱希周的两个儿子也要参加考试,便先请老师出几道考题,意思当然不言而喻。朱希周两个儿子赴宁参加考试,朱希周的夫人问:儿子们能不能考出好成绩?朱希周说:难。夫人知道题目的事情,就责问为什么不让儿子事先做好准备?朱希周说:让他们事先知道题目,我对得起天下考生吗?不是让我的学生犯错误吗!结果两个儿子全没考上。朱希周廉洁自持可见一斑。
  朱希周临终告戒其子孙:“不得请恩于朝。万一台章闻知,主上怜之,赐谥易名,愿无以u2018文u2019为谥,脱犯吾父讳,亡魂何安?小子切记之。”终于正寝。时人视其为长厚君子,王世祯称其“盛德为天下师表”。朝廷赠他太子少保,谥恭靖。

朱希周

更新日期: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