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新

简介: 张少新,男, 1949年生,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集成电路设计原理;集成电路及半导体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原理;电子敏感元件及材料等方面。 是一名电子设计专家。同名还有金融稳定局局长,复旦大学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抚顺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等。
[展开]

张少新的个人经历

电子设计专家

参与研究课题

  1、收录机用螺旋滤波器研制 --- 淄博科委立项项目

  2、以钛酸前为基料的10.7MHz 声表面波滤波器研制 --- 山东省教委立项项目

  3、PTC 热敏电阻器稳定性研究 --- 山东省教委立项项目

  4、氧化锌避雷器阀片研究 --- 山东省教委立项项目

  5、压电陶瓷及其元件研究 --- 山东省教委立项项目

张少新

  6、〈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多媒体、CAI 课件研发 --- 山东省教委立项项目

参加研究项目获奖

  1. 收录机用螺旋滤波器研制 ---获山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交互式多媒体,CAI课件研发 ---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3.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CAI课件 ---获山东工业大学第二届优秀CAI课件一等奖

  4.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交互式多媒体,CAI课件研发 ---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5. 压电陶瓷及其元器件研究 ---获山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编专著

  1.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由山东出版总社出版发行

  2. 《集成电路工艺设计》---仿真平台与教学平台

发表论文数量

  共计在陶瓷学报,山工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金融稳定局局长

  央行上海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局长 湖南人,1968年出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89级学生,92年获得保险学硕士学位、96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曾任世界银行(华盛顿)金融局高级金融学家,在世界银行金融危机处理小组工作,为世界银行和IMF金融市场研究小组资深成员。

2001年回国后,又曾担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其间的工作内容和央行金融稳定局的部分工作内容相关,先兼任(全美)中国金融学会2001-03届会长,《经济学季刊》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编委、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等学校兼职教授,金融学博士生导师 。2004年5月任金融稳定局副局长。2005年1月11日,接任金融稳定局局长职务。

  张新在金融学术研究方面颇有建树。2005年,张新因论文《中国经济的增长——GDP数据的可信度以及增长的微观基础》而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大奖——孙冶方奖。

  09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金融稳定局局长张新调任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局长。熟悉张新的人士告诉本报,张新平时谨慎低调,从未进行过公开演讲,在央行任职期间从未公开发表一篇文章,因此外界对他的了解很少。知情人士告知,此次调动并不是央行内部简单的人事调整,而是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角度考虑进行的。张新到任后,与央行上海总部主任、央行副行长苏宁和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央行副行长马德伦搭档,因为苏宁与马德伦均在北京,张新将常住上海主持央行上海总部和上海分行的工作。今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一位参加过上海市主要领导组织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证会的海外学者告诉本报,从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开始,上海就提出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十几年来,成果仅仅体现为相继设立了证券、期货、黄金、金融等几个交易所和外汇交易中心,吸引了若干家外资金融机构开设分支机构和设立中国总部,在人才引进、金融创新、产品定价、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进展并不大,而一个城市能否在这些方面具有影响力乃至主导权,则是其是否成为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而这些方面的影响力和主导权主要来自中央银行。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离不开央行的支持。2006年3月,央行上海总部成立,由央行副行长项俊波兼任主任,当时的央行行长助理马德伦和上海分行行长胡平西担任副主任,这被认为是央行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此后,央行的一些司局陆续在上海总部设立分局或分部,把部分业务骨干调往上海工作,以提升上海总部影响力。然而常住上海主持央行工作的高级官员中,却缺乏具有国际金融领域职业背景和全面处理金融事务的能力的出色人才,这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全局化的要求颇有距离。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纽约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与美联储在美国经济和金融业的举足轻重地位以及纽约联储在美联储系统中的强势地位(纽约联储主席是仅次于美联储主席的美联储系统二号人物)息息相关;而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则与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英格兰银行的影响力有密切关系。而央行设立上海总部,有把央行上海总部建成“纽约联储”的考虑。在这个背景下,谁在上海主持央行的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复旦大学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简历

  张新,男,汉族,1968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现为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诗和上海文化研究。

著作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合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上册),1988年1月(中册),1991年5月(下册)   中国现代主义寻踪(合著),学林出版社1995年12月  新文学六十年(合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  戴望舒:一个边缘文化型诗人,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5月  中国现代文论选(合作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1984年2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合作编著,兼编委),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  中国文论选(40年代部分,编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  放飞激情——20世纪中国文学精短选读(编著),上海文化出版杜2002年3月  新诗鉴赏辞典(撰稿,并任定稿者之一),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11月  元勋文采(撰稿),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10月

论文

  评价问题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试谈<基督山伯爵>的评价问题,文汇报1979年3月22日  胡适“五四”前后文学主张剖析

  复旦学报1979年第3期

  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反思文学”

   解放日报“新论”(未定文稿)1980年12月31日第6期

  论闻一多关于新诗的“格律说”

   蒙自师专学报创刊号1980年

  新诗的“散文美”——论艾青关于新诗的一个美学主张

  贵州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

  文艺要有理想之光——从〈天云山传奇〉里的的冯晴岚谈起

  《“问题小说”往何处去?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文学报}1981年4月23日

  《“问题小说”往何处去? 文学报1982年3月25日

  新诗运动与新的诗的观念

  学习与探索1985年第5期

  艨胧论——评中国象征诗派的美学思想

  收入中国新文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8月

  “无情世界的感情”——评长篇小说(袈裟尘缘)

  文学报1987年1月8日

  朱光潜闻一多与诗歌的原型批评

  中州学刊1987年第4期

  比较诗学批评 中州学刊1988年第6期

  论五四时期新诗与宋诗的文化氛围

  中州学刊1990年第6期

  论诗人的格律意识

  张爱玲与上海文化

  大潮文丛第2辑,复旦出版社1994年3月(新民晚报同年10月10日摘录)

   新诗与乡村文化,复旦学报1994年5月第3期

  (人民大学文献中心现当代文学研究同年8月号全文转载)

  灵魂超越俗世的渴求——梦如诗歌的人文精神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与评论1995年第3期

  新诗的现代主义与都市文化,复旦学报1995年5月校庆专辑,

  收入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现代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

  (人民大学文献中心现当代文学研究同年8月号全文转载)

   闻一多猜想——诗化还是诗的小说化

  中西学术第1辑,学林出版社1995年6月

  再说蝴蝶的文化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与评论1996年第4期

  现代诗人的自然观 中西学术第2辑,学林出版社1996年11月

  现代诗人的诗画观 海上论丛(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戴望舒诗中的吴越文化情愫

  复旦学报1999年第3期

  传统与反传统的统一——上海文化建设断想,文汇报1999年11月20日

  城市诗的历史机遇  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2期

  新诗中的蝴蝶意象 复旦学报2001年第6期

  东西文化论争背景下的中国现代小诗

  学术月刊2002年6月号

所授荣誉

  浦东:上海的希望(四集电视专题片),上海电视二台(东方电视台前身)1990年7月27日—30日首播;电视文稿发表于电视艺术1991年2—5期;主题歌曲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第四届创作歌曲健牌大奖赛第二名。  钢铁长龙蟠华东(电视专题片)获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中国铁道学会等单位举办的铁路科技电视短片展评一等奖(1990年11月)   浦东:新上海的——半(上海谭丛书之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

抚顺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男,1934年8月生,辽宁抚顺人。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现任抚顺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学会会长,抚顺市社科院委员,法学会常委,商业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工商学会理事。主要业绩成就: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工作,著述颇丰,主编《市场管理学》、《现代工商行政管理手册》、《工商行政管理文粹》、《中国辽宁货典抚顺卷》、《中国企业年鉴抚顺卷》等;分主编《经济决策与经济效益》;在《辽宁商经》刊物上发表近40篇文章,获奖18篇;在《辽宁工商管理研究》刊物上发表近32篇文章,获奖8篇,其中有《谈市工商管理体制的问题》、《谈官办公司的清理整顿》、《论城镇集体企业问题》、《工商管理部门如何支持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正确处理加强监督管理与支持改革开放搞活关系》、《试论集体企业改革中的几个问题》、《鼓励和引导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等。以上文章发表后受到各级部门重视,对改革开放搞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个人荣获辽宁省工产学会优秀工作者,辽宁省商学会模范工作者荣誉称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新,1966年4月出生,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7-2002.1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查尔斯王子医院访问学者,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院分部副主任。

  自1991年以来,一直从事肺癌的研究及临床工作。专长于肺癌的诊治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患者尽职尽责,先后获得中山医院1996年及2000年度"华联高尚医德奖"。先后从事了肺癌的化疗增敏、癌性胸水的过继免疫治疗、肺癌的基因诊断及治疗等科研项目,先后牵头卫生部科研基金课题"以痰脱落细胞对肺癌行基因诊断的研究",与日本合作课题"灵芝治疗肺癌的研究"

  目前牵头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用新方法提高肺癌化疗敏感性的研究”,以牵头者之一承担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基于RNAi技术的抗肿瘤新药研究”。另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因骨桥蛋白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参加了《实用内科学》、《呼吸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等专著编写,近年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有三篇为SCI索引杂志。

山东财经大学筹教授

  张新,现任山东财经大学(筹)燕山校区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省重点学科带头人,2007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2年至今主持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山东省软件发展基金课题8项,完成5项,省教育厅、济南市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委托社会合作课题6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三等奖2次,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次,发表论文15篇,其中1篇为EI收录,6篇被ISTP收录。  8月4日,由山东省科技厅主持的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 “新一代国产三维CAD、CAM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推广”项目验收会在华天软件SINOVATION研发中心举行。济南大学杨波副校长、山东财经大学张新教授、齐鲁软件学院李学庆教授、山东五征集团李瑞川副总、东南大学齐建昌副教授组成了验收专家组,省科技厅、通信研究院、济南市科技局及高新区科技局等相关领导出席了项目验收会。  本次会议由山东省科技厅规划财务处处长王洪国主持,验收专家组首先听取了杨超英总经理的项目执行工作报告和梅敬成博士的技术报告,专家们认真聆听,在答辩环节就关切的细节方面提出问题。杨总和梅博士逐一进行了解释说明。之后,专家和领导一行观看开发现场并审查了系统演示,对华天软件开发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三维CAD/CAM软件核心系统CRUXIV和相应的CAD/CAM系统SINOVATION表示肯定,系统支持可定制,适应性好,稳定性强。  最后,经专家审查该项目研究成果丰富,客户应用效果及社会效益明显,人才队伍建设良好,完成了重大专项合同的各项任务,符合项目验收的各项标准,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华天软件“新一代国产三维CAD、CAM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推广”项目圆满地通过验收。

河南省农业科学副院研究员

  张新,女,1968年生,1991年毕业于河南省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得农学学士学位。现在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优质高产玉米育种室工作,副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参加“八五”、“九五”国家攻关,现主持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基础性项目、省重点等多项课题;选育出郑360选、郑22、28、29、35、36、60等十几个自交系,育成通过省审的品种有豫玉9号、郑单17、21、22号,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有豫玉11、18号、郑单18、19号等八个品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授权品种三个;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现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玉米种质创新研究。

田径运动员

简介

  张新,女,生于1989年6月8日,辽宁中长跑新秀。

  所属单位:辽宁中远(朝阳)田径训练基地、北京远中田径俱乐部

  张新2005年进入辽宁(朝阳)中远田径训练基地,专项为马拉松。她曾获世界最强之战马拉松比赛的团体冠军、上海国际马拉松亚军、肯尼亚世界马拉松赛亚军,她为我国赢得首枚肯尼亚马拉松赛奖牌。

人物生平

  2008年10月19日,参加了第28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以2小时56分41秒的成绩跑完全程,排名第28位。

  2009年5月,参加了在苏州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女子田径预选赛暨2009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组比赛,取得女子5000米、10000米两项全运会参赛资格。其中,5000米排名第六,成绩为15分58秒82;10000米排名第七,成绩为33分25秒70。

  2009年10月18日,在第29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马拉松比赛中,以2小时34分49秒的成绩获得亚军。

  2009年10月21日,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女子5000米比赛中,以15分13秒30的成绩获得亚军。

  2010年11月21日,第16届(广州)亚运会女子10000米第10名(33:19.6)。

相关介绍

  辽宁中远(朝阳)田径训练基地简介

  中远田径基地为辽宁省体育局与朝阳市联办,落户于朝阳,隶属于辽宁省体育局,实为辽宁田径二队(辽宁一队在大连)。中远基地主任兼总教练敖大伟制定了全运会金牌“保一争二”的目标。第十届全运会,辽宁省只拿到一枚金牌。对于第十一届全运会目标的实现,敖大伟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他将带领运动员按照既定的计划,毫不放松的进行科学认真训练,争取在十一运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敖大伟承担了很重的参赛任务。他家在北京,长年离家带队训练,以自家所办企业盈余来弥补训练经费缺口为备战全运克服了诸多困难。中远基地早在2006年确定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参赛主力队员,保证每人每年参加20场比赛,以取得参赛资格积分。全运备战从2008年12月冬训开始,先后在大连集中调整;到青海多巴基地集训3次,增加载氧能力;到黑龙江五大莲池集训两次,结合不同的环境、地形和海拔等条件科学训练。据敖大伟介绍,十一届全运会10月中旬在济南举行,现尚有4个月训练时间,目前先在秦皇岛做调整训练,很快还要去五大莲池,并要二上青海多巴,期间在济南参加全国田径大奖赛,为全运会做最后热身。

更新日期: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