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顒

简介: 陈顒(Chenyong 1942.12.~),江苏宿迁人。1965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地震学和实验岩石物理学研究工作。1966-1973年在邢台地震现场进行地震观测和震源物理理论研究。1974年以后,开展高温高压下岩石物性实验研究。90年代,进行全球地震灾害预测研究。近年从事人工源(气枪)地震学和岩石物理学研究。陈顒先后担任地球物理所所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等职。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
[展开]

陈顒的个人经历

陈顒 - 人物简介

陈颙, 地球物理学家。江苏宿迁人。1965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地震学和实验岩石物理学研究工作。 为中国地震局研究员。曾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长期担任国际地震预测和灾害委员会主席。70年代从事高温高压下岩石物理学实验研究。发展了测量岩石变形的激光全息技术,研究了应力途径对岩石性质的影响。发现的岩石热开裂现象已被应用于核电站的安全性监测。90年代致力于地震预测和地震灾害研究。将地震学、工程科学和经济学结合在一起,首次编辑了全球地震危险性图和全球地震灾害预测图。该图已被联合国等机构用于减灾规划。现任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陈顒 - 人物经历

1966-1973年在邢台地震现场进行地震观测和震源物理理论研究。1974年以后,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岩石元春破裂实验室,开展高温高压下岩石物性实验研究。

90年代以来,领导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学会(IASPEI)和国际地震工程学会(IAEE)的一个联合工作小组,将地震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进行全球地震灾害预测研究。首次发表了全世界地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损失图,他共发表专著译著十余部,论文一百余篇。陈颙先后担任地球物理所所长(82-86),国家地震局副局长(86-96),国家地震局科技委副主任(96年至今)。

1992年任IASPEI的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委员会主席,国际地震中心(ISC)执行理事。

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顒

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94至今), 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1991至今)。

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现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

陈顒 - 科研经历

主要科研工作经历:
1965.9~1978.7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实习员
1978.4~1980.5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副研究员
(其中:1979~1980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地学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
柏克莱—劳伦斯实验室[LBL]访问学者) 1980.5~1983.5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室代主任
1983.5~1984.8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副所长、代所长
1984.8~1985.2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所长
1985.2~1996.l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1996~现在 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局)科技委副主任、主任

陈顒 - 个人作品

长期从事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目前教授的课程有:分形几何学,自然灾害引论等,有研究生十余名。

他共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专著有:“The Tangshan Great Earthquake of 1976 – an Anatomy of Disaster”、“Seismic Hazard and Risk Analysis: A Simplified Approach”、“岩石物理学”、和“分形几何学”等。

陈顒 - 个人成就

代表性论著科研成果与成就:
1.岩石物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Seismic Hazard and Risk Analysis——A Simplified Approach,Science Press,2001.
3.分形几何学,地震出版社,1998.
4.Chen Yong,Chen Ling,F?Guende,Ota Kulhanek,and Li Juan,2002.
Seismic Hazard and loss estimation for central America,Natural hazards,25,161—175,
1986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3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0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更新日期: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