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萍

简介:陈清萍(1795-1868),陈氏第十五世,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幼年师承族叔陈有本习练陈氏太极拳小架,对太极拳奥秘深有领悟,青年时已名扬乡里,深得太极拳一代宗师陈长兴,陈有本所赞誉。由于家庭经商需要遂迁于离家八里的赵堡镇。 <br /><br />
[展开]

陈清萍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迁居赵堡后,终日除经营业务,习练拳械外,利用闲暇向村里青少年传授些祖传的陈氏太极拳。天长日久,学艺者众多,遂在镇里开办武馆,正式授徒,赵堡镇一带皆其所传,他结合个人心得体会,在其所学拳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创新,形成与原来套路不同的陈氏太极拳小架套路。所授徒弟,多有所成。他们在陈氏太极拳小架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武术精髓,结合太极拳阴阳开会,刚柔相济的基本原理逐渐变出各种太极拳流派和不同套路。如其弟子武河清(禹襄)系河北省永年县人,少年在家习练杨式太极拳,后得知杨式来源于陈氏,遂乘来河南午阳 探兄之便,专程来到陈家沟习练陈氏太极拳。回乡后,暇则致力于太极拳的研究,杨、陈两家操而化之。自成一家。即今之武式太极拳。又如其弟子和兆元(赵堡镇人)新创的赵堡镇太极拳。又如其弟子李景炎(又名李盾,陈辛庄人)所创的忽灵架(又名忽雷架)等等,在国内外均拥有广大爱好者。他在弘扬陈氏太极拳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愧为太极拳一代名师。

生平事迹

  陈清萍是一名智者,一个具有极高智商的老师。他一个人竟然能教出了三个太极拳流派的创始人,这是空前的事情。其弟子武河清(禹襄)创编的武式太极拳步高架活,开合鼓荡;其弟子和兆元(赵堡镇人)创编的和式太极拳轻灵圆活,顺遂自然,其弟子李景炎(又名李盾,陈辛庄人)所创的忽灵架(又名忽雷架)小巧紧凑,惊乍弹抖。三种不同风格的拳种同处一炉,实在令人称奇,令人钦佩。  陈清萍教拳重在讲清原理,讲清道理,就像老师上课一样,给学生传授的是原理本身,而不是要求学生必须按着老师做过的具体试题反复重复。这是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只有对太极拳原理达到理通法明、融会贯通之后,才会有此境界。所以说,陈清萍是历史上难得的明师一点也不为过。  陈清萍具有豁达的心态和开明的教育,他勇于跳出封闭狭隘的框框,坦然将太极秘技公布于众,成为那个时代传授外姓人最有成就的老师。大家查他的资料可以发现,他的学生并不是局限在陈氏家族范围内,且其知名的学生几乎都不姓陈,但个个身怀绝技。这说明陈清萍将太极拳看作大家共有的财富,而不是私人或家族财产。在那个封建时代,陈清萍能如此豁达开明,值得钦佩,即便在现在也值得推广。

相关人物

  陈长兴(1771~1853),字云亭,清代陈氏太极拳创始人(1771-1853)。温县(今属河南)人。陈氏十四世孙。立身中正,形若木鸡,人称“牌位先生”。精于陈氏世传拳术。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  陈有本(1780-1858)字道生,陈氏第十四世,陈氏太拳第六代传人。受业其父,太极拳炉火纯青,有当世瑜、亮之称,其兄早亡于异乡,自此,独自一人闭门不出,终年练拳不缀,于太极拳更加深研,悟得真传,尤得骊珠,不受其限,多有创新,艺精入神,自成一脉,使他成为太极拳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著太极拳论解

  溟溟浑沌,窥窟莫测,虚而无象,焉知其极,故曰无极。即日由无极而生,须明无极之义。自无而有,一气动荡,虚无开合,化生于一。浑圆廓象,阴阳感如,喻而名之,是为太极。故曰:若论先天一事无,后天方要着功夫。太极者,为万物初始也。太极为浑圆之一气,怀阴阳之合聚,此气动而阴阳分,此气静而阴阳合。动静有机,阴阳有变。太极阴阳之理贯串于拳势之中,有刚柔之义,顺背之谓,曲伸之分,过与不及之谬也。习者与人相搏,须随其势曲而旋化蓄劲,引其过与不及而击之,击伸发劲以直达疾速,此圆化为方之义。彼刚攻而以柔虚实,此谓走化。彼欲抽身则粘缠,缓随急应,彼莫测而胆寒;虚实互换,彼崩溃而心惊。理用俱明,方悟劲之区别,熟而生巧,渐能随心所欲。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句,实拳法之内功也。师传曰:寅时面南,松身神凝;吐纳自然,撮抵桥通;阴阳和合,攒簇五行;子午卯酉,朔望漾应;慎而密之,久行功成。人身中者不偏,二脉隐于身内,气畅无须倚,气行现心意。浑圆一漾而贯全身,虚感之物而寓灵动。击左左空,击右右空,如充气而圆,无处受力;似簧机受压,反弹随势。压之重而弹愈强,力之沉而空愈深。  武技之道门派各异,惟内家者势别劲异,浑身一气如轮之圆活,虚实转换旋化随势。不明此者,久难运化。堂室难窥。理用相合,太极真谛,习者不可不详思揣摩焉。若理能守规,久恒自成也。

陈清萍

更新日期: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