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觉艺

简介: 王觉艺(1933-1994),高级工程师,曾长期担任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展开]

王觉艺的个人经历

基本内容

1953年王觉艺从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煤炭工业部 西安设计院工作,进入了西安大都市,由于一次偶尔给王竹泉教授汇报工作,听从了王竹泉的建议,他主动请缨到地质队,多年后,仍然被同事所称赞。五六十年代,他先后参加了渭北煤田、陕南镇巴煤田、山东兖州济宁井田的地质勘探工作,在地质实践中他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其煤田地质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参与主编了铜川矿区、蒲白矿区等详查勘探地质报告及南井头井田地质勘探报告、镇巴侏罗纪煤田水磨沟井田精查地质勘探报告、盐场矿区严家湾井田普查地质勘探报告、柳家河井田普查地质勘探报告等数十件地质成果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为渭北老煤炭工业基地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王觉艺口才极好,总是能够把复杂的地质技术问题简单化,让非专业人员很快听明白,也正因为这样,80年代,他多次代表一八五队给国家领导人汇报神府煤田地质情况,图3为1983年9月王觉艺(前排左4)给宋平同志(中排左4)汇报后合影。

1981年为了完成榆神府普查找煤工作,时任主任工程师的王觉艺一边抓野外的勘探地质鉴定,一边带领地质人员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汇编地质资料。快到1982年的春节了,他和大家依然紧张的工作着,“记得,数九寒天,冰天雪地的时候,在毛乌素沙漠的腹地施工的最后一台钻机的职工,钻探完最后一个钻孔已经到了年根,走出住着地窖和帐篷,迈过膝盖深的雪地里,踏上回年过年的路程,腊月二十六,王觉艺才和几位工程师一起踏上回家的班车……

1985年,王觉艺赴美国开展神府煤田总体详规可行性研究,为了做好这次工作,他认真收集整理相关地质资料,光地质数据就记录了整整两大本,有时忙的忘了下班,走出办公最晚的一个人是王觉艺,经常误了食堂开饭时间和开水房放开水时间,他只得拿两个硬馒头凑合一顿。晚上办公大楼熄灯最晚的一间办公室准是王觉艺和劳炎明,那时地质队工程师出国也算是一件大事,到美国后,他一下子就投入到工作中,两个月后,拿出的神府矿区总体规划得到了美方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为后来国家以新的投资方式确定神华集团开发神府矿区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在美国,组织上给出国人员发的外汇补助,王觉艺自已做饭,用省下来的美元购买了地质图书资料。

在神府煤田勘探的80年代,陕北交通不便,为了送审地质报告等工作,他经常背着成捆的资料,天不亮就步行十多里路赶到榆林南门口汽车站赶车,路上颠波劳累,没有经历的人也许永远无法体会到。

王觉艺不仅地质专业权威,而且还是队上的文艺骨干,60年代就成为全队文艺队的领头人,1963年队工会发给他一把手风琴,每遇晚会,他总是吹拉弹唱,一直用到1993年退休,完璧归赵交还给队工会。1991年他组织队文艺队到石圪台工区、中鸡工区和钻机进行慰问演出,在现场他用手风琴为演出伴奏,他富有感染力的指挥,使场场演出获得成功,鼓舞的士气,丰富了野外钻机职工的文化生活。

王觉艺

我与王觉艺第一次接触是1988年7月1日,我刚刚到一八五队才3天,突然,他拿一张图纸和一串数据,告诉我帮助他把这几个钻孔上到图上(后来才知道,每遇新分来的大学生,他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检查毕业生的专业技术素质)。我迅速地完成任务,王总检查后,和我拉起了家常,谈了他早年与王竹泉教授的交往及听取王竹泉建议到野外工作的经历,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从此,我一直把王觉艺当长辈,虚心向他请教,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他经常给来队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规划人生,谈理想,谈奉献,谈得失,谈人生……

1993年初王觉艺退休,1994年年4月11日病逝。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范立民 供稿)

更新日期: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