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保平

简介:廖保平,笔名达岸、西越,专栏作家,现为《长江商报》评论部主编,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某银行做过行政、研究工作,因向往文字的江湖,遂转入媒体。典型的写作多面手,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近百万字,拿过多个奖项,连续多年有杂文入选各种度年杂文选本,被誉为“评论界杀出的一匹黑马”。是腾讯思想博客知名博客。2008年底与愤青在网上争鸣,引起极大关注,撰写的《廖氏愤青教材》广为流传,被媒体称为“中国反愤斗士”。2009年6月,著有《中国谁在不高兴》(合著),PK《中国不高兴》,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展开]

廖保平的个人经历

人物概况

       廖保平来自湖北武汉,想当年,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在黄鹤楼下目送着友人“烟花三月下扬州”。如此说来,廖保平是沿着李白的目光而来的。

  廖保平是《长江日报》记者,专职评论,在国内新闻评论界小有名气。《长江日报》设有评论理论部,共有7人,在单位里算得上“人多势众”,因为,“评论是报纸的头脑”。廖保平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做报纸评论记者之前在银行工作。“只为领导写报告”的生活,让他烦闷不已。当《长江日报》招聘评论记者时,廖保平毫不犹豫地报了名。2年的评论生涯,独到的见解,犀利的语言,让人惊叹“评论界出了一匹黑马”。廖保平说,一个好的评论记者,该是体现在“见识”二字。“见”是人生阅历,“识”是知识储备。人生阅历不可求,所以只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做评论,就是要做杂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缺一不可。廖保平是锐利的,直言国内新闻评论的四大弊端。“概念化”,运用各种东西方的理念,强行加在新闻事件上;“无我化”,评论员置身事外,站在远处发话;“八股化”,先引新闻,后加评论,模式的格式化严重;“寡淡化”,语言平淡无奇,淡然无味。

代表作品

《中国谁在不高兴》

作 者: 周筱赟 叶楚华 廖保平

出 版: 花城出版社   

廖保平

出版日期:2009年6月1日   

类 型:人文社科/时政参观者体验法国的感性与魅力。

出版说明:

     有一本名为《中国不高兴》的书,其观点与我们主流的观点是相悖的。不符合“不出头,不争霸”的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和“和平崛起”、“和谐世界”的决策。

     本书旗帜鲜明地对其错误观点进行批驳,坚持中国的正确立场:

1. 对中国愤青进行精神分析,剖析其真面目,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是愤青。

2. 以大量事实批驳愤青偏激的言论。所谓“有条件地决裂”本质上是民族主义的无限膨胀,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危险,它会将中国推上完全反西方、与世界为敌的道路。赞赏我国的现行政策。

3. 揭露某些奸商将愤青作为产业,把爱国当成买卖。

4.大胆承认“月亮是外国的圆”,只有承认落后,才能奋起直追,才有出路。

5. 剖析愤青精神偶像的本质,从理论上批驳他们的错误观点,以期打破偶像,端正方向;指出“仇富”是极为有害的思想,主张健康的财富观是健康的社会基石之一。

 

个人观点

文化传播

      可是普通读者要解读这些经典绝非易事,此外,需要有人给他们上堂文化课。可是,如果找一些专门学者,从训诂和严格章句来讲,估计会言者昏昏,听者昏昏。作为普通观众,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拿经典著作来做学问,他们只需要学者做通俗的普及或者说引进门。因此,于丹用大众媒介,通俗语言,民间的而非学术的方式来解读经典,立即俘虏了很多人,引领观众去亲近、学习、传承古典文化的精髓,就是一个不小的功劳。

  我觉得于丹和易中天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学术变成“深入浅出”的知识,让一般人易于、乐于接爱。有的学院派学者认为他的讲座,充满了快餐式文化特征,我认为这恰恰是于丹把死的学问做活的表现。我们知道,一般来说,学院派学者关心得更多是的历史而不是现实,是书本而不是人生,是学理而不是人的情感和意志。但是,学问,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问,如果不跟现实生活相连,那样的学问就是一潭死水的学问,刻舟求剑的学问,闭门造车的学问,孤芳自赏的学问。

 

文化声音

       文化需要多元的声音,表达对文化的看法是每个人的权利,包括“十博士”在内,对传统文化报有浓厚感情是令人尊敬的,但是为了尊敬传统文化而采取并不文化的方式,把于丹当成中国文化的罪人,不仅要他立即下课,还要向全国观众道歉谢罪,真有这么严重吗?于丹真的落到道歉于全国时,大约我们又回到了“文革”时代。

        一个人讲了一点自己的读经心得,你爱听就听,不爱听就换台拉倒,骂两句也无所谓,还不至于要到得罪于国人的程度吧?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如果变成我反对你的观点,我誓死打倒你,这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文明的倒退。在这里,是“十博士”把厕所当成了客厅,而不是于丹。

更新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