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亮

简介: 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浙江宁波人。 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系。 1961年获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60年代是有线600/1200波特及无线600波特数据传输设备的主要研制者之一。参加“DS-200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研制,建立了程控交换机诊断的基本理论,提出了数字交换网络的理论模型与测试诊断算法。承担“DS-3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及“程控交换软件单元测试系统”等数项“七.五”攻关项目,提出了程控软件测试与维护新的方法与观点。90年代开始从事网络智能化的研究,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套智能网系统,实现了该系统的产业化,并在我国通信网中得到实际应用。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展开]

陈俊亮的个人经历

陈俊亮 - 人物简介

陈俊亮教授是著名的交换技术与通信网专家。1955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系,1961年5月获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副博土学位。1978—1981年到美国加州大学UCB做访问学者,同期受聘于UCBEECS系客座副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陈俊亮教授在程控交换系统,通信软件,数字系统故障诊断与逻辑设计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国内和国际著名通信专家。六十年代为有线600/1200波特及无线600波特数据传输设备的主要研制者之一,此两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奖。八十年代参加“DS200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研制,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立了程控交换机诊断的基本方法。提出了数字交换网络的理论模型与测试诊断算法。“七五”期间参加了“DS3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研制并承担“程控交换软件单元测试系统”等攻关项目。

1983年以来,陈俊亮教授在国内外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70余篇,著有《数字电路逻辑设计》一书。主持的重大科研项目中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培养了博士后5名,博士生32名,硕士研究生23名。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智能网和程控交换系统,己在863智能网项目中获得重要成果。

陈俊亮 - 早年生活

陈俊亮

似乎每一个机会,都正好足够成为钓起下一个机会的鱼饵。其实,这更是必然,机会只光顾有准备的人。。

陈俊亮总爱说自己运气好,每每谈到生活中的转折点时,他会浅吸一口气,然后以“那时候正好遇到一个机会”作为叙述的开始。有些人认为是巧合,似乎陈俊亮的每一个机会都正好足够成为钓起下一个机会的鱼饵。其实,这更是必然,机会只光顾有准备的人。

1955年从上海交大电讯系毕业后,陈俊亮被分配到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当老师。22岁的小伙子,脾气好,爱笑,热心又勤快,因此很快赢得了教研室所有老师的喜爱。“那时候正好遇到一个机会,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我们学校就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了公派留苏的选拔考试。”陈俊亮说。当年北邮有十几个年轻老师参加考试,考上的唯独只有陈俊亮一个。1961年,他从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学成归国。

对于这段出国深造的经历,陈俊亮存有深深的感激,因为倘若没有在莫斯科完整系统地接受通信领域理论和实践的训练,他不可能“正好遇到”那个叫“701任务”的机会。

“当时我刚完成‘6401会战’(研制有线600/1200波特数据传输设备),邮电部又下来一个紧急任务,叫‘701’任务,就是为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研制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陈俊亮回忆说:“1966年年底我们开始组建队伍,在这个组里面都是红卫兵,能带头的老师只有几个。”

“701”任务的技术指标非常高。那个时候,中国无线数据传输的误码率在最佳状态下只能达到10-3,即每发送1000个码就会错几个,但是“东方红一号”却要求误码率至少降低到10-5,也就是说发送10万个码才允许错几个。技术要求至少提高了100倍。而这提高的100倍几乎全压在了负责做纠错编码的陈俊亮身上。

科研组里的红卫兵还只是邮电大学本科的学生,陈俊亮几乎找不到能和他商量问题的人。在军宣队和工宣队的层层特批下,他终于得以走进了北邮外文图书馆。由于封闭太久,房间的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的味道,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空旷无人的阅览室,桌椅和书架被灰盖上了厚厚的一层。但就是在这里,陈俊亮发现了两篇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章。这是两篇文章都只是纯谈理论,但陈俊亮还是大受启发,随即提出了一种编码,叫“差数集码”(differentsetcoding),又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研制“东方红一号”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纠错编码的总体方案,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太空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有能力发射卫星的国家。

送走了人造卫星,实干家陈俊亮又开始造电视机了。“人家买电视机,我们买不起,挺眼红,就自己做。跑到旧货摊去找旧线圈废物利用。”说起早年造电视的经历,陈俊亮笑得前仰后合,显得有些骄傲:“我从9寸的开始做,最高成就是做成了一个16寸的电视机,除了显像管是走后门找别人买的,其他部分,包括外面的壳子,都是自己做的。”

改革开放第一年,陈俊亮又一次“正好遇到一个机会”。作为中国首批赴美留学的五十名访问学者之一,他得以进入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学习,师从名家,眼界大开。

“美国那时候比我们先进得太多。坦白讲,他们做的课题我们在国内想都没想过。”留学美国给陈俊亮带来的最大收获是开拓了思路,让他看到了人家怎么搞科研,人家怎样想问题,人家怎么组织讨论。他经常去听美国同事的讨论会,以此来了解当下通讯领域的前沿问题大概是哪些。他也很注意学习别人申请科研项目的方式,看他们怎样向公司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写提案。

“我原来在国内搞科研,项目都是国家让我做的,是一个非常封闭的环境。”陈俊亮回想说。“直到那时想法才变得开阔了起来。”这种学习,让他开始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国内的科研环境,对自己的要求也从“完成组织指派的任务”,上升到“通过调研提出科研提案”。

陈俊亮 - 遭遇困境

从1960年美国贝尔系统试用储存程式控制交换机成功,到1970年法国设立世界上第一部程控数位电话交换机,在发达国家,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迅速地取代了机电式,且技术越来越成熟。而直到1981年陈俊亮归国时,中国普通电话仍旧全是老式的机电制,电话普及率仅有0.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邮电部门决定上马程控电话交换机项目。

由于早在1975年陈俊亮就成功做出过100门的小型程控式交换机,因而从美国回国后,他立刻率领北京邮电大学的科研人员与邮电部上海第一研究所合作,研制中国第一台“DS—2000程控数字市话交换机”。DS—2000后来获得了1987年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邮电部上海第一研究所曾经想把DS-2000转产,可受资金短缺的限制,该交换机只生产了几台,其中有一台还装进了中南海。最后由于后续改进跟不上,产品稳定性差,这几台交换机都只有拆掉了事。荣获两项大奖,填补国内程控交换技术空白的DS-2000程控数字交换机最终也没能形成产业。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还做过一些软件系统,主要是用来保证程控交换机软件的可靠性和印刷电路板可靠性的测试诊断系统,但是这些东西最后也都没有产业化,我不得不说,这十分可惜。”

陈俊亮把产业化的失败归结于观念问题。“那个时候学校是这样的:拿着任务,拿了一点钱,就开始干,干完了,成果鉴定了,就算完事了。没有人觉得这个成果一定要派上用场,都没有这个思路和观念,还是纯学院式的想法。”

陈俊亮对北京邮电大学有深深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甚至已经融化在他的语言之中——谈科研时每当用到“我们”这个词,他十有八九指的是他的大学。比起个人作为科学家获得的荣誉和奖励,陈俊亮更追求北邮的利益,更热切地想改变北邮的科研环境和纯学院式的观念。

在科研成果连续产业化失败后,陈俊亮花了一年多时间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下一步做什么?还要不要继续做交换机?”他感觉在与邮电部上海第一研究所合作的过程中,北京邮电学院总是充当配角,不仅分得的研究资金和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而且没有自主权,很多主意或想法都不可能实现。“怎样才能当主角?怎样才能劳有所获?怎样才能获得自主权?”他又回到了提问,再自己回答的语式:“只有自己干。”

“这几个(交换机的)项目失败了。那么,人撞了南墙就要回头。我觉得我们要吸取教训。”陈俊亮意识到,在学校里想做大型硬件设备基本不可能,反而是做软件比较有优势。一方面软件投资比较小,另外做软件需要的绝大部分都是脑力劳动,校园里的老师和学生都是很好的脑力资源。

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到1992年,陈俊亮的思路渐渐明确。正好,1993年3月,在陈芳允、叶培大等几位著名科学家的建议下,863计划(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新增了通信技术主题,次年,陈俊亮即以他新选定的想法向863计划提交了科研申请。

陈俊亮 - 研究内容

下一代网络

一、下一代网络的特征

下一代网络的主要特征是融合与开放,电信网、计算机网与有线电视网的融合;多种业务提供的融合,共享同一平台;多种管理功能及其与控制功能的融合等等。其特点大概有以下几项:

二、下一代网络的一般结构

下一代网络的结构应由三部分构成:最底层传输部分,最上层业务部分与中间件(或分布处理部分DPE)。传输部分包括OSI模型的下四层,它以具有QoS保证、可伸缩、可演进、可靠的具备业务量工程的IP网络为基础。传输部分本身也能提供一些业务,如上网访问,收发电子邮件,虚拟专网等。中间件为下一代网络各种应用的开发与部署提供一个软件的基础。它为业务与传输层间的分布环境下的交互提供了一个透明的通道。业务设计者可以不必考虑传输的协议、可靠性、失效时的倒换等因素。其具体体现如为CORBA技术,它为异构机之间的通信提供了平台。又如ParlayAPI,它为业务设计者提供了一系列标准接口,并屏蔽了下层的全部细节。其他如各种网关也可包括在中间件范围之内。业务部分则为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

三、传输部分

1.全光网技术当前光纤通信巳达到Tb/s的量级,但系统中的分插设备(ADM)及交叉连接设备(XC)仍由电子设备构成,在需要采用XC或ADM的地方必须进行光电变换,因而在系统中出现大量的光/电/光变换,这不仅大大限制了整个系统的速率,也对其整体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因而采用光分插设备(OADM)及光交叉连接设备(OXC)以构成全光通信网,巳成为下一代传输系统的主要技术趋向。必须指出,目前全光网指的是其传输通道采用全光技术,而系统的控制与管理部份仍由电子设备完成。

2.MPLS技术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在下一代网络中将在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国外资料推测,IP网的构建在1999年以前为IP/ATM/SDH(或Sonet)/DWDM模式,2000-2001年则为IP/SDH/DWDM模式,而在2002年及其以后则可以做到在DWDM光网上依靠MPLS(或推广的MPLS,即GMPLS)技术直接构建IP网。GMPLS的含义将在后面解释。

MPLS技术的特点为对每个进入MPLS网络的数据包加上一个32位的标签,其中20位为标签值,3位表示服务类别(COS),1位为栈底标志,8位为存活时间以防止路径中的环路。用MPLS可在网络的两点建立一条虚连接,称为标签交换路径LSP。在MPLS网络的入口路由器每个数据包被加上一个标签,以后在此网络中将根据标签值进行交换,而不必再去看IP包头中的地址值。在此网络的出口则将标签抛弃,即恢复成为正常的IP数据包。MPLS技术把网络中的路由器对数据包的转发与控制功能加以分离,在转发数据包时,MPLS的工作方式与ATM类似,它首先建立一条路径(标签交换路径LSP),其后再传送数据。

3.MPλS又称为GMPLS,它是将MPLS技术推广应用至光传送网OTN中OXC的控制与管理。由于对OXC的控制与管理功能与MPLS的功能十分相近,因此将MPLS推广至OTN领域就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这样可以大大简化整个IP网络的结构与管理,并且免去了为控制与管理OXC所必须新开发的整套协议所带来的成本与风险。为满足对OXC控制与管理的需要,对一些IP信令如BGP,IS-IS等协议作扩充外

4.智能光网络技术(ASTN或ASON)基于GMPLS技术,可对OXC构成的光传输网中的OXC节点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按用户需求快速构成带宽按需提供的光传输通道。这种智能光网络的体系由两层构成,即基于GMPLS的控制层与由OXC组成的网络数据层。控制层完成的功能主要为路由协议,信令协议和资源管理功能。智能光网络技术可使网络运营商满足用户快速提供指定质量要求的带宽,构成虚拟专网(VPN)等要求。

四、中间件

网络的最终目的是向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业务。为了方便业务的开发,需要把底层传输网络的细节及其具体协议予以屏蔽,对高层(应用层)提供一系列标准的应用接口,这就是中间件的主要作用。此外,由于网络中庞大的业务流量不可能用一个集中的计算平台来完成其全部处理功能,而必须采用多个计算平台,并且其数量应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逐步增长。这就是在中间件中应包含分布计算环境的原因。下一代网络的中间件应具备层次结构。其最底层为传输网络等硬件层,其上为与其相配套的操作系统与协议栈,最上层则为应用业务层。其间则构成分布计算的中间件,它共分四层。

五、软交换

对于软交换在融合网络中的地位,其体系结构,分层构成原理,实现方案,呼叫模型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模式等,进行了讨论。

六、应用部份

应用部份的构成与其所应用的领域密切相关,其主体为一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中应保存各种应用业务程序,这些业务可以由专门从事业务研制人员开发,也可由第三方业务开发商或个人按自己的需求来完成。为了方便新业务的开发,通常需要有一个业务生成环境,它应包含业务生成工具(包括业务逻缉及数据生成),业务验证工具,业务测试环境,数据库的生成与修改等。

陈俊亮 - 人物评价

近五十年的教师生涯,使陈俊亮说话时特别爱用设问句: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听众思考,停顿两三秒再公布他自己的答案,让听的人颇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而“科研成果能不能派上用场”、“市场能不能接受”,恐怕是他最常问自己的问题。不过,谁也不能否认,无论是想的事、说的话,都显示出他有一颗年轻人才有的心。

陈俊亮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投身电讯的50年,也正是中国通讯事业由缓慢起步到飞速奔跑的50年。

他曾经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通讯纠错大师,中国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研制者,也是中国智能网的创建人。从被动完成组织任务,到通过调研主动提出科研提案,再到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陈俊亮早已不单是关在实验室里的研究员,而成为了真正积极改变人类生活的科学家。

当我国第一颗卫星载着你主持研制的无线数据通信设备飞上蓝天时,你把功劳推给了同事。当你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时,你把鲜花捧给了老师。当你参与研制的国内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问世时,你这位教授却把学生推到了前台。

在你的人生字典里,写着一个大大的“谦”字:留苏回国,你悄悄揣起了副博士证书,一头扎进实验室,成功地研制出数字系统逻辑设计和数据传输系统,让中国步入先进行列。

访美归来,你默默地收起了国外大学的邀请书,挑起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先后研制了“DS——30中、大容量程控数字市内电话交换机诊断系统”和“程控交换机数字型印制板测试诊断系统”,一次次填补了国内空白。

陈俊亮 - 相关词条

梁思礼 匡定波 李衍达 雷啸霖 林尊琪
干福熹 黄宏嘉 李启虎 陆汝钤 刘盛纲
郭雷 黄民强 李未 侯洵 刘永坦
郭光灿 黄琳 简水生 李志坚 刘颂豪
高庆狮 何积丰 侯朝焕 林惠民 阙端麟

陈俊亮 - 参考资料

1、http://www.uname.cn/celeb/celeb_84809.html

2、http://www.bupt.edu.cn/news/fengcai/yuanshi/y02.htm

更新日期: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