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林

简介: 王庆林,采矿专家,中国华东地区现代煤矿设计和开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46年在贾汪煤矿韩桥矿井创造了凿砌井筒过表土流砂层法,使韩桥矿能在较短时间内建成,接着主持贾汪煤矿流砂下采煤试验,均获得成功。1970年在兖州矿区运用统筹科学管理,把兖州矿区建成了年生产规模达到1500万t的大型矿区,其经济效益和各项技术指标,均列全国煤矿前列,“兖州矿区工程建设”项目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展开]

王庆林的个人经历

王庆林,采矿专家,中国华东地区现代煤矿设计和开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46年在贾汪煤矿韩桥矿井创造了凿砌井筒过表土流砂层法,使韩桥矿能在较短时间内建成,接着主持贾汪煤矿流砂下采煤试验,均获得成功。1970年在兖州矿区运用统筹科学管理,把兖州矿区建成了年生产规模达到1500万t的大型矿区,其经济效益和各项技术指标,均列全国煤矿前列,“兖州矿区工程建设”项目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王庆林 - 人生经历

王庆林,又名王庆麟,1917年10月17日生于江苏省镇江市的一个贫穷知识分子家庭。高中一年级时,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到徐州大中煤矿去当练习生,被派到中兴(现为枣庄煤矿)煤矿去实习时,见到当时中兴煤矿聘请的德国矿师在矿上颐指气使、十分嚣张,更感到非发奋图强,为中国人出一口气不可。于是他一面从井下测量干起,继而又干矿井开拓、采矿等工作,同时坚持自学地质和其他采矿知识,在那里他既得到了实践经验,又充实了理论知识。1937年抗战爆发,矿井停工,职工遣散,王庆林逃到湖南。在谋职极难时刻,他被湖南云湖煤矿录用。从此,王庆林奔波于云湖煤矿、四川威远煤矿和重庆天一矿业公司,由于他工作肯干又刻苦钻研技术,从而当上了工程师。

王庆林于1948年到贾汪煤矿担任主任工程师,他到贾旺煤矿后除了技术工作很有成绩外,还在护矿和支援前线方面作出了贡献。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当时矿上的掌权者和一些技术人员大都撤退了,王庆林得到地下党员的支持,毅然与少数几个人留下护矿。他还于1948年11月8日晚接待了淮海战役前委诸领导,遵照刘伯承、谭震林同志的指示,王庆林积极支援前线,将矿上存的两万袋面粉和200万斤小麦全部支援了解放军,并把矿上准备建煤楼的木料在不牢河上搭了两座浮桥供解放军渡河。

王庆林1953年被任命为上海煤矿设计院总工程师,1970年担任山东兖州煤矿指挥部总工程师。王庆林一直在煤矿工作到70岁才于1987年回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担任分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顾问,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王庆林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技术人员,从青年时代起就刻苦学习煤矿专业知识和技术,坚持实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实干出身的王庆林,工作严谨,他既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又有大胆创新的精神。从1934年算起,到1989年离休,在煤炭工业战线上工作了55个年头。在煤矿设计、建设施工和生产管理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成绩。

王庆林 - 个人成就

“局部沉降法”在贾汪试验成功

王庆林

在日本侵略者侵占时期,贾汪韩桥煤矿打了两个竖井,两个斜井,由于表土较厚,又有流砂层,虽建设数年,终因通过流砂层的技术难题未能解决而停工。1948年,王庆林负责组织人员进行该矿井的设计和施工。当时电力缺乏,材料不足,施工实在困难,王庆林苦思冥想,设计了一个多层槽钢夹橡皮叠与稻草在一起的5米八角型井圈,并以不等边钢为前导,反复试验了漏水不跑砂的措施,又用千斤顶加生铁块加重的办法,挤压钢圈下沉,最后终于用总厚为10米的槽钢圈通过了8米的流砂层。整个施工过程中,王庆林整整12天都和工人们日夜奋战在既潮湿又危险的井筒内,到胜利通过流砂层时,早已眼红力竭。1949年王庆林将这种沉井方法定名为“局部沉降法”,并著文在煤矿工业刊物上发表,还在燃料工业部召开的第一届燃料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1950年,王庆林又在贾汪煤矿负责试验长壁采煤和流砂层下采煤,均获得成功,一直沿用。

为煤矿设计做出贡献

1953年王庆林接到当时燃料工业部的调令,到部属上海煤矿设计院担任技术领导,王庆林一面提出派人去北京学习,一面组织人员下矿学习,很快提出了第一个陶北井的设计文件,当时强调向苏联学习,设计文件都是以苏联援建的141项中有关矿井设计为蓝本,但是陶北井却并没有依样画葫芦,而是采用枣庄地区成熟的煤楼、横行小车的生产系统方案。

1955年在新汶矿务局良庄煤矿设计中,王庆林提出工艺简单的水砂充填新方案,这与苏联设计的方案相比,可节约180万元。这种充填方法,以后在各矿井推广使用。在上海煤矿设计院任总工程师工作期间,王庆林主持了华东地区17个矿区的总体设计,其中有国家重点5个,省市重点5个,以及102对矿井的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所有的矿区,均按设计形成规模,其中在华东区有14个矿区是在解放后新规划的,所有的矿井均按计划建成后投入生产,现仍为华东各矿务局的生产骨干井。华东区的煤产量也从解放初的年产600万t,达到了目前的年产量亿吨以上。另外,作为煤炭部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第一、第二、第三届委员,王庆林还参加了煤炭部历次设计审查会议,负责审查矿区总体设计。矿井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技术设计等累计达85个文件,现均已按文件计划建成矿区或矿井,有的还超过了设计建设规模。

为建设现代化大矿区而努力

1970年,王庆林被调往山东邹县兖州矿区生产基建指挥部任总工程师。该井是华东区第一个150万t的竖井。王庆林亲自指挥吊装大绞车主体,提吊到距地面30米高的大井塔上安装,并加速生产系统设备安装等,在1973年正式顺利移交生产。接着,新的年生产能力为300万t的兴隆庄矿筹备开工,王庆林当即组织人员以统筹法理论来编制施工组织图表,经当时燃料化学工业部部长、副部长及各有关部门审查通过,并批准按此执行。当时王庆林正在北京送审编制的施工组织图表即将结束,接到现场电报,井筒冻结出现了问题,井筒全部停工。王庆林连夜赶了回来,当即下了井筒。整整5天,王庆林没有离开过井口,终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抢险继续施工的方案,避免了井筒的安全事故。随后兴隆庄矿还创造了全国井筒掘进的新纪录。在广大职工的努力下,兴隆庄矿提早全部建成,缩短了一年的工期,并于次年即达到年产300万t原煤的设计产量,兴隆庄矿也因此获得了建设金奖。以后年产300万t的鲍店矿、年产400万t的东滩矿均以此为基础,分别提前1~2年建成投入生产。兖州矿区于1990年全部建成,投入生产后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跃居中国前列,成为中国的先进矿区,因此“兖州矿区工程建设”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王庆林名列其中。

王庆林 - 主要论著

1、王庆林.流砂层下凿井局部沉降法.煤炭工业,1950

2、王庆林.两个矿井时代的对比.文汇报,1962.11.26;人民日报,1962.12.29

王庆林 - 参考资料

[1]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专略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67360

更新日期: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