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孙

简介:史蒂芬孙生努力研究蒸汽机车,并进一步改进了铁路技术,在发明铁路火车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于1848年逝世。
[展开]

史蒂芬孙的个人经历

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七世纪或更早些,十八世纪后半期,在英国的进展已经很显著了。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

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

人物简介

史蒂芬逊(1781年6月9日~1848年8月12日),英国工程师,铁路机车的发明家。

史蒂芬孙

早年做工,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直到18岁还是一个文盲。

史蒂芬逊1781年出生于英国北部煤矿聚集的诺森伯兰地区(现在的纽卡斯尔)的华勒姆村。

父亲是个煤矿工人,在蒸汽机房里烧锅炉,全家8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收入来维持。

由于家庭贫困,童年的史蒂芬逊和童年的瓦特一样也被剥夺了上学的机会,他8岁便去给人家放牛,饱受风霜雨雪。但是,与瓦特一样,好奇心强烈的好从小史蒂芬逊就对整天轰轰隆隆,永远不知疲倦的庞大机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每次给父亲送饭的时候,都会出神地看着锅炉中熊熊燃烧着的烈火,听着机器隆隆的响声,对机器上每一个部件都产生了深深的好奇。

基本内容

机械式家庭出身,是一位煤矿工人的儿子,从小熟悉矿井里用来抽水的蒸汽机。

青年时期的史蒂芬孙,常常是白天在煤矿做工,夜里参加夜校学习并坚持自学,同时还替人擦皮鞋,以维持艰苦的生活。他对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独立认真研究。后来立志从事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被称为“布拉策号”(Blucher),这辆蒸汽机车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噪音太大,振动强烈,蒸汽机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

蒸汽机车开动时,浓烟滚滚,车轮摩擦铁轨时火星四溅,坐在车上的人满面烟尘,被颠的筋疲力尽。蒸汽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把附近的树木都烧焦了,这也许就是当时人们把它称为“火车”的缘故吧。

1825年9月27日史蒂芬孙亲自在达林敦和斯托顿之间首次驾驶自己同别人合作制造的“旅行者号”进行铁路运输,并获得成功,这时情况已有了相当大的改善。“旅行者号”牵引着6节煤车,20节挤满乘客的车厢,载重达90吨,时速15英里。这一壮观场面吸引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

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还有人骑着马,打着红旗走在火车前面开道。随着一声鸣叫,它向全世界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1829年建成曼彻斯特—利物浦铁路,用一种命名为“火箭”(Rocket)的机车,以每小时36英里的速度行驶。此后成为欧美各国设计和建筑铁路的顾问。

 这列火车能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牵引8辆装有30吨煤的货车,这是世界上最早当时最先进的火车,史蒂芬孙也因而被誉为“铁路机车之父”。

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使交通业迅速发展。
    引领汽车行业发展。
    促进物资流通周期。
    提高经济发展。
    战争需要。

更新日期: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