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祀

简介: 曾上疏奏陈慎选举、核镇将、核赎锾、剔衙蠹、禁滥征、酌科议六事,皆切中时弊,部议允行。6年中上奏20余疏,均指陈时弊,切中要害,深受顺治皇帝赏识。期间,曾典试湖广。康熙元年(1662年),补授四译馆少卿,例兼翰林职。他修葺馆署,考校译字生,成绩斐然。康熙十二年(1673年),任科举殿试读卷官,晋升太常寺少卿。后历任通政使司右通政、太常寺卿、通政使,官至兵部右侍郎。吴三桂叛乱时(孙光祀居官少司马),他秘密上疏,建议将正在京师的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处死,以杜绝内患。平叛过程中,积极出谋划策,为最终平定三藩之乱立下大功。孙光祀在湖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录取的多是当地英才,中试的106人中,经过几次考试,考中进士的64人。
[展开]

孙光祀的个人经历

简介

[清]孙光祀(1614—1698),字溯玉,号作庭。清代平阴孙官庄人。清顺治乙未年(顺治十二年1655)中进士,选庶吉士,翌年授礼科给事中。历刑、兵、吏、户、礼五科给事中、太常寺少卿,翰林院提督四译馆,通政使司右通政,通政使,兵部右侍郎,前后任职20多年,惩贪剔弊,侃侃敢言。为官后迁至济南历城。著有《詹余轩集》八卷入《四库全书》。

生平事迹

任太常寺少卿时,上级考校译字生,惟有孙光祀最谨慎小心,还捐献俸银修葺馆署,很得馆生的拥护。康熙十八年(1679年)孙光祀告老回到家乡,正赶上灾荒,便拿出自己的粮食500多石,救济历城、长清、平阴、肥城的饥民。每日每户发给升余,持续4个多月,救济灾民千余人。以后,又遇灾荒年月,他两次捐谷赈济贫民。孙光祀在乡间的三十多年间,每年还散给贫穷的亲戚族人粮食三十多石,让他们维持生活。平阴城南的孙官庄,地处山区,当地百姓吃水困难。孙光祀出资凿井,凿10多丈深井出水。村中有一条山沟,交通不便,他又出资建起一座连接南北的石桥,以利百姓往来。至今,孙光祀出资凿的水井、建的石桥还在使用。

著作

著有《詹余轩集》八卷,《四库总目》凡文七卷,诗一卷。

孙光祀

更新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