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曙山

简介:蔡曙山,1950年出生。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基地主任、心理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并任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协会学术助理,国际符号学研究会理事,国际符号交际学院院士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逻辑学、哲学以及认知科学等。曾讲授过《形式逻辑》、《现代逻辑基础》、《数理逻辑》、《逻辑学概论》、《数理逻辑基础》、《现代逻辑与形式化方法》、《语言逻辑及其应用》等课程等课程。
[展开]

蔡曙山的个人经历

基本内容

蔡曙山   个人简介:

  蔡曙山,男,1950年12月26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基地主任、心理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并任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协会学术助理,国际符号学研究会理事,国际符号交际学院院士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逻辑学、哲学以及认知科学等。

  新时期清华大学文科复建,作为第一任文科处处长,蔡曙山在2000年至2005年6年 的时间里,不但引导清华文科的建设,还设定了文科的3类评价标准,即成果的数量 (量化指标)、成果的质量(代表作制度)、学者和学科的国际化水平(国际化标 准)。这些评价标准得到教育部相关部门的认可,至今仍在全国高校内广泛使用。

  2005年以来,蔡曙山相继到欧美多所知名大学访问。回国后负责清华大学认知科 学创新基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创新基地之一)和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 研究中心的工作。

  1982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贵州大学优秀三好学生奖学金获得者;1982年9-1984年7月在贵州省黔南民族师专任教师,讲师职称;1984年9月-1987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硕士学位,优秀学生干部; 1987年9月-1989年7月在贵州教育学院任教师,讲师职称;1989年9月-1992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研究生院优秀共产党员。

蔡曙山

  1992年9月-2000年7月在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工作,任规划处处长,三次被评为中宣部先进工作者;2000年7月-现在在清华大学工作,任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任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教育部百家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蔡曙山生于贵阳,后在独山生活、学习和成长。他先后就读于独山城关一小、三小、四小和独山中学(今独山民中)。他从小好学上进,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他的健康成长,每学期都是三好生。1968年到上司公社(今上司镇)黑石关寨当知青,干了四年多的农活。深受农民群众朴实勤劳的精神感染和艰苦生活环境的锻炼,更加勤奋与坚毅。1972年,他被安排担任黑石关民办小学教师,开始教学生涯。后又相继在上司公社小学、上司区中学任教至考上大学。 

  因父亲在文革中被污蔑为“走资派”等,全家人被牵连,蔡曙山也深受这场灾难之苦,令人不堪回首;四年农村生活也很艰苦。但无论在怎样的境况下,他都能坚持看书学习,不断积累知识。1978年,他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贵州大学(也是贵大78级文科录取第一名,据说还是当年贵州高考的文科状元)。 

  进入大学后,他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学习机会,更加如饥似渴地拼命学习,成绩一直优异,四年间都是优秀学生、学校奖学金获得者。1982年7月本科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 这年9月至1984年7月任黔南师专讲师;1984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是优秀学生干部,1987年7月毕业后获得哲学硕士学位; 1987年9月至1989年7月在贵州教育学院担任教讲师;1989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研究生,曾被评为研究生院优秀共产党员,1992年7月毕业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分配在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先后担任基金处副处长、规划处处长。2000年6月调入清华大学,担任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科建设处处长、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心理与认知中心主任、认知科学创新基地主任。曾任或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苏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等9所大学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顾问;中国教育部、财政部985重大创新基地主任,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委会主任,中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研究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及CSSCI学术委员会委员《科学中国人》、《学术界》、《逻辑学研究》、《社会科学论坛》、《清华大学学报》等5种中文核心期刊编委;国际符号学研究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协会助理,国际符号交际学院院士,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组委会第一副主席。 

  2004年至2007年,他先后到世界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汉堡大学访问学习和研究,开拓认知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他曾与世界顶级的语言哲学家、认知科学的创始人乔姆斯基、塞尔一道工作。目前,在蔡曙山教授的研究团队中,包括塞尔在内的多位世界一流学者与他一起在语言学、逻辑学、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与国际知名学者开展合作研究。多位留学归来的“洋博士”在他这里做博士后研究,或者加入他的研究团队。2008年,开始有美国著名大学的留学生到蔡教授的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蔡教授和他的团队将在认知科学这个新兴交叉学科领域中为中国、为世界做出贡献。 

  蔡教授已出版专著有《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语言、逻辑与认知》和《自然语言的形式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百余篇。 

  《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建立了语用逻辑形式系统,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语言和行为的分析。这项研究受到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总统奖获得者、著名语言哲学家塞尔的赞誉。本书被美国和加拿大一些大学图书馆列入“语言学和哲学”类推荐书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均发表该书书评。《中国哲学年鉴》(1999)“新书选介”对该书作专门介绍,并连续多年对该书及相关成果作专门介绍和评论。《哲学动态》等多家杂志发文评介这一方向的发展和作者的贡献。该书被国家图书馆、国内各大学图书馆和港台地区各大学图书馆收藏,被国家数字图书馆选为浏览书目,并入选哲学·心理类常备书架,被清华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指定为逻辑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研究生参考书。 

  2007年8月9至15日,在蔡曙山教授的努力下,由清华大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联合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教育部共同资助的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学者参加。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IUHPS/DLMPS和主办国大学共同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在2003年西班牙举办的第12届大会上,清华大学凭借自己的学科实力和认真负责的精神,赢得IUHPS/DLMPS执行委员会的信任,胜出法国里昂大学,获得此次会议的主办权。这是该大会自1960年在美国召开以来,近半个世纪首次在亚太地区国家举办。本届大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大会上,蔡曙山教授作为特邀演讲者,作了题为“认知科学新框架下的逻辑学”的学术报告。本届大会上,他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历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下属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协会助理,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担任该协会学术职务,蔡曙山教授也是唯一一位在此国际学术机构任职的中国学者。 

  主要专业特长

  哲学、逻辑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

  曾讲授过《形式逻辑》、《现代逻辑基础》、《数理逻辑》、《逻辑学概论》、《数理逻辑基础》、《现代逻辑与形式化方法》、《语言逻辑及其应用》等课程等课程。

  主要学术著作有:

  1、《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2000年重印。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塞尔阅读本书后致信作者:“本书值得高度称赞,……我对你的成就留下深刻印象。”《人民日报》发表该书书评。《中国哲学年鉴》(1999)“新书选介”对该书作专门介绍。本书被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指定为逻辑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研究生参考书。2.《政策科学导论》(与人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3、《科学方法辞典》(任副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4、《现代学科大辞典》(参加编写),海洋出版社,1990。5、《形式逻辑》,北京经济出版社,1987。

  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哲学译丛》、《学术界》、《中国行政管理》、《贵州社会科学》《学术界》、《清华大学哲学年鉴》等权威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报纸学术专栏发表论文多篇。

  主要代表作有:

  1、“论数字化”,《中国社会科学》。2、“论人工智能的逻辑基础问题”,《哲学动态》。3、“塞尔u2018中文房间争论u2019的逻辑基础问题”,载《清华大学哲学年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语言逻辑在21世纪的应用与发展”,载《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谈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人民出版社,2001。5.“论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意义”,载《学术界》,2001年第1期。6、“逻辑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7.“逻辑学对现代科学发展的作用”,载《光明日报》,2000年6月20日。8.“逻辑学、现代科学与现代人的发展”,载《点燃智慧之光》,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9、“语用逻辑及其在计算机语言和人工智能中的应用”,载《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10、“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现状的分析”,载《学术界》200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12.“从处理好几个关系看社科规划”,载《人民日报》,1999年3月18日。13、“语用逻辑研究”,载《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编委会编,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4、“应用于人工智能的逻辑学”,载《哲学译丛》,1997年第2期。“一个与卢卡西维茨不同的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形式系统”,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4期。

  蔡曙山教授参加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十五”规划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项管理办法的制定。主持研制开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1993年版、1994年版、2000年版)。参加制定了《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纲要》。

  1989年获“贵州省逻辑科学八十年代优秀成果奖”数理逻辑论文一等奖。199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及奖励。1993年获中宣部先进工作者称号及奖励。1997年获中宣部先进工作者称号及奖励。1999年获中宣部先进工作者称号及奖励。

参考资料:

    http://gsglxy.ccut.edu.cn/ReadNews.asp?NewsID=1765&BigClassName=%BD%B9%B5%E3%B9%D8%D7%A2&SmallClassName=%D7%DB%BA%CF  http://www.dushan.gov.cn/zjd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643 
扩展阅读: 1.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js/disciplinary/zonghexue/caishus.htm.zh

更新日期: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