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式楷

简介: 陆式楷,又名陆疾侵、陆式卿、陆式蕙、陆有容,我国世界语史先驱。其世界语名Lu &#264i&#265in。生卒不详。
[展开]

陆式楷的个人经历

陆式楷与世界语

继哈尔滨有俄国人传播世界语之后,另一位俄国人于1905年在上海开办了一个世界语讲习班,陆式楷等人参加了该班的学习。1906年陆式楷开始组织上海世界语学社,同时创办了世界语夜校,并与国外的世界语者建立了世界语通信联系。1909年与盛国成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世界语会,是为中国世运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世界语团体。陆、盛二人当时又是国际世协UEA在中国的正、副代理员。从此,世界语便从上海向全国各地逐渐开始传播。

世界语夜校设在上海北四川路1746号公益坊新华学校。附设于新华学校的世界语夜校又称新华世界语学校,开始时每周有三个晚上上课,大约有三十名男学生,后来又在白天开办女学。到1920年夏,学员人数一度增至上百人。1920年2月29日有四十名从业于江海轮船或轮船公司货栈的雇员,在听一位俄国年轻人用世界语演讲。这次讲演的情况很快就分别上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警务日志和英国在沪情报部门的情报摘要。留存至今的这些纸张陈旧、字迹模糊的案卷,录下了演讲者斯托帕尼VadimA.Stopany)这个来自俄国的年轻人的名字;档案还记载着他演讲的主要内容和开会的全过程。1920年6月,约六十人在该校听留日归国学生、世界语学者张墨池讲演“自由的价值”,同时放映幻灯来加以说明。

1921年1月26日“《民国日报》”有一则广告云:陆式楷、王克绥、司笃巴尼(斯托帕尼)等人在新华学校特设“世界语寒假补习科”,“每日下午一时半至三时为教授时间,星期日亦不停课。凡有志者,不论何人皆可来学,并不收费”。 1921年1月创办世界语月刊《中国世界语者》,由陆有容编辑。

世界语大概在清朝末年传入我国,至今已经100年。有人曾把它音译为“爱斯不难读”语,也有叫“万国新语”的。而从日本学了世界语的人又按日文的译法称之为“世界语”。如 1907年,留日学生刘师培(刘中叔、刘光汉)、张继(张薄泉)、何震、景梅九、钱玄同,向日本无政府主义者大杉荣(Oosugi Sakac)学习世界语。以后日本人的意译名称“世界语”一直沿用至今。

19世纪末,世界语从俄国的海参崴传进中国后,积极学习和运用这一语言的主要群体是鼓吹消除国家和种族界限的国际主义、世界主义思想的一批中国学者,他们创办了传播世界语的学社、学校和学会,编辑、出版有世界语版面的刊物等。但总的来说,到1919至1920间,中国世界语运动的规模还很小。

陆式楷

一张明信片

1913年从上海寄往法国的的正反面。

这张明信片,有两点令人格外惊喜。其一、它是一个正宗的世界语明信片,由上海世界语学社印行。其二、寄件人是中国世运史上有名的陆疾侵。

明信片的上方,用标准的世界语(带帽)字母印有一行字样:PO?TKARTO。

明信片的左上角,印有一个五角星。

明信片的左下角,印有全大写的 DE ESPERANTISTA GRUPO ?ANHAJO(每一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略高出其他字母)。

明信片的右下角为九个(由右往左读的)汉字:上海世界语学社印行。

明信片的右方是收件人的地址:

Via Siberia (可见也是经由西伯利亚往法国)

Lingvo Internacia (这是收件者《国际语》杂志社)

33. rue Lacépède.

Paris.V.

France

寄件人在明信片的左方用流利的手写体(可见当时打字机尚不普及)写了如下的内容:

5. Peking Road (北京路5号)

Shanghai.(上海)

19/1/1913

Karaj sinjoroj:

Bonvolu nuligi mian abonon por "Lingvo Internacia". mi da?ros mian reabonon kiam mi trovas ke mi estas ebla.

Kun saluto/ via/ Lu ?i?in

正是这最后的签名令我们惊喜。因为Lu ?i?in即“陆疾侵”即“陆式楷、陆式卿、陆式蕙、陆有容”也。《中国世界语者与世界语运动》一书第524面上有关于他的简介。他是中国早期世运的先驱。1905年在上海从一位俄国人学习世界语,1906年组织上海世界语学社,是为中国世运史上第一个地方世界语团体;1909年与盛国成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世界语会,是为中国世运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世界语团体(国柱认为,以此为标志,1909年才应是为中国世运史的开始,此前的活动均为“史前记录”)。陆、盛二人当时又是国际世协UEA在中国的正、副代理员。在中国世运史第一代先驱者中,能留下手迹者,恐怕只有这一张明信片了吧。其珍贵之处,可说在此。

更新日期: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