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天完蜀王)

简介: 蜀王,明玉珍(1331~1366年),元朝末随州(今湖北省随县)人,家世务农。 元至正十一年(1351),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于至正二十二年三月建立大夏国政权,庙号太祖,谥曰钦文昭武皇帝。
[展开]

蜀王(天完蜀王)的个人经历

基本内容

人物生平

明玉珍(1331~1366年), 元末大夏国政权的建立者,庙号太祖,谥曰钦文昭武皇帝。元朝末随州(今湖北省随县)人,家世务农。

元至正十一年(1351),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十三年冬(一说为至正十二年),参加徐寿辉领导的西系天完政权红巾军,任元帅。十七年春,由巫峡引兵入蜀,攻下重庆,遂以重庆为据点,被天完政权授为陇蜀右丞。次年,克嘉定(今四川乐山),逐渐占有川蜀全境。二十年(1360年)夏,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僭越号汉。明玉珍不服,不与相通,自称陇蜀王,奉后宋年号,兵立徐寿辉庙于重庆城南,四时致祭,并追尊他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二十一年(1361年)夏,以元进士刘桢为参谋。同年,击溃元军在四川的主力,“由是蜀中郡县相继下,玉珍尽有川蜀之地”,接着又进一步南征北讨,东进西击。

次年三月(一说为至正二十三年),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号召,建元大统,都重庆。仿周制,设六卿,以戴寿为冢宰,万胜为司马,张文炳为司空,向大亨、莫仁寿为司寇,吴友仁、邹兴为司徒,刘桢为宗伯。置翰林院、国子监。府置刺史,州置太守,县为令尹。设科举,策试进士。去佛、道二教,专奉弥勒佛。定赋税,十取其一。

蜀王

二十三年冬,遣万胜等领兵攻云南,败元朝梁王孛罗帖木儿。不久,梁王联合大理土官段功反攻,万胜孤军无援,退回。

二十五年(1365年)春,改六卿为中书省枢密院,以戴寿、万胜为左、右丞相,向大亨、张文炳为知枢密院事,邹兴、吴友仁等为平章。同年秋,遣使与吴王朱元璋(即明太祖朱元璋)通好。二十六年(1366年)夏,病故,遗嘱臣下固守川蜀,勿进取中原。谥号钦文昭武皇帝,庙号太祖。九月,葬于重庆江北宝盖山陵。子升继位,改元开熙。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已统一了华中、江南大部的吴王朱元璋在溺死后宋小明王韩林儿后,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遣使劝降,明升不从。四年春,朱元璋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蜀,夏军败溃。六月,明兵抵重庆,明升出降,夏亡。次年明朝户部统计,四川民户总共八万四千余户,其中二万三千余户被大夏官员占为庄户。

大夏国的疆域,含今重庆市及四川东部和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北部。

今重庆城号为“三都之地”,原因之一就是明玉珍曾定都重庆。

更新日期: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