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生(武大教授)

简介: 张秀生,男,汉族,54岁,群众,高中学历,提取专业技师。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一车间提取班组长。2006年市劳模。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展开]

张秀生(武大教授)的个人经历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第六中药厂提取班组长、劳模

他刻苦钻研技术,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积极参与车间的安全生产、增产增效、节材降耗、设备改造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和提合理化建议工作。张秀生同志是车间创新立项《研究回收药渣中乙醇的新方法》的主要完成人,该项目08年将乙醇消耗率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创效133910元。他带领班组人员开拓创新,实施“原料跟踪方案”,并注重生产全过程管理,通过积累经验数据,定期分析总结,改进方法,在生产中摸索规律,有效地稳定了提取膏的收率和质量,为车间下道工序大幅度提高川芎提取物的收率,确保质量合格率100%,做出了重要贡献。张秀生同志两年来共提出“换循环水地下管路”、“用多能罐回收乙醇”等合理化建议13条,被采纳实施后为车间节材降耗、消除危险源发挥重要作用。参加车间QC(质量管理)小组,2008年成果《降低提取车间耗电量》获全国医药质协一等奖,并被中国质量协会评为全国优秀QC小组。

原惠民(今滨州市)军分区司令员

张秀生(1937.10—1992),山东省寿光市人,196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1月入伍,先后任炮兵356团3营战士、班长、排长等职,1964年6月任炮兵356团迫击炮营1连副连长。1966年10月任26军司令部炮兵处参谋,1971年8月起历任26军炮兵团1营营长、 团参谋长、炮兵处副处长、处长等职。1980年4月任炮兵团团长,同年9月任陆军77师副师长,1983年5月任26军副参谋长。1988年2月至1991年11月任惠民(今滨州市)军分区司令员。1992年2月13日在烟台市病逝。

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

人物简介

张秀生,男,汉族,山东单县人,1951年12月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经历

196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学系并留校任教。1985年任讲师,1991年任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遴选为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兼任原武汉大学经济学系副系主任、原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原武汉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现兼任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湖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区域经济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和研究,重点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区域经济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张秀生

教研情况

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来,先后承担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代经济理论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专题研究》、《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等。指导硕士研究生70余名,博士研究生90余名。

承担项目

科学研究项目

《科技成果共享研究》(中国科技部)、《农业发展与中部崛起》(国家发改委)、《“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态势、战略与对策研究》(国家发改委)、《洪山区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变革研究》(武汉市)、《大型企业与区域发展》(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国家“九五”重点课题)、《三峡库区奉节县移民安置与经济发展研究》(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库区巴东县移民安置与经济发展研究》(长江水利委员会)。《供销合作社体制创新的路径》(湖北省供销社)、《科技进步、农业发展与湖北崛起》(湖北省科技厅项目)、《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研究》(北京建筑材料总院)、《产业转移研究》(竹叶山集团)。参加了多个市县的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和咨询。

教学研究项目

《经济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创新研究》、《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课程建设》、《商学类专业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等。

科研成果

独著、主编、参与编写的著作和教材30余部,主要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2007年)、《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区域经济理论》(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国外中小企业的发展概况》(专著,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年)、《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专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专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社会主义竞争》(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与农民收入增长》(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区域经济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年)、《农业发展与中部地区崛起》(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

在《管理世界》、《求是》、《中国软科学》、《经济管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经济评论》、《武汉大学学报》、《江汉论坛》、《武汉理工大学学报》、《宏观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管理》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获奖情况

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来,多项教学和科研成果获省、市和学校奖励。主要奖励有: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质课程”(1997、2002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2005年)、“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1989、1991、1995、1996、2004年)、“武汉大学先进工作者”(1985年)、“武汉大学优秀教师”(1986、1990年)、“武汉大学教书育人优秀导师”(1987年)、“武汉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1999、2002年)、“武汉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2002、2004年)、“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1、2003、2004年)、 “湖北省科技进步成果奖”(198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成果奖”(1994年)、“武汉市科技进步成果奖”(1987年)、“董辅礽经济科学奖”(1997年)等荣誉。

更新日期: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