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东汉)

简介:   邴原,东汉末官吏。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家贫、早孤。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曹操为司空,任原为东阁祭酒。建安十五年(210),任为丞相征事,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随曹操征吴,卒。
[展开]

邴原(东汉)的个人经历

《三国志》记载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也。少与管宁俱以操尚称,州府辟命皆不就。黄巾起,原将家属入海,住郁洲山中。时孔融为北海相,举原有道。原以黄巾方盛,遂至辽东,与同郡刘政俱有勇略雄气。辽东太守公孙度畏恶欲杀之,尽收捕其家,政得脱。度告诸县:“敢有藏政者与同罪。”政窘急,往投原,【魏氏春秋曰:政投原曰:“穷鸟入怀。”原曰:“安知斯怀之可入邪?”】原匿之月馀,时东莱太史慈当归,原因以政付之。既而谓度曰:“将军前日欲杀刘政,以其为己害。今政已去,君之害岂不除哉!”度曰:“然。”原曰:“君之畏政者,以其有智也。今政已免,智将用矣,尚奚拘政之家?不若赦之,无重怨。”度乃出之。原又资送政家,皆得归故郡。原在辽东,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 

  后得归,太祖辟为司空掾。原女早亡,时太祖爱子仓舒亦没,太祖欲求合葬,原辞曰:“合葬,非礼也。原之所以自容於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若听明公之命,则是凡庸也,明公焉以为哉?”太祖乃止,徙署丞相徵事。【献帝起居注曰:建安十五年,初置徵事二人,原与平原王烈俱以选补。】崔琰为东曹掾,记让曰:“徵事邴原、议郎张范,皆秉德纯懿,志行忠方,清静足以厉俗,贞固足以干事,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举而用之,不仁者远。”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太祖征吴,原从行,卒。【原别传曰: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於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於家而行。原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至陈留则师韩子助,颍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宴。”於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归以书还孙崧,解不致书之意。后为郡所召,署功曹主簿。时鲁国孔融在郡,教选计当任公卿之才,乃以郑玄为计掾,彭璆为计吏,原为计佐。融有所爱一人,常盛嗟叹之。后恚望,欲杀之,朝吏皆请。时其人亦在坐,叩头流血,而融意不解。原独不为请。融谓原曰:“众皆请而君何独不?”原对曰:“明府於某,本不薄也,常言岁终当举之,此所谓’吾一子’也。如是,朝吏受恩未有在某前者矣,而今乃欲杀之。明府爱之,则引而方之於子,憎之,则推之欲危其身。原愚,不知明府以何爱之?以何恶之?”融曰:“某生于微门,吾成就其兄弟,拔擢而用之;某今孤负恩施。夫善则进之,恶则诛之,固君道也。往者应仲远为泰山太守,举一孝廉,旬月之间而杀之。夫君人者,厚薄何常之有!”原对曰:“仲远举孝廉,杀之,其义焉在?夫孝廉,国之俊选也。举之若是,则杀之非也;若杀之是,则举之非也。诗云:’彼己之子,不遂其媾。’盖讥之也。语云:’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仲远之惑甚矣。明府奚取焉?”融乃大笑曰:“吾直戏耳!”原又曰:“君子於其言,出乎身,加乎民;言行,君子之枢机也。安有欲杀人而可以为戏者哉?”融无以答。是时汉朝陵迟,政以贿成,原乃将家人入郁洲山中。郡举有道,融书喻原曰:“脩性保贞,清虚守高,危邦不入,久潜乐土。王室多难,西迁镐京。圣朝劳谦,畴咨隽乂。我徂求定,策命恳恻。国之将陨,嫠不恤纬,家之将亡,缇萦跋涉,彼匹妇也,犹执此义。实望根矩,仁为己任,授手援溺,振民於难。乃或晏晏居息,莫我肯顾,谓之君子,固如此乎!根矩,根矩,可以来矣!”原遂到辽东。辽东多虎,原之邑落独无虎患。原尝行而得遗钱,拾以系树枝,此钱既不见取,而系钱者愈多。问其故,答者谓之神树。原恶其由己而成淫祀,乃辨之,於是里中遂敛其钱以为社供。后原欲归乡里,止於三山。孔融书曰:“随会在秦,贾季在翟,谘仰靡所,叹息增怀。顷知来至,近在三山。诗不云乎,’来归自镐,我行永久’。今遣五官掾,奉问榜人舟楫之劳,祸福动静告慰。乱阶未已,阻兵之雄,若釭弈争枭。”原於是遂复反还。积十馀年,后乃遁还。南行已数日,而度甫觉。度知原之不可复追也,因曰:“邴君所谓云中白鹤,非鹑鷃之网所能罗矣。又吾自遣之,勿复求也。”遂免危难。自反国土,原於是讲述礼乐,吟咏诗书,门徒数百,服道数十。时郑玄博学洽闻,注解典籍,故儒雅之士集焉。原亦自以高远清白,颐志澹泊,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故英伟之士向焉。是时海内清议,云青州有邴、郑之学。魏太祖为司空,辟原署东閤祭酒。太祖北伐三郡单于,还住昌国,燕士大夫。酒酣,太祖曰:“孤反,邺守诸君必将来迎,今日明旦,度皆至矣。其不来者,独有邴祭酒耳!”言讫未久,而原先至。门下通谒,太祖大惊喜,揽履而起,远出迎原曰:“贤者诚难测度!孤谓君将不能来,而远自屈,诚副饥虚之心。”谒讫而出,军中士大夫诣原者数百人。太祖怪而问之,时荀文若在坐,对曰:“独可省问邴原耳!”太祖曰:“此君名重,乃亦倾士大夫心?”文若曰:“此一世异人,士之精藻,公宜尽礼以待之。”太祖曰:“固孤之宿心也。”自是之后,见敬益重。原虽在军历署,常以病疾,高枕里巷,终不当事,又希会见。河内张范,名公之子也,其志行有与原符,甚相亲敬。令曰:“邴原名高德大,清规邈世,魁然而峙,不为孤用。闻张子颇欲学之,吾恐造之者富,随之者贫也。”魏太子为五官中郎将,天下向慕,宾客如云,而原独守道持常,自非公事不妄举动。太祖微使人从容问之,原曰:“吾闻国危不事冢宰,君去不奉世子,此典制也。”於是乃转五官长史,令曰:“子弱不才,惧其难正,贪欲相屈,以匡励之。虽云利贤,能不恧恧!”太子燕会,众宾百数十人,太子建议曰:“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众人纷纭,或父或君。时原在坐,不与此论。太子谘之于原,原悖然对曰:“父也。”太子亦不复难之。】 

  是后大鸿胪钜鹿张泰、河南尹扶风庞迪以清贤称,【荀绰冀州记曰:钜鹿张貔,字邵虎。祖父泰,字伯阳,有名於魏。父邈,字叔辽,辽东太守。著名自然好学论,在嵇康集。为人弘深有远识,恢恢然,使求之者莫之能测也。宦历二(官),元康初为城阳太守,未行而卒。】永宁太仆东郡张阁以简质闻。【杜恕著家戒称阁曰:“张子台,视之似鄙朴人,然其心中不知天地间何者为美,何者为好,敦然似如与阴阳合德者。作人如此,自可不富贵,然而患祸当何从而来?世有高亮如子台者,皆多力慕,体之不如也。”】

历史评价

  崔琰:徵事邴原皆秉德纯懿,志行忠方,清静足以厉俗,贞固足以干事,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举而用之,不仁者远。

  荀彧:此一世异人,士之精藻。

邴原

  曹操:邴原名高德大,清规邈世,魁然而峙。

  陈寿:邴原躬履清蹈,进退以道,盖是贡禹、两龚之匹。

  孙崧:“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三国志·邴原传》:“以操尚称”、“有勇略雄气”、“邴原躬履清蹈,进退以道,盖是贡禹、两龚之匹。”

个人故事

  邴原十一岁时丧父,家里面穷。在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什么哭呢?”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年轻时,邴原与管宁就以德行高尚齐名,州府辟命都不接受。黄巾之乱爆发,邴原带领家人到海上,住在郁洲山中。当时,孔融担任北海相,举荐邴原道德高尚。后来黄巾规模越发展越大,邴原避居辽东,与同郡的刘政都具有勇略雄气。在辽东时,辽东太守公孙度忌惮刘政,于是收捕刘政家人,刘政逃跑。公孙度发布公告给各县说:“敢藏匿刘政的与刘政同罪。”刘政走投无路,投靠邴原。邴原将刘政藏匿了一个多月,当时东莱人太史慈准备回家,邴原把刘政托付给他。然后去向公孙度说:“将军之前要杀刘政,是因为担心他会成为您的祸害,现在刘政已经逃跑了,您的祸害不就不存在了吗?”公孙度说:“你说的不错。”邴原又说:“您忌惮刘政,是因为他有智谋。现在刘政已经被免职了,他的智谋无用武之地,您何必再拘捕他呢?不如赦免他吧,以此来平息众怒。”公孙度听从了他的劝告。邴原这才出钱送刘政回到老家。邴原在辽东一年多,有很多人去拜访他,名声重于一时。后来回家,被曹操辟为司空掾。公元208年,曹操的爱子曹冲突然病逝,曹操伤心欲绝。正好邴原的女儿也在这个时候病死,曹操欲求将曹冲与邴原的女儿合葬。这对一般人来说,是个与曹家套近关系的好机会,但是邴原严词拒绝,说:“合葬,非礼也!我之所以被您所容纳,而您能够厚待我,是因为我能守训典而不变更。如果听从了您的命令,就成为了平凡庸碌的人了,您又怎么认为呢?”于是,曹操停止了这一做法,改任命邴原为丞相征事。曹操征伐时,经常令邴原与张范留,与曹丕一同居守。曹操对曹丕说:“有什么事情要多向邴原与张范这两个人讨教。”于是,曹丕对这两个人执子孙礼。曹丕有次宴请宾客,酒酣耳热之时,曹丕出了道难题——“君父各有笃疾,为药一丸,当救君邪?父邪?”众说纷纭,自然有许多人愿意在太子面前表露忠心,偏偏邴原一言不发。曹丕问邴原这个药丸究竟该给谁?邴原对曰:“父亲!”曹丕也没有责难他。后来,代替凉茂担任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曹操征伐东吴时,邴原随行,死在途中。

  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屐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君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三国志》卷十一注)

  译文:邴原十一岁死了父亲,家中贫穷,(又)早早成了孤儿。(他家)隔壁有学堂,邴原经过学堂旁就哭泣。老师问(他)说:“小孩子悲伤什么?”邴原说:“孤儿容易伤心,穷人容易感怀。那些学习的人,必定都是父兄都有的人,一是羡慕他们没有成为孤儿,二是羡慕他们能够学习,心里悲伤,因此流泪。”老师也为邴原的话哀伤,因此流下眼泪,说:“想读书,可以啊!”(邴原)回答说:“没有学费。”老师说:“孩子如果有(读书的)志向,我白教你,不要学费。”于是(邴原)就入了学。一冬的时间,背诵了《孝经》和《论语》。从(他)在儿童之中时,(就)聪明、有特异之处。等到长大,他的品行如金玉一般(美好)。想要远行求学,拜访了安丘孙崧。孙崧推辞说“您家乡的郑君,您知道吗?”邴原回答说:“是的(知道)。”孙崧说:“郑君学贯古今,博闻强识,(能)探求深远(的学问),真是学习者的老师和楷模。您却舍弃他,跑了一千里(路,来找我),这是所谓把郑君当作东家丘的(做法)。您好像不知道(郑君)而说知道,是什么原因。”邴原说:“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药良针了,但还没有完全了解我的内心志向。人各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所以才有登山采玉的人,有入海采珍珠的人。怎么能说登山的人不知道海深,入海的人不知道山高呢?您说我把郑君当作东家丘,您认为我是西家的愚夫吗?”孙崧向邴原致了歉,又说:“兖州、冀州的士人,我认识很多,没有像您这样的。(我)应该用书信来为你作(访学求师的)媒介。”邴原看重孙崧的好意,难以推辞(他的介绍信),(就)拿着信告别了。邴原心里认为拜求老师、开导学问(这样的事),志向高远的人(之间自然)能够相契合,不像交朋友(这样的事)要靠介绍来完成。信有什么用呢?于是把信藏在家里,就出行了。

历史概况

  曹操之五官将长史。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少与管宁俱以操尚称,州府辟命皆不就。黄巾起,原将家属入海,住郁洲山中。时孔融为北海相,举原有道。原以黄巾方盛,遂至辽东,与同郡刘政俱有勇略雄气。原在辽东,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后得归,太祖辟为司空掾。原女早亡,时太祖爱子仓舒亦没,太祖欲求合葬,原辞曰:“合葬,非礼也。原之所以自容於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若听明公之命,则是凡庸也,明公焉以为哉?”太祖乃止,徙署丞相徵事。建安十五年,初置徵事二人,原与平原王烈俱以选补。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太祖征吴,原从行,卒。

  译文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地方人。年轻时与割席断义的管宁齐名,都以节操高尚著称于世,州府下令征召他们出任官职,两人都一样不愿为贪图荣华富贵去做官。黄巾军起义爆发后,邴原将家属安置在北海城内,自己避进郁洲山中。

  当时,孔融任北海相,向上司推荐邴原。邴原以黄巾军正强盛为推托,又避到了辽东; 在辽东, 他的名望与同乡刘政一样,两人都具有英雄气概和勇敢谋略。辽东太守公孙度恐怕刘政闹事,要想把他杀掉,把刘政一家老少尽数收捕,刘政得以逃脱。公孙度发文告知下属各县:“有敢收留隐藏刘政的,与他同罪。”刘政无处藏身, 只能投奔邴原. 邴原将他在自己处藏匿了一个多月. 正好东莱太史慈要回到家乡, 邴原将刘政托慈带出了辽东。办妥了这件事后,邴原去对太守公孙度说:“ 将军你前日要杀刘政,是因为他能对你构成威胁。今天刘政已离开辽东,长官你的威胁岂不是消除了吗!” 公孙度回答道:“是啊!” 邴原又说:“长官害怕刘政的原因,是因为他狡黠。今天,刘政已经离开辽东,他的狡黠没有用了,为什么还要拘禁他的家人呢? 不如赦免了他们, 也使他们不再对你太守有深深的怨恨。”公孙度这才放了刘政的家属. 邴原又出钱 帮助刘政家属,使他们都回到故乡. 邴原在辽东时, 一年之中投奔他的人达几百家, 称他为”游学之士”,“ 教授”的声音不绝于耳.

  邴原后来回到了北海, 应曹操征召做了司空掾. 邴原有一个女儿, 很早就过世了, 当时曹操的爱子仓舒也死了, 曹操要想把他与邴原的亡女合葬, 结成阴亲, 邴原推辞说:”合葬不合礼法。我邴原之所以自愿在明公手下干事,原因就是因为明公能以古训礼典对待我而不作什么变动。今天我若答应了你这件事,则是把你我都变成凡夫俗子,庸俗之辈了,明公焉是能做出如此之事的人啊?” 曹操这才罢休, 迁邴原为丞相征事职。

  崔琰为东曹掾职,记载此事时说;”征事邴原, 议郎张范,, 皆是纯净有德, 志向高尚,行为忠直方正之士;他们清廉自洁能够脱俗,操守固执足以担当重任;所谓龙翰凤翼,国家的重宝就是指象他们那样的人,把他们举荐出来,委以重任,那么,奸诈小人,不仁不义者都会远远地离开,不再会影响国家的治理了。”

  邴原代凉茂任五官将秘书, 经常闭门自守, 没有公事, 从不出门。曹操发兵征讨东吴时,邴原随军出发,死在征吴的道路上。

  戒酒苦学

  邴原很喜欢喝酒,但想到喝酒会荒废学业,就毅然下定决心戒酒。

  邴原在外游学八九年之久,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和挚友高谈阔论,和名师一起谈诗论道。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每逢有人劝酒,邴原都是只望一眼酒杯,然后含笑摇手,表示自己不会饮酒。其实邴原是为了不荒废学业才克制自己,滴酒不沾的。学成回乡后,邴原广收门徒,为了尽心教学,他仍是酒不沾唇。在邴原耐心地教诲下,门徒中有几十人学得非常精深,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

  常言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是邴原为了专心致志攻读,而改变自己爱喝酒的嗜(shì)好,这种毅力令人钦佩。

《三国演义》概况

  名士。与华歆、管宁相友善。时人称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

邴原泣学

  注音  bǐng yuán qì xué

原文

《初潭集》原版本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节选自明·礼赞《初潭集》)

文言文启蒙读本版本

  邴原,三国时魏人也。数岁时,过书舍,闻琅琅声,遂不禁而泣。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凡得入舍而学者,有亲也。”师问何故,原曰:“吾少而孤。一则羡其不孤,二则慕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久之,曰:“苟欲学,不须资也。”原于是入舍就学,卒成国士。(据《初潭集》改写)

释义

词组释义

  1.书舍:书塾。  2.中心:内心里。  3.恻然:忧伤的样子。  4.国士:国家杰出的人才。  5.就学:开始学习。  6.何以:为什么。  7.少孤:年少丧父。  8.就书:上书塾

文字释义

  1.孤:小时候失去父亲 。  2.过:经过。  4.泣:小声哭。  5.恻:心中悲伤  6.亲:父母。  7.羡:羡慕。  8.其:他们,指代书舍里的学生。  9.得:能够。  10.感:伤感。  11.伤:悲哀。  13.苟:如果,要是。  14.愿:仰慕。  15.书:学习。  16.徒:白白的,此处指不收费。  17. 资:费用。  18.遂:就。  19. 卒:终于是。  20.诵:背诵。  21.就:靠近,此处指就书,即上学。  22.过:经过。  23. 凡:凡是。  24.以:用。

译文

版本(一)

  邴原从小就失去父亲,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就哭起来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失去父亲的人容易伤心,贫穷的人容易伤感。凡是能够学习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就哭了。 老师为他感到悲伤,说:“你想要读书吗?”邴原说:“我没有钱支付学费。”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将白白地传授你知识,不要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读书。只过了一个冬天,就已能背诵《孝经》和《论语》。

版本(二)

  邴(bǐng)原是三国魏国人。小时候,经过学堂,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便忍不住哭泣。老师说:“你为什么哭啊?”他说:“凡是能入学堂学习的人,都有父亲。”老师询问他的缘故,邴原说:“我少年时就失去了父亲。第一羡慕他们没有失去父亲,第二羡慕他们能够学习,内心十分悲痛伤心,所以哭泣。”老师哀伤良久,说:“如果你愿意学习,不需要学费。”邴原于是进入学堂学习,最终便成了国家杰出的人才。

出处

  邴原泣学《初潭集-卷十二》

  《初潭集》·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李贽撰。贽有《诸葛三集》已著录。此乃所集说部,分类凡五:曰夫妇,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每类之中又各有子目,皆杂采古人事迹,加以评语。其名曰初潭者,言落发龙潭时即纂此书,故以

导读

  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其在幼年丧父、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立志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成就了一则学与教的佳话。一个“泣”字写出了邴原强烈的求学欲望。

  本文用顺序的记叙方式,把邴原幼小家贫,泣而求学;得到上学机会后,勤学苦读,仅用一个冬天,就能熟练背诵两本经书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一个立志求学而且成绩显著的幼童形象活灵活现地站立在我们面前。文中采用让人动容的对话描写,着重记叙了邴原泣学的经过。全文不枝不蔓,意简言骇。

藏书

  东汉藏书家。字根矩。北海朱虚人。少与管宁俱以行事以节操为第一,州府辟命皆不就。黄巾起义时,原将家属入海,住郁洲山中。11岁丧父,家贫早孤。邻居有书舍,过其旁而泣。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及长,任五官将长史,与孙崧友善,崧曰:“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

更新日期: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