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逵

简介: 陈鸿逵,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长期致力于植物病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高粱、洋麻炭疽病害,黄麻立枯病害,油菜、水稻病毒病害的研究上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在镰刀菌研究和著作上独具中国特色。他开创了中国植物病害检疫工作,是中国植物病害检疫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展开]

陈鸿逵的个人经历

陈鸿逵 - 人物简历

1900年6月26日 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
1922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附中。
1926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理学院生物系。
1926—1931年 任金陵大学植病组助教、讲师。
1934年 毕业于美国依阿华农工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35—1937年 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兼任上海商品检验局技术指导。
1938—1952年 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兼植物病虫害系系主任。
1952年 至今任浙江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兼任植物保护系主任(1980年止)。
1960—1964年 兼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

陈鸿逵 - 生平概况

陈鸿逵,1900年6月26日生于广东省新会县。20年代,正值国内军阀混战,自然灾害频繁,民不聊生。陈鸿逵青年时期就立志以科学振兴中华,选择了学习生物学或农学的方向。1922年,他考入金陵大学生物系。1926年毕业后留校当助教。在担任助教期间,随研究生班听课,进一步打下了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的基础,并以其勤奋学习,工作认真,深获戴芳澜教授的器重。1931年考取中华文化基金公费留学,赴美国依阿华农工学院研究生院深造,193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35年1月陈鸿逵回国,应浙江大学之聘,在农业植物系植病组任副教授。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随校西迁赣、桂、黔,1938年起,受竺可桢校长之聘,任病虫害系主任,继任教授。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他随浙江大学迁回杭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于1952年任浙江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教授兼系主任。1960—1964年期间,他兼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他曾被选为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真菌学会理事,浙江昆虫、植病学会理事长,现为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华东分会及浙江昆虫植病学会名誉理事长。他还被推选为浙江省一、二、三、五届人大代表,浙江省民盟副主任委员。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60余年来陈鸿逵为中国植物病理学和农业科学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

陈鸿逵 - 研究成就

20年代,中国已开始对粮食作物的病害进行了研究。但同行公认,陈鸿逵和同学俞大绂当时的研究工作面较广,而且他们对前人未涉及过的病害也作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他对小麦秆黑粉病、大麦坚黑穗病、裸燕麦坚黑穗病、大麦条纹病及粟粒黑穗病等,开展了种子消毒试验及抗病性品种筛选方面的工作。1925年博德(美籍病理学家)、陈鸿逵和俞大绂最早从种子消毒对粟粒黑穗病和产量的影响开始研究,并从鲁、豫等省采集数百个单穗和几十个品系,做了抗病性鉴定。经过连续4年试验,初步找出20余个抗病力极强的品种。1929—1933年间,俞大绂、陈鸿逵和黄亮又从药剂试验中筛造出碳酸铜粉和乌斯普隆用于拌种,效果较好;并通过田间及温室接种试验,从30个品种中找出9个抗病力极强的品种,其中有2个品种经过后来10年试验证明完全没有发病。所有上述大麦、小麦、燕麦、粟病害的研究结果都陆续在《美国植物病理学报》 、 《金陵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同时,陈鸿逵又开展了“高粱炭疽病的研究”,当时此病在南京及北方高粱主产区流行,损失颇大。从1925年开始,他通过大田调查以及实验室、温室等一系列试验研究,直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又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反映了他对高粱炭疽病害的全面认识,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迄今为止,这篇论文仍然是国内外有关高梁炭疽病的重要文献之一。这项研究内容的中文摘要,曾于1928年和1935年先后在《中华农学会丛刊》和《中华农学会报》上刊载。

陈鸿逵 - 植物检疫

中国植物病害检疫工作是1921年日本侵占台湾后开始的,但大陆的检疫工作则从1931年在上海商品检验局开始设立的。最初植物产品的检疫工作仅限于害虫方面,后来上海商品检验局商请浙江大学农学院承担该局的植物病害检疫工作,学校委派陈鸿逵和陆大京负责技术指导。他们除帮助该局开展植物病害的检疫工作外,并筹备建立中国港口第一个植病检疫实验室,室内配备显微镜及病原菌分离培养、灭菌清毒等一整套设备。当时的业务范围涉及进出口商品中的植物产品及旅客携带的农产品(如日本倾销中国的病烂果蔬、外销国外的栗子、蒜头等),虽然有时数量不大,但种类繁多,检疫技术要求很高,没有经过植病学专门训练的人难以胜任。为此,浙江大学植病组的高年级学生许多也随陈鸿逵到商检局参加工作。这项工作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上海商品检验局停办为止。但陈鸿逵等已经为中国植物病害检疫工作奠定了基础。

陈鸿逵 - 研究成效

抗日战争胜利后,浙江大学于1946年迁回杭州,校园内一片荒凉。在艰苦的条件下,陈鸿逵和他的同事们重建病虫害系。当时杭州附近及校园农场引种了南方型洋麻(红麻)。最初在麻苗地里零星地发生了洋麻炭疽病,1950在杭州附近普遍流行,麻苗高达40—50%枯死。浙江省人民政府对此十分重视,请陈鸿逵、葛起新等随即开展调查、鉴定和防治研究,很快取得成效。1951年在浙江《农林通讯》上发表了《洋麻炭疽病及其防治》一文。这是中国针对洋麻炭疽病及其防治较系统的首次报道。随后,陈鸿逵又指导学生继续对此病进行深入研究,为浙江省麻类生产作出了贡献。

50年代中期,南方麻产区发展黄麻生产,浙江是全国黄麻生产的主要省份,其产量占全国之半。当时“圆果种”黄麻的立枯病和炭疽病,“长果种”黄麻的茎斑病均严重地威胁着麻类生产。陈鸿逵又和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同志开展对黄麻病害的研究。1961年他们撰写了《浙江省黄麻的主要病害》一文,报道了黄麻上发生的十余种病害,明确了其中苗枯病、茎斑病、根线虫病、根腐病、立枯病和炭疽病的侵染途径和环境因素;并提出了通过适当轮作制、施肥方法、抗病品种和及时排灌等栽培技术,结合施用药剂以农业防治为主的方法。这是介绍中国黄麻病害方面的一篇较全面文献资料。

60年代初,浙江省油菜病毒病严重发生,他和他的助手们经过研究试验,于1963年在《植物保护学报》上发表文章,指出杭州地区油菜苗期病毒病的发生决定于带毒有翅蚜从毒源寄主上迁入的时间与虫口数量,在田间的流行为害与苗床后期和本田初期有翅蚜的长成和扩散有关,并提出治蚜防病的建议,在全省推行,效果良好。同时,他还指导研究生对浙江省油菜病毒病的病原种类及栽培措施与该病发生流行的关系作了基础研究和理论探讨。

陈鸿逵 - 水稻病研究

60年代初,上海、浙江一带水稻矮缩病突然爆发。陈鸿逵应华东区科委的要求,与朱凤美、王鸣歧一道深入病区现场调查,并成立了防治协作组。在不长的时间内,确定了这种病为水稻黑条矮缩病,并肯定传播媒介为灰稻虱。接着鲁、皖、闽、赣各省都得到了发生此病的确证,协作组后来又证实,除此之外,水稻上尚有“普通矮缩”、“黄矮(即暂黄)”、“黄萎”和“条纹叶枯”4种病毒病,症状明显不同。前3种介体均为黑尾时蝉,而“条纹叶枯”的介体则为灰稻虱。为有效控制矮缩病的蔓延,华东区科委在浙江义乌召开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现场防治讨论会”,随后又在上海召开了来自22个省市160余人的水稻病毒病防治讲习班。陈鸿逵为主要负责人之一。而参加这个讲习班的人员,后来多数成为各省、市从事稻麦病毒病防治研究的骨干,并由此奠定了中国水稻病毒病研究的基础。

在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初,“普矮”和“黄矮”病逐渐上升。当陈鸿逵及其助手正在调查研究其发生流行规律及其与传毒昆虫关系时,“文化大革命”业已开始,陈鸿逵无辜遭到批判,这部分工作只好由他的助手们继续进行。经过连续3年调查取得数据后,需要研究制备出这两种病毒的抗血清以供检测之用。他们用差速离心法所得的稻普矮病毒粗提取的抗原作兔肌肉注射,能获得效价为2560的抗血清。当这项工作需要继续深入时,又遇到缺少专用超速离心机的困难。这时,陈鸿逵另辟蹊径,及时吸取美国伊利诺伊等大学采用聚乙二醇纯化其他植物病毒研究方法的经验,1974年他和他的助手终于采用聚乙二醇结合用低速离心机(4000r.p.m.)达到稻普矮病毒的部分纯化,并找出运用此法制备抗原及免疫化的最佳条件,制备出的RDV抗血清其中最高的一组效价竟达5120。

陈鸿逵

当时,在上述成果基础上,后来又解决了超速离心设备,使陈鸿逵等同志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了水稻“普矮”病毒以及“黄矮”病毒抗血清的制备研究工作,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陈鸿逵 - 镰刀菌研究

镰刀菌是一类重要的病原菌,同时在工农业上也有很重要的使用价值。由于这类真菌的形态、性状不稳定,变异大,在分类上工作难度较大,一直很少有人问津。陈鸿逵却对这项研究十几年执著追求,坚持不懈地进行实验研究,终于结出了硕果。1979年以来,他和助手们连续发表了《菽麻和垂柳上镰刀菌》 、 《大小麦赤霉病穗上镰刀菌》及《鞘锈菌上寄生镰刀菌》等多篇论文。并在他90寿辰前,完成了《浙江镰刀菌志》一书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他先后搜集了近2000份菌种材料,确定了镰刀菌种类(包括浙江省)共34种(含种下新分类单元),并配以精美的绘图和显微照片。在目前国内同类书籍中, 《浙江镰刀菌志》是一本独具中国特色的专著。

陈鸿逵 - 开发资源

陈鸿逵晚年认为,中国有许多有益的昆虫寄生真菌资源有待开发研究,在保护环境和天敌昆虫等方面,利用昆虫寄生菌是一条很值得探索的路子。为此,他指导研究生深入研究了寄生于稻二化螟幼虫的瘤状多毛菌,寄生于柑桔粉虱的扁座壳孢,红蜡蚧和日本龟蜡蚧上的镰刀菌等5种和茶尺蠖上的镰刀菌等3种。寄生真菌的分类地位、寄主范围、生物学特性、侵入机理等,同时还评估了这些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他在此项研究工作中,十分注意这些寄生菌的应用前景,强调研究要与生产实际结合。他提醒大家,在真菌研究中既要考虑安全,注意对家蚕等有无影响,也要使其能大量繁殖,便于施用和具有高效、速效的寄生致死率。通过这些研究工作,不仅开拓了昆虫病原真菌的资源,而且提出了生物防治方面的意见。上述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鸿逵 - 教育事业

1938年浙江大学西迁贵州湄潭,条件十分艰苦,陈鸿逵努力创造条件,坚持科学实验,表现了他对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当时实验室旁有一间贮藏室,里面不仅存放着实验用的各种小型仪器设备、玻璃器皿、试剂、药品、染料、材料等,而且备有一套木工和白铁工用的各式工具和材料,如台虎钳、锯、铇、凿、钻、白铁皮、铅丝以及各种不同规格的螺丝钉和制作母板等一应俱全,以便在需要某种实验设备时,可以自己制造。如单孢分离器、显微绘图仪、恒温箱、大小麦散黑穗菌花期接种用的Moore氏抽气式部分真空装置、以及用不同指示剂和缓冲液配制的全套测酸碱标准比色器等,都是在那简陋的实验室里自己制成的。

他刚从美国回来,因实验和研究的需要,要添置五六个不同级温的恒温箱,而有限的经费又无法购置,他便自己动手设计试制。对其中最关键的温度调节器部件,他利用乙醚、丙酮不同溶剂的沸点差异,按几种不同配比的混合溶剂灌贮于薄铜片容器内,用作温度调节器。这种自制恒温箱的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1/6,性能良好,顺利解决了研究及实验所急需。

在湄潭时期,由于小城缺电,从杭州带来的电热恒温箱无法使用,许多实验及学生的毕业论文无法完成。陈鸿逵决心解决保温培养箱的能源问题。他利用当时湄潭丰富的木炭资源进行试验,先制成炭粉、混和淀粉、粘土和水,找出最合适的配比,调制成糊状物,用木模压制成一定规格的长方形炭条,晾干后供使用。但实验和科研所需要的保温条件,要求炭条成型,不易碎断,点燃时能均匀缓慢持续释放热量。他运用热学原理,经过几十次试验终于制成炭条可持续燃烧24—48小时,箱内温度比当时室温(10℃左右)高出15℃以上。这就满足了病菌培养工作的要求。

陈鸿逵执教数十年,以学风严谨著称于世。仅以他确定药用真菌——“雷丸”的学名为例,足以说明他仔细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在他参加编写《浙江省药用植物志》有关“雷丸”时,为确定它的学名,陈鸿逵首先请人在浙江各地竹林内采集到较多的新鲜“雷丸”菌核,然后在实验室内经过多次试验,摸索出促使菌核萌发,最终长出子实体的最适宜条件。经过几个月的观察,证实长出的担子果是一种呈褶状的伞菌。经鉴定后,确认这种伞菌为Omphalialapidescens种,而中国的一些药用真菌书刊或论文中,涉及包括浙江省在内的“雷丸”时,其学名均写作Polyporusmylittael。这主要是互相转引、未经鉴定、以讹传讹所造成的。由于他治学严谨,最后纠正了这一错讹。

他学风严谨的特点之二,是对学生要求严格,身体力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50年代,他亲自到浙江南部山区指导学生对甘薯黑斑病等的调查实习时,认真指导他们总结经验,仔细审阅他们撰写的报告。在课堂和实验室里,对他们同样严格要求,不仅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原始资料、文献,扩大学术思路,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他重视正确地掌握规范的技术操作,并身体力行、亲自示范;对学生使用显微镜后随意离去或不按正确方法搬移者,他都给予严肃批评。

陈鸿逵为人谦逊,平易近人,热心关怀学生们的成长。对来访求教者无不尽其所知,告诉对方,解答他们所提出的一切问题。当遇到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时,他牢记在心,然后一丝不苟地查阅文献,给对方以尽可能满意的答复。他经常为学生们审校、修改他们阅读专业文献的译文,每以看到他们的成功而喜悦,但从不讲自己的名利和贡献。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深地熏陶着每一个学生。多年来,他为中国农业战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骨干力量。大家感到,在祖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陈鸿逵先生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陈鸿逵 - 主要论著

1 陈鸿逵.高粱炭疽病研究摘要.中华农学会丛刊,1928,64—65:159—160.
2 俞大绂,陈鸿逵.江苏省大麦之坚黑穗病.科学,1929,14卷.
3 陈鸿逵,黄亮,俞大绂.小麦黑粉病的防治试验.金陵学报,1932,2(2):401—411.
4 俞大绂、陈鸿逵、黄亮.粟粒黑穗病种子消毒试验.中华农学会报,1934,122:1—18.
5 陈鸿逵.高粱炭疽病之继续研究.中华农学会报,1935,140—141:38.
6 陈鸿逵.一具廉价的定温箱.浙大农学季刊,1937,1:263—277.
7 陈鸿逵.炭热力培养箱.病虫知识,1942,2(1):1—10.
8 陈鸿逵,杨新美.白木耳之人工栽培试验.科学(科学社论文摘要),1944,27卷.
9 陈鸿逵,方仪.油菜露菌病之研究(一)遮光与幼苗感染程度之关系.科学,1945,28:76.
10 陈鸿逵,葛起新.洋麻炭疽病及其防治.(浙江)农林通讯,1951,2(2,3):40—42.
11 陈鸿逵,来元直.浙江省黄麻的主要病害.中国植物保护科学,1961,pp1023—1040,科学出版社.
12 陈鸿逵,梁训义,高东明.1960—1961年油菜病毒病的防治研究.浙江农业科学院、浙江农业大学1961年科学研究资料汇编(3)植物保护部分,1961,43—50.
13 陈鸿逵.抗菌素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研究概况.浙江农业科学,1963,(11):479—484.
14 陈鸿逵,梁训义,陈声祥.1962—1963年油菜病毒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浙江农业科学院、浙江农业大学1963年研究资料汇编,昆虫植病部分,1963,116—126.
15 陈鸿逵,梁训义,金敏忠.杭州地区油菜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63,2(1):1—12.
16 陈鸿逵.柑桔干枯病、香蕉枯萎病等.植物检疫,1979,pp75—86,上海科技出版社.
17 陈鸿逵,王拱辰,汪利群.镰刀菌研究:菽麻和垂柳上镰刀菌的鉴定.植物病理学报,1979,9(1):11—18.
18 陈鸿逵,王拱辰,盛方镜.聚乙二醇(PEG)在水稻普矮病毒(RDV)抗血清制备上的应用.植物病理学报,1980,10(2):83—88.
19 陈鸿逵.菌类(《浙江药用植物志》,上册).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3一37.
20 陈鸿逵,王拱辰,梁训义.镰刀菌研究:浙江省大小麦赤霉病穗上的镰刀菌种类及其致病性.植物病理学报,1982,12(3):1—12.
21 陈鸿逵,王拱辰,俞永信.寄生于浙江的海州常山叶上鞘锈菌夏孢子堆中的镰刀菌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4,10(4):357—366.
22 鲍建荣,陈鸿逵.侵染二化螟幼虫的瘤状多毛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6,12(4):392—400.
23 王拱振,陈鸿逵,林振玉,骆平西.浙江省多隔镰刀菌的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6,12(3):401—405.
24 陈鸿逵,鲍建荣,王拱辰.荸荠秆枯病菌的产孢及孢子萌发条件的研究.浙江农业科学。1988,(3):138—139.
25 蒋冬花,陈鸿逵,王拱辰.荸荠枯萎病—浙江省一种荸荠新病害.植物病理学报,1988,18(4):197—202.
26 陈鸿逵,王拱辰.浙江镰刀菌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陈鸿逵 - 相关词条

魏曦,陈志潜,许世瑾,杨铭鼎,童村,姜达衢,李承祜,曾广方,裴鉴,朱任宏,汤腾汉,陈克恢。

陈鸿逵 - 参考资料

http://www.zju.edu.cn/zdxw/jd/read.php?recid=11817
http://www.zju.edu.cn/zdxw/jd/read.php?recid=12388
http://www.seedol.com/seedhr/scientist/2005/08/1509402266.html

更新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