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米勒

简介: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年12月26日 - 1980年6月7日),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怪杰。
[展开]

亨利米勒的个人经历

人物生平

  亨利·米勒 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年轻时从事过许多不同的工作,在第二位夫人(一生共五位)琼的鼓励下开始写作。

  1930年迁居巴黎,此后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穷困潦侧的侨民和放荡不羁的巴黎人混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1934年在巴黎出版自传体小说《北回归线》,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归线》,这两本书的写作风格形成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与反叛,给欧洲文学先锋派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出版了《空调噩梦》。

  1930—1939年生活在法国,因此对欧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他不仅立足于美国,还立足于欧洲。他是西方现代文明的批判者。他的作品洞察力十分有深度,实际的创作也非常卓越。得到许多名家的称赞。当然也存在非议。一生穷困潦倒,怀才不遇,自称“流氓无产者的吟游诗人”。有一部关于“亨利·米勒”生平的电影,叫做《亨利和琼》(港译名《情迷六月花》)。

  1940年米勒回到美国,住在加州的大瑟尔。在那里他创作了“殉色三部曲”——《之旅》,《情欲之网》和《春梦之结》,但由于被当做写“下流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不能在美国出版。

亨利米勒

  1961年经过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出版,米勒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誉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亨利·米勒的境遇让人联想起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和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但艾略特认为《北回归线》的深刻洞察力远远胜过劳伦斯,艾兹拉·庞德显然更加推崇米勒,他把米勒与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和伍尔芙相提并论。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年12月26日 - 1980年6月7日)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怪杰。

婚姻与爱情

  妻子:琼-曼斯菲尔德

  琼-曼斯菲尔德,也叫琼-伊迪斯,琼-米勒。

  琼在1923年遇到亨利-米勒,当时她是纽约百老汇的舞蹈演员,而米勒是西联公司的人事经理。米勒的第一个妻子是个钢琴家和钢琴教师,在和她离婚后,1924年米勒娶了琼,并辞职开始专事写作,期间由琼使尽浑身解数来养活两人。1928年,米勒夫妻经过长途航行来到欧洲,游历法国、奥地利、匈牙利和德国。

  1930年,米勒独自回到巴黎,穷困潦倒却精神充实,那是他日后在《北回归线》中回忆起的一段日子。1931年琼来巴黎看望他,米勒把她介绍给阿娜伊丝宁。这两个女人立即被对方的魅力迷惑倾倒。这迷离纠缠的 激情持续到琼1932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回到纽约。当1932年10月琼再回来时,一场复杂的感情纠葛爆发了。米勒在阿娜伊丝和另一位朋友的帮助下试图逃往伦敦,但在1932年12月最后的交锋中琼要求离婚,并回到纽约。离婚于1934年12月由墨西哥律师协助进行,但琼从此成了米勒心中萦绕不去的谜题。琼后来再婚,在纽约皇后区做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

  情人:阿娜伊丝-宁

  阿娜伊丝生于巴黎附近的一座小城,她的父亲是西班牙作曲家乔琴-宁,她小时候跟着父母游历欧洲,直到11岁父亲抛弃了家庭。同年,她的有法国和丹麦血统的妈妈带阿娜伊丝和另两个儿子到了纽约。在带着阿娜伊丝远离欧洲和父亲的船上她开始写她那著名的日记。

  1923年她嫁给了雨果,雨果是学习文学和经济的,在一家国际银行谋到了一份好职位,可以让他们过上舒适的生活。

  这对小夫妻1924年搬到巴黎。在巴黎他们住过各种公寓,其中包括路文森的一所漂亮房子。阿娜伊丝也经常住到她在赛纳河上的一所船屋 -- -- 她的工作室里去。

  在巴黎她和雨果资助过好几位先锋艺术家,其中亨利-米勒跟阿娜伊丝产生了私情,通了上百封信。《文学之情》一书中收录了他们多年来大量的通信,提供了有关他们斗争的有趣资料,他们为了获得作为作家的承认和彼此关系的承认所进行的斗争。

  阿娜伊丝在二战爆发前搬回了纽约。在纽约过了一段动荡的生活后她开始 过着一种一分为二的生活,一边是纽约和雨果,一边是洛杉矶和鲁坡特,一个比她年轻得多的情人和朋友。作为早期女性运动的风云人物,阿娜伊丝不久就以写作获得了国际声誉。她最著名的是她的日记,但她也写过一些小说、一部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散文诗和一些出色的短故事。她的作品以强有力和令人不安的意象为特色,具有极强的感受力和洞察力。

  1973年她获得了费城艺术学院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并于1974年被选为国家艺术学会成员。 前年,她的日记原装出版,取名《火》。她被称为身体力行的性解放先驱:"不论什么爱情,我都无法抵抗,我的血液开始起舞,我的双腿张开"。

  第三情:阿娜伊丝和琼

  1966年,63岁的阿娜伊丝-宁将早年生活的日记改编成小说《亨利和琼》,描述她不仅成为米勒的情人,还爱上了米勒绝美的夫人琼,小说本书记述的是1931-1932年间,她跟亨利和琼相识相爱的 过程和在这段三角恋情中内心经历的风暴。该小说于1990年被改编成为同名电影。

创作特点

  亨利·米勒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他最初发表的自传性三部曲《北回归线》(1934)、《黑色的春天》(1936)、《南回归线》(1939)都是先在法国面世的。由于他的作品中存在着露骨的性描写,英语国家长期拒绝发表他的作品,所以他最初在英语国家默默无闻。英语国家的广大读者读到亨利·米勒的上述三部作品,首先还要感谢盟军在1944年以后来到巴黎。

  亨利·米勒的作品意外地比那些流行的文学精英们获得了更广泛的读者,但是,由于许多人仍然把亨利·米勒看作专写“淫秽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者无法在美国公开发表。后经过长期努力之后,美国终于于1961年对《北回归线》解禁,允许它在国内公开发表。两年以后它又得以在英国公开发表。随着对他其余作品的解禁,亨利·米勒的名字在美国乃至世界上变得家喻户晓,他被反正统文化运动的参加者们奉为“自由与性解放的预言家”。

作品年表

  1934年 《北回归线》1935年 《你拿ALF怎么办?》

  1935年 《回到纽约》

  1936年 《黑色的春天》

  1938年 《马克斯和白细胞》

  1939年 《南回归线》

  1939/1943年 《哈姆雷特1、2》

  1939年 《宇宙的眼睛》

  1940年 《的世界》

  1941年 《马洛西的大石像》

  1944年 《战后星期天》

  1944年 《忠实过去的幌子》

  1944年 《美国的艺术家》

  1945年 《回声之神》

  1945年 《亨利米勒杂谈》

  1945年 《为何抽象?-谈话录》

  1945年 《空调恶梦》

  1946年 《永远的莫利兹》

  1947年 《关于回忆的回忆》

  1948年 《石榴裙下的微笑》

  1949年 《之旅》

  1952年 《我生活中的书》

  1953年 《情欲之网》

  1956年 《柯利希的宁静日子》

  1956年 《谋杀者的年代》

  1957年 《大瑟尔》

  1958年 《红色笔记本》

  1959年 《重聚巴塞罗那》

  1960年 《春梦之结》

  1960年 《作画是再爱一次》

  1962年 《水彩、画作和散文“天使是我的水印”》

  1962年 《稳如蜂鸟》

  1963年 《象亨利一样疯狂》

  1964年 《希腊》

  Suddenly it occurred to me that if I wanted I could go to America myself.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e opportunity had ever presented itself. I asked myself u2013 "do you want to go" There was no answer. My thoughts drifted out, toward the sea, toward the other side where, taking a last look back, I had seen the skyscrapers fading out in a flurry of snowflakes. I saw them looming up again, in that same ghostly way as when I left. Saw the lights creeping through their ribs. I saw the whole city spread out, from Harlem to the Battery, the streets choked with ants, the elevated rushing by, the theaters emptying. I wondered in a vague way what had ever happened to my wife。

  翻译如下:

  我突然又想到,若是想走,我自己也可以回美国。这是扩头一次碰到这样一个天赐良机,我问自己,“你想走吗?”没有回答,我的思绪又转到其他事情上去了,转向大海和大洋彼岸,离开它时我回头最后看了它一眼,看见摩天大楼在一片雪花中渐渐消失。现在我又看见这些摩天大楼赫然耸立在眼前,同我离开时一样,阴森森的。我看到光线从它们的肋骨间透出,看到从哈莱姆到炮台公园的整个纽约展现在眼前,看到被蚂蚁般的人群堵塞的街道,看到高架铁道上的车呼啸而过,看到人流涌到剧院。我隐约想到,不知我妻子现在怎样了。

自评

  “我对生活的全部要求不外乎几本书、几场梦和几个女人。”这句话在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里经由他人之口说出,却成了他自己的谶语,这似乎也是一个“禁书作家”无可奈何的宿命。1934年《北回归线》在巴黎出版以后,便被指斥为“淫书”,不仅许多国家加以查禁,英国当局甚至不准这个“不正派”的美国作家入境,在港口截下他后,勒令他乘下一班船回法国去。米勒在《大瑟尔》的序里抱怨道:“在美国它们仍是禁书,它们是《北回归线》、《回纽约》、《黑色的春天》、《南回归线》,u2018殉色三部曲u2019中的《之旅》和《情欲之网》……《柯利希的宁静日子》刚刚付印(在巴黎),估计也得被查禁,至于如何弄到或在哪儿弄到禁书,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我们在任何一个进口港对海关来个突然搜查。” 这当然只是一个聊以自慰的“黑色幽默”,1961年《北回归线》在美国终于得以公开发行,却意外地成为畅销书,平装本一年之内竟卖了百万册,连精装本也卖了10万册,但美国好几个州的司法机关仍不允许此书出售,这时,索尔·贝娄、马拉默德、诺曼·梅勒等美国作家则集体签名抗议对《北回归线》的查禁,而出版商也被迫在那一年里连续打了60多场官司,平均每月达五六场。直到1964年,美国最高法院才为《北回归线》平反,这亦可说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平反官司”了。

  在不到几千字的《自传》里,亨利·米勒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了他一生在文学上的努力方向:“在写作时,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大的现实……目的是为了生活……我反对淫秽和暴力的东西……我的目标始终朝着真实的内心和谐和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所有对亨利·米勒的谩骂与误解,在岁月中都不自觉地化为文学道路本身的注脚,在后来的“垮掉一代”与“黑色幽默”的美国文学流派中以颗粒的形式留存下来。有趣的是,这个曾被视为“通俗小说家”的人在“影响我的100本书”里,却堂而皇之地把《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列在最显眼的位置,那是这个横行无忌的斗士最后的两根温暖的“救命稻草”……

主要作品

作品年代作品年代
《北回归线》1934年《你拿ALF怎么办?》1935年
《回到纽约》1935年《黑色的春天》1936年
《马克斯和白细胞》1938年《南回归线》1939年
《哈姆雷特1、2》1939/1943年《宇宙的眼睛》1939年
《的世界》1940年《马洛西的大石像》1941年
《战后星期天》1944年《忠实过去的幌子》1944年
《美国的艺术家》1944年《回声之神》1945年
《亨利米勒杂谈》1945年《为何抽象?-谈话录》1945年
《空调恶梦》1945年《永远的莫利兹》1946年
《关于回忆的回忆》1947年《石榴裙下的微笑》1948年
《之旅》1949年《我生活中的书》1952年
《情欲之网》1953年《柯利希的宁静日子》1956年
《谋杀者的年代》1956年《大瑟尔》1957年
《红色笔记本》1958年《重聚巴塞罗那》1959年
《春梦之结》1960年《作画是再爱一次》1960年
《水彩、画作和散文“天使是我的水印”》1962年《稳如蜂鸟》1962年
《象亨利一样疯狂》1963年《希腊》1964年

双面人性

  劳伦斯说生活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纵欲式的,一个是宗教式的,这用在米勒身上也是再恰当不过的。 在法律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能超越“道德法庭”的审视。面对亨利·米勒如此直白与肆意的“性”描写,几乎所有人都要用“淫秽”这个词来判定这个作家了,然而许多见过米勒的人又大感意外,似乎存在着“两个”亨利·米勒。

  《北回归线》的英文名为“Tropicof Cancer”,Cancer既是巨蟹座的名字,又有“癌”的意思,因此这个“Tropic”的米勒自称为“分割生与死的两个半球的子午线”,它与“TropicofCapricorn”(《南回归线》)共同标示着一种“精神的气候地带”,Capricorn可以分解为“Caper”(山羊)与“Cronu”(角)两个词根,它们恰恰都是“性”的象征。我们用这样的两条“回归线”(性与死亡)来“分割”亨利·米勒的作品,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殉色三部曲”则属于“情欲躁动的热带”,而《黑色的春天》是在热浪吞噬之余稀少的“绿洲”。在此范围之外,“情欲”渐渐冷却,理性的哲思渐渐占却上风,《宇宙哲学的眼光》是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经过那悠远的“布鲁克林桥”,那个在米勒成长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裁缝铺”,继而是《大瑟尔》和《空调噩梦》,最后通向《谋杀者的时代》。这篇以兰波为主题的研究论文,是米勒理性信仰介入的极致,背后的态度从本质上恰恰又是“宗教”的,于是在“宗教”与“纵欲”之间,我们找到了确定的经度与纬度,以便把“两个亨利·米勒”完整地统一在同一个球面之上。

  “性”的描述在米勒来看,并非终级的目的,恰恰只是手段,用亨利的话来说是“性的恶臭,其实预示着再生的芳香”,性是什么?它就像上帝的灵,无处不在、渗透四方、弥漫天地。这里的性与其说是一种人类的本能,不如说是作者玄思的符号而已,在弥漫的性之中,人们完全脱离工业文明的齿轮,齿轮正是《北回归线》里不断出现的意象,正是性的弥漫让每个人重返个体的自由。在《性的世界》中,亨利·米勒提到过一个细节:他曾看到过一张类似子宫的面具,后面是一个男性的头颅,正在向外窥视,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痛苦来源在于没能把世界看成一个巨大的子宫(《巨大的子宫》),这样的玄想恰恰是回到母体的欲望的流露,性在亨利·米勒这里始终是此岸,只不过它始终指向并不明朗的彼岸罢了,在这里,性是带着长矛与盔甲的堂·吉诃德的一次远征,也是一次在自我精神自由上的归乡之路(回归母体),在纵欲背后的态度的虚无,恰恰是宗教的渴求,纵欲即是宗教!这多少有些像”烦恼即是菩提“的兴味了,只不过在亨利看来,这只是”知行合一“的过程罢了。

名言记录

  亨利·米勒在一篇谈论创作的文章中说道:“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得以发展,我对自己作为一位作家的命运渐渐漠然,而对自己作为人的命运却愈发明确了。”(《关于创作的反思》)什么是作家的命运?什么是人的命运?难道两者是可以区分的吗?这是一个令无数作家遭受灭顶之灾的陷阱,恰恰在此,亨利·米勒一跃而出,凭借其伟大的才能与勇气将二者天衣无缝地融合为一体了。 亨利·米勒说:“我不相信任何词语,无论它怎样错落有致,构思精美,但我却相信超出词语之外、且词语所难以充分描绘的语言。除了在语文学家的头脑里,字词是不单独存在的,离开了语言,就失去了生命。大家都以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昭示于人。对于心底清纯的人,最难辨认的笔迹也会明白无误。”(《关于创作的反思》)

  “我具有受过教育的人所显露的一切缺点。我不得不以全新的方式,像没有受过任何教育那样,去重新学习思考、感觉和观察,这是世上最难不过的事了。尽管我知道有危险,还是勇敢地投入激流。绝大多数艺术家也跃入了激流,但他们脖子上套着救生圈,而往往正是这些救生圈使他们沉入水底。”(《关于创作的反思》)

  “一个人应随时成为艺术家,最终根本不当艺术家,而只成为一件艺术品。”(《和平,真是好极了》)

后世评价

  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誉为自由和性革命的先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年轻时从事过许多不同的工作,在第二个夫人(一生共5个)琼的鼓励下开始写作。1934年在巴黎出版了《北回归线》,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归线》。1940年创作了“殉色三部曲”。

  亨利·米勒是思想家,亨利·米勒一辈子,思考,写作,。亨利米勒的小说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成形的人物,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主题,没有悬念,有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思想和长满翅膀和手臂的想象。真正的思想者,不讲姿势,没有这些故事、悬念、人物像血肉骨骼一般的支撑,元气彪悍,赫然成型。既然不依俗理,没有系统,亨利米勒的书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任何一页都是杂花生树,群英乱飞,好像“陌上花开,君可徐徐归”。在一些支持者眼里,亨利米勒的每一页小说,甚至每十个句子,都能成为一部《追忆似水流年》重量的小说的主题。

  亨利·米勒是一位长期被排斥被误解的文学叛逆。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二三十年代美国旅欧作家相比,米勒的创作道路愈发显得荆棘丛生,他的境遇让人联想起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和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黑色的春天》中,他写得很自由,简直流畅得像篇散文诗。例如,米勒说他听见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名字,仿佛一只旧鞋盒闯进了自己的生活。

  阅读亨利·米勒是一次感觉与想像力的清醒复苏,就像鲁迅的文字,总是能够以一种单刀直入的方式,刺穿阅读者长满厚茧的心灵,释放出尘封已久的真实回忆,由于亨利·米勒的出现,从而变得气氛热烈起来。不是因为大师,也不是因为文学,而是因为一个拥有回忆的人对另一个人的启示。

更新日期: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