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良

简介: 丁学良,天益网学术委员。出生于皖南农村。在国内断断续续受过不完整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1984年赴美国留学,199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通讯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转型社会、比较发展和全球化。虽去国经年,仍然抱着有朝一日回国内最好的大学执教的一线希望。2009年8月19日,《我们》栏目总制片兼主持人王利芬在其博客发表文章指出:丁学良先生耍大牌,不受《我们》栏目欢迎。
[展开]

丁学良的个人经历

丁学良 - 个人简介

丁学良自幼失怙,颠沛流离,幸有慈母鞠育,饥寒之中,不敢丢弃学业,断断续续,念至初二。后得恩师大力举荐,赴美国留学,1992年以博士学位毕业于哈佛大学,是著名的社会学思想大师丹尼尔·贝尔的关门弟子。过去十年来,丁学良在环太平洋诸国家和地区从事比较现代化的研究和教学,先后工作于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他获得的学术性质奖励和资助包括美国匹兹堡大学“大学校长研究奖学金”、“哈佛大学奖学金”、“福特基金会个人研究基金”、“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北京大学学术交流年度基金”、香港“大学研究基金会”等。

过去十年里,丁学良虽去国经年,仍持中国护照,屡遭不便和歧视,不忍放弃,希冀有一日能执教于祖国最好的大学,纵论天下兴亡之道。除此之外,他也经常应约在海外主要中文报刊上就重大的国际局势变化和中国的战略处境发表评论。他喜爱红酒、绿茶、古典音乐和经典电影。但他心仪的,是在中国的大学讲坛上作公开演说,如《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他将自己界定为“在中国土地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传教士”。

丁学良现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立澳大利亚大学高等研究院兼职研究员。1997年至今任《ChineseSociology&Anthropology》、《清华社会学评论》等杂志的编委。他著述颇丰,观点新颖,是当今研究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问题方面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权威。

丁学良 - 朴实期望

丁学良出生在安徽南部宣城(今宣州)一个叫金宝圩的地方。上小学时,母亲用仅有的一套花布给丁学良做了一身衣裳。“一个丫头”,穿着花布衫的丁学良受到同学们的耻笑。他躲在茅草搭的教室里,不肯出去上体育课。因为阳光下,花布会更加刺眼。这在三年级的丁学良心里,足以铭记一生。

上世纪70年代末,丁学良赴上海复旦大学读硕士学位前,特意回金宝圩辞别,几位乡人老农仔细询问了硕士是个什么东西,最后得出结论:它等于早年的进士。乡人庄重地以家酿米酒祝贺丁学良“及第”,并叮嘱为官不可忘本虐民。

丁学良

这些年再回金宝圩,丁学良发现,除了在极端封闭、贫穷的地方还保有“读书才能翻身”的传统,但凡被现代风拂到的地方都转向另一条路:到城市打工去。这在丁学良看来,是非常糟糕的一条路,“大学兴,国家才能昌盛。同理,读书才是穷人家孩子翻身的正道。”

丁学良 - 一跪恩情

2004年末,丁学良应邀到清华大学做讲座,其间参加了一次聚会。一进门,就见坐在轮椅上的于光远老先生,丁学良上前,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中,丁学良理直气壮:“于先生于我,不一般。”这不一般的,是知遇之恩。

没有受过正统、规范教育的经历赋予丁学良一大特点: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硕士研究生期间,他发表了好几篇闪现思想火花的论文,引起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及一些老先生的注意。1982年,丁学良毕业后调入北京。那两年,他白天在办公室上班,晚上在办公室睡觉。当时的办公桌是按照级别配备的,于光远先生的桌子有1.8米长,也够宽,躺在上面最舒服。丁学良感激的,还有“常睡先生桌子”这一条。

1983年,丁学良的硕士论文《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之概览》在首届“中青年社会科学奖”的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这个奖也促成了丁学良被推荐至美国留学。1984年8月,口袋里揣着向公家暂借的600美元,丁学良第一次登上飞机就出了国。语言,是丁学良在美之初感受最大的“智力上的痛苦”。

转入哈佛时,丁学良基本完成了留学生涯中最痛苦的阶段,语言上有了较大进步,加之喜好辩论的天性,美国人很买他的账。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思想家丹尼尔·贝尔教授当时在哈佛社会学系任教,他连用三个“非常好”夸奖丁学良的学期论文,并欣然答应担任丁学良的博士生导师。

丁学良 - 别样才华

学良的美国同事说:你做社会科学研究,真是白白浪费了你的才干,你应该做一个“葡萄酒大使”。 旅居海外20年里,丁学良对洋酒的品味和了解依次经历了这样4个阶段:啤酒—威士忌—白兰地—葡萄酒。每一个档次的提升都与他收入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1984年10月,应哈佛大学政府学院教授麦克法库尔教授的邀请,丁学良到哈佛大学做学术报告。此次波士顿之行,不但使丁学良如愿以偿地进入哈佛,也让他生平第一次品尝了真正意义上葡萄酒的滋味。

在为欢迎丁学良举行的家庭酒会上,丁学良回忆道,麦克法库尔教授打开了一瓶上等的葡萄酒让他品尝。第一次喝葡萄酒,丁学良说他不是用嘴而用想象力在喝。虽然对其中的滋味浑然不觉,但当时那个场合让他不由自主地产生出一种敬畏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农村的孩子第一次到西方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会一样,虽然他听不懂那些音乐,但他会把自己的情感和精神放在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

1996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高等研究院邀请丁学良到该院做全职研究,并为他提供了5年的研究基金和7万澳元的年薪。丁学良在澳大利亚共生活了3年,从第二年起,他开始每天喝一瓶葡萄酒,来了朋友再多加两瓶。两年下来,他至少喝过上千种葡萄酒,对葡萄酒的鉴赏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准。他特别强调,喝葡萄酒时,心里要坦坦的、悠悠的,要有几分消遣,几分情调。在那里,每次聚会时选酒的任务都落在了他头上。丁学良为这个“选酒大使”的差事感到十分自豪。“一个中国人,对于洋酒、葡萄酒的了解,能够达到让那些西方人都认可的程度,这的确让我感到骄傲。”

丁学良 - 主要著作

近期的中文出版物主要有:

(1)《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不敢恭维--游学世界看中国》(随笔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版

(3)《共产主义后与中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版

(4)《从"新马"到韦伯》,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1年版

(5)《丁学良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丁学良 - 被曝耍大牌

王利芬2009年8月18日在博客中写道:《我们》栏目录制《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节目,受邀请嘉宾是2009年欧美同学会组织的与国家中组部座谈的国际化高级人才,多半在海外有成就的,40人中来到演播室的就有30人,丁学良先生也在其中。

在参与CCTV《我们》栏目录制时,打断导演介绍程序和其他嘉宾发言,不尊重节目安排和现场工作人员,节目录制到一半就自行离开,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的表现令人吃惊和难过。

丁学良 - 言论

2011年3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接受采访时称,自己结识的许多重点大学的校长都是很优秀、很有抱负的,他们很想做点事情,但是能做的很少,就是因为头上有太多机构管着他们。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中国并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让人才自由发挥的体制。丁学良表示,高等教育一开始时就不应该有行政化。如果说中国的大学只有去行政化才能办得更好的话,有点像说“中国的长跑短跑运动员应该把腿上大石头给扔掉”,太具有讽刺意味。本来让人家跑起来就是让之轻装上阵,在腿上绑大石头干嘛?

更新日期: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