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杲

简介: 宗杲(1107~1163) 字县晦,号妙喜,原姓奚。南宋高僧。13岁入惠云寺,次年为衲 于郡中景德寺。宋宣和六年 (1124),在汴州参谒禅师园悟克勤。得园悟许可,与之分座讲法,以雄辨闻名。绍兴七年(1137),居径山能仁寺。十一年,因不满秦桧投降金人和议政策,被诬与张九成“谤讪朝政”,夺去衣牒,充军衡州、梅州、福建 洋屿等地。二十六年赦免,恢复僧服,往明州阿育王山。三十二年,孝宗闻其名召对,赐名 “大慧禅师”,并御书“妙喜庵”三字赐之。后在云居山唱看话禅,开禅宗参话头之先。圆寂后谥“普觉”,塔曰“宝光”。
[展开]

宗杲的个人经历

历史人物金

人物简介

  杲本名斜也,世祖第五子,太祖母弟。收国元年,太宗为谙班勃极烈,杲为国论吴勃极烈。天辅元年,杲以兵一万攻泰州,下金山县,女固、脾室四部及渤海人皆来降,遂克泰州。城中积粟转致乌林野,赈先降诸部,因徙之内地。著有《正法眼藏》2卷、《临济正宗记》。其徒集其法语 ,前后30卷,名为《大慧禅师语录》。

人物事迹

  金史天辅五年,为忽鲁勃极烈,都统内外诸军,取中京实北京也,蒲家奴、宗翰、宗干、宗磐副之,宗峻领合扎猛安,皆受金牌,耶律余睹为乡导。诏曰:“辽政不纲,人神共弃。今欲中外一统,故命汝率大军,以行讨伐。尔其慎重兵事,择用善谋。赏罚必行,粮饷必继。勿扰降服,勿纵俘掠。见可而进,无淹师期。事有从权,毋烦奏禀。”复诏曰:“若克中京,所得礼乐图书文籍,并先次律发赴阙。”

  金史当是时,辽人守中京者,闻知师期,焚刍粮,欲徙居民遁去。奚王霞未则欲视我兵少则迎战,若不敌则退保山西。杲知辽人无斗志,乃委辎重,以轻兵击之。六年正月,克高、恩回纥三城,进至中京。辽兵皆不战而溃,遂克中京。获马一千二百、牛五百、驼一百七十、羊四万七千、车三百五十两。乃分兵屯守要害之地。驻兵中京,使使奏捷、献俘。诏曰:“汝等提兵于外,克副所任,攻下城邑,抚安人民,朕甚嘉之。分遣将士招降山前诸部,计已抚定。山后若未可往,即营田牧,俟秋大举,更当熟议,见可则行。如欲益兵,具数来上。无恃一战之胜,辄自弛慢。善抚存降附,宣谕将士,使知朕意。”

  金史完颜欢都游兵出中京南,遇骑兵三十余绐曰:“乞明旦来降于此。”杲信之,使温迪痕阿里出、纳合钝恩、蒲察婆罗偎、诸甲拔剔邻往迎之。奚王霞末兵围阿里出等。遂据坂去马,皆殊死战,败霞末兵,追杀至暮而还。是役,纳合钝恩功为多。

  金史宗翰降北安州,希尹获辽护卫习泥烈,言辽主在鸳鸯泺畋猎,可袭取之。宗翰移书于杲,请进兵。使者再往,曰:“一失机会,事难图矣。”杲意尚未决。宗干劝杲当从宗翰策,杲乃约宗翰会奚王岭。既会,始定议,杲出青岭,宗翰出瓢岭,期羊城泺会军。时辽主在草泺,使宗翰与宗干率精兵六千袭之。辽主西走,其都统马哥趋捣里。宗翰遣挞懒以兵一千往击之。挞懒请益兵于都统杲,而获辽枢密使得里底父子。

  金史西京已降得叛,杲使招之不从,遂攻之。留守萧察刺逾城降。四月,复取西京。杲率大军趋白水泺,分遣诸将招抚未降州郡及诸部族。于是,辽秦晋国王耶律捏里自立于燕京。山西诸城虽降,而人心未固,杲遣宗望奏事,仍请上临军。耶律坦招西南招讨司及所属诸部,西至夏境皆降,耶律佛顶亦降于坦。金肃、西平二郡汉军四千叛去,坦与阿沙兀野、挞不野简料新降丁壮,迨夜袭之。诘旦,战于河上,大败其众,皆委仗就擒。

宗杲

  金史耶律捏里移书于杲请和,杲复书,责以不先禀命上国,辄称大号,若能自归,当以燕京留守处之。捏里复以书来,其略曰:“昨即位时,在两国绝聘交兵之际。奚王与文武百官同心推戴,何暇请命。今诸军已集,傥欲加兵,未能束手待毙也。昔我先世,未尝残害大金人民,宠以位呈,日益强大。今忘此施,欲绝我宗祀,于义何如也。傥蒙惠顾,则感戴恩德,何有穷已。”杲复书曰L :“閤下向为元帅,总统诸军,任非不重,竟无尺寸之功。欲据一城,以抗国兵,不亦难乎。所任用者,前既不能死国,今谁肯为閤下用者。而云主辱臣死,欲恃此以成功,计亦疏矣。幕府奉诏,归者官之,逆者讨之。若执迷不从,期于殄灭而后已。”捏里乃遣使请于太祖。赐捏里诏曰:“汝,辽之所属,位居将相,不能与国存亡,乃窃据孤城,僭称大号,若不降附,将有后悔。”

  金史六月,上发京师,诏都统曰:“汝等欲朕亲征,已于今月朔旦启行。辽今定何在?何计可以取之,其具以闻。”杲使马和尚奉迎太祖于挞鲁河。斡鲁、娄室败夏将李良辅,杲使完颜希尹等奏捷,且请徙西南招讨司诸部于内地。希尹等见上于大泺西南,上嘉赏之。上至鸳鸯泺,杲上谒。上追辽至回离畛川,南伐燕京,次奉圣州。诏曰:“自今诸诉讼书付都统杲决遣。若有大疑,即令闻奏。”太祖定燕京,还次鸳鸯泺,以宗翰为都统,杲从上还京师。

  金史太宗即位,杲为谙班勃极烈,与宗干俱治国政。天会三年伐宋,杲领都元帅,居京师。宗翰、宗望分道进兵。四年,再伐宋,获宋二主以归。

  金史天会八年,薨。皇统三年,追封辽越国王。天德二年,酏享太祖庙廷。正隆例封辽王。大定十五年,谥曰智烈。子孛吉。

话头禅的倡导者——宗杲

  最具中国佛教特色的禅宗,自六祖慧能大师立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禅法以来,经过南岳、青原两大师直至马祖、百丈等大德的不懈努力,以不可阻挡之势风行大江南北。禅门宗师代有人出,各领风骚,禅法特点虽承一脉,但又各具特色,非墨守成规者可比。

  然而到了北宋中叶,禅宗各派弊病丛生,禅法思想毫无新意。如大慧宗杲观察北宋末和南宋初之禅风,批评说:“今时学道人,不问僧俗,皆有两种大病。一种多学言句,于言句中作奇特想;一种不能见月之指,于言句悟入。”为此,他独倡新的参禅方法,让人参赵州狗子无佛性的“无”字话头。并说:“只文一u2018无u2019字,便是断生死路头底刀子也。妄念起时,但举个无字,举来举去,蓦地绝消息,便是归家稳座处也。”他参话头的禅法避免学人落入俗套,陷入文字和语录的海洋中。因话头禅“得力处乃是省力处,省力处乃得力处”,并发展到后来的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等话头禅。的确是独辟蹊径,别有天地。所以说,大慧宗杲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第一个大力倡导话头禅的人,他的禅法特色对中国宋朝以后禅宋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人物简介

  宗杲禅师(1089-1163年),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市)人。号大慧,因曾归居妙喜庵,故又称妙喜。宗杲禅师年幼时就有绝尘拔俗之英气,而且“灵根夙具,慧性生知”。12岁时投慧云齐公禅师门下为沙弥,17岁受具足戒。开始游方参禅至曹洞宗门下,很长时间不能契机印心,未得要领。后来离去归到宝峰湛堂禅师门内学禅法。湛堂见其风神爽迈,词锋机锐,倍加器重,让他随侍左右,指引参禅入道捷径。长久没有见机悟道,湛堂禅师词责他:“汝未曾悟,病在意识,领解则为所知障。”湛堂入涅槃之前,将他推举给杨歧派高僧圆悟克勤禅师。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克勤禅师奉诏进京住持天宁寺。宗杲慕名而至,投在其座下,并深得赞赏,被“印可”而传“心法”,而且得命“分座接众,”成为克勤座下第一大弟子。宗杲禅师以他超然的智慧,锐利的机锋,敏捷的辩才,很快名播京都。徽宗得闻宗杲之声望,赐号“佛日”以示嘉奖。后因金兵进犯开封,宗杲禅师离京星夜赴吴地(今江苏),暂住于虎丘以观时局发展。此时其师克勤禅师迁住江西云居山,宗杲遂前往追随,充任首座之职。此后,宗杲禅师辗转漂游于西湖和闽浙地区,虽历经艰难,但道心更坚,更增强了他追求佛道的信心。最终在临安(浙江杭州)径山开办道场,倡导克勤禅法,于是道业日隆,法缘日盛,“四方纳子,靡然纷集,至一千七百。”

人物事迹

  宗杲禅师与礼部侍郎兼权刑部侍郎张九成非常友善,结为方外之宾,不肯阿谀逢迎右丞相秦桧。张九成因不肯轻易附和金人“和议”之事,招致秦桧忌恨。绍兴十一年(1141年)五月间,张九成到径山拜访并问道于宋杲禅师,在他们谈论时事政局时,宗杲作诗曰:“神臂弓一发,透过于重甲,衲僧门下看,当甚臭皮袜!”其意是说宋将韩世忠广造“克敌弓”以备破金之事。秦桧听说后,认为这是在影射他投降和议,于是罗列张九成,宗杲两人“谤讪朝政”的罪名,加以迫害。宗杲被毁谍剥衣,除去僧籍,发配到衡州(今湖南省),长达10年之久。后来再次流徙到梅州(今广东省)4年。梅州是边沿荒地,多瘴雾毒病,生活异常的艰难,而且要自己料理生活,自备生活所需,处境十分的困苦。宗杲禅师虽身处逆境,遭受不白之冤,但丝毫也没有改变他的信仰和爱国忧民之心,虽死不悔。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冬天,“蒙恩北还”。二十六年春,复其袈裟,重入僧籍,十一月诏住阿育王寺。二十八年诏令重返径山,天下弟子听到消息,纷纷归来护持道场,重振径山旧事,很快恢复昔日盛况。南宋孝宗即位,赐号“大慧”禅师。后谢任归隐明月堂,于隆兴元年(1163年)八月十日病逝,世寿75岁,谥号“普觉”,塔名宝光。

  禅宗六祖慧能的核心思想是“心即是佛”,或“即身成佛”。因“人人皆有佛性”,故“人人皆能成佛”,而成佛的关键在于“息心妄虚”,所以“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在日常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契机开悟的方法,行走坐卧都是明心见性的历程,棒喝品茶都是接应手段。故此,后来的禅宗大师们的开悟历程都在深入实际而又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体现深奥的哲理,其表现形式简单,语句深入浅出,明了易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振聋启聩之威力,使学道人莫不为之而倾倒,慧能禅法的种子广播中华大地,遍地开花结果。但是到了北宋南宋之交,这些祖师们的开悟方式,在化作语言文字的大量流传过程中,逐渐失去原有的法味和采风,变成后人死搬硬套和照本宣科的教条以及玩弄文字游戏的素材。正如大慧宗杲所说:“近年以来,禅有多途。或有一问一答,末后多一句为禅者;或以古人入道因缘,聚头商榷云:这里是虚,那里是实;这语玄,那语妙;或代或别,如禅者。或以眼见耳闻和会,在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上为禅者。或以无言无说,生在黑山下鬼窟里,闭眉合眼,谓之威音那畔父母未生时消息,亦谓之默然常照为禅者。”由此可见,在宗杲的时代里,习禅道人正在逐渐步入这种危险的歧途和境地,已到了弊病丛生的地步。为了斧正和补救,宗杲乃“抉择五家提挈最正者,凡百余人,裒以成帙,目日《正法眼藏》。”

  《正法眼藏》一书共3卷,是大慧宗杲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之中,为斧正禅风所作。全书如他所言:“不分门类,不问云门,临济、曹洞、沩仰、法眼宗,但有正知正见可以令人悟入者,皆收之。”禅法没有固定的格式,如果认为只有仿照前人言句和方式就能开悟成佛,那必定落入俗套,陷入人为造作的模式和格调之中,使禅失去它应有的生命活力。为此,大慧宗杲提出一条新的参禅方向。

  狗子无佛性之话头,五祖(杨歧派)法演禅师即特别提出,而宗杲却大力给予提倡和发展。据法演禅师语录卷下载:“上堂,举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僧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却无?州云:为伊有业识在。师云:大众尔诸人,寻常作么生会?老僧寻常只举个无字便休。尔若透得这一个字,天下人正奈尔何。尔诸人作么生透,还有透得彻底么?有则出来道者。我也不要尔道有,也不要尔道无,也不要尔道不有不不无,尔作么生道?珍重!”对于这个奇怪的话头,其意义何在?又如何参这个话头呢?据大慧宗杲解释说:“看时不用搏量,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晓,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用向宗师说处领略,不用掉在无事□里,但行住坐卧时提起撕,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提撕得热,口义心思不及,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撅没滋味时,切莫退志,得如此时,却是个好底消息。不见古德有言;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非但祖师门下如是,佛说一大藏教,尽是这般道理。”大慧禅师的这段话,似有解释,似无解释。但说明他对狗子无佛性的话头非常的赞赏和重视,因为此话头可使人直参清净本源心的重大意义,而且大慧宗杲在当时呆板混杂的禅门里,开拓了一条崭新的参悟途径,为此后禅宗的发展以新的启迪。为了进一步阐明参话头的重要作用。他对门人说:“若弃了话头,却去别人文字上起疑,经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尘劳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属。”

  大慧宗杲禅师大力倡导的话头禅,是禅宗发展史上的新的转折点。话头禅以新奇的方法,充沛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自信心,给禅门重新谱写出一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行曲,鼓舞和指引学道者们,遁循话头的妙处,努力向开悟见性的历程迈进。从而开创了禅宗思想的新意境,注入新的营养和活力。同时,也标志着禅宗的发展进入新的时代。

汉字——杲

基本简介

   gǎo ("gao3");

  〈形〉

  (会意。从日,从木。日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本义:明亮的样子)同本义 [bright]

  杲,明也。——《说文》

  如海之深,如日之杲。——南朝宋· 简文帝《南郊颂》

  杲乎如登于天。——《管子·内业》。注:“明貌。”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杲 ·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4

  — —

  解释:—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老切,音缟。【说文】明也。【诗·衞风】杲杲出日。【淮南子·天文训】日登於扶桑,是谓朏明,故杲字日在木上。 又【玉篇】高也。【管子·内业篇】杲乎如登乎天。 又【集韵】下老切,音皓。义同。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 杲

  — —

  解释:— —明也。从日在木上。古老切

  宗杲(1089年~1163年),宋临济宗杨岐派高僧。据《大慧普觉禅师年谱》、《五灯会元》卷十九等载,宗杲俗姓奚,字昙晦,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十二岁出家,投东山慧云院,十七岁落发,至景德寺受戒,初参曹洞宗诸名僧。政和(1111年~1117年)初,于宝峰谒湛堂文准,甚受器重;政和五年,湛堂圆寂,宗杲求宰相张商英为师作塔铭,张名宝峰为妙喜,宗杲以妙喜为号。张商英称其为“真佛子”。宜和七年(1125年)至汴京(今开封)天宁寺参谒临济宗杨岐派圆悟克勤,克勤以所著《临济正宗记》付之,并命分座据竹篾以验学者,不久名震京师。靖康元年(1126年)受赐紫衣和“佛日”封号。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宗杲赴仰山拜会竹庵土圭禅师,进一步坚定临济宗旨,然后至云居山古云门庵创立“新庵说法”,受到四方称颂。绍兴四年三月,访福建雪峰山真歇清了,对曹洞宗的默照宗旨提出异议。随后出主长乐洋屿庵,倡导“看话禅”。绍兴七年抗战派大臣张浚受克勤生前之托推荐宗杲主径山,其在此弘扬临济宗风,接引后学。

  绍兴十一年五月,秦桧将张九成、宗杲论罪,张被贬官流放邵州,宗杲被褫夺衣牒,先充军到衡州(今湖南衡阳);绍兴二十年秦桧闻讯跟随宗杲者甚多,又将宗杲流放梅州(今广东梅县)。在此期间,宗杲集先师语录公案为《正法眼藏》六卷。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后被赦,先起用张九成知温州,次年恢复宗杲僧服,令住杭州灵隐寺。绍兴二十七年,由张浚举荐再主径山,整修殿堂,表塑佛像,重振临济宗风。宗杲以流放中所集先德机语,加以提练概括,再创“看话禅法”,众多禅僧都以此为入门,其说法纵横踔励,又简单易行,径山进入全盛,时“径山宗杲”名传遐迩。绍兴二十九年,宗杲表奏乞退,并离山去四明育王寺,临安府尹张偶和普安郡王赵昚(即后来之宋孝宗)先后遣使至四明招宗杲返山。绍兴三十一年,宗杲在径山建明月堂后退居,但求法者仍日无虚席。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即位,立即召见年已七十四高龄的宗杲,赐号“大慧禅师”。是年八月初十,宗杲书偈,然后圆寂,寿七十四,卒谥“普觉禅师”,并题塔名为“宝光”,改明月堂为妙喜庵(宗杲法号),由宋孝宗亲书庵名。

更新日期: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