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霞

简介:海霞,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回族,籍贯河南省郑州市。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现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曾任中央电视台一套《早间新闻》、《晚间新闻》、《滚动新闻》播音员。2007年12月6日开始主持《新闻联播》。曾参与报道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建国50周年阅兵式。2008年1月25日,海霞当选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展开]

海霞的个人经历

海霞 - 关于名字

许多人认为“海霞”是她的艺名,其实不然,面对来访者,她总是一遍遍地解释:我姓海,叫海霞。如同这富有诗意的名字一样,海霞也将有一个美好的充满绚丽霞光的灿烂生活。海霞的家在河南。受做教师的母亲的影响,海霞从小就会河南话和普通话。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二,她刚好赶上三届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大赛并且获得了“三连冠”。考大学那阵子,全家都陪着海霞把电视“戒”了,所以连电视台播报的北京广播学院在河南招生的消息都不知道。母亲在偶然中得知此事,赶紧跑回家拿户口本、奖状赶到报名处。晚了,报名已经结束。母亲不甘心,找到工作人员申述情况,终于为海霞补报了名。否则,海霞的生活道路也许就会改写。

早年经历

1972年,海霞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从小就多才多艺。小学就读于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小学;初中就读于郑州市纬五路一小高中;高中就读于郑州市回民中学,高二时参加第三届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大赛并且获得冠军。

1989年,海霞考上北京广播电影学院 (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1993年,海霞从北京广播电影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中央电视台开始主持新闻节目。

演艺经历

1993年,海霞开始主持《午间新闻》和《晚间新闻》。这两套节目定位为发布当天最新的新闻,滚动播放。

海霞

1999年9月20日,海霞开始主持新闻节目《现在播报》。该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于1999年7月5日开播新闻节目。

2007年12月6日,海霞开始主持《新闻联播》。该栏目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每日晚间播出的一档新闻节目,节目宗旨为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

2007年12月,海霞获得了“金话筒电视播音作品奖”。金话筒奖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用来奖励优秀主持人的奖项。

2008年1月25日,海霞当选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9年8月,海霞开始主持《新闻20分》。该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于2009年8月开办一档新闻资讯节目。

2011年6月,海霞当选为河南省青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

2013年11月,海霞受聘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

2014年,海霞获聘首批最高人民法院法制信息传播策划专家。

2014年5月,海霞被聘为河南省直属机关青年联合会名誉主席。

2018年4月,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

主持节目

时间主持节目
1993年《早间新闻》、《晚间新闻》、《滚动新闻》(已停播)
1999年9月20日起《现在播报》(已停播)
2009年8月《新闻20分》(已停播)
2007年12月6日——《新闻联播》

荣誉记录

获奖记录
?2017-12-23    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   (获奖)    ?2017    中央电视台十佳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奖     (获奖)    ?2007-12    金话筒    (获奖)    ?1989-10    三连冠    (获奖)    

人物评价

海霞主持整体风格稳中有激情,音色清亮、动听,与他人搭档协调,看起来端庄大方。其代表主持作央视《新闻联播》透露出她的成熟老练。(北京娱乐信报)

海霞的业务非常好,而且很努力,口齿可能算是央视最清晰的主持人,语速最快可以一分钟读360个字,而且播报的内容清清楚楚。属于喜欢养精蓄锐然后迸发出光芒的那种主持人,不像现在很多年轻主持人,觉得今天比较累,明天就要好好睡一觉那种。(翁佳)

 

海霞 - 个人形象

常看电视的人们一定会对那个清纯秀丽的女孩有印象:中央电视台晚九点开始的《现在播报》新闻栏目主持人海霞。她那青春姣好的面容、口齿伶俐的播音、大方得体的主持风格,随着《现在播报》这个栏目收视率的大幅度提高,海霞的形象也随之进入了广大观众的心中。作为年轻一代随着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播出的改革而成长起来的主持人和播音员,海霞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从1999年9月20日开始有了《现在播报》这个栏目后,海霞就一直是固定的主持人,除了中间因病而找人临时替代外,《现在播报》与海霞的名字是分不开的。这个栏目第一次直播下来,台里的同行和领导都为她高兴,而事实上,海霞的直播生涯从1994年就开始了。每天她都要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于是我们便选取她一天的生活和工作片段,同时也打开了她的影集,看看荧屏内外的海霞。

海霞出生在郑州的一个回族家庭,从小就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自从1989年考上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后就与电视结下了缘分。在中央电视台这个大新闻单位里,她感到很幸运,毕竟,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机会。而她来的时候,也正赶上新闻改革的浪潮,使海霞等一批年轻的主持人更有了用武之地。

从《晚间新闻》到《现在播报》,海霞已经播了不计其数的新闻,单是《现在播报》的20分钟内最多时可播40多条新闻,口干舌燥的事儿天天都有,每天的化妆又使皮肤受到损害,母亲病重无法去看望……,但当她一坐到摄像机前便抖擞精神,因为她知道面对的不是几台摄像机而是上亿的观众。

海霞是个十分孝顺的孩子,尽管一个人在北京中央电视台当主持人,可在她父母眼中,她总是一有时间就陪他们,陪他们逛街,想给他们添置点什么,或请他们吃上一顿,可父母总不让她花钱;但当他们穿上海霞买来的衣服,却总是自豪地对别人说,这是我女儿给买的。在海霞的心里父母是最重要的。

在中央电视台,有许多少数民族的新闻工作者,从主持人到幕后英雄,海霞在这个大集体里感受着温暖,也在一天天地成长起来。

海霞 - 喜欢播音

母亲的影响
海霞说,母亲对她专业方面的影响很大。“她给我非常好的环境,怎么感受中国的汉语言文化的这种美。他是位老师,普通话、朗诵非常好。她希望把她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教给我,让我也能体会、接受这种美,同时也能用这种美来打动自己、感染周围的人。母亲对我从小严厉要求,小时候说话嗲声嗲气,她会努力地纠正,教导我如何说话大方。”

海霞第一次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是在刚上小学之时,“我参加省里的比赛,朗诵《小红马的遭遇》,妈妈教我怎么娓娓道来,那时候对美的感觉还不是很强烈,就是觉得好玩。”

“后来再大一点,五年级,有一篇文章是《我爱故乡的杨梅》,母亲告诉我要自己去感受,你要自己先感受到才能让别人感受到,就像你已经品尝到杨梅酸酸的、甜甜的味道,哎呀,口水都流出来了”,海霞说到这时,陶醉的表情、自然的描述,感染得我像刚刚吃过杨梅一般。

“我渐渐体会到,看到的字其实是有感觉的,通过语言的形象描述来再现具体的物体,看起来什么样,闻起来什么样,尝起来什么样。当别人通过我的表述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我的感觉是很幸福的。原来不是老说吗,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海霞动情地讲着,周围几位同事听得入迷。

电视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她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读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的研究生,现攻读北师大影视学博士学位,无论是艺术还是影视使海霞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新闻播音工作,“它给我提供更宽广的思路,我们现在一直在谈播新闻是一种信息传达的手段和方法,像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就是信息,其实信息不仅仅是传达这个内容本身,我们在播报新闻的时候,也给观众传达一种美的信息,观众不仅看到了新闻的内容,也会生发赏心悦目之感。审美的情趣和愉悦无时不在,大家对美有一种向往。而且中国人对美的向往(感受)与西方人不同。审美有民族性,我研究的是这个方面。”

“播音是我的最爱,工作以后,感觉越来越强烈,在接手《现在播报》之前,我已经做了快7年的新闻播音,认识我的人说我属于竞赛型,到比赛场上就很兴奋。做节目的时候往往是我状态最好,也是最兴奋的时候,所以我感觉这份工作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关于海霞为电视而生的论调,海霞说“有点言过其实了,但我非常喜欢电视这份感觉。电视是年轻人做的行业,每天都有新人进来,有新鲜血液加入,对我来说有种竞赛的感觉。我喜欢跟自己竞争,跟时间竞争。”

海霞 - 亮相《新闻联播》

2007年12月6日7时,《新闻联播》再次迎来新主持人——《晚间新闻》女主播海霞,这是继2006年6月5日康辉和李梓萌全新搭档主持节目后,《新闻联播》第二次变脸。其中绝大多数观众对海霞风格表示肯定,认为她“音色清亮且富有激情,而且一直从事播报新闻工作,应该是栏目组考虑的上佳人选。”肯定之余,不少观众也提出疑问,“海霞会不会像康、李一样只是昙花一现”,“海霞会接替邢质斌成为《新闻联播》的正选主持人吗?”

针对这些问题,负责人表示,在央视一个节目主持人代班出现在其他节目是很正常的事。“去年康辉和李梓萌不是还主持《新闻联播》了吗?只不过节目播出后,台里和观众的反映都觉得不太适合——对于这个最老牌、最稳重的节目,他们可能确实年轻了点。”但他随后表示,海霞的出现不会意味着现任主持人的退出,“现在还不能证明什么,海霞能否继续主持要看观众的反映也要看台里的意见。”

能够成为央视一套《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可以说是中国电视主持人的最高荣誉,从这个曾有媒体称为“全世界观众最多的节目”开办以来,只有李娟、赵忠祥、薛飞、杜宪、杨柳、贺红梅、罗京、李瑞英、张宏民、邢质斌、李修平、王宁等十数人能够有此资格,现任主播三男三女共六人。2006年6月5日,康辉和李梓萌曾在《新闻联播》中昙花一现地露面,但是却无后话。

出于《新闻联播》节目在国内荧屏上的重要性,主持人的选择向来是一个敏感而谨慎的话题,所以从不轻易更换。但是围绕着女主播邢质斌年龄增大、可能退休这一问题,节目主持人新陈代谢也越来越为观众所关注。而在一年前邢质斌第一次捧得“金话筒奖”以后,她的得奖感言是“善始善终”,暗示其退休已不远,但是却一直还在坚守岗位,《新闻联播》一直就存在“接班难”的问题,当年赵忠祥也是快带退休的年龄才退下主播岗位。   

海霞 - 曾陷解说风波

2007年7月,海霞在其主播的关于淮河洪涝灾害的专题节目中,在连线王家坝开闸分洪现场的记者时,问:“我看到大坝周围有很多围观的群众,都带着过年的心情,是这样吗?”这一言论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海霞陷入“解说门”。网友指责她伤害了安徽王家坝灾区人民的感情。之后,有媒体记者致电海霞本人,但海霞拒绝就此作答。

回应口误
2009年3月,出席两会的海霞被记者问及“解说门”事件时,平静地说,写那段文字的朋友,没有看那段片子,很多网友也是没有看到片子的,不知道片子实际的场景,只是看到网上的贴子就人云亦云。“我觉得这是很恶意地炒大这个事情,后来又说什么不敢站出来,以恶意的方式诋毁我们。”海霞说,我从来没有回应过这件事情,因为不想说,不想去和这些有恶意目的人辩解,辩到最后反而更不好。

海霞 - 个人荣誉

2007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电视播音作品奖。

更新日期: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