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囤和尚

简介: 扁囤和尚(约1493年---1563年),或作匾囤,名悟须,字无空,号扁囤,为明代著名禅师和武僧。禹州人,俗姓陈。人为俊美,原为佛门禅宗弟子,后拜少林寺西天梵僧哈麻为师,广传《大阿弥陀经》,得到“乾没哪塔”(梵文Karma-natha的译音)的称号,是和尚的一种荣誉称号。
[展开]

扁囤和尚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在武学方面扁囤和尚以棍法著称。

拜师少林

《扁囤和尚碑》云:“扁囤禅师者,号无空,禹州陈氏子也。年逾二十,投 少林寺,礼梵僧哈麻为师,请求法名。师曰:u2018道本无形,何名之有?u2019空曰:u2018三世诸佛,皆有名号,弟子安得独无?u2019师授一《心经》,读至u2018五蕴皆空u2019,豁然大悟。曰:u2018身尚是幻,何处求名?u2019

一日,手编大囤于师前。师指曰:u2018扁囤是汝名也。u2019答曰:u2018既名扁囤,内也无空?u2019师曰:u2018教外别传,方契此语!”

扁囤是当时著名的神异高僧,关于他事迹,传世资料尚多,主要有三种:一是清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少林寺志》收录有“匾囤和尚碑”, 明英宗曾孙新昌王朱厚尊撰文,时在 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原碑已失。二是“匾囤禅师行实碑铭”,直隶安庆府通判承德郎杜栾撰书,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立石, 少林寺塔林。三是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峨眉山志》中“匾囤禅师”传文。

得见真佛

扁囤出师后,北渡黄河,至中条山头陀,忍历风雨三个月;又至神仙山(河北省阜平县北)大川老人处,益悟禅理。后来,他又到四川,在峨嵋山顶结茅以居。据说,一天他见到阿弥陀佛手执《大阿弥陀经》一部,对他说:“藏内有经,藏外全无。付授于汝,广令传化。”于是,扁囤便周流宇内,广说《大阿弥陀经》并印造多部流传。他到京师时,上至 王公,下及士庶,皆礼敬之。御侍张公等为之创庵于京城之西北隅。此庵宏敞、严丽,收有大藏经,他便和弟子们在此宣扬 净土法门。

扁囤和尚

若干年后,他返回少林寺,把张公所施白银三百两转施少林寺,亲率众僧,大开法筵。

修行鸡足

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云南鸡足山志》“匾”条:和尚不知何许人,居百接桥东土龛。日惟种圃,夜则跏趺,常以草席为,趺座其中,形稍匾,故人呼为匾和尚。人传师持紧那罗王神咒。是夜盗数人旋绕旁,至晓,迷惑不得去,盗叩头求释,师以手挥之乃去。鼓山常有妖出,人不敢行,师以咒制之,妖遂息。山中僧众竖降妖坊于法华庵旁,今故址尚存。

少林武僧

扁囤武艺高强,曾解救苗民于水火之中。而少林俗家弟子程宗猷著《少林棍法阐宗》,又说哈麻师“以拳棍授扁囤”,这就是“夜叉棍”的来源。 南少林的“少林武术大事记”中也有对此的记载。

圆寂夔州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他拟重返峨嵋山。乘船行至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即古 白帝城)时,他说:“道旷无涯,逢人不尽。”遂登岸端坐而逝。徒孙普明、普云等人将他归葬于少林寺。这普明,就是主持修建“十方禅院”的人。

归葬少林

扁囤和尚圆寂后,普明等说“少林,吾师发身之地也。” 遂列瘗少林之祖茔,也就是著名的少林塔林,建塔安装,称“扁囤塔”。

扁囤塔扁囤塔位于塔林东北部,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仲秋,为喇嘛式砖塔,高约6米。塔底部为六边形,高1.85米。塔身为鼓状体,前部有正书额文,刻“乾没哪塔扁囤和尚灵塔”,乾字已湮灭,后无塔铭。塔上部为六边形,每边各有一 神龛。其顶为石制塔刹。塔身风化严重,向北方倾斜。塔前有扁囤行实碑。扁囤塔是塔林中造型较为独特的塔之一。

更新日期: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