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

简介: 汪大昭,著名体育记者,1951年12月生于北京市,现为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记者,中国体育记者协会理事,中国足球协会新闻委员会常委。早年曾在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踢球,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从事体育新闻报道至今,主项足球,撰写足球报道20年。
[展开]

汪大昭的个人经历

人物介绍

著名体育记者,1951年12月生于北京市,现为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记者,中国体育记者协会理事,中国足球协会新闻委员会常委。早年曾在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踢球,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从事体育新闻报道至今,主项足球,撰写足球报道20年。

人物经历

1982年,汪大昭同志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人民日报社。至今,他已在体育新闻报道的工作岗位上度过了27载春秋。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体育记者之一,汪大昭同志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了许许多多中国体育的光荣时刻,他在中国体育发展进程中的思考和评价,尤为读者关注和喜爱,也为体育事业管理者、组织者所重视。

一、坚定的大局意识

在二十多年的体育记者生涯中,汪大昭同志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体育报道的舆论导向和舆论引导能力方面达到了和谐统一。在他从事体育报道的早期,国内媒体竞争远不如今天这样激烈。他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见证了国内体育新闻报道从萌芽到繁盛的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为可喜的现象成绩鼓与呼,也冷静观察着其中一些良莠不齐的问题。他始终保持着党报记者的责任担当,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胜负观。 体育报道,绝不仅仅是比赛过程和比分结果。更不是“成王败寇”的价值判断。比如,1997年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未果时,他写下了《第六次冲击》,虽然痛心,却留下希望;2001年,中国男足第一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圈时,他写下了《追求与圆梦》,虽然欢欣,并未得意忘形,更不因一次成功而忽视尚存的不足。胜与败的辩证法,体现在汪大昭的作品中,娓娓道来,切中肯綮。

二、出色的业务水平

汪大昭

汪大昭同志常年从事足球报道,有不少优秀的作品。他的“大昭评论”,每周一固定在人民日报体育版刊出,至今已五年有余,从未间断,如今已是人民日报体育版的品牌栏目,培养了固定的读者群,其中值得回味的佳作如《光脚的、穿鞋的》、《盛典的特色与共性》、《国球的烦恼》等,可谓俯拾皆是。 在筹办奥运会期间,由汪大昭同志领衔起草的一组“任仲平”文章激起了强烈反响。《我们准备好了吗?》、《北京拥抱世界》、《绿色、科技、人文:奥林匹克之梦的北京版本》等几篇任仲平文章,站在全局高度,对北京奥运会筹办、举办中的一些重大理念、精神气质予以解读概括和升华。中央有关领导曾表示,这几篇任仲平文章体现了人民日报的水准,引领了奥运热潮。“我们准备好了吗?”这个标题更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传扬一时,见诸各大媒体、相传口耳之间,甚至被写成流行歌曲,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这几篇与北京奥运有关的任仲平文章,也成为“任仲平”系列中独具风采的篇目。

三、忘我的工作态度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这是中华百年梦圆的时刻,对于一名从事体育报道近30年的老记者来说,更是一生一次的机会。汪大昭同志虽然已经50多岁,又有高血压等慢性病,仍然以饱满的精神,日以继夜地奋战在奥运报道一线,同比他小二三十岁的记者一起“比赛”,这也是他多年来工作风格的一贯延续。 北京奥运会期间,汪大昭同志穿梭在各个赛场,每天撰写数篇评论及报道,三餐不继,睡眠不足,工作量之大即使年轻记者也觉颇为辛苦。但他不以为意,苦中寻乐,他曾说:“作为一名体育记者,能够在赛场上采访写作,就是最幸福的。” 就在他为奥运报道操劳之际,年事已高的父母双双病倒住院。他仅仅利用一天清晨的时间回去探望了一次,就赶回新闻中心。而这个消息,他也没有向同事提起,将对双亲的牵挂深埋于心,直到奥运会结束,当同事们欢庆胜利之时,他才又匆匆赶往医院。2009年7月的一天,他在办公室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在病因尚未查明的情况下,又坚持提前出院,前往台湾地区采访世界运动会。工作中种种付出和辛劳,他并不曾考虑得到什么,只说:这是工作需要。 二十多年来,汪大昭同志勤勉踏实,始终如一。作为一名党报工新闻作者,他已经把个人的成长和成绩和人民日报的发胀紧紧联系在一起。

人物活动

2016年5月27日,中国足协在香河国家足球训练基地召开第二批6个专项委员会工作会议,中国足球协会执委汪大昭参会,以推动专项委员会的建立与完善。

更新日期: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