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仲吉

简介: 鲜卑仲吉(1188--1244),鲜卑族,滦州万石山人(今唐山古冶区卑家店)。元朝著名将领,卑氏鼻祖之一。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出生于滦州(今唐山古冶区卑家店)。其祖原居中山(今河北正定县)。后晋时,其家移居滦州万石山下,聚族而成村落,即今之唐山市东矿区卑家店。鲜卑仲吉大半生为元帝国统一天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位至开国侯。
[展开]

鲜卑仲吉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仲吉幼时,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其父彦明“孝养,尚气节,好给施”,接近劳苦人民,影响鲜卑仲吉从小就能体恤百姓、悲悯民生。金宣宗贞祐元年(1213年),义丰卑氏庄一带遇灾荒,而且瘟疫流行。全家靠野充饥,鲜卑仲吉虽生计艰难,但遇乡邻借贷,即忍饥食,“倾与之”。后来,滦州令委派他监管迁安栗园。穷人讨栗充饥,他慷慨相济,有人暗中摘取,他知为饥饿所迫,从不过问。因此,园中板栗,为之一空。

鲜卑仲吉身魁伟、精武艺,颇孚众望,州官选其为副统领,统地方士卒。蒙古太祖十二年(1217年),鲜卑仲吉屡败金军,功绩卓著,深得信任,被委任为滦州节度使,兼内观察使。他虽身为州官,仍持家勤俭,不忘劳动,公余仍勤耕于田野,妻女在家也勤于蚕桑纺织。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一州人“争务勤本”,辖境内生产发展,民风淳朴清正,社会安定。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被晋升为金吾卫上将军。

鲜卑仲吉爱护兵民,不擅杀无辜。蒙古太宗三年(1231年),鲜卑仲吉因战功擢升为蒙古汗国兵马都元帅,随主将继续南征。其时,部将苏椿叛乱,平叛后,主将下令要“尽杀叛兵”,鲜卑仲吉严正质问主将道:“苏椿叛乱,与兵丁何干?”由于他的力争,众从俘兵得以幸免于难。不久,鲜卑仲吉随蒙古大汗窝阔台南征,在一次战役中俘获甚多。皇帝命将战俘尽数诛杀,鲜卑仲吉冒死进谏,终使皇帝收回成命,保全了众多战俘。次年,他随军攻邳州(今江苏邳县西南),守军出隆。主将欲尽城中军民,他又极力阻止,使城中数万军民得到保全。蒙古太宗六年(1234年),蒙古灭金。鲜卑仲吉治燕10年,边防安定,百姓乐业,生产发展,官民称颂。蒙古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秋,鲜卑仲吉病死,葬于卑家店,年56岁,墓前立神道碑,详叙其生平业绩。其事迹《滦州志》及《滦县志》均有记载。

鲜卑仲吉一生正直,为百姓的利益敢于冒死进谏,为民请命,深受爱戴。

卑家店在历史上曾二易其名,最早叫三百户营,因鲜卑仲吉出生于此并德业显著,因此改称为卑氏庄;后又因仲吉死于此葬于此,立碑于此,又改为碑(卑)家店。二易其名,均为称颂鲜卑仲吉。

鲜卑仲吉

历史渊源

兴起

鲜卑和匈奴一样,也是一个自古有之的古老部族。其最早见诸史端的名字是东胡,《后汉书》说它因居于匈奴之东而得“东胡”之名,在当时也是一个强大的部族,《晋书》上称其“与匈奴并盛”,《史记》上说:“冒顿既立,是时东胡强盛”。冒顿单于这个匈奴历史上关键的英雄人物最终出现,使匈奴部众的统一早于东胡,因而崛起在东胡之前。这一族和汉族也有交涉和纷争,战国时燕将秦开便大破东胡,《史记》上说他“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可见当时东胡也属于汉人的边境之患。只不过当时该部族尚未统一,力量未能有效整合,为患程度不似匈奴强烈罢了。当时秦、赵、燕三国北筑长城,主要是防患匈奴,其实防止东胡进扰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匈奴崛起后屡败东胡,迫使东胡部众东逃而也分裂为乌桓、鲜卑两部。乌桓、鲜卑本是山名,据《后汉书》记载:“冒顿灭其国,余类保此二山,因名焉”,从此便因乌桓、鲜卑二山而得族名。乌桓在南近接中原,鲜卑在北远据苦寒。公元前73年,适逢匈奴遭遇天灾内乱,乌桓便趁机袭败匈奴,迫使匈奴北迁而“空地千里”,匈奴自此由盛转衰,乌桓的进攻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乌桓由此也取代匈奴开始与中原为患,《三国志》上说其“寇暴城邑,杀略人民”,很让中原头痛。后来魏武帝曹操在柳城(今河北承德境内)一役中大败乌桓,“降斩20余万”,乌桓元气大伤,余众被曹操迁至内地慢慢与汉族同化,没有内迁的都向北逃窜并入鲜卑,乌桓部族的历史从此终结。

匈奴为汉室所破后,北匈奴远遁欧洲。鲜卑便趁机占领匈奴故地,北匈奴中没有逃走的,也都融合于鲜卑,鲜卑自此开始走向强盛。公元3世纪左右,鲜卑族中又出了两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檀石槐和轲比能,统一鲜卑各部,开始了一段短暂的强盛时期,其地域范围一度控制东起辽东、西至西域,控制整个大漠南北。但是这种强盛随着檀石槐和轲比能的死亡而终结,鲜卑又处于四分五裂之中。

消亡

鲜卑族最终在历史中消失几个主要原因。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鲜卑远居塞外,“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宅”(《三国志》),与中原接触极少,长久处于相对封闭独立的态势。而久居苦寒之地,也造就了他们坚韧彪悍的民族风尚,逐渐形成其特有的民族种性。“其性悍骜,怒则杀父兄”,民风之强悍可见一斑。然而鲜卑离开苦寒故土而进入中原,便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有了实质性的接触,也就开始浸染中原文明,其自身的民族特性渐渐淡化,这和他们生活地域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系。

2.一个独立民族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有自己的独立语言,语言的丧失也就昭示了民族的消亡。鲜卑入据中原后,并没有废止汉语,相反却以说汉话为荣。这是因为:一,鲜卑要想更好的向汉人学习,就必须懂汉话;二是鲜卑语较之汉语要落后的多,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学汉话是不得以而为之。拓跋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断北语,改族姓”(《魏书》),孝文帝的改革应该说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之举,然而单就民族特性来说,无疑是自甘同化、自愿放弃本族特质的行为。由于禁止讲鲜卑语,其本族的语言便逐步丧失,民族特性也渐趋弱化。改汉姓就更不必说了,连表面上的民族特征都没了。语言是基本,由语言而至文字、文化的汉化,最终让鲜卑族与中原诸族融为一体。

3.鲜卑入据中原后,也就开始和汉族以及其他各族杂居而处。互相通婚的结果,就是让民族的血脉相连,最终连人种的特征也越来越不明显。北魏孝文帝鼓励鲜卑与汉人通婚,又改变鲜卑旧有的习俗,学习汉族的风俗及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共同体现着这个民族的民族性。可以说,鲜卑是以官方禁止的形式抛弃了自己的民族特性。

更新日期: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