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禅师

简介:大慧禅师,即唐代高僧一行,俗名张遂。公元683年生于陕西武功县。张遂少年时,家境贫寒,但他刻苦好学,尤其酷爱天文学。青年时代,他求师访学,成为长安城有名的青年学者,随后又出家为僧,取法名一行。在河南嵩山、浙江天台山潜心学习佛教经典和天文学,成为远近闻名的高僧,公元717年,唐玄宗硬请他回长安,但一行拒绝还俗为官,执意在华严寺研究佛学。公元721年,他被当时日食预报不准确之事所触动,决定停止对佛学的研究,受命于唐玄宗,主持修订历法,从此一心苦研天文学。
[展开]

大慧禅师的个人经历

唐代高僧

他向唐玄宗进言,要改革历法,必先进行天文观测,一行来到当时的天文历法机关——太史监,发现原有的天文测量仪器破旧不堪。为了尽快开妙恒星观测工作,他与人合作制造了黄道游仪的水运浑象仪等仪器。

科学巨匠

公元724年,一行主持了全国几个观测点的天文大地测量工作。测得子午线长度为351里80步(132。08公里,比今天所测得的子午线长度略大一些)。一行这一“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出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国家。

一行在观察和研究古人的恒星资料时,发现恒星位置有移动,他早于西方国家天文学家1000多年提出了“恒星不恒”的观点。

一行根据当时的天文观测,改进了历法,主编了有名的《大衍历》、《公元大衍历》52卷、《心机算术》、《易论》和《北斗七星护摩法》等书。

永垂不朽

公元727年10月一行病逝。唐玄宗亲立一座“大慧禅师塔碑”,以表对这位功德圆满的高僧的敬意。今天的人们缅怀一行这位伟大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一行”小行星。

大慧禅师

南宋僧人

大慧讳宗杲,南宋高宗敕赐大慧禅师,孝宗更赐号为普觉禅师。师于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生于宣州(安徽宁国),卒于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大慧为临济宗的一代高僧,是圜悟禅师之弟子。大慧极力鼓吹临济一派之看话禅,而与曹洞一流之默照禅针锋相对。后者的代表人物为宏智正觉(天童正觉),他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生于陕西隰州,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年三十九住于明州(浙江宁波)天童山,致力于曹洞之默照(寂默灵照)禅,但处处遭受大慧宗杲的攻击 。当时的我国禅林,实为宏智正觉与大慧宗杲的天下,而有兰菊争妍之势。宏智的沉默与大慧的霹雳,诚为当代明显的对比。对于宏智之彻底于绵密的曹洞禅,大慧则以临济的棒喝君临天下。当宏智默默端坐于天童山宣扬曹洞禅接引一个半个时,大慧则东奔西走,席不暇暖,而受到当代一流士大夫之逢迎。对大慧之攻击,宏智不但未加以反击,仅作『默照铭』一篇作为酬答,而且于临终时「沐浴更衣,端坐告众,顾侍僧索笔作书,遗育王大慧禅师,请主后事」。大慧亦于「夜得书,即至山中,以十四日奉师全身,葬东谷塔」。古德的风范如此,吾辈实为望尘莫及也。

依『五灯会元』的记载,大慧(字昙晦,号妙喜或云门)为宣城(安徽宁国县)奚氏子,夙有英气,年十二入乡校读书。某日与同学戏耍,投掷砚台,误中老师的帽子,因而赔偿。回家后乃感叹说:「大丈夫读世间书曷若究出世法。」于是辍学而至东山慧云院事奉慧齐。十七岁受具足戒,偶读『古云门录』,恍如阅读曾习经书。因此前往依止广教珵禅师修行。又阅诸家语录,对五家门流之别,因有疑,遂游走四方,从曹洞诸老宿学得禅法。然后又到宝峰谒湛堂准禅师。湛堂见知大慧之非凡,乃收为侍者,开示入道的快捷方式。但大慧不认输,说出许多理由与师对质。这时堂和尚呵责大慧说:「汝曾未悟,病在意识领解,则为所知障。」当湛堂即将病卒时遗嘱大慧说:「吾去后当见川勤(圜悟),必能尽子机用。」

湛堂死后,大慧趋访张无尽,请其撰写堂和尚的塔铭。张无尽的门庭很高,本不易见人,但与大慧却一见如故,甚为投合,因此撰写「妙喜」的庵号给他。日后再会时,无尽也劝大慧往参圜悟禅师。至此,大慧始至天宁,而于某日听圜悟之说法。

这时圜悟说:「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曰:『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即不然。忽有人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只向他道: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大慧闻后大有所悟,虽然到达了「动相不生」的境界,但「欲坐在净洁之处」,因此圜悟开示他说:「也不易你得到这田地。可惜!死了不能得活,不疑言句是为大病。不见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须信有这个道理。」圜悟遂命大慧住于择木堂(朝士止息之处),做一个不理务侍者,因此每天得与士大夫一起入室参禅。每当大慧参禅时,圜悟即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问之。这时,若大慧想开口回答,圜悟即说:「不是,不是。」而不许大慧开口。如此,经过半年,某天大慧问圜悟说:「闻和尚当时在五祖曾问这话,不知五祖道甚么?」圜悟只笑而不答。因此大慧再进一步地问说:「和尚当时须对众问,如今说亦何妨?」这时圜悟不得已才回答说:「我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意旨如何?』祖曰:『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又问:『树倒藤枯时如何?』祖曰:『相随来也』」。大慧当下释然大悟说:「我会了。」因此圜悟再举几则公案诘问大慧,而大慧皆能「酬对无滞」。圜悟高兴地说:「始知吾不汝欺。」而将所著的『临济正宗记』授给大慧,俾掌记室。不久,令大慧分座室中教化众弟子。自大慧握竹篦教化学人后,四方丛林慕风而来参禅者甚众,因而一时名震京师。这时右丞相吕公舜徒奏请皇上赐紫衣,并赐佛日之号。

大慧的著作,除了『正法眼藏』六卷之外,另有门人集录的『大慧语录』十二卷、『大慧法语』三卷、『大慧普说』五卷、『大慧书』二卷、『大慧宗门武库』二卷、『大慧年谱』一卷、『大慧普觉禅师塔铭』等。

大慧禅

“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谓触境随缘,心定不动,不取著诸法,一切处荡然。无所染污,亦不处在无染污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得如此境界,方谓之真无心。”

---- 大慧普觉

大慧禅,大慧宗杲创立的禅法,也称为“看话禅”,或“参话头”。大慧禅师观察北宋末、南宋初之禅风,批评道:“今时学道人,不问僧俗,皆有二种大病,一种多学言句,于言句中作奇特想。一种不能见月亡指,于言句悟入。”另有一种“默照邪禅”,只教人静坐称之为默照而不求妙悟,这类禅师是“教 中谓之谤大般若,断佛慧命人,千佛出世,不通忏悔”。为此,大慧禅师主张从公案中提出某些语句作为题目来参究,以扫荡一切思量、知解,力求获得真正的禅悟。

“看话禅”的“看”,本指无声的注视,此指参看,参见,参究。“话”,话头的略称。就话头来说,话指公案,头是要领的意思。话头也即题目。通常话头是选自公案古则中的某些语句作为焦点来勉力参究。所谓看话禅就是从公案古则中拿出一则无意味语,让人不要就意识思维方面去穿凿,而是就此话头大发疑情,专心参究。

看话禅特别强调活句(活语)和死句(死语)的区别。强调要参活句,不参死句。洞山守初禅师说:“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禅宗把语言、动作、境界等都称为“句”。有解可参的,即通常有意路可通的语言、动作、境界是死句;反之,无解可参的,即超越语言、义理分别的奇诡语言、动作、境界,是活句。为此,对于文字语言一定要活学活用,要透过语言参究出真精神,而不能拘执,滞于其中。

大慧道场

径山寺是禅宗道场。南宋时期,大慧宗杲禅师主持径山,一时龙象骈集,法席大兴,径山寺被评定为“东南第一禅院”。今日之径山寺,将重振祖庭禅风,继续围绕“禅”这一核心,大力弘扬大慧禅法,以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更新日期: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