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道渊

简介:施道渊(?—1678)清初道士。字亮生,自号铁竹道人。人称施大法师或施炼师。苏州府吴县横塘人,出身贫寒。他对苏州道教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

施道渊的个人经历

施道渊与上真观

施道渊,又名亮生,号铁竹道人。人称施大法师或施炼师,苏州横塘人,出身贫寒,13岁上穹窿山为道人。尔后下山闯荡江湖,入李自成部下,旋为大顺政权枢密院工作。由于李自成部发生内讧,自相残杀,导致失败。于是施亮生深感世态炎凉,看破红尘,复回穹窿山隐居,深居简出,修道养身。当时道观已处于衰败境地。有一天,施法师正在念玉皇经,当念到,"敕命东方,东华帝君,青骑神仙兵马,无鞅数众,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时,恰巧当时清皇朝顺治皇叔裕亲王到苏州盘检太仓国帑银两返京,路过穹窿山麓,隐约听到山上人声沸腾,剑声马嘶,感到好生奇怪,此莫非是大王山不成?倒是要看个究竟。他带了两个随从登峰,到山顶一看,只见数间茅屋,里面传出木鱼雷音,不见人影马匹。进屋仅见一位道人正襟危坐,口中念念有词,已感此人非同一般。良久,皇叔终于认出是施法师,十多年不见,两人亲密无间,促膝交谈。施法师说自己已看破红尘,觉得穹窿山能让自己清静修道,实是理想之地,不亦乐乎?裕亲王说:"既如此,何不增建殿宇,创其宏业?"施法师一笑:"贫道哪有这巨资扩建。"裕亲王沉思片刻说:"只要施法师筹划何数目,终能实现,不过,道观以建在三茅峰为妥。"施法师点头称是。不久,朝廷拨帑兴建,到康熙三年春已建成26殿及辅房楼阁数千间。   穹窿山上真观自施法师在顺治年间扩建后,历经康熙、道光、同治几朝修建,规模空前,"双阙巍峨,琼宫璀璨,危楼杰阁耸插霄汉,遂使兹山名胜于吴中。"清顺治进士董含《登穹窿谒勾曲行宫》诗云:"山势岧峣欲到难,玉真宫殿拥千官。香飘下界青冥近,磬入诸天碧落寒。洞口断云朝放鹤,石根晴树暮栖鸾。金门羽客龙泥印,夜礼星辰上醮坛。"描绘了当年穹窿山山势高峻、道观宏伟、醮事香火之盛况。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有四次去了上真观,曾留诗赞曰:"震泽天连水,洞庭西复东,双眸望无尽,诸虑对宜空;三万六千顷,春风秋月中,五车禀精气,谁诏陆龟蒙。"此诗镌刻立碑于穹窿望湖亭中。

施道渊曾从王常月受戒,为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后改宗正一,开创穹窿山支派。《金盖心灯·道谱源流图》:“施亮生,号铁竹道人,尝受初真戒、中极戒于王昆阳(王常月)。后精于法,改皈正一真有府,派名姑苏穹窿山一派。”故未给他列传。其事迹见《玄妙观志》和《苏州府志》。清顾沅《玄妙观志》卷四:“施道渊,字亮生,别号铁竹道人。生吴县横塘乡。童真出家为朝真观道士,遇异人张信符授以丹诀,年十九,从龙虎山徐演真授五雷法,能驱役百神。时为人除崇魅,疗疾苦,不以为利。初筑室尧峰,晨夕修炼,移往穹窿山,即茅君故宫,……鼎新之。顺治戊戌(1658年),五十三代真人张洪任请于朝,赐额上真观,并赐渊号u2018养元抱一宣教演化法师u2019。

由是四方征请,凡建名胜一百七十余所,塑像八千七百二十有奇。郡中元妙观殿宇倾圮,太傅金之俊延道渊主观事,修复三清、雷尊诸殿,……晚游闽越,探真访道,尤多救济。康熙丙辰(1676),裕亲王召主醮京师。乞归,……戊午(1678)果化于山观。道渊著有《玉留堂语录》。”施道渊传弟子胡德果,号云庐,吴郡人,尽得道渊之术。康熙四十三年(1704),吴中大旱,被官府延请祈雨,德果登坛作法,大雨如注。自后名望愈著。胡传潘元珪,字允章,号梧庵,吴郡人,出家玄妙观,为胡德果高弟,善五雷法。

德果死后,凡吴中有大醮法事,俱延元珪主之。雍正间应召入都,值大光明殿,为御前值季法官,遇有祈祷,皆称旨。后南归,仍居苏州玄妙观。潘传弟子惠远谟(1697—1771),惠传弟子张次理(1712—1786)和施神安,远谟和次理又同时兼承娄近垣正乙派之传。施神安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继张资理主玄妙观方丈,于嘉庆间逝世。此后承传不详。

人物生平

母胎茹素,少投朝真观。年十七,礼龙虎山徐堪凝,学五雷法。顺治戊子(1648)筑室吴山修炼。庚寅(1650)主持穹窿山,建殿二十余座,嗣汉真人张洪任请额,赐名上真,并赐道渊“养元抱一宣教演化法师”之号。郡中圆妙观大殿倾圯,时有鲁芳矢募未就,延请道渊,三、四年间,三清殿落成。修建雷祖殿、山门、露台及弥罗阁等。平生黄箓斋醮及诸方建造,所费不下十余万,分文无私蓄。康熙十五年(1676),裕亲王延建大醮,赐匾额三,一曰道士,二曰东来紫气,三曰山水清音,并法衣二袭、令牌、玉印、旗、剑等。十七年,圆妙观祈雨,九昼夜毕,沐浴趺坐,说偈曰:“迟钝又迟迈,倏登未际界,唯我识其宗,哂伊守否泰。”掷笔而逝。

主要成就

另据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苏州道教协会会长张凤林等撰《苏州道教史略》记载,施亮生于康熙“十七年七月羽化于穹窿山上真观”,“他对苏州道教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施道渊

更新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