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三国)

简介:王平(?----248)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籍贯益州。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原属曹操,曹操与刘备争汉中,得以投降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王牌军队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镇守汉中,曹爽率领十万大军攻汉中时,被王平所击退。官至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封安汉侯。为事实上诸葛亮第一军事接班人。
[展开]

王平(三国)的个人经历

历史传记

生年不详,据《三国志 ·王平传》载,王平从小寄居外祖父何氏家,初姓何,因此有史籍又称王平为“何平”。长大后改姓“王”。王平墓在今四川南充北塔公园。

王平最初投奔曹操,在汉中之战时与徐晃不和投降于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王平随马谡防守街亭,因其卓越的见识和在撤退时的出色表现被诸葛亮赏识,得到破格提升。之后,王平在第四次北伐时成功防守住了魏将张郃的进攻,在诸葛亮去世后帮助众人平定了魏延之乱。蒋琬执政初期,王平协助吴懿(又写作吴壹)防守汉中,后升为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成功防御了魏将曹爽的大规模伐蜀行动。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因为小时候被姓何的人收养,所以又叫何平,后来姓回本来的王姓。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九月,巴西郡七姓夷王朴胡 、賨邑侯杜濩 举巴夷、賨民依附曹操,王平随杜濩、朴胡等被迁往洛阳,被任命为一名代理校尉。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于定军山斩杀夏侯渊 ,王平随曹操率领大军来争汉中,却被刘备击败,王平得以投降刘备,被刘备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王平

随军北伐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王平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派遣马谡 守街亭,王平时为马谡军先锋,马谡舍水上山,举动失宜,王平连连规劝马谡,马谡不听,被魏将张郃断了水源,随后马谡军惨遭大败,士卒离散。唯有王平所领的千余人士兵鸣鼓自持,张郃怀疑王平有伏兵,不敢进攻。于是王平将诸营军士统一起来,率领他们平安归还。诸葛亮将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等诛杀,夺将军黄袭等人的兵权,王平因为表现突出,被诸葛亮拜为参军,统领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 ,封亭侯。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围祁山,别遣王平驻守南围。司马懿率领大军攻诸葛亮,遣张郃 进攻王平,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胜。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出兵伐魏,8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大军退还,魏延 因与长史杨仪不合,于军中作乱,王平率兵进攻魏延,魏延引兵来战,手下士兵却被王平遣散,魏延兵败,后被马岱所斩。

镇守汉中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 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 驻守汉中,兼任汉中太守。

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进封安汉侯,代替吴懿督汉中,平安三侯威名始于此时。

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大将军蒋琬驻沔阳 ,王平被召到大司马府,蒋琬任命王平为任前护军。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蒋琬病重,回军驻扎在涪县。任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

延熙七年(公元244年),魏帝命曹爽 率领步骑十余万进攻汉中,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有人说:“现在我们的兵力不足以阻挡魏军,应该放弃关隘固守汉、乐二城,魏军进入汉中以后,涪城的援军一到,就可以将阳平关抢回来。”王平却说:“不行,汉中去涪城有一千余里,魏军若是得了阳平关就会成为祸患,现在应该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我为后拒,若是魏军分兵进攻黄金城,我亲自率兵前往救援,到时候涪城的救兵就刚好到来,这才是上策。”唯有护军刘敏赞成王平的意见,于是就按王平的计策行事,涪城诸军以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被击退,如同王平当初料想的一样。

当时马忠在南中,邓芝驻守永安,王平在汉中,三人各守一方,保障蜀汉变土的平安。

人物去世

王平在军旅中长大,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但是他能口述让别人代写书籍,都有意理。王平让人读史、汉一系列的书籍传记,自己在一旁听,能知其大义,论说的时候不会失其主旨。王平遵守并履行法度,与人交谈从不开玩笑,从早到晚,都能端正坐姿。然后不足的是。王平性狭侵疑,为人自轻。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其子王训继承了爵位。

演义传记

王平初为 曹操帐下一员战将,通晓 汉中地理,在汉中之战时被任命为 徐晃的副将,因受徐晃排挤而投降刘备。后随诸葛亮南征、北伐,多次受命执行任务,表现十分活跃。诸葛亮去世后,王平在 蒋琬的推荐下,到 永安防守 吴国。

人物年表

初出茅庐曹操看重

216年,曹操占汉中,王平随杜濩、朴胡到洛阳,成为一名代理校尉。

心存汉室刘备提拔

218年,追随曹操参加汉中之战,在此战中投降刘备。官拜牙门将、裨将军。

随军北伐所向无前

228年,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派参军马谡把守战略要地街亭,王平为马谡先锋。马谡察看地形后,不听王平一再劝阻,舍水上山。后蜀军水源遭断大败,士卒离散。唯王平领本部千余人虚张声势断后,收拾败军徐徐而退。之后因功破例升为参军,统五部(无当监)兼营事(日常军事事务),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231年,蜀军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再出祁山,王平驻守南围。魏将张郃引数万大军进攻,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胜。

234年,蜀军第五次北伐。8月,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退。魏延之乱,因王平的努力,先登后施展攻心计一战而定。

位显汉中平安三侯

234年,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扎汉中,兼任汉中太守。

237年,进封安汉侯,代替吴懿督汉中,平安三侯威名始于此时。

文盲武治萧何之用

238年,大将军蒋琬驻沔阳,王平任前护军,署理(代替管理)大将军(大司马)府中事务。

汉中军魂文治有功

243年,蒋琬病重,回军驻扎在涪县。任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

大将帅才蜀相所赖

244年,魏帝命曹爽统军十余万伐蜀。王平没有采纳坚守不出的建议,而是主动出击占据兴势山,最终击退魏军,此时汉中在王平治理下已经从军事无人区达到蜀汉时代的鼎盛时期------男女布野,农谷栖亩。

功德圆满善始善终

248年,王平去世,儿子 王训继嗣。

战绩辉煌

《三国演义》中的王平跟随诸葛亮六出祁山,被罗贯中写得有辉煌的战绩,虽然小说是加了工的,但数十载北伐紧随军师左右立下汗马功劳,罗贯中也是根据陈寿的《三国志》上描述的战役演化而成的,有的情节虚构,但事实确实如此,王平成为了诸葛亮的左右臂。

建兴九年(231年)蜀军北伐,诸葛亮再出祁山,王平驻守南围。魏将张郃引军进攻。王平因兵力不济,坚守不动,张郃不能取胜。建兴十二年(234年)蜀军再次北伐,8月,诸葛亮因病,乃唤杨仪吩咐:“王平、廖化等皆为忠义之士,久经战场,多负勤劳,堪可重用。”中秋之即,便病故于军中,蜀军缓缓退兵。魏延此时作乱,因王平的功劳才使魏延之乱平定。事后不久,王平即升为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壹驻扎汉中,兼汉中太守。 237年,王平进封安汉侯,代替吴壹督汉中。在汉中驻守期间,那时军民欢庆,汉中平原一带民丰物厚,商贸兴隆,管理有序,因他深得军师在世时的教诲,依法而治郡,所以有平安三侯之称。

238年,大将军蒋琬驻沔阳,王平改任前将军,处理大将军府中事务。243年,蒋琬病重,王平被任命为前将军和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建兴七年春(244年)魏帝命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从洛口进入汉中,当时汉中守军不满三万,诸将慌乱,欲放弃关隘,王平力排众议,提出了防御计划,坚守到援军到达,魏军便撤退了,可见王平在战事方面有不同凡响之处。建兴11年(248年)王平因病去世。在《三国志》中,仅此一句:“十一年卒”。王平归蜀后,历年随军征战年事已高,后来驻守汉中,封安汉侯,已是功德圆满。 王平身为武将,而且还是文盲身份,但是却深通治民,参署,为官的政治之道,

1)从治民角度讲,王平把汉中从魏延督汉中以来的军事无人区治理成---男女布野,农谷栖亩《刘敏传》这是史学家常来称颂蜀汉大治的文辞不是别人,就是王平督汉中,王平治民的作为有三点:

    与民休息,不夺农时  严格治军,严于律己,军民融洽 作战考虑民生,护民,护田,御敌于外

2)从军资供需,军事参谋等军事参署角度讲,王平也是擅长,从北伐开始,王平拜参军,当营事(日常军事事务),熟知地理,兵法常识。后来被蒋琬任命为王平任前护军,署理(代替管理)大将军(大司马)府中事务,王平能做的井井有条,而后因功晋升,此时,蒋琬镇汉中,军事上有王平武佐,治府事,政治上有费祎文佐,治政令,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3)为官之道,王平在蜀汉以位卑权重著称,这也符合王平治实的个人作风。北伐时位止杂号将军却有参军,当营事,领飞军的重权,北伐后虽然屡获升迁,但也就做到从二品的镇北大将军,而且还没假节,但是却实领三万大军,而且后来费祎有给增加围守和兵力,就这点权利,就能在汉中拒曹爽时让大将军,大司马“如平本策”的在汉中作战,当然,功绩斐然,魏国关中空虚,百姓讥笑。这也是蜀汉诸葛亮后时代蜀汉成功战例中最大规模的一次,但是指挥过程是“将军指挥司令”这也是蜀汉后期第一把手(蒋琬,费祎)军事才干有些不足的体现,也是蜀汉唯一一次下级指挥上级(大将军,大司马)的大规模战役。

历史评价

诸葛亮北伐时期:“号为飞军,所向无前(时任无当监)。”(《华阳国志》)

汉中都督时期(驻汉中):“是时,王平在北,马忠在南,邓芝在东,咸著威绩。”

陈寿:“王平忠勇而严整。”王平病故后,陈寿在《三国志》中有一段赞词:“平生长于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同时,陈寿对王平也作如下的评价:“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

常璩:“果壮,警朗有思理。”(《华阳国志》)

时人云(王平死后):“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张(翼)、廖(化)。”(《华阳国志》)

古史记载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也。本养外家何氏,后复姓王。随杜濩、朴胡诣洛阳,假校尉,从曹公征汉中,因降先主,拜牙门将、裨将军。

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十二年,亮卒於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迁后典军、安汉将军,副车骑将军吴壹住汉中,又领汉中太守。十五年,进封安汉侯,代壹督汉中。延熙元年,大将军蒋琬住沔阳,平更为前护军,署琬府事。六年,琬还住涪,拜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 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是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迹。

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从朝至夕,端坐彻日,怀无武将之体,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十一年卒,子训嗣。

相关介绍

蜀国中后期,原有的著名将领如关羽、黄忠、张飞·、马超、赵云、魏延先后去世。当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王平在北,这三员蜀将名声都很大,也都建立了不少功劳业绩。王平一生戎马,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不过十个。但是,经他口授、别人录写的公文书函,却都有见地,有条理。据记载,他无论是行军途中,或是驻守营地,总是让人给他念《史记》、《汉书》中的本纪列传给自己听,别人给他念完后,他不但全能明了它的大概意思,并能对每一个人物的得失、优点与缺点作出评价,不失其要旨,从中吸取教训。王平遵守法度,说话严正,从不戏谑。从早到晚,正襟危坐,没有一点武将的轻躁之气。不过,有时,他的性情狭隘多疑,为人也偶有自轻之处,这应该是一个遗憾吧!

平始出军武,不大知书,性警朗,有思理,与马忠并垂事绩。平同郡勾扶,亦果壮,亚平,官至右将军,封宕渠侯。後张翼与襄阳廖化并为大将,故时人为语曰:“前有何、勾,後有张、廖。”平本养外家何氏。後复姓。(《华阳国志》)

蜀汉情结

三国时期,蜀汉大将王平就出身在渠县渠北乡王关村。王平,字子均,幼年家境十分贫寒,少年丧父,随母寄居于外祖父何氏之家,故取名何平。后来不幸母死,又恢复父姓,改名王平。在外祖父的教导下,王平自小就忠君爱国,耍枪弄棍,练得一身好武艺。建安20年(公元215年),他刚二十岁出头,便主动投军,在曹操手下当了一名校尉小军官。由于他常读兵书,头脑聪明,有带兵善战之才。建安24年,在曹操西征汉中时,已富有将才。当大将夏候渊被蜀汉老将黄忠杀死时,曹操便亲自讨伐报仇,并封徐晃为先锋,王平为副先锋,从斜谷小路进军汉水。当兵抵汉水北岸时,王平向徐晃建议,先安营扎寨,再伺机渡河。可徐晃窥功心切,急于渡江,结果遭到蜀汉大将赵云的伏击,魏军大半不是被水淹死,就是被俘,王平也在被俘之列,于是他便归降了赵云。

王平被俘后降蜀的主要原因是:他自幼受外祖父思想影响,认为曹操是抢夺汉氏天下之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又认为刘备乃汉氏之后,是当今皇上之叔,被大家尊称为“刘皇叔”,在三国中,只有蜀汉政权,才复合正统。王平又闻刘备礼贤下士,诸葛亮又是当今天下的大政治家和大军事家,爱将识兵,所以他被俘后投降蜀汉,并且忠心耿耿,为其南征北战,多次建立战功,后被蜀相诸葛亮封为牙门将裨将军。

他有名的战功有三次,第一次是在诸葛亮于建兴三年南征孟获中所建。在第三次擒拿孟获时,他与关索一起,诱敌入谷,将敌大部俘获,使孟获只得弃兵爬山窜逃,被王平所捉。第二次战功,是在第七次捉拿孟获时,这次孟获从乌戈国借来了骁勇善战的藤甲兵,其兵身披牛皮,刀砍不透,剑刺不穿,诸葛亮便命王平与赵云且战且退,将孟军引入诸葛亮预先设有油车和火药的峡谷中,并将其烧得一个不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火烧藤甲”,赵云与王平捉拿了孟获,孟获负荆请罪,心悦臣服地归顺于蜀汉,后来他管辖之地,也成了蜀汉安静的大后方,为后来诸葛亮六出祈山,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平第三次有名的战功,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出祈山夺“街亭”所建。街亭之地,是祈山通往渭河平原的咽喉要道,诸葛亮料到魏将司马懿必先抢夺。他便派马谡为主帅,王平为副帅,领兵十万在司马氏之前,抢先占领街亭。

诸葛亮为什么要派马谡为主帅呢?主要是马谡足智多谋,通晓兵法,在征讨孟获之前,诸葛亮曾向马谡问计。马说:此次南征,不可死战,只能智取,“攻心”为上,才能取胜而长久太平,诸葛亮对其计,十分鉴赏,与自己所思之计,不谋而合,故这次首出祁山,将其命为主帅。哪晓得诸葛亮却忘了刘备在白帝托孤时,向他警告过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至于用王平为副帅,是孔明深知王平精忠蜀汉,耿耿于军令。

诸葛亮在发兵之时,曾谆谆告诫马、王:兵到街亭后,要依山傍水,安营扎寨,视机而战,不可轻敌。马领兵一到街亭,就强占孤高之大山扎营。王平告曰:“主帅,这有违丞相之命!”马曰:“我登高临下,似如破竹!”王曰:“若敌人断水围攻呢?”马曰:“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一卒当十也!当初丞相南征时,都是依吾之计,才取得胜利!”由于马的骄傲轻敌,不听诸葛亮和王平之言,独断专横,王平只得向马讨兵五千,傍水扎寨,并急忙将“战地图”绘好,星夜送往孔明。诸葛亮一见“战地图,”被吓得心惊胆颤,才知道错用主帅。精明的司马懿见马谡大军在大山扎营,于是将大山围困,断其水源,使蜀兵将不战而溃。幸好王平因强分了五千兵马,才保得了自己和马谡之命,其后才得退回汉中。诸葛亮在挥泪斩马谡时,说他违背“军令状”,丢了战略要地街亭,所以马谡失街亭是罪该万死,斩有余辜。王平此次虽与失守有关,也只降职处分。孔明又上奏后主刘禅,削掉自己丞相之职,降为将军,暂留相位。

由于王平一生谨慎,忠于职守,一生为蜀汉经历大小数百次战役,很少打过败仗。后来建成都武候祠时,还将王平的塑像,立在诸葛丞相之侧,表彰其一生为蜀汉效忠,精心为国。

故里墓址

人物故里

渠县和乐乡是三国大将王平故乡,和乐乡位于渠城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营渠公路和流江河平行贯通,水陆交通十分便利。2010年5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渠县委员会,将将“挖掘三国大将王平故里文化打造王平古镇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利用境内山清水秀的地域优势和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借力发展,王平故乡的面貌焕然一新,是渠县的重点乡村旅游资源。

人物墓址

王平墓位于南充市永安乡凤凰山李家坡。王平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军事将领,战功卓著,深得诸葛亮的器重。王平墓位于高坪区永安乡临江村凤凰山。为长方形土冢墓。原有一碑,上书“汉将军王平之墓”,1959年修公路时拆毁。王平墓是三国遗迹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点。1981年5月,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里,王平初为曹操帐下一员战将,通晓汉中地理,在汉中之战时被任命为徐晃的副将,因受徐晃排挤而投降驻扎汉水的赵云,赵云将王平引荐给刘备,助刘备夺取了汉中。后随诸葛亮征伐南蛮,多立战功,北伐时被任命为牙门将,和马谡一起守街亭,街亭失守后马谡被斩,王平受到嘉奖。在之后的北伐战争中,多次受命执行任务,表现十分活跃。诸葛亮去世后,王平在蒋琬的推荐下,到永安防守吴国。

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崔岱饰演王平。

更新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