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明代)

简介: 明代针灸家凌云,字汉章,方志载其为明成化年间(约生于公元1465~1506年前后),浙江归安双林人.《明史》载称,明孝宗(弘治)召至京.授为御医,“针术神灵.擅名吴浙”,名躁于时.惜其著述流传不多,现存(经学会宗)、《步穴歌》均系家传秘本,其后裔及传人所录《针灸内篇》.《凌门传授铜人指穴)等书中亦记述凌氏有关剌灸方法,笔者曾结识凌氏后裔,现就所知凌氏宗族迁徙之梗概及凌氏家传针法略述其要。
[展开]

凌云(明代)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凌云,明代针灸学家。字汉章,号卧岩。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早年北游泰山时,遇一道人以针灸抢救已奄奄一息病人,即从其学医,终精熟针灸术,凡经其以针灸治者,无不见效,遂有“医道名闻天下”之称。为人慷慨,讲求医德,凡求医者,不计日夜,不辞风雨,无不疾赴。对因贫穷无钱医治者,不取半文。金华一妇女年轻寡居,精神失常,凌云施以针灸,使其康复。江苏吴江一产妇临产三日而胎未下,经凌云针扎,婴儿即落地。于孝宗(1488-1505)年间召至京,授御医。著《经学会宗》、《子午流注图说》、《流注辨惑》等。卒年七十七。有《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传世。

凌氏家族

家史探源据凌氏族谱记载,凌氏的先祖可追溯到三国时的凌操(为一世祖).到凌云这一代已是三十九世。湖州凌氏族系自凌平章(景夏)随宋高宗南渡定居于浙江安吉(今安吉县昆铜乡蒲萝坞村),笔昔曾亲睹凌氏后裔至今犹保存之族谱,惜因族外人不能详录。凌氏人迁安吉后的子孙三代均显达于宋皇朝。宋亡明兴,洪武十八(公元1385年)遭到抄家厄运。族人乃外迁各地,相约“以寿为行.以卦为名”.分别迁居湖州双林.杭州武林,上海青浦,嘉兴桐乡以及德清、苏州、吴江、通州等地。凌云系双林东支后裔.云弟兄三人,兄名雯。震。惟云从医,且代代相传.桐乡肚院及上海青浦二支系后裔,至今仍有从事中医针灸.已历十六世,实为海内为数不多的中医世家。

凌氏针灸,从明代弘治到清末光绪年间,相传十五代,凌云(一世)——凌宣(三世)——凌宸世(七世,字兰亭)——凌应发(八世,字南臣)—一玉樵(九世)——邦从(十世)——振华、晓五 (十一世)——小圃(十二世)——鞠廷(十三世)——文潮、文涛、文澹(十四世)——(十五世)。

凌氏针灸

针灸探秘凌氏针灸既重视《内经》针法之研究.如《经学会宗>悉宗《内经>有关经脉,腧穴之论述.并对经文有精辟之注释。又十分重视穴法,著有<步穴歌>传世。显然.俾使针刺法与穴法能很好结合以取效。故其刺法亦自具特色.兹举其要如下:

1、直刺宜浅,横刺可深,多用捻转凌氏尝谓:“针灸之道.治法有三,风病则痛,寒病则酸.湿病则肿.如酸痛耜兼,风寒两有之疫、凡针人穴.宜渐次从容而进.攻病者,知酸知麻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之不可忍者即止。”“至于面部任脉不现此种情形,又有不二之法,横斜可深.直插宜浅.斜不过一寸,直不过五分”。(《针灸内篇》)据上述记载,可知凌氏针法.主张进针宜缓而渐次深人,并务求有似酸似麻的针感且不论直刺斜刺均须多用捻转针以达到一定的量,故有“转针千遭疾自消”,“重搓数十把针扶,战提摇起向上使,气自流行疾自无。”“收祛邪之功存乎然指”等等经验之谈。至于直刺宜浅.横针可深的刺法,为凌氏针刺浅深之总要.与一般针灸著作中直刺为深刺.斜刺、横刺为浅刺的概念适为相反。其具体应用不仅限于面部、任脉,在四肢、胸背等处.凌氏亦每用沿皮浅刺的方法。如针支正穴.“针一分.沿皮向前一寸”。乳根穴“针一分.沿皮向后、J半”,中府、云门穴。“针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其他如针背俞穴也均用“针一分.向外寸半或平钳三分”要言之。浅刺和沿皮透刺以及多施用捻转法是其主要特点。

2、宗左转为补右转为泻针刺补泻自《内经》莫定基础,经金元时期的发展,至明代丽鼎盛,流派纷呈,各有所长。凌氏从医.史载谓“北游泰山,遇一道人传授其针术”,故可知其所宗系道家针法。另据江上外史《针灸内篇>记载:“《神应经》补泻与双林派口传正相台,余从先生临证以来.患者遵是法补泻无不效验如神,此乃至秘也……。”按,《神应经》系江西席弘派传人陈会的学生刘瑾所编集.席弘派针法注重得气而多用搓捻动摇手法,补泻手法虽以寿补右泻为基准,但又据肢体左右而有施相反的捻转定补泻。相比较而言.凌氏行针务求有似酸似麻的针感与(神应经》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凌氏以左补右泻的定式,并主张进针宜缓“用三度停针人穴”的分层施行补泻的方法,“补者三飞一退.慢提紧按,留针以待针下微暖而退针,急扪其穴i泻著一飞三退,慢按紧提。留针以待针下微凉而退针.摇大其孔,不闭其穴。”此即烧山火.透天凉手法.说明凌氏的针刺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境界。笔者在J临床基本上以应用凌氏针法,亦多应验。故略抒管见如上.不当之处请同道指正。

凌云

更新日期: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