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田寅彦

简介: 寺田寅彦(1878年~1935年):物理学者,夏目漱石名著《三四郎》的主人公原型。寺田多才多艺,有“诗情画意的科学家”之称。随笔多以吉村冬彦的“假名”发表,文章晶莹剔透,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有“洞穿事物本质的超越直感力”。画作以油绘和水彩为主,风格独树一帜。
[展开]

寺田寅彦的个人经历

生平

寺田寅彦(Torahiko Terada,1878-1935)笔名吉村冬彦等,日本随笔作家、地球物理学家、画家。曾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著有《漱石俳句研究》、《寺田寅彦随笔集》等。1878年11月28日生于东京麹町区(今千代田区)。父亲为高知县士族。少年时广泛阅读文学书籍。1896年进入熊本县第五高等学校读书,师从文科和英语教授夏目漱石和物理教授田丸卓郎。1899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任教,1916年起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

早在中学时期,寺田寅彦即与已是著名作家的夏目漱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向他学习俳句创作手法,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俳句创作和开展朗诵活动,作品也常出现在作家正冈子规办的《日本报》上。其间师徒俩还共同研习西欧名师的水彩画和听音乐会。在与老师的交往中,他不仅得到许许多多的教诲,学到了创作俳句的技巧,还懂得了靠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然美的真谛,同样,也学会了辨识人们内心的真伪,从而热爱纯真、憎恨虚伪。

后来,寺田寅彦在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同时,还热心于随笔创作,他将诗心和科魂“一体化”,创造出科学与文学相融合的独特文体,在日本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追怀夏日漱石先生》即是他回首往事的精彩之作。他的作品多以吉村冬彦的“假名”发表,文章晶莹剔透,有“洞穿事物本质的超越直感力”。他的文学集子有100多篇,代表作有《橡树》、《蒌柑子集》、《龙舌兰》、《乱涂在拉窗上面的字》、《病房里的花》、《电车与洗澡》、《蛹之线条》、《团栗》和《小事》等等。其作品构思新颖、手法巧妙,形成独特风格。另著有《漱石俳句研究》、《寺田寅彦随笔集》等。

贡献

物理学

在物理学方面,寺田寅彦曾提出用“水的毛管电位理论”来解释地光成因。他最早在物理学上感到了生命的气息与物理学方法的限度,提出了“自然的缟模样”的问题,如:池冰之棱纹竟会是这样的好看,用科学的方法依据气流风向、温度与水压等来计算,到底也不能说明其故,云霞的形态变化亦是如此;几株树每隔些时便落叶一阵子,差不多是同时落,又同时停止,彷佛是大家约好的,其时完全没有风。这些都不是科学的方法所可解说的。他还多次成功地预告过地震和海啸,结合“宗教”与“科学”的结论,提出了“天灾总是在被遗忘的时候来到”的名言,以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1917年,他的《关于劳厄电影的实验方法及其说明的研究》一文,曾获得日本学士院奖。另写有《自然界的条纹花样》、《数学和语言学》、《神话与地球物理学》、《海的物理学》、《海啸和人类》、《咖啡哲学序说》、《科学家和艺术家》和《天文和俳句》等。

绘画

此外,寺田寅彦还擅长绘画,以油绘和水彩为主,风格独树一帜,作品有《自画像》等。由于他多才多艺,故有“诗情画意的科学家”之称。夏目漱石的著名作品《我是猫》和《姿三四郎》中的主人公,就是以他为原型的。1935年12月31日,他因患转移性骨肿疡在东京去世,终年57岁。

寺田寅彦

更新日期: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