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怀玉(清代)

简介:  [清](公元一七四七年至一八二三年)字亿孙,号味辛,又字印川(见翁方纲〈吴越钱氏所造金涂塔予向见拓本已有诗矣今赵味辛舍人得此塔版携来予斋约诸公赋诗复作此篇〉诗),江苏武进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十二年,卒于宣宗道光三年,...
[展开]

赵怀玉(清代)的个人经历

1.

  [清](公元一七四七年至一八二三年)字亿孙,号味辛,又字印川(见翁方纲〈吴越钱氏所造金涂塔予向见拓本已有诗矣今赵味辛舍人得此塔版携来予斋约诸公赋诗复作此篇〉诗),江苏武进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十二年,卒于宣宗道光三年,年七十七岁。乾隆三十年(公元一七六五年)春,高宗四巡江、浙,奏赋行在。四十五年,又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出为山东青州府海防同知,署登州、兖州知府。丁父忧归,遂不复出。李廷敬延葺《宋辽史详节》,阮元、伊秉绶复延《葺扬州图经》﹝疑当去书名号﹞。后主通州石港讲席六年,诸生极爱戴之。怀玉性坦易,工古文词;诗与孙星衍、洪亮吉、黄景仁齐名,时称“孙、洪、黄、赵。”著有《亦有生斋文集》五十九卷,续集八卷并行于世,见《清史列传》。

2.

  宝鸡文理学院副院长赵怀玉,协助院长分管教务处(招生办公室、高教研究室)、物资设备处、图书馆工作。联系政法系、机电工程系、音乐系、美术系。

  赵怀玉,男,陕西眉县人,生于1954年10月,中共党员。 1976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曾先后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班哲学专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省委教育工委西北大学干部培训中心进修、学习和培训。1997年晋升为哲学教授。系我院"中青年优秀拔尖人才"。2000年11月任宝鸡文理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陕西省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普通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协调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哲学学会和高教学会理事、宝鸡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宝鸡市社科联副主席。

  赵怀玉教授在我院曾先后讲授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哲学史"、"人生哲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课程和邓小平理论、人文素质教育、思维科学等系列专题讲座。独立承担陕西省"五个一工程"重点招标课题1项,其成果《邓小平的哲学智慧》在《解放军报》发表后受到好评,分别获学院、宝鸡市和陕西省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论文一等奖、特等奖和二等奖,撰写出版专著2部,主编、参编教材6部;在国家和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有4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伦理学》全文转载。1993年以来,教学和科研成果获省、市、学院奖1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

  在学术研究方面,赵怀玉教授以中西方哲学史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重点,围绕"物资论"、"矛盾论"、"人的哲学"和"邓小平的哲学"等问题提出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新意的见解。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对物质概念的内在规定作了探讨和阐述,受到了哲学界的关注和讨论;随后,他又对矛盾的"结构-过程"理论作了分析论证,并对质和本质的区别和联系作了较为深入的辨析;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近代西方哲学家对人本性探索的历程,阐述了人的活动的三种基本方式,把我国现阶段的人格划分为六种类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对邓小平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认为邓小平的哲学智慧,既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又是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新路的指南。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总体构思,就是渗透着邓小平哲学智慧的历史杰作。

赵怀玉

更新日期: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