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斯

简介: 哈尔斯是哈尔斯荷兰画家。生于安特卫普。
[展开]

哈尔斯的个人经历

荷兰画家。生于安特卫普,1666年9月1日卒于哈勒姆。一生贫困潦倒  ,直至临终前4年还全靠政府定期提供的救济金生活。哈尔斯作品多为人物肖像,其总数约有250幅左右。最杰出的是1600~1630年间的《圣乔治射手连军官们的宴会》(藏哈尔斯博物馆)  、 《微笑的军官》 (藏伦敦华莱士)、 《吉普赛女郎》 (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哈尔斯的团体肖像带有风俗画性质,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善于表现人物的瞬间表情和心理状态。画面气氛热烈,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是欧洲现实主义肖像画发展的高峰。

哈尔斯 - 简介

荷兰肖像画家。生于安特卫普,1666年9月1日卒于哈勒姆。关于其生平和为人,可靠的史料极少,长期以来传说极多。不过,哈尔斯确实一生潦倒,甚至在1630年代许多顾主委托他作画的时期中,也曾因欠债而为肉铺和鞋匠所控告。晚年更是穷得可怜,临终前4年,全靠哈勒姆市政当局施舍的一笔定期救济金,才赖以活命。

哈尔斯主要画肖像画。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运用洒脱而准确的笔融来塑造形体,使画中人形神兼备,成为有性格的典型人物。其作品总数为250幅左右,但迄今还没有发现过哈尔斯的素描稿。这或许是由于画家作画速度慢,习惯于不打底稿,就胸有成竹地在画布上直接画油画。

哈尔斯

哈尔斯可能于1600年前后曾从样式主义画家兼评论家K.van曼德尔习画。留存到今天的最早署有年代的油画,为《雅各布·扎菲厄斯像》(1611年,哈勒姆,哈尔斯博物馆)的一块残片。以此画的风格为依据,基本上可以确定,哈尔斯的另外几幅油画,包括《持头骨的男子肖像》(伯明翰,巴伯美术专科学校)等亦属早年作品。

约1616年,哈尔斯的独特画风终于形成。《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们的宴会》(1616年,哈勒姆,哈尔斯博物馆)等突破了传统的荷兰团体肖像画程式的束缚,画中人不再显得呆板,而富有性格特征,画面气氛热烈,洋溢着荷兰人的乐观主义。这类油画不仅色彩响亮,而且笔法流畅,从中可以察觉出不久后他即将运用的笔融分割画法的迹象。

十七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斯绘制了许多带有肖像画性质的风俗画。这些画流露出民主思想和对人民形象的浓厚兴趣。他塑造了从军官、富裕的中产者一直到社会底层人物的各种典型人物。这类风俗画充满了欢乐而爽朗的情绪,画中人看上去大多是健康而愉悦的。例如《微笑的军官》(伦敦,华莱士)《吉普赛女郎》(约1628—1630年,巴黎,卢佛尔博物馆)《马莱·巴贝》(俗称《哈勒姆女巫》)等。画家以非凡的准确性抓住了人物瞬息间的表情和心理状态,尤其善于描写那种往往会转化为大笑的微笑。

留存到今天的哈尔斯的团体肖像画总共有8幅(1616—1666年),全部陈列于哈勒姆哈尔斯博物馆中。前期的团体肖像画,如前面提到的《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们的宴会》等,色调鲜艳明快,充满愉快情绪,最后两幅团体肖像画《哈勒姆养老院的男主持人》和《哈勒姆养老院的女主持人》(均作于1664年)则以灰暗色调,渲染了人物深沉、含蓄、内向而细腻的内心活动,画面上洋溢着为画家后期创作特有的悲剧性气氛。

哈尔斯的创作,标志着欧洲现实主义肖像画发展的高峰,是荷兰美术史中现实主义肖像画和风俗画的奠基者。其油画突破传统画法的束缚,运笔洒脱,色彩简朴而明快,对后来欧洲绘画技法的改进有较大启发。他的弟弟D.哈尔斯以及5个儿子均为画家。哈尔斯家族中的这些人以及可能是他弟子的画家A.van奥斯塔德、A.布鲁韦尔、J.M.莫莱纳尔等,被后人称为哈尔斯画派。他死后曾长期被人们忽视,直到17世纪西方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运动先后兴起,哈尔斯才被重新重视,被公认为仅次于伦勃朗的17世纪荷兰大画家。

哈尔斯 - 绘画特点

哈尔斯在风俗肖像画上的突出特色在于两点:

一是丰富的现实阅历给予他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深厚功力,极为善于抓住人物内心表现人物。他在1616年所画的《圣安德里昂射击手公会》(射击手公会类似今天的警察局,在荷兰刚刚独立的时候也承担起保卫城市的任务),表现了一群保卫城市归来的战士,充满胜利的自豪在“胡吃海塞”,融入了画家对独立的祖国的信心。

其二是用笔粗犷却不失真,大面积的横向运笔,彰显了人物特有的个性。著名的《吉普塞女郎》(据说她就是“叶塞尼娅”的原型)、《家族》、《弹琴的小伙子》,《男孩》《诗人》画面好像是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一种人民大众的豪气感应运而生。

哈尔斯是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命运也决定了他不可能与古典主义有丝毫的连带。在多年的肖像创作上,尤其对微笑的捕捉一道别有心得,他总是摄入瞬间的表情,这是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军官》《伊莎贝拉》,但人物的下一个表情一定是开怀大笑。从“吉普塞女郎”低回的眉目间,从小伙子撇动的嘴角间,从伊莎贝拉流动的明眸间,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这种传神的魅力。

酗酒带给哈尔斯的是个人情感的充分放纵,却没有打消他对生活的热情,他追逐着笑的瞬间并把他们永远地留在了画板上。然而,这位捕捉欢乐的大师不仅自己饱尝了生活的辛酸,在死后成就还被埋没达三百年之久,直到印象派绘画的兴起,经玛奈、莫奈等人的发掘,哈尔斯才得到他在历史上应得的尊崇。

哈尔斯 - 贡献

哈尔斯是17世纪的荷兰的艺术大师。他出生于安特卫普一个服装工人的家庭,幼年时随父迁居荷这时,荷兰已摆脱西班牙统治而独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的纺织业和海上运输业十分发达,沿海港口城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哈尔斯一家便定居于阿姆斯特丹西部的海港城市哈勒姆。这个水手、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城市,为哈尔斯的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哈尔斯绘画艺术的引路人是哈勒姆的画家兼诗人卡略尔·凡·曼德。他捐资建立了哈勒姆绘画学校,哈尔斯是这所学校里天才卓灼的优秀学生。1610年,哈尔斯独立开业,并加入当地的圣路加公会。这个时期,一方面由于在安特卫普接受过佛兰德斯画派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由于卡略尔的绘画学校以效法佛兰德斯画风为方针,因此形成哈尔斯早期作品中与佛兰德斯画家约尔丹斯颇相类似的气质,流露出世俗的欢乐和对生活的满足。1616年所作《愉快的伙伴》,是他传世的最早作品。其后,如《快乐的酒徒》(1628)、《玛雷·巴贝》(1630)、《弹琴的军官》等作品都显示出哈尔斯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眼光。

作为荷兰社会的特征,艺术作品此时已摆脱隶从于宫廷或教会的封建关系,艺术家把自己的作品通过画店标价出售。首都阿姆斯特丹的画市,大约集中了20—30多家画店,画家们还常常直接为雇主完成订货。哈尔斯在哈勒姆还完成了一系列出色的群像如《哈勒姆市圣乔治市民卫队军官们的宴会》(1627)、《圣哈德里安骑士团理事们的肖像》、《哈勒姆市敬老院董事会嬷嬷们的肖像》(1664)等。这些群像作品构图上均采取了十分独特的手法,使人物似乎都处在一种散漫的、各存心思的精神状态之中。这反映出哈尔斯对待构图的自由态度。

哈尔斯主要从事肖像画创作,从1630—1650年这20年创作盛期内,一共完成了100幅以上的单人肖像和6幅群像或家庭肖像。在这些作品中哈尔斯采取了像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那样的直接画法,尤其善于使用粗放自如的笔触,明快有力地塑造生动的形象。《吉卜赛少女》中,主人公敞胸露怀、您意畅笑的表情生动而又自然。传说哈尔斯性格自由常常乘醉即兴为模特儿作画,并且与水手、流浪汉为伍。这件作品就留下了画家兴致盎然的绘画激情,色彩响亮,用笔自如,宛如听到画家兴奋地挥舞画笔,敲击画布的有节奏的声音。

17世纪中叶,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弟子凡·代克在英国创造了优美样式的肖像画风格,在北欧诸国风靡一时使荷兰肖像画家的生意一落千丈,哈尔斯的画很少有人问律,不得不拍卖财产偿还债务。他晚年的作品也失去了欢乐鲜明的色彩,黑色和白色成为画面的主调,画中人物也显得那样呆痴失神,如《圣伊丽莎白医院的董事们》(1641)、《哈列姆教老院的理事们》(1654)等,均属此列。

同伦勃朗一样,天才的画家哈尔斯晚年也过着穷困而悲惨的生活,靠慈善机关的救济金为生。1666年,在[[伦勃朗]去世两年之后,他也在贫病交加中猛然辞世。

哈尔斯 - 参考资料

1.http://www.souku.com.cn/viewtitle.jsp?url=4229790

2.http://wiki.keyin.cn/index.php/%E5%93%88%E5%B0%94%E6%96%AF

更新日期: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