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兰荪(院士)

简介: 郑兰荪,男,汉族,1954年10月生,江苏省吴江市人。1987年5月加入民盟。1986年5月在美国Rice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展开]

郑兰荪(院士)的个人经历

人物履历

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在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学习。

1982年8月至1986年5月在美国Rice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1986年6月至今在厦门大学任教。

2001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 院士。

2002年12月,当选 民盟中央副主席。 2008年1月,当选福建省第十届政协副主席。

郑兰荪

2012年7月,当选民盟福建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

2013年1月,当选福建省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

2013年3月当选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

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第十、十一届副主席,厦门市政协第九届副主席;民盟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副主席,福建省委第九、十届副主委、第十一届主委,厦门市委第九届主委。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常委。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24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郑兰荪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8年3月1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选举郑兰荪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学术兼职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结构化学、分子反应动力学、原子分子物理和波谱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兼职研究员

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兼职教授

《质谱学报》主编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原子团簇科学研究。运用激光溅射、交叉离子-分子束、离子选择囚禁等技术,设计了独特的激光溅射团簇离子源,研 制了多台激光产生原子团簇合成装置,发现了一系列新型团簇,研究了它们的特性和规律。建立了液相电弧、激光溅射、辉光放电、微波等离子体等多种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特殊构型的团簇及相关纳米结构材料。通过合成与表征一系列富勒烯形成的中间产物,研究了C60等碳原子团簇的生长过程,发现和总结了原子团簇的统计分布规律,建立了团簇形成的动力学方程及相关理论。

郑兰荪院士是首批中美联合招收的化学类(CGP项目)研究生,1982-1986年在美国Rice大学参与了原子团簇科学的开拓性研究,1986年学成归国后,旋即进入化学博士后流动站继续研究工作。1988年出站后留在化学系工作至今。

创立了厦大无机化学博士点,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使原来十分薄弱的无机化学学科得到较快发展,学科的青年教师已有7人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郑教授先后被安排和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和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社会兼职,在另一个舞台上参政议政,为科教兴国建言献策。

他是我国原子团簇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

多年来,他充分发挥国外所学之长,立足国内条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以激光产生和研究原子团簇的工作,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并得到国际同行重视的原子团簇科学研究基地,为推动这一前沿学科在国内的开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1986年回国后,他已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2004年4月30 日,由郑兰荪教授课题组等合成C50Cl10的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取得富勒烯科学的重要突破,迅速在国际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由于他出色的工作,

郑教授先后研制了激光等离子体源飞行时间质谱计、交叉分子-离子束串级质谱计、激光离子源射频离子阱质谱计等以激光产生和研究原子团簇的大型仪器,独创了液相电弧、微波等离子体等团簇合成方法,研究并明确了C60在氯参与下的形成机理,制备了管、线、鞘/核、球等多种形态的纳米材料,组装了纳米孔洞、纳米螺旋等微观结构材料。回国后,他已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

荣誉奖励

1988年,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1991年,获厦门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奖;

199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资助,

1992年,当选为厦门市劳动模范;

1993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人才计划”专家,并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1993年,福建省总工会授予他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1994年,经答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1995年,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

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998-2002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原子团簇的化学和物理”的研究,并成为项目负责人之一;

2000年,入选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2001年,由他负责的“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研究”项目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1年,他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3年,又被评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

2004年,被授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的称号。

在《Science》等刊物上发表了300多篇论文,“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研究”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民盟厦门市委会2005年获民盟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获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术论著

S. Y. Xie, F. Gao, X. Lu, R. B. Huang, C. R. Wang, X. Zhang, M. L. Liu, S. L. Deng, L. S. Zheng. Capturing the Labile Fullerene as C50Cl10. Science, 2004, 304: 699.

S. Y. Yang, L. S. Long, R. B. Huang, L. S .Zheng*, [Zn-8(SiO4)(C8H4O4)(6)](n): the firstborn of a metallosilicate-organic hybrid material family (C8H4O4 = isophthalate)Chem. Commun., 472(2002)

H. Chen, R. B. Huang, Z. X. Xie, L. H. Chen, L. S. Zheng*, Studies on carbon/sulfur cluster anions produced by laser vaporization: Experiment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and theory (ab initio calculation). II C4Sm—(4£ m £10), J. Chem. Phys., 114(2), 812(2001)

S. Y. Xie, R. B. Huang, S. L. Deng, L. J. Yu, L. S. Zheng*, Synthesis, S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ullerenes and Their Chlorinated Fragments in the Glow Discharge Reaction of Chloroform, J. Phys. Chem. B, 105(9), 1734(2001)

H. Y. Wang, R. B. Huang, H. Chen, M. H. Lin, L. S. Zheng*, Studies of Linear CnSe- (1£n£11) clusters produced from laser ablation: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s, J. Phys. Chem. A, 105(19), 4653(2001)

H. Chen, R. B. Huang, Z. C. Tang, L. S. Zheng*, Single titanium crystals encapsulated in carbon nanocages obtained by laser vaporization of sponge titanium in benzene vapor, Appl. Phys. Lett. 77(1), 91(2000)

S. Y. Xie, R. B. Huang, J. Ding, L. J. Yu, L. S. Zheng*, Formation of buckminsterfullerene and its perchlorinated fragments by laser ablation of perchloroacenaphthylene, J. Phys. Chem. A, 104(31), 7161(2000)

S. Y. Xie, R. B. Huang, L. J. Yu, J. Ding, L. S. Zheng*, Microwave Synthesis of Fullerenes from Chloroform. Appl. Phys. Lett., 75(18), 2764(1999)

Z. C. Tang, R. B. Huang, W. J. Huang, L. S. Zheng*, Laser Productions of Fullerene Ions Promoted by Additive Compounds in Carbon Targets. J. Phys. Chem. A, 102, 9993(1998)

S. Y. Xie, R. B. Huang, L. H. Chen, W. J. Huang, L. S. Zheng, Glow Discharge Synthesi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Perchlorofluoranthene and Other Perchlorinated Fragments of Buchminsterfullerene, Chem. Commun., 2045(1998)

R. B. Huang, W. J. Huang, Y. H. Wang, Z. C. Tang, L. S. Zheng*, Preparation of Decachlorocorannulene and Other Perchlorinated Fragments of Fullerenes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in Liquid Chloroform, J. Am. Chem. Soc., 119, 5954(1997)

采访报道

拿一流成果回报祖国

记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

蒋升阳

2006年07月06日03:29

“既然是祖国派我去留学,学成了当然要回来报效祖国。”在厦门大学的实验室,郑兰荪慢慢地和记者聊起来。

郑兰荪在美国留学时的导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莫利教授。一段时间后,斯莫利教授开始关注这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将“超冷的原子簇正负离子束的产生”这一课题交给了他,这是一个国际上还没有科学家尝试过的难题。郑兰荪明白,这是他求学生涯的一座山峰。他一天做一顿饭,分成三餐吃,每周学习、工作超过80个小时。最后,他的博士论文得到导师的高度评价。

1986年5月,在戴上博士帽数天后,郑兰荪毅然动身回国。美国、德国、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同行均以优厚的条件挽留,都被他谢绝了。

回国后,郑兰荪进入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他研究的方向是激光产生原子簇、激光化学等,这在当时的国内基本是空白。郑兰荪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利用国外先进实验室先做一些研究,尽快拿出成果;二是在国内一切从零开始干。这样干周期长,风险大,可能几年内出不了成果,却能在国内开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郑兰荪毅然选择了后者。他四处申请经费,购买仪器设备,筹建自己的实验室。经过努力,郑兰荪先后获得了首届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首届霍英东教育基金、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博士后研究基金的资助。1994年,他又获得了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

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郑兰荪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九五”重大项目“原子团簇化学和物理”中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300多篇论文。2004年,郑兰荪领导的科研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活泼碳50的捕获》。当年,斯莫利教授和其他两位科学家就是因为合成和发现了碳60而荣获1996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比碳60更小、更难以捕捉的碳50的发现无疑是该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突破。

郑兰荪说,科研成果的取得绝不是偶然的撞大运,成功捕获碳50,科研组从确定选题到最终取得成果,历经了10年艰辛。“刚开始,我认为要捕捉、发现碳50的成功几率非常小,但组里的年轻人能够坚持不懈地做下来,事实证明,他们的坚持是对的。”郑兰荪说,碳50这一成果全部在国内完成,这在我国科学界也是较少的。

“功成名就”的郑兰荪每周跨海往返漳州校区两次,给本科一年级学生上《化学原理》课,加上路程和备课时间,每次平均花费8小时以上。在一般人看来,本科低年级课程涉及的学科较多,课程内容与前沿学科研究关系不大,因此不少人不愿意为此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在郑兰荪看来,为本科生授课是教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直接讲给学生,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学生对本专业、本学科发展的学习信心。郑兰荪当然很忙,他要搞科研,还要带研究生,担任的许多社会职务也牵扯了不少精力,但他还是认认真真地给本科生上课。“我讲课还是蛮精彩的,我还是受表彰的u2018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u2019呢。”郑兰荪好不容易说出一句“不谦虚”的话。

《人民日报》 (2006-07-06 第14版)

更新日期: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