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科学家)

简介: 李振声(1931年2月25日-),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主要是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育成了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及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
[展开]

李振声(科学家)的个人经历

人物经历

1931年2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

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1956年,从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奔赴西部小镇-陕西杨陵(现为杨凌区),在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现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从此,李振声开始了在大西北31年的科研生涯。

1985年至1987年,中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下降,李振声带领中科院农业专家组通过3个月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大力支持下,带领本院25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投入冀、鲁、豫、皖4省的农业主战场,与地方政府联合,与兄弟单位合作,开展了大规模中低产田治理工作。

1987年,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在中国科学院率先组织实施了 “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中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同年11月,李振声考察禹城试验区后,认为“一片三洼”代表黄淮海平原主要低产类型,创造的经验特别宝贵。

李振声

1988年2月26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德州地区联合举行“科学技术与生产见面会”,李振声在会上作动员讲话。中国科学院24个研究所和4个职能局在会上介绍了251项技术成果,同13个县(市)领导、乡镇干部和农民专业户600多人交流和对接,对全院和山东省双方起到了发动作用。

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

1995年,为打破中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1999-2003年,年中国粮食生产出现连续5年减产时,他又及时提出了争取三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3年,他针对中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5年4月,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10年前美国人莱斯特·布朗的畅销书《谁来养活中国》进行了回应。

2007年08月15日,李振声做客腾讯网,向网友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小偃六号到1988年累计推广面积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解决了单体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育成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其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为了有目的、快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他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开辟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新领域,,提出了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通过系统鉴定筛选氮磷高效小麦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培育出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小麦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

他育成小麦和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新品种“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50多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筹划组织“渤海粮仓”项目,分离出耐盐小偃麦新品种和新品系。

学术论著

1.Yang Xinghong, Chen Xiaoying, Ge Qiaoying, Li Bin, Tong Yiping,Li Zhensheng, Kuang Tingyun, and Lu Congming (2007). Characterization of photosynthesis of flag leaves in a wheat hybrid and its parents grown under field conditions.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164: 318-326.

2.Zhang Xueyong, Tong Yiping, You Guangxia, Hao Chenyang, Ge Hongmei, Wang Lanfen Li Bin, Dong Yushen andLi Zhensheng(2007). Hitchhiking Effect Mapping: A new approach for discovering agronomic important genes.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6: 255-264.

3.Zheng Qi, Li Bin, Mu Sumei, Zhou Hanping,Li Zhensheng(2006). Physical mapping of the blue-grained gene(s) fromThinopyrum ponticumby GISH and FISH in a set of translocation lines with different seed colors in wheat. Genome, 49: 1109-1114.

4.An Diaoguo, Su Junying, Liu Quanyou, Zhu Yongguan, Tong Yiping, Li Junming, Jing Ruilian, Li Bin, andLi Zhensheng(2006). Mapping QTLs for nitrogen uptake in relation to the early growth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L.). Plant and Soil, 284: 73-84.

5.Su Junying, Xiao Yanmei, Li Ming, Liu Quanyou, Li Bin, Tong Yiping, Jia Jizeng andLi Zhensheng(2006). Mapping QTLs for phosphorus-deficiency tolerance at wheat seedling stage. Plant and Soil, 281: 25-36.

6.Yang Xinghong, Chen Xiaoying, Ge Qiaoying, Li Bin, Tong Yiping, Zhang Aimin,Li Zhensheng, Kuang Tingyun, Lu Congming (2006).Tolerance of photosynthesis to photoinhibition,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stress in flag leaves of wheat: a comparison between a hybridization line and its parents grown under field conditions. Plant Science, 171: 389-397.

7.WangJian, ZhuJinmao, LinQinqin, LiXiaojuan, TengNianjun,LiZhensheng, LiBin, ZhangAimin and LinJinxing (2006). Influence of

stem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cell wall components on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L.) stem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1: 679-685.

8.Tong Yiping, Zhou JingJiang,Li Zhenshengand Anthony J. Miller (2005). A two-component high-affinity nitrate uptake system in barley.Plant Journal, 41: 442-450.

9.Zhao Xueqiang, Li Yujing, Liu Jianzhong, Li Bin, Liu Quanyou, Tong Yiping, Li Jiyun, andLi Zhensheng(2004). Isol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high-affinity nitrate transporter, TaNRT2.3, from roots of wheat. Acta Botanica Sinica, 46: 347-354

10.Zhang Jijun,Ying Jia, Chang Shenghe, Li Bin,Li Zhensheng(2003).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Violaxanthin De-Epoxidase (VDE) cDNA in Wheat. Acta Botanica Sinica. 45: 981-985.

11.Davies TGE, Ying Jia, Xu Qi,Li Zhensheng, Li Jiyun and Gordon-Weeks R (2002).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utative high-affinity phosphate transporters in Chinese winter wheats.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25: 1325-1340.

12.Tang Shunxue,Li Zhensheng, Jia Xu, Larkin PJ (2000).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analyses ofThinopyrum intermedium, its partial amphiploid Zhong5, and disease-resistant derivatives in wheat.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00: 344-352.

人才培养

李振声指导学生,跳出了单纯的知识传递,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科研方面,给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鼓励青年人发挥创新精神,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学生有童依平。

获奖记录

所获奖项
?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 2005 农业部中华农业英才奖 (获奖) 1995 何粱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奖) 1989 陈嘉庚农业科技奖 (获奖) 1986 陕西科技进步特等荣誉奖(获奖) 1985 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 (获奖) 1983 陕西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获奖) 1978 全国科学大会奖(获奖)
荣誉称号
?1991 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奖) 1990 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获奖) 1982 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获奖) 1979 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获奖)

社会任职

1951-1956年,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研究实习员;

1956-1965年,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后改名为西北生物土壤究所)助理研究员,农业研究室副主任;

1965-1987年,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遗传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

1983-1987年,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

1987-1992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遗传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991--2001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93--200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第八届、第九届);

1992年至现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人物评价

李振声院士热爱祖国,品德高尚,毕生奉献于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现活跃在农业科研第一线,继续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科技部评)

感谢他为中国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和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大规模改造和治理做出的杰出贡献。(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来武评)

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生涯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无私奉献,长期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至今活跃在农业科研一线,奠基了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技术;针对国家和社会需求,不断开创小麦育种新领域新方向,积极开展农业战略研究,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评)

李振声院士是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以李振声院士为代表的科研团队主持实施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为提高盐碱地粮食作物产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评)

更新日期:202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