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彼得森

简介: 亨利·彼得森(Henry Peterson),1908年,亨利·彼得森生于伦敦一个犹太人家庭。幼年时父亲便撒手人世,家庭生活的重担落在了母亲柔弱的肩上。迫于生计的压力,母亲携彼得森移居纽约谋生。在他14岁时,作为他生活支撑的母亲也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亨利不得不结束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涯,到社会上做工赚钱,肩负起家庭生活的沉重负担。 宽厚谦和的犹太商人--钻石大王亨利·彼得森,人生也像一块宝石,磨砺的次数越多,磨砺得越精美,其价值就越高。
[展开]

亨利彼得森的个人经历

人物生平

早年

  当亨利·彼得森16岁的时候,他来到纽约一家小有名气的珠宝店当学徒。这家珠宝店的老板犹太人卡辛,是纽约最好的珠宝工匠之一。作为一个珠宝商,他在纽约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和公子小姐中颇有声誉,他们对卡辛的名字就像对好莱坞电影明星一样熟悉。卡辛手艺超群,凡经过他亲手镶嵌的首饰都能赢得人们的赞誉并卖到很高的价钱。

  但是卡辛作为珠宝店的老板,又是一个目中无人、言语刻薄的暴君,他对学徒的严厉简直到了暴虐的程度,珠宝店的学徒在他面前无不蹑手蹑脚、谨慎从事,惟恐自己的疏忽和过错惹怒了这个六亲不认的老板。

学艺

  对于珠宝尤其是钻石的生产而言,最艰苦、最难以掌握的基本功莫过于凿石头。亨利上班第一天,卡辛给他安排的任务就是练习凿石头,开始了他炼狱般的学徒生涯。根据卡辛的"教诲",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要求用手锤和斧子打成10块尺寸相同的小石块,并规定不干完不许吃饭。亨利从没有干过这种活,看着这一块石头发呆良久,不知如何下手,惟恐一不小心招来老板的训斥和挖苦。但是他别无选择,只得硬着头皮干。他先把大石头劈成10小块,然后以10块中最小的那块为标准,慢慢雕凿其他9块。虽说石头质地不是特别坚硬,但是层次非常分明,稍不小心就会把石头凿下一大块而前功尽弃,并招来老板的呵斥。

  母亲看着孩子日渐消瘦的面容和血迹斑斑的双手,实在不忍心让孩子受这种委屈与折磨。但她知道对于穷人家的孩子,除了靠吃苦而谋生外别无选择。在母亲的感召下,亨利也别无选择,并且在心里燃烧起强烈的成功欲望。他相信自己受一些苦难与委屈,并最终能够学到这门手艺。

立足

  万事开头难,自己支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张工作台就可以了,但是在房租昂贵的纽约找一块地方

亨利彼得森

  又谈何易?关键时刻,还是有着互助意识的犹太同胞帮了他的忙。他就是彼得珠宝店里当学徒时认识的犹太技工詹姆。詹姆与他人合资在纽约附近开了一个小珠宝店。彼得森去找他想办法,詹姆他们的小珠宝店很小,约有12平方米,已经摆放了两张工作台。詹姆很热心,看他处境艰难,允许他在这个小房间里再摆一张工作台,每月只收10美元租金。

  工作台得到了解决,但是身无分文的彼得森无力预付房租,必须找到活儿干,否则仍然无法生存。到了第23天,他终于揽到了一笔生意,一个贵妇人有一只2克拉的钻石戒指松动了,需要坚固一下,她在拿出戒指前郑重地问彼得森跟谁学的手艺,当得知面前这个首饰匠是卡辛的徒弟时,她就放心地把戒指交给了他。这对彼得森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想不到卡辛的名字在这些有钱人中有如此分量,他马上想到借助卡辛的名气揽生意。也正是从此开始,他深刻地意识到了声誉的重要性。

  尽管自己和师傅之间有一段无法说清的恩怨,但是他从心里还是对老师心存感激。彼得森靠着"卡辛的徒弟"这块招牌干了两三个月,生意不错。这时,西州的一家戒指厂的生产线出了问题,急需一个有经验的工匠做装配。在听说彼得森的名气后,这家戒指厂商慕名请他去负责,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工作。有很多人慕名来找他加工首饰,他都一一热情接待,把业余时间都用在加工首饰上。当然,他每星期的收入也开始明显增多,有时可赚到170多美元。这样,他一边在工厂工作,一边加工首饰,终于在经济大萧条的年代里度过了失业难关,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发展

  1935年秋,彼得森创业生涯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一天上午,一个陌生人敲开了彼得森的门,这人就是哈特·梅辛格。他是纽约远近闻名的珠宝商人,早在彼得森当学徒时,就不止一次地听老师卡辛说起哈特·梅辛格,一个最精明的犹太首饰商。当这个大名鼎鼎的梅辛格出现在彼得森的面前时,他简直有种难以相信和欣喜若狂的感觉。

  原来梅辛格此次来找彼得森,是在知晓了彼得森的名气后,为他在纽约地区的销售网长期订货的,这正是彼得森梦寐以求的事情。当然梅辛格也是独具慧眼,知道卡辛的高徒彼得森的手艺,决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梅辛格对彼得森非常信任,授权彼得森以极大的自主权。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按照自己的方式加工,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生产出来的首饰梅辛格全部收购。梅辛格为充分发挥彼得森的聪明才智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源。从此,彼得森每星期起码可挣50美元。声名鹊起的彼得森,手艺也完全得到了上流社会的承认和赞许,找他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成就及荣誉

创业

  这时一个念头浮现在他的脑际。回忆自己半生所做过的首饰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价值昂贵的珍品,但都没有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偏偏是自己当初用15美元的本钱为未婚妻做的戒指,永远留在了他的记忆深处。

  当看到妻子手上的那枚戒指,记忆里就浮现出妻子当时戴上戒指时那种兴奋、喜悦的眼神。其他人同样也会把结婚戒指作为爱情的见证而倍加珍惜。而且只要人们的经济条件允许,人们对购买作为爱情信物的戒指会慷慨解囊,因此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是,在当时的首饰生产经营者中,尚没有专门从事结婚戒指经营的人。灵感就这样产生了,他在和詹姆协商后,果断作出决定:成立一个生产订婚、结婚戒指的公司。

  彼得森的构思固然新奇,他也为此兴奋不已。但是当兴奋过后,他还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资金短缺。他只得硬着头皮去银行申请贷款不料几次申请都碰了钉子,彼得森心灰意冷后,开始广泛发信招募投资者,但仍然无效。正当一筹莫展之际,他过去的一个顾客--一家银行常务董事的妻子竟帮了他的大忙。这个女人曾经让彼得森加固过她的红玛瑙戒指,对彼得森的手艺非常赞赏,对他的忠厚品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很钦佩满意。她认为银行把资金贷给这样老实厚道、勤勉进取的人绝对万无一失。她看到彼得森的信后,极力劝说丈夫贷款给彼得森。当然这样的贷款对一位银行常务董事来说自然是不在话下。彼得森终于得到了建立公司的注册资金。

特色

  "特色戒指公司"在几经周折后终于挂牌营业了。既然是"特色戒指公司",生产的戒指就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否则就是哗众取宠,名不副实。经过多方面的考察,彼得森在订婚戒指图案的表现手法上大动脑筋。因为象征着爱情的首饰大多以心形成构图,这已为广大消费者所公认所接受,彼得森对此传统仍然沿用。但是在构图的表现手法上,彼得森却匠心独具。他把宝石雕成两颗心互抱状,表现一对恋人心心相连,再用白金铸成两朵花将宝石托住,表示爱情的美好与纯洁;两个白金穗中各有一个天使般的婴孩,一个是男婴,一个是女婴,手中牵着挂在宝石上的银丝线,以此祝福新郎新娘未来美满幸福的小家庭。那条男女婴儿牵的银丝线更是别出心裁,那银丝线上有许多手工镂刻出来的皱纹,皱纹的数目可以随意增减,这样就为购买者留出做记号的余地,例如男女双方的生日、订婚日期、结婚年龄或其他私人秘密,都可以通过"皱纹"多少表示出来。

  这一成功的设计果然使彼得森一举成名,"特色戒指公司"生产的戒指一炮打响,赢得了顾客的认可和赞誉,公司的生意日渐兴隆。经过艰难困苦的他在得了第一桶金之后,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不断地探索戒指生产的新工艺、新方法,并于1948年发明了镶嵌戒指的"内锁法"。

荣誉

  这项发明很快获得了专利,珠宝商们争相购买,彼得森赚取了大笔的技术转让费。那个女影星也成了彼得森的义务广告宣传员,从此,那些崇拜电影明星的太太小姐们,得知这枚戒指出自彼得森之手,便不惜花大价钱请他做首饰,她们以拥有彼得森亲手制作的首饰为荣耀。

腾飞

  1955年,彼得森又发明了一种"联钻镶嵌法",采用这种方法把两块宝石合在一起做成的首饰,可使1克拉的钻石看起来像2克拉那样大。这种大轰动效应,使人们纷纷抢购这种戒指,而珠宝商们纷纷购买这项专利。彼得森凭借自己多年卧薪尝胆积累的经验,最终成为"钻石大王"。

个人其它信息

恩师

  彼得森16岁随卡辛学艺,据亨利·彼得森讲,尽管老板非常苛刻,但也是为了让他们早日掌握打造石头的要领,因为对于钻石生产而言,打造石头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基本功。老板也是借此来考验学徒们的意志,因为如果过不了这一关,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成功的钻石商人的。学徒第一天下来,亨利腰酸腿痛,四肢发软,眼睛发胀,但依然没能完成老板的任务。以后的数天里,他简直变成了一台麻木的机器在那里机械地运转,整日挥汗如雨地在那里劈凿。但是后来成就了事业的亨利·彼得森对于卡辛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说如果没有卡辛的严厉要求,他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钻石大王"。

“内锁法”的诞生

  一天,一个富商慕名来找彼得森,那人拿出一颗硕大美丽的蓝宝石,要求彼得森镶嵌出个与众不同的戒指,并且最好能够使蓝宝石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商人想把这枚特别的戒指送给自己的女友--一个著名的电影明星。彼得森在图案上下功夫不会有什么惊人之举,惟有在那颗蓝宝石上打镶嵌戒指的办法,如用金属把宝石包托起来,这样宝石有近一半被遮盖起来,也就是说一块宝石料做成首饰后至少有1/3大小被掩盖。而商人的要求就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宝石。他发明了一种新的连接方法--内锁法。用这种方法制造的手饰,宝石的90%暴露在外,只有底部的一点面积像果实与芥蒂相连接那样。

  商人出了高价满意离去,彼得森再次声名远扬。他从心眼里对那位富商表示感激,如果没有他"苛刻"的要求,就没有在戒指镶嵌工艺上巨大影响的"内锁法"的诞生。

成功关键

白手起家

  常言道,人生似玉石,磨砺次数越多,变得越精美,其价值也将越高。"钻石大王"亨利·彼得森就是这样的人,正如他的绰号一样,经过数次磨砺之后终于变成了价值连城的宝石。

  彼得森16岁成为珠宝商人的学徒,开始了自己的"钻石人生"。此后白手起家,经历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之后,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特色戒指公司,多年之后,成为享誉世界的"钻石大王"。

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犹太商人,彼得森的身上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还是一个宽厚、谦和的典范。他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甚至成为人们竞相追逐和模仿的偶像。

独一无二

  彼得森认为做生意,是头脑的较量。他善于打破传统,开创自己的特色,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新的方法,在珠宝界闯出一独一无二的路。

个人轶事

  这一天,彼得森正在公司忙碌地工作,一个西班牙人找到了彼得森。他向彼得森做了自我介绍:"您好,彼得森先生,我叫西索科,经营着女士手提包生意。每天,我都非常努力地工作。天不亮我就起来准备一天的工作,晚上更是最后一个关门打烊的。可是,就算是这样拼命地干活,我的生意却总是不温不火的。

  "特别是在淡季的时候,有时甚至一两天都卖不出一件皮具。为此,我感到非常的苦恼,我也曾向身边的朋友们求教过,但试过很多办法却毫无起色。现在,我的提包生意一直惨淡经营,没准哪一天就要破产倒闭了。

  "后来,一个朋友对我谈起了您,他说您可能会帮我走出这个困境。为了避免遭受那样的厄运,请您一定要为我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我在这里先行谢过了!"

  听完西索科的介绍,彼得森沉思了一会儿,开口说道:"西索科先生,在您看来,做生意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呢?"

  西索科完全没有想到彼得森会向问这样的问题,他用手挠了挠头,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

  卖苦力不能赚大钱

  在仔细思考了一会儿,西索科才回答道:"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勤劳的人与财富更加有缘。所以依我看,只有那些辛勤劳作的人,才能将生意打理好,让自己快速奔向富裕。"

  "难道您真是这样想的?"西索科的话让彼得森十分惊诧。

  "怎么,我说错了吗?"

  "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话,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做生意可不像是耕作,只要勤勉地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可以应付了。我们犹太民族早就说过:’做生意,仅仅知道不停地干活是不够的。’换句话说,如果你想依靠做生意发财,只靠勤奋显然是不够的!"

  "那……"西索科越听越迷惑。

  "不错,勤勉的确是做好生意的一个好习惯。犹太人的父母也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说,对于勤劳的人,造物主总是会给予他最高的荣誉和奖赏;而懒惰的人通常什么也得不到。但是,这并不是说有了勤劳的品格之后,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有这样一个寓言,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同时掉进了只有一个小口的瓶子里。蜜蜂为了早点出去,开始在瓶子底部转来转去,一刻不停地叮咬,希望可以咬破瓶子飞出去。而苍蝇的反应却截然相反,当它在瓶子里转了几圈,发现四周都很坚硬后,便飞到了瓶口去寻找出去的路。

  "结果,苍蝇在顶部转了几圈之后,意外地发现了那个小口,一下子就飞出去了;而蜜蜂却在瓶子底部找寻了两天两夜后,死在了瓶子里。

  "我们的祖先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像蜜蜂一样只知道不停地埋头苦干,因为他们虽然很勤奋,但却往往是徒劳无功、枉费心机的;要学会像苍蝇一样,准确地找到奋斗的方向,找到获得生存的机会。"

  "哦,原来是这个样子!"

  "不错,我想你也一定看到过很多犹太商人虽看似不甚忙碌却颇为富有吧?"

  "是啊,难道说……"

  "不错,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成功并不是比别人更勤奋,虽说他们也非常努力,但最关键在于对自己手上的资源最有效的运用,而不是对自己的充分利用。也就是说,他们总是知道该在什么地方投入精力,什么地方根本就不需要投入精力。

  "记得在一次年会上,一个醉醺醺的下属曾经自嘲地对我说道:’老板,讲到勤奋,你根本比不上我;可为什么论成功,我却根本不能和您比呢?’

  "我反问道:’为什么我应该比你们更加勤奋呢?难道说我非得勤奋才能走向成功吗?告诉你们吧,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可比你们勤奋刻苦多了。但和你们一样,我也挣得非常非常少!我于是向老板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对我说的吗?他竟然告诉我,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都很勤奋,但并不是这些人都能够发财致富!’

  "听了我的话,我的下属诧异地问道:’勤奋发不了财?那不靠勤奋又靠什么?’我告诉他,当时我也这样问了我的老板,但我的老师却略带调侃地说:’难道缺我一个,地球就不转了吗?我的工作,就是提供让别人有机会勤奋的工作职位,而不是让自己比他们更勤奋!’

  "那个下属听完深有感悟,并连连地向我道谢,说我教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条真理。

  "所以,西索科先生,您一定要清楚,勤奋虽然很重要,但却肯定不是做好生意的关键条件。

  "想想我们的祖先们吧,他们显然比我们要勤劳得多,但他们并没有创造出比现在更高的物质生活,这不也正说明了光靠勤奋和卖苦力是不能变得富有吗?

  "很多犹太商人之所以能够给过得舒适,同时又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并不是沉重的劳动带来的,更不是拼命地工作、盲目地跟随创造的,而是归功于一个富足的头脑。他们总是专心自己的事情,把时间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或者可以这样说,与其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不如多动些脑子!"

社会评价

  在美国,"钻石大王"彼得森和他的"特色戒指公司"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彼得森从16岁给珠宝商当学徒开始,白手起家,经历了令人难以想像的艰辛,最后一跃而成为享誉世界的"钻石大王"。他不仅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犹太商人,而且其宽厚、谦和、与人为善的修养也堪为商人的道德典范,并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

亨利·彼得森

  亨利·彼得森(Henry Petersen,1908-):宽厚谦和的犹太商人,钻石大王  人生也像一块宝石,磨砺的次数越多,磨砺得越精美,其价值就越高。在美国,"钻石大王"彼得森和他的"特色戒指公司"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彼得森从16岁给珠宝商当学徒开始,白手起家,经历了令人难以想像的艰辛,最后一跃而成为享誉世界的"钻石大王"。他不仅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犹太商人,而且其宽厚、谦和、与人为善的修养也堪为商人的道德典范,并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

亨利·彼得森简介

  1908年,亨利·彼得森生于伦敦一个犹太人家庭。幼年时父亲便撒手人世,家庭生活的重担落在了母亲柔弱的肩上。迫于生计的压力,母亲携彼得森移居纽约谋生。在他14岁时,作为他生活支撑的母亲也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亨利不得不结束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涯,到社会上做工赚钱,肩负起家庭生活的沉重负担。

  当亨利·彼得森16岁的时候,他来到纽约一家小有名气的珠宝店当学徒。这家珠宝店的老板犹太人卡辛,是纽约最好的珠宝工匠之一。作为一个珠宝商,他在纽约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和公子小姐中颇有声誉,他们对卡辛的名字就像对好莱坞电影明星一样熟悉。卡辛手艺超群,凡经过他亲手镶嵌的首饰都能赢得人们的赞誉并卖到很高的价钱。

  但是卡辛作为珠宝店的老板,又是一个目中无人、言语刻薄的暴君,他对学徒的严厉简直到了暴虐的程度,珠宝店的学徒在他面前无不蹑手蹑脚、谨慎从事,惟恐自己的疏忽和过错惹怒了这个六亲不认的老板。

  对于珠宝尤其是钻石的生产而言,最艰苦、最难以掌握的基本功莫过于凿石头。亨利上班第一天,卡辛给他安排的任务就是练习凿石头,开始了他炼狱般的学徒生涯。根据卡辛的"教诲",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要求用手锤和斧子打成10块尺寸相同的小石块,并规定不干完不许吃饭。亨利从没有干过这种活,看着这一块石头发呆良久,不知如何下手,惟恐一不小心招来老板的训斥和挖苦。但是他别无选择,只得硬着头皮干。他先把大石头劈成10小块,然后以10块中最小的那块为标准,慢慢雕凿其他9块。虽说石头质地不是特别坚硬,但是层次非常分明,稍不小心就会把石头凿下一大块而前功尽弃,并招来老板的呵斥。

  后来据亨利·彼得森讲,尽管老板非常苛刻,但也是为了让他们早日掌握打造石头的要领,因为对于钻石生产而言,打造石头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基本功。老板也是借此来考验学徒们的意志,因为如果过不了这一关,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成功的钻石商人的。学徒第一天下来,亨利腰酸腿痛,四肢发软,眼睛发胀,但依然没能完成老板的任务。以后的数天里,他简直变成了一台麻木的机器在那里机械地运转,整日挥汗如雨地在那里劈凿。但是后来成就了事业的亨利·彼得森对于卡辛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说如果没有卡辛的严厉要求,他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钻石大王"。

  母亲看着孩子日渐消瘦的面容和血迹斑斑的双手,实在不忍心让孩子受这种委屈与折磨。但她知道对于穷人家的孩子,除了靠吃苦而谋生外别无选择。在母亲的感召下,亨利也别无选择,并且在心里燃烧起强烈的成功欲望。他相信自己受一些苦难与委屈,并最终能够学到这门手艺。

亨利·彼得森创业历程

  万事开头难,自己支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张工作台就可以了,但是在房租昂贵的纽约找一块地方又谈何易?关键时刻,还是有着互助意识的犹太同胞帮了他的忙。他就是彼得珠宝店里当学徒时认识的犹太技工詹姆。詹姆与他人合资在纽约附近开了一个小珠宝店。彼得森去找他想办法,詹姆他们的小珠宝店很小,约有12平方米,已经摆放了两张工作台。詹姆很热心,看他处境艰难,允许他在这个小房间里再摆一张工作台,每月只收10美元租金。

  工作台得到了解决,但是身无分文的彼得森无力预付房租,必须找到活儿干,否则仍然无法生存。到了第23天,他终于揽到了一笔生意,一个贵妇人有一只2克拉的钻石戒指松动了,需要坚固一下,她在拿出戒指前郑重地问彼得森跟谁学的手艺,当得知面前这个首饰匠是卡辛的徒弟时,她就放心地把戒指交给了他。这对彼得森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想不到卡辛的名字在这些有钱人中有如此分量,他马上想到借助卡辛的名气揽生意。也正是从此开始,他深刻地意识到了声誉的重要性。

  尽管自己和师傅之间有一段无法说清的恩怨,但是他从心里还是对老师心存感激。彼得森靠着"卡辛的徒弟"这块招牌干了两三个月,生意不错。这时,西州的一家戒指厂的生产线出了问题,急需一个有经验的工匠做装配。在听说彼得森的名气后,这家戒指厂商慕名请他去负责,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工作。有很多人慕名来找他加工首饰,他都一一热情接待,把业余时间都用在加工首饰上。当然,他每星期的收入也开始明显增多,有时可赚到170多美元。这样,他一边在工厂工作,一边加工首饰,终于在经济大萧条的年代里度过了失业难关,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1935年秋,彼得森创业生涯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一天上午,一个陌生人敲开了彼得森的门,这人就是哈特·梅辛格。他是纽约远近闻名的珠宝商人,早在彼得森当学徒时,就不止一次地听老师卡辛说起哈特·梅辛格,一个最精明的犹太首饰商。当这个大名鼎鼎的梅辛格出现在彼得森的面前时,他简直有种难以相信和欣喜若狂的感觉。

  原来梅辛格此次来找彼得森,是在知晓了彼得森的名气后,为他在纽约地区的销售网长期订货的,这正是彼得森梦寐以求的事情。当然梅辛格也是独具慧眼,知道卡辛的高徒彼得森的手艺,决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梅辛格对彼得森非常信任,授权彼得森以极大的自主权。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按照自己的方式加工,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生产出来的首饰梅辛格全部收购。梅辛格为充分发挥彼得森的聪明才智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源。从此,彼得森每星期起码可挣50美元。声名鹊起的彼得森,手艺也完全得到了上流社会的承认和赞许,找他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亨利·彼得森特色

  这时一个念头浮现在他的脑际。回忆自己半生所做过的首饰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价值昂贵的珍品,但都没有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偏偏是自己当初用15美元的本钱为未婚妻做的戒指,永远留在了他的记忆深处。

  当看到妻子手上的那枚戒指,记忆里就浮现出妻子当时戴上戒指时那种兴奋、喜悦的眼神。其他人同样也会把结婚戒指作为爱情的见证而倍加珍惜。而且只要人们的经济条件允许,人们对购买作为爱情信物的戒指会慷慨解囊,因此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是,在当时的首饰生产经营者中,尚没有专门从事结婚戒指经营的人。灵感就这样产生了,他在和詹姆协商后,果断作出决定:成立一个生产订婚、结婚戒指的公司。

  彼得森的构思固然新奇,他也为此兴奋不已。但是当兴奋过后,他还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资金短缺。他只得硬着头皮去银行申请贷款不料几次申请都碰了钉子,彼得森心灰意冷后,开始广泛发信招募投资者,但仍然无效。正当一筹莫展之际,他过去的一个顾客--一家银行常务董事的妻子竟帮了他的大忙。这个女人曾经让彼得森加固过她的红玛瑙戒指,对彼得森的手艺非常赞赏,对他的忠厚品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很钦佩满意。她认为银行把资金贷给这样老实厚道、勤勉进取的人绝对万无一失。她看到彼得森的信后,极力劝说丈夫贷款给彼得森。当然这样的贷款对一位银行常务董事来说自然是不在话下。彼得森终于得到了建立公司的注册资金。

  "特色戒指公司"在几经周折后终于挂牌营业了。既然是"特色戒指公司",生产的戒指就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否则就是哗众取宠,名不副实。经过多方面的考察,彼得森在订婚戒指图案的表现手法上大动脑筋。因为象征着爱情的首饰大多以心形成构图,这已为广大消费者所公认所接受,彼得森对此传统仍然沿用。但是在构图的表现手法上,彼得森却匠心独具。他把宝石雕成两颗心互抱状,表现一对恋人心心相连,再用白金铸成两朵花将宝石托住,表示爱情的美好与纯洁;两个白金穗中各有一个天使般的婴孩,一个是男婴,一个是女婴,手中牵着挂在宝石上的银丝线,以此祝福新郎新娘未来美满幸福的小家庭。那条男女婴儿牵的银丝线更是别出心裁,那银丝线上有许多手工镂刻出来的皱纹,皱纹的数目可以随意增减,这样就为购买者留出做记号的余地,例如男女双方的生日、订婚日期、结婚年龄或其他私人秘密,都可以通过"皱纹"多少表示出来。

  这一成功的设计果然使彼得森一举成名,"特色戒指公司"生产的戒指一炮打响,赢得了顾客的认可和赞誉,公司的生意日渐兴隆。经过艰难困苦的他在得了第一桶金之后,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不断地探索戒指生产的新工艺、新方法,并于1948年发明了镶嵌戒指的"内锁法"。

  一天,一个富商慕名来找彼得森,那人拿出一颗硕大美丽的蓝宝石,要求彼得森镶嵌出个与众不同的戒指,并且最好能够使蓝宝石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商人想把这枚特别的戒指送给自己的女友--一个著名的电影明星。彼得森在图案上下功夫不会有什么惊人之举,惟有在那颗蓝宝石上打镶嵌戒指的办法,如用金属把宝石包托起来,这样宝石有近一半被遮盖起来,也就是说一块宝石料做成首饰后至少有1/3大小被掩盖。而商人的要求就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宝石。他发明了一种新的连接方法--内锁法。用这种方法制造的手饰,宝石的90%暴露在外,只有底部的一点面积像果实与芥蒂相连接那样。

  商人出了高价满意离去,彼得森再次声名远扬。他从心眼里对那位富商表示感激,如果没有他"苛刻"的要求,就没有在戒指镶嵌工艺上巨大影响的"内锁法"的诞生。这项发明很快获得了专利,珠宝商们争相购买,彼得森赚取了大笔的技术转让费。那个女影星也成了彼得森的义务广告宣传员,从此,那些崇拜电影明星的太太小姐们,得知这枚戒指出自彼得森之手,便不惜花大价钱请他做首饰,她们以拥有彼得森亲手制作的首饰为荣耀。

  1955年,彼得森又发明了一种"联钻镶嵌法",采用这种方法把两块宝石合在一起做成的首饰,可使1克拉的钻石看起来像2克拉那样大。这种大轰动效应,使人们纷纷抢购这种戒指,而珠宝商们纷纷购买这项专利。彼得森凭借自己多年卧薪尝胆积累的经验,最终成为"钻石大王"。

亨利·彼得森成功的关键

  常言道,人生似玉石,磨砺次数越多,变得越精美,其价值也将越高。"钻石大王"亨利·彼得森就是这样的人,正如他的绰号一样,经过数次磨砺之后终于变成了价值连城的宝石。

  彼得森16岁成为珠宝商人的学徒,开始了自己的"钻石人生"。此后白手起家,经历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之后,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特色戒指公司,多年之后,成为享誉世界的"钻石大王"。

  作为一名犹太商人,彼得森的身上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还是一个宽厚、谦和的典范。他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甚至成为人们竞相追逐和模仿的偶像。

  这一天,彼得森正在公司忙碌地工作,一个西班牙人找到了彼得森。他向彼得森做了自我介绍:"您好,彼得森先生,我叫西索科,经营着女士手提包生意。每天,我都非常努力地工作。天不亮我就起来准备一天的工作,晚上更是最后一个关门打烊的。可是,就算是这样拼命地干活,我的生意却总是不温不火的。

  "特别是在淡季的时候,有时甚至一两天都卖不出一件皮具。为此,我感到非常的苦恼,我也曾向身边的朋友们求教过,但试过很多办法却毫无起色。现在,我的提包生意一直惨淡经营,没准哪一天就要破产倒闭了。

  "后来,一个朋友对我谈起了您,他说您可能会帮我走出这个困境。为了避免遭受那样的厄运,请您一定要为我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我在这里先行谢过了!"

  听完西索科的介绍,彼得森沉思了一会儿,开口说道:"西索科先生,在您看来,做生意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呢?"

  西索科完全没有想到彼得森会向问这样的问题,他用手挠了挠头,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

  卖苦力不能赚大钱

  在仔细思考了一会儿,西索科才回答道:"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勤劳的人与财富更加有缘。所以依我看,只有那些辛勤劳作的人,才能将生意打理好,让自己快速奔向富裕。"

  "难道您真是这样想的?"西索科的话让彼得森十分惊诧。

  "怎么,我说错了吗?"

  "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话,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做生意可不像是耕作,只要勤勉地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可以应付了。我们犹太民族早就说过:’做生意,仅仅知道不停地干活是不够的。’换句话说,如果你想依靠做生意发财,只靠勤奋显然是不够的!"

  "那……"西索科越听越迷惑。

  "不错,勤勉的确是做好生意的一个好习惯。犹太人的父母也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说,对于勤劳的人,造物主总是会给予他最高的荣誉和奖赏;而懒惰的人通常什么也得不到。但是,这并不是说有了勤劳的品格之后,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有这样一个寓言,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同时掉进了只有一个小口的瓶子里。蜜蜂为了早点出去,开始在瓶子底部转来转去,一刻不停地叮咬,希望可以咬破瓶子飞出去。而苍蝇的反应却截然相反,当它在瓶子里转了几圈,发现四周都很坚硬后,便飞到了瓶口去寻找出去的路。

  "结果,苍蝇在顶部转了几圈之后,意外地发现了那个小口,一下子就飞出去了;而蜜蜂却在瓶子底部找寻了两天两夜后,死在了瓶子里。

  "我们的祖先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像蜜蜂一样只知道不停地埋头苦干,因为他们虽然很勤奋,但却往往是徒劳无功、枉费心机的;要学会像苍蝇一样,准确地找到奋斗的方向,找到获得生存的机会。"

  "哦,原来是这个样子!"

  "不错,我想你也一定看到过很多犹太商人虽看似不甚忙碌却颇为富有吧?"

  "是啊,难道说……"

  "不错,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成功并不是比别人更勤奋,虽说他们也非常努力,但最关键在于对自己手上的资源最有效的运用,而不是对自己的充分利用。也就是说,他们总是知道该在什么地方投入精力,什么地方根本就不需要投入精力。

  "记得在一次年会上,一个醉醺醺的下属曾经自嘲地对我说道:’老板,讲到勤奋,你根本比不上我;可为什么论成功,我却根本不能和您比呢?’

  "我反问道:’为什么我应该比你们更加勤奋呢?难道说我非得勤奋才能走向成功吗?告诉你们吧,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可比你们勤奋刻苦多了。但和你们一样,我也挣得非常非常少!我于是向老板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对我说的吗?他竟然告诉我,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都很勤奋,但并不是这些人都能够发财致富!’

  "听了我的话,我的下属诧异地问道:’勤奋发不了财?那不靠勤奋又靠什么?’我告诉他,当时我也这样问了我的老板,但我的老师却略带调侃地说:’难道缺我一个,地球就不转了吗?我的工作,就是提供让别人有机会勤奋的工作职位,而不是让自己比他们更勤奋!’

  "那个下属听完深有感悟,并连连地向我道谢,说我教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条真理。

  "所以,西索科先生,您一定要清楚,勤奋虽然很重要,但却肯定不是做好生意的关键条件。

  "想想我们的祖先们吧,他们显然比我们要勤劳得多,但他们并没有创造出比现在更高的物质生活,这不也正说明了光靠勤奋和卖苦力是不能变得富有吗?

  "很多犹太商人之所以能够给过得舒适,同时又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并不是沉重的劳动带来的,更不是拼命地工作、盲目地跟随创造的,而是归功于一个富足的头脑。他们总是专心自己的事情,把时间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或者可以这样说,与其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不如多动些脑子!"

  

更新日期: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