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宏(教授)

简介: 林德宏,男,1938年生,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在南京大学任教。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78年担任科技哲学硕士生指导教师,1986年任教授,现为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曾任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哲学系主任、省社科联副主席。现任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自然哲学委员会主任、省社科联常务理事、《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副主编、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担任哲学系自然辩证法课、理科硕士生自然辩证法课以及面对全校的自然科学史课程。科学史教学获普通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此外还获省优秀教学奖二等奖、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宝钢教学奖。
[展开]

林德宏(教授)的个人经历

获奖情况

1.“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第三届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1

2.“第二次战略转移”全国报纸理论宣传1991年度优秀理论文章奖

3.“江苏科技兴省的国民素质研究”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

4.“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教委二等奖 1992

5.《东方的智慧》第四届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4

林德宏

6.南京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导师教师育人奖 1994

7.高科技与社会文库,省教委优秀成果二等奖

8.“中华国威”、“爱我中华”丛书之一,江苏少儿出版社,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1993 9.“中华国威”、“爱我中华”丛书之一,江苏少儿出版社,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1994

10.“中华国威”、“爱我中华”丛书之一,江苏少儿出版社,江苏省图书奖精品奖 1994

11.“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修订本)南京大学教材特等奖 1995

12.南京大学奖教金特等奖 1995

13.东方的智慧—东方自然观与科学的发展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5 14.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修订本) 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教委二等奖 1995

出版著作

1. 《科学思想史》 1985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 林德宏等主编 《哲学的现代科学例证》 1986吉林人民出版社

3. 林德宏主编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1988南京大学出版社

4. 林德宏主编,沈骊天等 《当代科学的冲击》 1989 南京大学出版社

5. 林德宏等 《自然辩证法基础教程》 1990兰州大学出版社

6. 林德宏 张彦 《系统自组织概论》 1990 南京大学出版社

7. 林德宏等 《科学认识论导论》 1990 吉林人民出版社

8. 林德宏副主编 《科学认识发生论》 1990吉林人民出版社

9. 《伟大而平凡的人—科学家剖析》 1992.09南京大学出版社

10. 《高科技:第一生产力》 1993 南京大学出版社

11. 林德宏主编 《高科技与社会文库》 1993 南京大学出版社

12. 林德宏 张相轮《东方的智慧—东方自然观与科学的发展》1993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3. 林德宏,肖玲主编 《高科技与社会纵横谈》 1993.05 南京大学出版社

14. 林德宏 陈文林主编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修订本)》 1994.01南京大学出版社

15. 林德宏 肖玲等著 《科学认识思想史》 1995.12江苏教育出版社

16. 林德宏 步惜渔主编 《经济哲学研究》 1996.06 南京大学出版社

17. 林德宏主编,鲁品越,沈晓珊,徐小跃等参编 《哲学概论》 1997.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18. 禅林宝训释译 1997.04.01 台湾佛光出版社

19. 创造的动力 2001.02.26安徽教育出版社

20. 综合理科 2001.06.26江苏教育出版社

21. 人:物质精神二象性 2001.09.26 自然辩证法研究

22.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2001.11.26苏州大学出版社

23. 时空的超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002.12.17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发表论文

1. 林德宏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 1978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No.3 2. 林德宏 蒸气机是革命家 1978.05.08 新华日报 3. 科学的思路 1979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No.3 4. 科学家的内心世界 1980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No.3 5. 林德宏 道德—科学人才成功的重要因素 1981.05.05 新华日报 6.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1982 南京大学学报 No.2 7.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983 群众 No.8 8. 笛卡儿派与牛顿派之争的科学启示 1984 百科知识 No.8 9. 贵在启发—评《科学逻辑》 1985 南京大学学报 No.1 新华文摘 No.5 10. 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 1985 南京大学学报增刊 11. 自然位置、引力、空间弯曲 1986 《天文学哲学问题论集》 人民出版社 12. 关于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1986 江苏社联通讯 No.6 13. 自然科学史概要 1988 科学研究的艺术 湖北人民出版社 14. 评普利高津的科学思想 1988 南京大学学报 No.2 15.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思想史的关系 1989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No.5 16. 自然辩证法案例教学(序) 1989.07 河海大学出版社 17. 认真研究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思想 1990 南京大学学报 No.2 18. 林德宏 肖玲 试论社会科学方法向自然科学的渗透 1990 江海学刊 No.4 19. 中国古代宇宙模型与古代常识 1990 中国文化月刊 No.132 20. 元气论的科学价值 1990 天府新论 No.6 21. 现代科技革命与企业文化 1990 《企业文化与企业哲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 22. 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科学的价值 199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No.5 23. 科学思潮 1990 哲学动态 No.10 2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 1990 江苏社会科学 No.4 25. 科学技术论(序) 1990.02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6. 李约瑟的道路 1991 哲学研究 No.1 27. 社会主义与我国科技的发展 1991.02.06 南京日报 28. 马克思主义概论(序) 1991.07 东南大学出版社 29. 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序) 1991.09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3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1.09.08 江苏科技报 31. 又一次战略转移 1991.09.16 新华日报 32. 高科技—神奇的力量 1991.12.09 新华日报 33. 划清同唯科技论与反科技论的界限 1992 高校理论参考 No.1 34. 高科技:第一生产力 1992 自然辩证法研究 No.3 35. 东方智慧的第四次大浪潮《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1992 南京大学出版社 36. 论新生产力革命及其科学技术基础 1992 南京社会科学 No.6 37. 试论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1992 南京大学学报(特辑) 38. 种豆得瓜 1992.01.06 新华日报 39. 简评唯科技论与反科技论 1992.02.26 南京日报 40. 西方科学历程及其理论透视(序) 1992.0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1. "傻瓜机"与聪明人 1992.06.01 新华日报 42. 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 1992.09.14 新华日报 43. 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科学《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2.11 浙江教育出版社 44. 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 1993 哲学研究 No.10 45. 突出重点,更新内容,面向经济 1993 自然辩证法研究(增刊) 46. 自然观研究的新阶段 1993 自然辩证法研究 No.12 47. 恩格斯研究科学思想史的基本原则《中国科学技术史学术讨论会文集》 1993.02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8. 现代科学的大历史观(序) 1993.05 南京出版社 49. 人和自然(序) 1993.06 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50. 中医文化研究(序) 1993.10 南京出版社 51. 科技方法(序) 1993.12 南京出版社 52. 自然辩证法新论(序) 1993.12 河海大学出版社 53. 救救健康文化 1993.12.08 南京日报 54. 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双向推动 1993.12.25 南京日报 55. 唯物史论与现代科学的结合 1994 江海学刊 No.4 56. 时代在呼唤经济哲学 1994 镇江学刊 No.3 57. 林德宏 肖玲 科学认识模式刍议 1994 自然辩证法研究 No.7 58. 地外文明与我们的科学认识 1994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No.1 59. 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互动 1994 自然辩证法研究(专刊) 60. 传统医学文化的复兴 1994 书与人 No.3 61. 科学认识的本质 1994 南京大学学报 No.4 62. 评《现代科学的大历史观》 1994.02.08 新华日报 63. 培育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 1994.03.15 南京日报 64. 林德宏 肖玲 时代呼唤经济哲学 1994.09.13 南京日报 65. 精神不能贫困 1994.12.13 南京日报 66. 牛顿提出了相对论时空观吗 1995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No.3 67. 恩格斯、自然哲学、新世纪 1995 南京大学学报 No.3 68. 科技能力:人类的第一劳动能力 1995 自然辩证法研究 No.11 69. 实用思维(序) 1995.12 江苏人民出版社 70. 社会科学:复杂性的科学 1996 江苏社会科学 No.1 71. 自然观的变革 1996 江海学刊 No.1 72. 结果大于原因 1996 南京社会科学 No.4 73. 关于两个文明的几点思考 1996 江苏统战 No.11 74. 经济有体 文化有魂 1996.10.09 南京日报 75. 继承和发扬小平同志彻底唯物主义精神 1997 社科信息 No.3 76. 苗苗的世界《江苏学人随笔》 1997 南京大学出版社 77. 触目惊心"信息茶" 1997 科学大众 No.3 78. 辩证法:复杂性的哲学 1997 江苏社会科学 No.5 79. 我与书 1997.05.06 江苏教育报 80. 加强素质与科学方法的教育《我们怎样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 1997.08 南京大学出版社 81. 难忘的来访《匡亚明纪念文集》 1997.10 南京大学出版社 82.实践的权威与建议的权威 1998.03.01 学海98年第三期 8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 1998.08.01 江海学刊 84.反思与调整:哲学的价值 1998.09.01 南京大学学报 85.从物质经济到知识经济 1999.02.10 江南学院学报 86.思想史与思想家 1999.07.24 文汇报 87.让唯物论无神论深入人心 1999.09.09 群众 88.对生态伦理学的几点质疑 1999.10.10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89.高科技与新的教育革命 2000.01.20 南京师大学报 90.自然哲学研究的新构想 2000.06.10 南京社会科学 91.人与物关系的初步讨论 2000.07.10 自然辩证法研究 92.“技术化生存”与人的“非人化” 2000.08.10 江苏社会科学 93.关于科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2000.08.10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94.从刚性教育到柔性教育 2000.10.10 〈江苏跨世纪高校改革发展报告会文集》河海大学出版 95.科技哲学与人类未来的命运 2000.12.10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96.人与机器高科技的本质与人文精神的复兴 2001.01.26 97.从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 2001.04.26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物本主义不是唯物主义 2001.08.26 南京社会科学 98.“与狼共舞”和“以人为本” 2002.01.17 江苏经济 99.自然、生存方式、人的本性 2002.02.17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100.两个文明关系的几点思考 2002.02.17 江南大学学报 101.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 2002.03.17 江苏宣传 102.我所理解的科学思想史 2002.06.17 南京大学学报 103.哲学基本问题应包括三个方面 2002.06.17 南京社会科学 104.双刃剑解读 2002.10.17 自然辩证法研究 105.联结与沟通 2003.04.05 自然辩证法通讯 106.原始自然知识的发生 2003.05.08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07.创新:功利、效率与协调 2003.08.10 南京社会科学 108.“以人为本”刍以 2003.09.10 南京师大学报 109.人与技术关系的演变 2003.11.08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教授课程

所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经典著作、科学思想史专题、哲学概论

从1978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1991-1995年指导硕士研究生5名。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科技队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993-1995

2.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 1993-1996

3.学校科研项目:经济哲学研究 1994-1996

4.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哲学专业委员会项目:人工自然观研究 1994-1996

5.中国青年出版社项目:中国典籍精华丛书科技卷编选研究 1995-1996

6.江苏省教委项目:哲学概论课程研究 1995-1996

贡献

主编理工科博士生教材《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并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好评。

曾主持学校为文科大学生开设的《哲学概论》课,参加学校文科博士生《文史哲通论》课,主要是对文科博士生讲科技哲学。

主编《高科技与社会文库》,曾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

发表过一些科普文章,与人合作出版了三卷本的《创造的动力》。

受省教育厅委托主编省职业学校的《综合理科》教材(供文科学生使用);

主编供高等师专文科学生用的《科学技术概论》和供小学教师专生本教材《科学技术概论》;

《科学思想史》;

《东方的智慧--东方自然观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与机器--高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复兴。

教材特点

在这些教材里,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如:对文科学生如何讲科学技术,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宣传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质。

曾在南京大学主持过理科教师与文科教师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话的学术活动。

更新日期: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