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英

简介:马廷英,(1899~1979)古生物学家、海洋地质学家、海洋生物学家。是中国海洋地质科学的重要先驱者。早年从事珊瑚生长节律之研究,是“古生物钟”之最早发明者。又致力于“古气候与大陆漂移”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对台湾海峡地区石油资源的考察与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他领导台湾大学、文化大学地质系,培养了很多人才。
[展开]

马廷英的个人经历

个人简历


  1902年 诞生于辽宁省金县。
1914年 毕业于金州中学,到日本留学。
1929年 毕业于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士学位。
1935年 应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之邀,主持领导东沙群岛造礁珊瑚和珊瑚礁的调查研究工作。
1936年 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矢部长克指导下,以珊瑚礁论文获理学博士学位,后秘密回国。应聘任实业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技士,兼中央大学教授。
1938年 兼任东北中学校长,率师生长途迁徙,经鄂、湘等省而安抵四川。
1940年 任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兼海洋组主任。
1942年 率中国地理学会海洋组专家考察福建沿海。
1945年 去台湾接收日本台北帝国大学,新建台湾大学地质系,任系主任。
1946年 创办台湾省海洋研究所,任所长,直至1950年 该所被撤。
1957年 台湾省“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当选为监事。
1970年 台湾文化大学设立地质系,任该系教授(后为系主任)。
1979年9月15日上午10时 在台湾大学附属医院逝世,终年77岁。

基本介绍


  中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字雪峰。1899年生于辽宁金县(今大连市金州区),1979 年9月15日卒于台北。1927年和 1929 年先后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东北帝国大学,193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中国地质调查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教授、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兼海洋组主任、台湾省海洋研究所所长和台湾大学教授等。一生致力于研究珊瑚化石的生长节律、古气候和大陆漂移。主要贡献:①发现古今珊瑚的生长节律和生长率及其与赤道变化、水温的关系。②运用海相化石详细论述了寒武纪和奥陶纪以来每一个地质时期的气候与变迁。③从40年代开始,依据海相化石系统地论证了大陆漂移说,列出了古今各大陆的相对位置和漂移程序,进而解释岛弧、火山和海平面变动的原因,以及其他各种海洋构造。④1956年提出邻近中国的东海、南海有良好的贮油层,及其相关的石油生成理论。著有《造礁珊瑚的成长率及其与海水温度的关系》、《大陆漂移及亚洲东缘现在的漂移速度》、《由珊瑚礁年生长值看三大洋发展史》、《古气候与大陆漂移之研究》等。

生平简介

战争时期


  马廷英于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回国,他紧接着于1937年在英文版《中国地质学会志》上发表了《Calapoecia canadensis Billings的生长率与奥陶纪时期北极地区的气候》及《关于建造珊瑚礁所需时间的资料》2篇文章,并于同年将他在东沙群岛考察报告及其他研究成果以两部《中国古生物志》巨著形式出版,即:《造礁珊瑚的成长率及其与海水温度的关系》、《古生代四射珊瑚成长上的季候变化与泥盆纪的气候》。他指出,无论是古生代珊瑚化石(以四射珊瑚化石为主),还是中生代珊瑚化石(以六射珊瑚化石为主),或者是现代造礁的六射珊瑚,其组织内部和外部都有年生长现象和季候生长现象。以后,他又进一步指出,古今珊瑚的年生长和季候生长现象,犹如树木的年轮,可以称为“年层”,其密厚部分为寒季生长者,疏薄部分为暖季生长者,表现在外形上,则为膨大部分与缩小部分之交替。
1963年,美国学者J.W.威尔斯(Wells)发表成果,他在古今珊瑚上发现“日生长纹”,即反映昼夜生长变化的“日轮”,并统计每一“年层”内之“日轮”数量,当今珊瑚之“日轮”每年恰为365左右,因而可用以代表一年内之天数,而在化石珊瑚上统计,则此数不为365,在距今3亿多年的泥盆纪,约为400,距今约3亿年的石炭纪,约为390,也就是说,越古老的年代,每年的天数越多,而每天的时数越少,这便确立了“古生物钟”(“化石钟”)的概念,有力地配合了古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的研究。追根溯源,“化石钟”的概念正是建立在“年层”概念的基础之上,马廷英是“古生物钟”理论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本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马廷英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又发表了一系列“三古”的文章,从研究珊瑚生长节律延伸到研究植物化石群的生态意义,从研究海水温度发展到研究大陆上的冰川、黄土等古地理问题,他眼界更宽,成就也更大了。例如,通过《亚洲最近地质时代气候的变迁与第四纪后期冰川消长的原因及海底地形问题》(1938年)、《由珊瑚化石生长率推导出的早更新世与晚更新世西太平洋之水温》(1938年)、《日本盐原化石植物群及日本海底寒水凝结物的时代与地质学上的意义》(1940年)、《亚洲第四纪中叶气候变迁与冰川的原因》(1941年)等文章,他全面论述了亚洲古地理、古气候发展历程,共分6个阶段,3次冷暖旋回,即:①第三纪末“茂木植物群”时代,大陆高起,气候冷,海退,陆岛相连;②第四纪初,气候暖,海进,陆岛隔离;③第四纪中叶“盐原植物群”时代,大陆高起,气候冷,有冰川,海退,陆岛相连;④第四纪中后期“馆山珊瑚礁”时代,气候暖,海进,陆岛隔离;⑤第四纪末期,气候冷,大陆冰川最后一期(相当于中国之“大理冰期”;⑥现代,气候暖,陆岛隔离,形成今日格局。

台湾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后,马廷英奉命去台湾,负责接收日本的台北帝国大学,不到1年的时间里,他就恢复、重建了台湾大学,创办了地质系,由他任系主任。初期教师和学生很少。到了50年代,该系师资阵容渐强,有阮维周、王超翔、毕庆昌、何春荪、孟昭彝等名教授加入,又成立了硕士班、博士班、研究所,学术声望日益提高,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都大为增进。1970年,台湾文化大学成立地质系,马廷英亦担任系主任、教授,他以古稀之年仍继续为培养新生力量而努力工作。
马廷英热心学术团体的活动,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他于1955年出席了在东京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物理海洋学讨论会”,宣读了论文《用以证明地壳块体中存在漂移和证明赤道的造礁珊瑚以及用以证明刚性地壳突然整体位移的海底地形》。1956 年,他出席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8届太平洋科学会议”,宣读了论文<刚性地壳在流体地核之上突然滑动理论之地质证据》。1957 年,他在墨西哥索布列蒂罗(Sobletiro)城举行的第2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宣读了与潘家麟合著的论文《从由于刚性地壳新生代突然整体移动而引起的地壳块体转换出发来讨论火山带》。这些文章都反复深入地宣传了他的“地壳滑动学说”,对“活动论地质学”的创立与发展贡献很大。1960年,他出席了在诺尔登(Norden)举行的“第21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又宣读了《澳大利亚和南美晚古生代冰川的原因》一文,这是他多年研究“古气候与大陆漂移”专题的重要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更大的反响。  马廷英治学谨严,工作认真负责。他常说,文不成熟时,决不轻易发表。他待人平等,遇人有困难时,总是热情帮助。他于70年代初虽已退休,但仍致力于教学与科研。1977年,他被确诊患有胃癌,入台湾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但他毫不悲观气馁,仍然奋发工作与学习,并与医护人员配合,与疾病顽强斗争,终因劳累过度,于1979年9月15日在台湾大学附属医院逝世。

技术成就


  马廷英以研究珊瑚生长节律为重点,开创了我国古生态、古气候、古地理(简称“三古”)研究的新局面。由于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葛利普等地质古生物学大师们的积极倡导,以及他们培养的新一代地质古生物学家的奋发努力,中国的古生物科学在本世纪20年代有了迅速的发展。几乎各地质时代、各主要化石门类的研究都全面铺开,但绝大部分研究成果多限于分类、形态描述、生物地层学应用,在理论上的深入和提高还略显不足。马廷英自从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后,即在矢部长克指导下,向“三古”方向提高。1933年,他发表了《论一些志留纪皱纹珊瑚的血缘关系》及《关于一些古生代珊瑚生长的季节变化》2篇论文。文内指出了古生代早期的四射珊瑚化石有反映气候季节变化的生长线。1934年4月,他在东京地质学会第41届年会上发表学术演讲,并将此内容相继发表了《造礁珊瑚Favia speciosa(Dana)生长的季节变化和最近地质时期日本海的水温》及《关于造礁珊瑚之生长率与最近地质时代日本列岛的海水温度》2篇论文,更进一步发展、充实了上述论点。这些都受到世界古生物学界之充分重视。
马廷英于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回国,他紧接着于1937年在英文版《中国地质学会志》上发表了《Calapoecia canadensis Billings的生长率与奥陶纪时期北极地区的气候》及《关于建造珊瑚礁所需时间的资料》2篇文章,并于同年将他在东沙群岛考察报告及其他研究成果以两部《中国古生物志》巨著形式出版,即:《造礁珊瑚的成长率及其与海水温度的关系》、《古生代四射珊瑚成长上的季候变化与泥盆纪的气候》。他指出,无论是古生代珊瑚化石(以四射珊瑚化石为主),还是中生代珊瑚化石(以六射珊瑚化石为主),或者是现代造礁的六射珊瑚,其组织内部和外部都有年生长现象和季候生长现象。以后,他又进一步指出,古今珊瑚的年生长和季候生长现象,犹如树木的年轮,可以称为“年层”,其密厚部分为寒季生长者,疏薄部分为暖季生长者,表现在外形上,则为膨大部分与缩小部分之交替。
1963年,美国学者J.W.威尔斯(Wells)发表成果,他在古今珊瑚上发现“日生长纹”,即反映昼夜生长变化的“日轮”,并统计每一“年层”内之“日轮”数量,当今珊瑚之“日轮”每年恰为365左右,因而可用以代表一年内之天数,而在化石珊瑚上统计,则此数不为365,在距今3亿多年的泥盆纪,约为400,距今约3亿年的石炭纪,约为390,也就是说,越古老的年代,每年的天数越多,而每天的时数越少,这便确立了“古生物钟”(“化石钟”)的概念,有力地配合了古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的研究。追根溯源,“化石钟”的概念正是建立在“年层”概念的基础之上,马廷英是“古生物钟”理论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本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马廷英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又发表了一系列“三古”的文章,从研究珊瑚生长节律延伸到研究植物化石群的生态意义,从研究海水温度发展到研究大陆上的冰川、黄土等古地理问题,他眼界更宽,成就也更大了。例如,通过《亚洲最近地质时代气候的变迁与第四纪后期冰川消长的原因及海底地形问题》(1938年)、《由珊瑚化石生长率推导出的早更新世与晚更新世西太平洋之水温》(1938年)、《日本盐原化石植物群及日本海底寒水凝结物的时代与地质学上的意义》(1940年)、《亚洲第四纪中叶气候变迁与冰川的原因》(1941年)等文章,他全面论述了亚洲古地理、古气候发展历程,共分6个阶段,3次冷暖旋回,即:①第三纪末“茂木植物群”时代,大陆高起,气候冷,海退,陆岛相连;②第四纪初,气候暖,海进,陆岛隔离;③第四纪中叶“盐原植物群”时代,大陆高起,气候冷,有冰川,海退,陆岛相连;④第四纪中后期“馆山珊瑚礁”时代,气候暖,海进,陆岛隔离;⑤第四纪末期,气候冷,大陆冰川最后一期(相当于中国之“大理冰期”;⑥现代,气候暖,陆岛隔离,形成今日格局。
马廷英从“三古”研究出发,系统钻研了大陆漂移说,对以“新全球构造”为核心的“活动论地质学”的发展有很大突破。
本世纪初,德国地质学家A.魏根纳(Wegener)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在科学界引起极大轰动。本世纪2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翁文灏等撰文详细介绍了此学说。但由于此学说本身的弱点和不成熟之处,受到传统习惯势力的非难,所以,在30-40年代,此学说一度趋于沉寂。然而,马廷英这时却从造礁珊瑚生长节律为核心的“三古”研究中,认识到与大陆漂移学说的相契。例如,他在矢部长克指导下完成的专著《古生代四射珊瑚成长上的季候变化与泥盆纪气候》中,就指出,造礁珊瑚生活在赤道两旁低纬度的温水海域(以23°-25℃为最适合,最少不低于18℃),同种或同属珊瑚的年成长值,离赤道愈近则愈大,离赤道愈远则愈小,在赤道区域其成长值最大。另外,在离赤道愈远(纬度愈高)海域,珊瑚的季候生长现象愈清楚,而在赤道海域,由于没有四季或两季的变化,珊瑚季候生长现象则极为模糊或完全缺如。这样,珊瑚骨骼之季候生长现象反过来就可以作为推测气候和赤道位置之重要标志,无论对现生珊瑚或珊瑚化石都是一样。具体到泥盆纪,俄国乌拉尔、蒂曼山,中国的云南、四川等地珊瑚化石季候变化现象最弱或缺如,故推测其为当时赤道所通过,古今赤道有如此大之差别,这只能用大陆位置非固定性(发生漂移)来解释。
他自从出版了这部专著以后,就开始系统研究各时代的珊瑚化石之季候生长现象,反推各时代古气候,各大陆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论证大陆漂移学说。据他自述,这项工作是从“八一三”事变、全国抗战爆发,日寇对南京狂轰滥炸声中开始的。因此,他不仅是在“大陆漂移学说”遭到厄运之时,对它“雪中送炭”,而且,也是在国难深重、理论研究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势下,顽强地担当起了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1937年下半年,马廷英随中央地质调查所迁到了湖南长沙,他在那里抓紧完成了《奥陶纪气候及当时欧亚与北美大陆相对位置论》、《志留纪气候及当时诸大陆相对位置论》、《泥盆纪气候及当时诸大陆相对位置论》3篇巨著的文稿及图稿。以后,他兼任东北中学校长,带领本乡流亡学生在鄂、湘2省辗转迁徙时,仍不辍研究工作,迁校途中,在湖南安化县烟溪镇,清绘了图件。后来,他随中央地质调查所迁至四川重庆北碚镇后,又将原稿加以更正、增补。他调至中国地理研究所后,又进行了重绘、清抄及最后完稿。在艰难的抗战年代,这种纯理论研究之成果是极不容易出版问世的,于是,他四出借贷及争取赞助。1942年,他去福建沿海考察,将此三巨著文稿及筹来的款项带去,在福建战时省会永安,他又得到省财政厅的协助,此3部著作于1943年同时出版。
他以后一直继续这一重大课题之研究。他于50年代至60 年代上半期,共计出版了《古气候与大陆漂移之研究》系列著作将近20种。同时,他又以私人名义出版了《中国海洋志》(Oceanographia Sinica)系列著作10多种,多半是属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这些出版物中,他以研究和测算全世界古今珊瑚的年成长值和季候生长现象的发达程度为手段,详细地探讨了各个地质时代各大陆的古气候、地理位置及其变迁,叙述了每个地质时代的赤道和两极的分布及其迁移,列出了古今各个大陆的相对位置及其漂移程序。他的成果,不但证实了魏根纳的“大陆漂移学说”,且对其作了重大补充。尤其是1953年,他发表了《古气候与大陆漂移之研究》之第6号——《地球刚性外壳由于相对于固定旋转核心滑动而造成之突然整体位移》,提出了“地壳滑动学说”,以此解释大洋中岛弧、火山的成因,海平面变动的原因,以及其它各种海洋地质构造。他因此于1955年获台湾“教育部”第一届学术奖。
马廷英也是一位重视实践与应用的经济地质学家,他对盐类、石油等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都有突出的成绩。
1942年12月,他受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福建盐务管理局之托,远走福建沿海,考察研究盐场之增产问题。他从东山岛至福州,历时2个多月,走遍了很多盐场,重点研究了东山县的诏浦盐场与惠安县的山腰盐场,解决了晒盐生产上的若干实际问题。他尤其从大地构造、地壳升降运动、海岸线变迁等根本问题之研究着眼,因而对生产实践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
马廷英于1953年在台湾发表了《地槽建造的沉积与石油的起源》(《中国海洋志》,第1卷,第2期)一文,从大地构造的观点探讨了石油的成因。1956年6月1日,台湾“中国石油公司”为庆祝成立10周年,举行石油地质讨论,马廷英在会上作了《地壳变动与石油》的报告。台湾油矿探勘处从1949-1958年间,在台湾西海岸进行了大规模的石油地质调查,北自台北之尖山湖构造,南至屏东恒春构造,所有可能储油的构造都详细地进行了调查研究,绘有地面地质图、地下构造图,写了调查报告。然而,12年的钻探收效尚微,且浅层油气井亦逐渐枯竭。马廷英根据对大地构造与油气关系的深入研究,提出向深层钻进。于是,先选定锦水第38号旧井于1958年12月进行加深钻探。1959年3月19日,马廷英和瑞士地质学家阿诺德·韩墨(Arnold Heime)到台湾立法院预算委员会去作证,分析台湾西部的地质构造,认为将来能发现很多产油地带,但油气藏位于很深处,必需打4200米以上的深井去探寻。果然于当年11月,锦水38号油井钻至4000米深时即获得大量油气(日产原油10公秉,天然气10万立方米),证实了马廷英与韩墨的预见。紧接着,宝山、出矿坑等原有油气田也都经过深钻而获大量油气,其它由地震勘测而发现之新油气田之深度也多深达三四千米。所以,1959年成为台湾石油地质勘探事业发展之极重要的转折点。
马廷英还是一位卓越的地质教育家,他培养了很多地质界新一代人才。
1945年,抗战胜利后,马廷英奉命去台湾,负责接收日本的台北帝国大学,不到1年的时间里,他就恢复、重建了台湾大学,创办了地质系,由他任系主任。初期教师和学生很少。到了50年代,该系师资阵容渐强,有阮维周、王超翔、毕庆昌、何春荪、孟昭彝等名教授加入,又成立了硕士班、博士班、研究所,学术声望日益提高,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都大为增进。1970年,台湾文化大学成立地质系,马廷英亦担任系主任、教授,他以古稀之年仍继续为培养新生力量而努力工作。
马廷英热心学术团体的活动,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他于1955年出席了在东京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物理海洋学讨论会”,宣读了论文《用以证明地壳块体中存在漂移和证明赤道的造礁珊瑚以及用以证明刚性地壳突然整体位移的海底地形》。1956 年,他出席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8届太平洋科学会议”,宣读了论文<刚性地壳在流体地核之上突然滑动理论之地质证据》。1957 年,他在墨西哥索布列蒂罗(Sobletiro)城举行的第2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宣读了与潘家麟合著的论文《从由于刚性地壳新生代突然整体移动而引起的地壳块体转换出发来讨论火山带》。这些文章都反复深入地宣传了他的“地壳滑动学说”,对“活动论地质学”的创立与发展贡献很大。1960年,他出席了在诺尔登(Norden)举行的“第21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又宣读了《澳大利亚和南美晚古生代冰川的原因》一文,这是他多年研究“古气候与大陆漂移”专题的重要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更大的反响。
马廷英治学谨严,工作认真负责。他常说,文不成熟时,决不轻易发表。他待人平等,遇人有困难时,总是热情帮助。他于70年代初虽已退休,但仍致力于教学与科研。1977年,他被确诊患有胃癌,入台湾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但他毫不悲观气馁,仍然奋发工作与学习,并与医护人员配合,与疾病顽强斗争,终因劳累过度,于1979年9月15日在台湾大学附属医院逝世。

主要论著


  1 马廷英.最近地质时代以降亚洲地理环境的变迁与中国黄土平原的形成.地质论评,1940,5(1-2):1-20。
2 马廷英.日本盐原化石植物群及日本海底寒水凝结物的时代与地质学上的意义.地质论评,1940,5(6):483-492。
3 马廷英.亚洲第四纪中叶气候变迁与冰川的原因.地质论评,1941,6(3-4):221-230。
4 马廷英.中国新生代冰川分期与时代问题.地理(中国地理研究所),1942,2(1-2):15-19。
5 马廷英.闽海岸线变异与亚洲第四纪冰川之关系.中国地理研究所,海洋集刊,1942(1):19-26。
6 马廷英.山腰盐场埭港菜堂两区盐之减产原因及其补救方策.中国地理研究所,海洋集刊,1943(2):38-39。
7 马廷英.闽南海岸线之变动与恢复已废弃之旧晒盐坝问题.中国地理研究所,海洋集刊,1943(2):40-42。

马廷英

更新日期: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