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虹

简介: 吴宇虹,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师从历史学泰斗林志纯先生,现为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英文杂志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ons 和中文《古代文明》杂志主编、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明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英国伯明翰大学哲学博士。
[展开]

吴宇虹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吴宇虹,男,汉族,1949年5月28生,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世界文明史研究领域新建学科亚述学科的学术带头人。1981年在东北师大获历史学硕士;1987年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哲学硕士;1993年在伯明翰大学获哲学博士。现为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明系系主任。兼任资料室主任、教授,亚述学科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科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东北地区理事。

  最近提出中国社会发展分期的新观点:认为中国从秦汉帝国到明清帝国均为奴隶制社会,没有形成欧洲似的封建社会制度,因此无法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造成中国社会制度发展长期停止的历史特点,直到近代革命后,才赶上欧美的发展水平。

  吴宇虹是我国古代世界文明史研究领域新建学科亚述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从1978年开始,林志纯教授为了在我国创立亚述学学科,要求研究生吴宇虹钻研亚述学书籍。此后,他一直锲而不舍的为之奋斗至今已22年。在林老师50—70年代购买的图书的基础上,吴宇虹继续研究书目、为亚述学建设年复一年购买图书资料。随后赴英公费转自费专攻亚述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93年学成即回国参加我校亚述学建设工作,是我校派往国外获文科博士头衔人员中的最早的回校工作者。1998年至1999,他又赴美任客座研究员,进行国际合作两年。

个人简历

  1973年十月 - 1977十月

吴宇虹

  吉林工业大学电子专业学生

  1977 - 1978十月

  长春第一汽车厂电子计算站技术员.

  1978 - 1981十一月

  东北师大历史系研究生,获历史系硕士学位,论文:从王衔看两河流域从城邦到帝国的道路,

  1981 - 1985八月

  东北师大助教、讲师

  1985 - 1987八月

  英国牛津大学东方学院研究生(圣十字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7 - 1993七月

  英国伯明翰大学古史和考古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Supervisor Prof. W. G. Lambert.

  1993 -1998二月

  东北师大古典文明史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8二月 - 2000二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客座研究员,参加《苏美尔字典工程》(Research Associate in the Pennsylvania Sumerian Dictionary Projec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useum, Philadelphia, PA 19104)

  1998 7 月 哈佛、耶鲁大学 45th Rencontre Assyriologique Internationale, 45届国际亚述学大会,Harvard and Yale Universities, 发言。

  2000二月 - 东北师大古典文明史研究所长、教授

  2002,7月 - 荷兰莱登大学第48届国际亚述学大会发言

  2002,9月 - 塔吉克斯坦 杜尚别 第一次国际波斯学大会 发言

  2003 3月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考古系 讲学

  2003 8月 - 伊朗 德黑兰 设拉子 伊斯发罕 第一次伊朗和西亚历史渊源学术大会 发言

  2004 4月- 日本东京大学 古代地中海世界国际研讨会

主要专著

  

  1 Wu Yuhong, A Political History of Eshnunna, Mari and Assyria during the Early Old

  Babylonian Period (from the Fall of Ur III to the Death of Shamshi-Adad), 344 pages, IHAC, Changchun.《古巴比伦前期埃什嫩那、马瑞和亚述三国史》60万字,《古代文明杂志》1994年增刊。

  2.吴宇虹等:《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经典举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376页。

  3、刘文鹏、吴宇虹、李铁匠著:《古代西亚北非文明》2008年4月第二版,151-303页,(共388页)福建教育出版社

  4. 吴宇虹等 《古代塞姆语、印欧语楔形文字和语言》364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5. 吴宇虹、杨勇、吕冰《世界消失的民族》301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9月

教学成果

  1993年回国后,每学期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4-6门专业课。每学期课时量达120学时以上。其中的几种古代楔形文献课(古阿卡德语、古苏美尔语文献)在国内只有我校和北大有能力开授,在亚洲只有日本和伊拉克有此类亚述学的课程。每年,指导博士一名(因未评博导,以老先生的名义带)、硕士生三或四名的学位论文。目前他是国内唯一教授楔形文献课程的两位教师之一(我校和北大),为我国填补了这一空白学科。1998年,瑞典学生、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硕士Magnus WIDELL慕名而远道来到我校攻读他指导的博士生课程。 其指导的硕士丁迅于1998年已被美国芝加哥大学亚述学专业奖给全额博士奖学金四年,博士曲天夫2001年在厦门大学历史系任教,Widell 2001在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任教,马小英1996在北京国际贸易大学任教。

科研成果

  1982—2000年他在《世界古代史论丛》、《外国历史名人传》等文集,《世界历史》等中外刊物发文数十篇。

  1985年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条目(20条,考古卷、外国历史卷)。

  1986年释读故宫博物院院藏马骨楔文铭文,发表在《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年、2号。由于这是国内首次成功释读楔形铭文,该文于1988年获得吉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佳作奖。

  1990年在英国伦敦出版的英文专业《IRAQ》52期发表长篇论文一篇。

  1989—2000年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杂志N. A. B. U(《亚述学短实用信息》)发表长短论文20余篇。

  1986—2000年每年都在长春出版的我国唯一的亚述、埃及和古典学英文学术杂志《古代文明杂志》发表长篇论文。

  1998年在美国检索杂志《美国东方学社会杂志》发表书评两篇。

  1986、1989、1992、1998年四次参加国际亚述学大会(法国巴黎、比利时根特、德国海德堡,美国哈佛大学),并宣读了论文,在国际亚述学界造成了较大的中国影响。

  1998年土耳其出版的《第34届国际亚述学大会(伊斯坦布尔)论文集》选用了他的文章。他的文章曾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使用。

学术地位

  博士生导师林志纯教授评价说: "吴宇虹同志留学英国(先后在牛津及伯明翰,得硕士、博士学位),为国内目前数一数二亚述学博士。早在1986年,在英国释读我国故宫博物院所藏马骨铭文,解决了当时国内对此铭文的争论(确定为居鲁士铭文),论文发表于英文版《古代文明杂志》(JAC),是当时中国人的第一篇亚述学作品。今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亚述学材料,写成《古巴比伦时期马瑞、埃什嫩那、亚述三国史》这一英文亚述学专著。"。

  1994年吴宇虹出版了80万字的英文亚述学专著,为中国国内出版的仅有的二本亚述学专著之一。该书收集了50年来陆续发表的400多篇有关古巴比伦时期亚述地区的历史泥版文献,广泛地引用了前人研究的成果,以详尽的分析、准确的比较和合理的综合首次将这一段历史写成专著。该书远销到世界各大学府和著名学者。为中国亚述学研究创建了声誉。由于他每年在我校的《古代文明杂志》/JAC发文,世界各著名有亚述学的大学院系如耶鲁、哈佛、牛津、剑桥和其中亚述学者纷纷订阅或交换长春的《古代文明杂志》/JAC,使该杂志成为我校文科在国际上的窗口。

  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宗教研究教授、国际古巴比伦学权威Jack Sasson 95年7月21日信说:"你的书是一个巨大的作品,它一定占用极多的时间来编辑和形成它。......有一些你对事件的重建和你指定给这些事件的名年官日期是令人兴奋并值得追随,.......你的著作将被我们许多人感谢地广泛地引用。祝贺你!"

  法国教育部高等研究院四所所长,法国亚述学最高权威DURAND教授95年8月2日说:"长期以来,我一直有兴趣地阅读你在 《亚述学短实用信息》发表的文章,我总是欣赏你看问题的方式,这一点使我感兴趣。"

  康奈尔大学近东研究系的D. I. OWEN/欧文教授1996年1月8日来信:"我一直追随马瑞领域的研究进程,发现你的研究把这样多的分散材料收集到一起成为一部合成的历史是非常有益的。即使法国学者将发表更多的宝藏(文献),它仍将对于所有将来的工作应是十分有用的。

  吴宇虹的亚述学论文曾多次被国外学者引用,成为国际亚述学界有一定影响的中国学者。他所从事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为我国填补了世界人文学科中之重要研究领域亚述学研究的空白,使我国加入了过去以世界发达国家为主讲人的这一学科的论坛。他是国内这一新创学科的主要代表人之一。[1]

学术论文

  1982

  苏美尔王表,《古史论丛》,三联书店 "The Sumerian King List", article in Analects of Ancient History, Beijing, China.

  1983

  辛那赫瑞布,《古代世界名人传》,重庆出版社 "Sennaherib, king of Assyria", article in The Famous Persons in Ancient World, Chongqing, China

  1985

  12 个条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12 entries about Ancient Mesopotamia in Chinese Encyclopaedia,Beijing,

  1986

  故宫馆藏楔文居鲁士铭文马骨抄件,长春《古代文明杂志》1986, 第一期 (英文);《故宫博物院刊》 1987/2 "The Cuneiform Lines from the Cyrus Cylinder in a Bone in the Palace Museum, Beijing", read to 33th Rencontre Assyriologique Internationle, Paris, and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JAC), vol. I, Changchun, and in Chinese in The Palace Museum Journal,1987 no 2, 34ff, Beijing

  1987

  1. M.Phil thesis in Oxford: A History of Kazallu, Marada and Kish in the Early Old Babylonian Period, St Cross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

  2. "Sumu-ditan, King of Kazallu", papers read to 34th Rencontre Assyriologique Internatinale, published in Erk 34 Uluslararasi Assiriyoloji Kongres 1997, Istanbul, Turkey,

  1989

  1.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Four Cities in Archive Royale de Mari I, No 131 and 138", the papers read to 36th Rencontre Assyriologique Internationale, Gent, Belgium, 1989 and published in 长春《古代文明杂志》JAC 4 (1989), Changchun.

  2. "A riddle in the dream of Gudea",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Nouvelles Assyriologiques Brèves et Utilitaires, Paris), 1989/67

  1990

  1. "LI = g(b,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0/107, Paris

  2. "Eponym Erishum",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0/108, Paris

  3. "limu eribu sha egir PN",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0/109

  4. "The Note about the order of the eponyms",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0/128

  5. "Origins of the Manana Dynasty at Kish, and the Assyrian King List", with S. Dalley, pp 159-165, 英国《伊拉克》Iraq 52, 1990, London

  6. "Did the Assyrian King List Attempt to Prove the Legitimacy of Shamshi-Adad", pp 25-37, 长春《古代文明杂志》JAC 5 (1990), Changchun, China

  1991

  "Yasmah-Addu was not in Mari on VI of eponymy of Adad-bani and 28/III of Nimer-Sin",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1/88

  1992

  1. "Yarkab-Addu, the king of Shubat-Shamash",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2/50, Paris.

  2. "Yakaltum = Ekalte = Tell Munbaqa on the east bank of the Euphrates",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2/51.

  3. "Shamshi-Adad died in V of the eponymy of Tab-silli-Ashur",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2/91 4. "The Deification of Shu-iliya while being a "Scribe’",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 NABU 1992/102

  1993

  1. "The Turukkeans Raids on Amursakkum and Tilla during the Reign of Samsi-Adad I", read in 39th Rencontre Assyriologique International, Heidelberg, Germany, July 1992; published in 长春《古代文明杂志》JAC 8, pp 114-126, 1993

  2. "Two Old Babylonian Tablets and the Sale Document Formula sham2-til-la-ni-she3",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3/ 79.

  1994

  1. "The Treaty between Shadlash and Neribtum",长春《古代文明杂志》JAC 9,pp 124-136。

  2. "The Localisation of Nurrugum and Ninet = Ninuwa",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4/38.

  3. "Mebbidum of Habbaum in the tablets of Yahdun-Lim and Habbaum of Menbida in ARM 1 37,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4/67.

  4. A Political History of Eshnunna, Mari and Assyria during the Early Old Babylonian Period (from the Fall of Ur III to the Death of Samsi-Adad), 344 pages, IHAC, Changchun.《古巴比伦前期埃什嫩那、马瑞和亚述三国史》60万字。

  5.亚述和埃兰的战争, 《外国问题研究》1994,第2期。

  1995

  1. "Kill a Donkey or a Dog for Making an Alliance, an Explan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s in Ancient China",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5/17.

  2. "The Deified Ibbi-Sin in the Tenth and Eleventh Month of u-Sin 9, based on the Accounts of Puzur-Enlil, Shulgi-ili and Ur-kununna of Drehem",(帐目中提到的乌尔王伊比辛),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5/95.

  3. "Could Shu-Sin become the King in Amar-Sin 7" NABU 1995/96.

  4. "Urruru = "to frighten" in TCL 18 90",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5/97

  5. "High Ranking Scribes and Intellectual Governors during the Akkadian and Ur III Periods", (乌尔第三王朝的高级书吏), 长春《古代文明杂志》JAC 10 (1995) pp 127-146.

  6. 萨尔贡二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词条 (Sargon II), entry in Chinese Military Encyclopaedia, Beijing.

  1996

  1. 空中花园的新说,《人民日报》1996年2月4日"New Localization of the Hanging Garden of Mesopotamia" in Chinese in the People Daily, 1996, Feb. 4th. page 3, Beijing.

  2. "The Ewe without Lamb and the House of the é-uz-ga, the Private House of the Kings", (无羔母羊和王室的特殊宫室), 长春《古代文明杂志》JAC 11, pp 65-109, 1996, Changchun.

  3. "Ibbi-Sin became king before the fifth month of Shu-Sin 9 possibly at the beginning of Shu-Sin 9",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6/112, Paris.

  4. "Two kings in Ur and Amar-Sin 8-9 were not Shu-Sin 1-2",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6/113.

  5. "udu ’(the Common) Ram/Wether’ = udu-u2 ’the Grass-fed Ram/Wether’,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6/ 114

  6.对古埃及蜣螂印和两片亚述楔文片段拓本的鉴定,《中国文物报》1996年11月10日。

  1997

  1. 空中花园不在巴比伦而在尼尼微,《世界历史》1997/1,115 -117

  2. 古代两河流域的长老会,《世界历史》1997/2, 76-83

  3.The "Caterpillar-and-herb" in Chinese Medicine and in Mesopotamian Medicine (中国和两河流域的冬虫夏草), in 长春《古代文明杂志》JAC 12 (1997),149-152

  4."Dative-Locative, -ish+um-ma, in Naram-Sin’s Inscription C 1," 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7/122 (p. 116), Paris。

  5.古代中国和两河流域的刑牲而盟, 《东北师大学报》1997,第四期,63-67页。

  1998

  1. Book review: Old Babylonian Cylinder Seals from the Hamrin, in 《美国东方学社会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98/4, pp 577-578.

  2. Book Review: Old Babylonian Cuneiform Texts from the Hamrin Basin: the Tell Haddad, in 《美国东方学社会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98/4, pp 578-580.

  3. "Lugalanda’s Economic Reforms in Lagash", read in 45th Rencontre Assyriologique Internationale, 国际亚述学大会,Harvard and Yale Universities, July, 1998。

  4.Kings of Kazallu and Marad in the Early Old Babylonian Period, 34 Rencontre Assyriologique Internationale, Tarih Kurumu, Turkey, 1998, pp 221-227. 《34届国际亚述学大会文集》,土耳其

  5.The Earliest War for Water: Gilgamesh and Agga (最早争夺水源的战争), NABU, 1998/no 4, 103

  6.Un-il2 = the released salves, serfs, NABU, 1998/no 4, 104

  7. 西亚古国中的民主与共和因素,《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08-131页

  8.The Slave Hairstyle: Elamite and Other Foreign Hairstyles in the 3rd and 2nd Millennia (三千和二千纪时的埃兰和其它外国奴隶发型),长春《古代文明杂志》JAC 13,1998, pp 131-138 .

  1999

  1. Reading of the Ur III Names of Puzram and elebutum,(乌儿第三王朝时的二人名的读音和意义),法国巴黎《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ABU 1999/98.

  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年代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世界诸古代文明年代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1999年九月,82-106页

  3.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西亚北非文明》,刘文鹏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195-380页。

  4.Sumerian Dictionary, vol. 1/III, 美《苏美尔词典》第一卷3册编写组成员,Pennsylvania Sumerian Dictionary, vol. 1/3, 1999

  5. Book Review: Neo-Babylonian Ebabbar Temple at Sippar (Bongenaar), 长春《古代文明杂志》,JAC vol. 14,1999, pp 157-161

  2000

  1.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苏美尔文明的灭亡,< 《光明日报》2000/8/11

  2. How did they change from Mashda Calendar to Akiti Calendar from Shulgi 45-48 in Puzrish-Dagan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vol. 15 (2000)=《古代文明杂志》16卷,2000, 79-92页,“舒勒吉四十五年至四十八年间在普孜瑞什达干的发生的年历变化”。

  3. 国内两河流域文明研究若干问题商榷,《东北师大学报》2000,第四期,1-5页。

  2001

  1.“两河流域考古的一支报春花”,《中国文物报》2001年2月21日8版

  2. "Rabies and Rabid Dogs in Sumerian and Akkadian Literature", 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21(2001)/1("苏美尔和阿卡德文献中狂犬病和狂犬”,《美国东方学会杂志》121卷,2001年第一期,32-43页

  3.“土地盐硷化和苏美尔文明的消亡” 《世界历史》2001,3 期 (6月),114-116页

  4. Lugalanda’s Economic Reform in the House of Lady in Girsu,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vol. 16 (2001)=《古代文明杂志》16卷:卢旮勒安达在吉尔苏城夫人宫的经济改革,101-128页。

  2002

  1. The Sumerian names in the Akkadian Mouths, Etymology of Nanna and Inanna,Nanna,48th Rencontre Assyriologique Internationale, Leiden“一个阿卡德人们口中说的苏美尔名字—— 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月神名字Nanna的词源学分析”,在荷兰莱登大学举办的《第48届国际亚述学大会》上宣读的论文

  2.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史年代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历史研究》2002, 第四期, 118-136页

  3. Calendar Synchronization and Intercalary Months in Umma, Puzri-Dagan, Nippur, Lagash and Ur during the Ur III Period,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温马、普孜瑞什达干、尼普尔、拉旮什和乌尔各城年历的同步和闰月研究,JAC 17 2002《古代文明杂志》17卷,113-134. (64)

  2003

  1. 失落的天堂:巴比伦——西亚两河流域古代文明寻踪,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3,第三期 44页-71页;《天津日报》2003年3月31日10版,专副刊全文转载, 《中国环境报》3月31日转载(盗版)。

  2. 亚述学在中国,《史学集刊》2003,第三期(7月), 101-104页。人大报刊资料《世界史》2203年11期全文转载

  3. 文明之劫—再现巴格达博物馆文物精华,《文明》(<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主办),2003年第6期(总第19期)40-53页

  4. 记述争夺文明命脉——水利资源的远古篇章,——对苏美尔史诗《吉勒旮美什和阿旮》的最新解释,《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五期,1-10页(68);《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6期,论点摘要:142页

  5. 中西古典学和世界上古史研究综述,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史学研究(1949-2002)》,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1-8页

  6. The Nippur Bankersu2018s Archives during the Ur Third Period,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尼普尔城的银行高利贷档案.,JAC 18 2003 《古代文明杂志》18卷,23-54. (70)

  2004

  1. 南方塞姆文明和北方印欧文明五千年的冲突和交融, 《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5-12页; 《新华文摘》2004, 12期,135页论点摘编;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年第五期3-10页全文转载。

  2. 李海峰、吴宇虹,浅淡古代西亚乌旮瑞特语,《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第3期,1-3页

  3. 希腊为宙斯狂欢, 《博物》,2004,第8期44-55页,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南京日报》10月转载

  4. 国洪更、吴宇虹,古代两河流域和巴林的海上国际贸易——楔形文字文献和考古发现中的狄勒蒙,《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10月)82-88页;

  5.Donkey Fodders of the House of Lady and Decline of Urukaginau2019s Regime from his 5th Year,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JAC 19, 2004 《古代文明杂志》19卷,1-19, “驴饲料的变化反映出乌如卡吉那政权从第五年开始的衰落” 《拉旮什夫人庄院车用驴的饲料变化反映出乌如卡吉那政权在第五年开始衰弱》(英文)

  吴宇虹 论文 2.5万字《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英文)19卷,2004年作者研究分析了100件古苏美尔城邦拉旮什的最大的城市吉尔苏出土的公侯夫人庄院的楔形文字行政文件(公元前2310—2290年)。根据夫人庄院中的《大麦定量、小麦定量和月饮食供日年表》,作者编辑了从恩恩塔尔兹4年到乌如卡吉那6年12月,共20年期间的驴饲料发放变化。发现了夫人庄园的御驴的数量变化从少到多,再到少,反映吉尔苏公室经济由小到大到衰退,政权从弱到强再衰落的变化。从乌如卡吉那第5年2月。驴饲料开始大量减少,车用驴大量减少,推论出夫人庄院和王室经济此时发生危机。根据王铭,在乌如卡吉那第七年,温马王灭亡了这一王朝。驴匹的减少和饲料的减半表明此时二国进入了战争,导致经济的衰退。

  2005

  1. A Study of Sumerian Words for “Animal Hole”(habburud), 苏美尔词汇“动物穴洞”研究, An Experenced Scribe Who Neglects Nothing, in honor of J. Klein, CDL Press, Bethesda, 2005,pp. 374-395,美国,收入论文集《一个全知的干练书吏》,CDL出版社

  2. 从世界史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由奴隶制到半奴隶制社会的发展, 《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17-25页。

  3、 Two Sumerian Names in the Mouths of the Akkadians: The Etymology of Nanna and Inanna: Lord of Heaven and Queen of Heaven, in W. van Soldt edi. Ethnicity in Ancient Mesopotamia, Papers in 48th Rencontre Assyriologique Internationale, Leiden, 1-4, July, 2002,pp. 446-451. 月神南那和金星女神伊南那名字的词源学分析——“天之主”和“天之女主”,收入van Soldt主编,《古代两河流域的种族——2002年48届亚述学国际大会论文集》论文集中,荷兰近东学院出版,荷兰莱登,2005年;在荷兰莱登大学举办的《第48届国际亚述学大会》上宣读的论文

  4、打开波斯帝国的神秘之门,Deep《中国科学探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探险协会,2005年第4期,38-40页;

  5、 霍文勇、吴宇虹:古代亚述奴孜地区土地所有权和收养问题研究,《历史教学》2005年,11期, 29-33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6年第1期6-10页全文转载。

  6、“乌如卡吉那改革”真实性质疑——拉旮什城邦行政档案研究札记,《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6期,5-10页

  《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131页,潘迎春,“新世纪世界史学术前沿问题研讨会”,引用吴宇虹《东北师大学报》观点。(80)

  7、Food and Drink for the King, Queen, Officials and Ancestors in the House of the Lady in Girsu,Studies on Archives from Girsu Part 3,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20, 2005 《古代文明杂志》20卷,1-29, “吉尔苏妇人庄园中的国王、王后、官员和祖先的食物和饮酒供应” (81)

  2006 

  1、 1、霍文勇、吴宇虹:新亚述帝国时期的民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第2期,43-49页

  2、 2亚述光芒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亚述学权威、东北师大世界古典文明史所所长吴宇虹专访,上海《东方早报》2006-8月-7日,作者: 李静徐蓓霆 (83)

  3、 3、书评:Book Review: Charpin(法)Edzard(德), Stol(荷): Mesopotamien, Die altbabylonishe Zeit,Academic Press Fribougg,in Bibliotheca Orientalis, vol. 63卷, 2006, 3-4期, p 314-317 (84)

  4、 4、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比较:私有奴隶制和国家公有奴隶制,《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6期,5-13页,1万3千字。《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法理学、法史学》2007年4期全文转登。

  5、 5、文字起源及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中国文字和字母文字之异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90-98页,1万3千字。

  6、 6、苏美尔早期地契研究,《世界历史》2006年第6期,95-107页,2万字(87)

  7、 Sheep, Goats, Pigs, Calves and Ducks in the House of the Lady in Girsu,Studies on Archives from Girsu Part 4,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21, 2006 《古代文明杂志》21卷,pp 1-28, “吉尔苏妇人庄园中饲养的绵羊、山羊、猪、牛犊和家禽” (88)

  8、乌如卡吉那改革真实性质疑,《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7-418页,2006 (89)

  9、专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经典举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376页,2006,12。(90)

  2007

  1、文字起源及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中国文字和字母文字之异同,《新华文摘》2007年,第4期,1-65页(原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90-98页,1万3千字。)

  2、Babylonian Civil Juridical system in the Eanna Temple District of Uruk under Cyrus and Cambyses of the Old Persian Empire, 《东方研究2006》古代东方文明专辑,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1月,150-157页。

  3、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保护弱势公民群体的历史传统, 《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6期,5-14页(93)

国外引用

  1、日本学者Shiego Yamada山田在德国亚述学最重要的杂志,Zeitschrift fur Assyrioligie, vol. 84卷(1994)11-37页的“亚述王表编辑史”中共八次引用了吴宇虹在长春《古代文明杂志》JAC 5卷(1990)25-37页的文章。

  2、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教授Charpin在《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ouvelles Assyriologiques Brèves et Utilitaires)1992年32号文中引用吴宇虹发表在 该刊1992年的51号文。

  3、巴黎第七大学教授Villard在〈亚述学短实用信息〉1993年120号文中再次引用吴宇虹的上一文。

  4、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校教授Heimpel在《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ouvelles Assyriologiques Brèves et Utilitaires)1996年64号文中引用吴宇虹在该刊1994年发表的38号文。

  5、Heimpel在德国《亚述学和前亚考古学杂志》(ZA)86卷(1995)169页引用吴宇虹的专著289页的论述。

  6. 比利时大学教授P. Taton, 在Old Babylonian Texts from Chabar Bazar, (Brussels, 1997)一书中, 155页, 把吴宇虹的文章列为参考资料。

  7.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Civil, 在Aula Orientalis杂志vol. 16 (2000)(180页)的文章中引用吴宇虹发表《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ouvelles Assyriologiques Brèves et Utilitaires)1998年103号文的的观点。

  8. 荷兰莱登大学教授Remco de Maaijer《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ouvelles Assyriologiques Brèves et Utilitaires)1999年92号文,引用吴宇虹发表在长春《古代文明杂志》JAC 11卷(1996)65-109页的文章。

  9、法国巴黎一大教授Charpin在《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ouvelles Assyriologiques Brèves et Utilitaires)2001年42号文中引用吴宇虹的专著。

  10、耶鲁大学教授Benjamin Foster在他的专著《从遥远的岁月》From Distant Days (CDL Press, Bethesda, Maryland, 1997)的前言中引用吴宇虹在《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ouvelles Assyriologiques Brèves et Utilitaires)1994年第38号文。

  11、在2001年7月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45届国际亚述学大会》上,加尼福尼亚大学洛杉机分校学者J. Dahl博士多次引用吴宇虹发表在长春《古代文明杂志》JAC 12卷(1997), 149-152页的文章。

  12、 加尼福尼亚大学洛杉机分校教授Robert K. Englu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he Ur III Collection of the CMAA, Cuneiform Digital Library Journal,(Los Angeles), 2002:1,p 4, no 4. 引用Wu Yuhong 文章, "The ewes without lambs and the lambs cooked in e2-uz-ga, "the private house of kings", in the Drehem archives," 《古代文明杂志》JAC 11 (1996) 65-109。

  13、 法国巴黎大学教授B. Lafont, 在吴宇虹发表在《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ouvelles Assyriologiques Brèves et Utilitaires)1996年112号文后加附言,和他讨论问题。

  14、 法国教育部高等研究院四所所长,法国亚述学最高权威DURAND教授, Les documents epistolaires du palais de Mari, II, Paris 1998, p 457 note d), 引用吴宇虹Wu Yuhong, Nouvelles Assyriologiques Brèves et Utilitaires 1992年, 51号文。

  15、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 G. J. Selz, Festschrift Kienast, AOAT 274, 2003,505页、注释25 引用吴宇虹发表在《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ouvelles Assyriologiques Brèves et Utilitaires)1998年103号文的的观点。

  16、德国大学W.H.? Rmer, Die Sumerologie, AOAT 262, Ugarit-Verlag, Münster, 1999, p.26页和188页把吴宇虹发表在《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ouvelles Assyriologiques Brèves et Utilitaires)1995年95号、96号文,1996年112和113号文,102号文 列为参考。

  17、美国芝加哥大学近东语言和文明系博士2001年论文:Clement Rechel, Political Change and Cultural Continuaty in the Palace of Eshnunna from Ur III to Isin-Larsa Period (2070-1850), 把吴宇虹发表在《亚述学短实用信息》(Nouvelles Assyriologiques Brèves et Utilitaires)1992年102号文,和他的专著:A Political History of Eshnunna, Mari and Assyria during the Early Old Babylonian Period 1994年列为参考书, 引用8次:27, 31, 39, 39, 101, 140, 140, 201。

  18、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近东语言和文明系博士2003年论文:J. Dahl, The Ruling Family of Ur III Umma, 7次引用吴宇虹发表在长春《古代文明杂志》JAC 10卷(1995), 127-146页的文章:142, 142, 181, 197, 205, 324页,并列入参考书目。

  19、伊拉克博物馆B. Kh. Ismail博士和日内瓦大学古代学系教授Cavigneaux 在德国的Baghdader Mitteilungen 34, 2003, 129-164的文中,130页注释3中引用吴宇虹的专著A Political History of Eshnunna, Mari and Assyria。

  20 Technische-Universitat Hamburg-Harbug 网址, ... Wu Yuhong, Yakaltum = Ekalte = Tell Munbaqa on the east bank of the Euphrates ... NABU 1992, n0 51

  21. 杂志Saudi Aramco World : Sumerians on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 [ ... Even Dr. Wu Yuhong, the Chinese scholar seconded to the project, agrees. "All societies

  come from the ancient world. If we want to understand the modern civilizations,

  we should know how they developed," he says. "Mesopotamia influenced China ...

  22.牛津大学电子文件汇集苏美尔文学网站:Letter from Puzur-Shulgi to Ibbi-Suen about Ishbi-Erra’s claim on ... -... Wu, Yuhong, A Political History of Eshnunna, Mari and Assyria during the early Old Babylonian Period (from the end of Ur III to the Death of Shamshi-Adad).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

  23 Gilgamesh and Aga: bibliography -. Wu, Yuhong, "The Earliest War for the Water in Mesopotamia: Gilgamesh and Agga", NABU 1998 No. 103:/

  24. 法国学者Nele Ziegler, Iraq, vol. 66, 2004, p 20,英国《伊拉克》杂志引用吴宇虹 Wu Yuhong, NABU 1994, 38 号文

更新日期: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