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烈士)

简介: 马骏(1895-1928),又名天安,字遹泉,号淮台。回族。吉林省宁安县(今属黑龙江省)人。党的早期活动家和领导者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人物,第一批入党的回族党员。
[展开]

马骏(烈士)的个人经历

生前革命事业

主要事例及其日期

1895年9月12日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今属黑龙江省)一个回族家庭里。幼年,入私塾读书,后入当地清真寺两级学校。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期间,曾参加演出《一片爱国心》等话剧,并参加抵制日货的斗争。1902年,马骏考入了山西大学堂西斋预备科第二期学习,1912年入吉林一中。马骏父亲仰慕天津南开中学的新学风,不远千里,送马骏前去投考。1915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到周恩来等组织的“敬业乐群社”中,并两任该校演说会、学生讨论会及自治励学会的会长及义塾服务团总董及教务长。1919考入南开大学,同年5月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爆发了“外国争权,内惩国贼”的爱国学生运动。天津学生即刻响应,举行了游行示威。5月7日,十五所中等以上的学校成立了天津学生联合会,马骏当选为副会长兼执行部长。23日,天津学生联合会领导中等以上学校进行总罢课。6月5日,天津学生联合会在南开学校广场召开了数千人爱国运动大会,马骏在会上带领大家高声宣读《宣誓书》:“(一)誓保国土;(二)誓挽国权;(三)誓雪国耻;(四)誓除国贼;(五)誓共安危;(六)誓同始终。”会后,示威请愿,要求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取消卖国的“二十一条”密约。

支持五四运动

马骏具有出色的宣传和组织能力,1919年“五四运动”时,他广泛组织学生,发起并成立了学生联合会,成为“五四”运动的主要青年领袖之一。

反帝爱国

后来又被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天津各界联合会”负责人,领导天津各界举行罢课、罢市、示威游行等斗争。同年6月,他和郭隆真、刘清扬等10人赴北京,强烈要求北洋军阀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经顽强激烈的斗争,反帝爱国运动取得胜利。

济南惨案中的马骏

8月,山东镇守使马良残酷镇压群众,破坏了济南的“回教救国后援会”等爱国团体,杀害该会会长、爱国回民领袖马云亭、朱春祥、朱春焘。并抓捕大批学生,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济南惨案”。马骏、刘清扬等在天津发表演说,揭露马良杀害回族爱国同胞的罪行。8月26日,天津各界联合会公推马骏赴京请愿,被京津请愿学生推为总指挥。他率领4000人在天安门请愿,要求惩办马良和释放第一次请愿的代表。结果也遭到逮捕。后来由于全国人民纷纷抗议,迫于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了全体被捕代表。

发表文章

为了广泛开展爱国学生运动,1919年9月,马骏和周恩来、郭隆真、邓颖超等20位男女青年成立了革命团体--“觉悟社”,代号是29号,后化名“念久”并出版《觉悟》杂志,他还发表文章勉励革命青年。

马骏

反帝大游行

10月赴上海参加组织成立“全国各界联合会”,被推选为总指挥,领导了著名的“反帝大游行”。1920年,他回天津参加抵制日货的斗争,后再次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仍坚持斗争,读马克思主义的书、演讲、演爱国剧等。7月,经多方营救,马骏被释放。

1921年7月,马骏在天津入党,成为天津的第一批共产党员之一。1922年他到哈尔滨从事地下工作,组织了“救国唤醒团”,开展反帝爱国宣传。他在宁安建立了吉林省第一个党小组,是东北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1925年“五卅运动”时,他领导吉林人民予以声援,并联合各界组织了“吉林沪案后援会”,任会长。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同年10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9月,当选为中山大学学生公社书记。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马骏奉调回国,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重建和恢复了北京市各级党的组织。在极其危险和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周旋,开展工作。

就义及以后

英勇就义

1927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马骏被捕,在狱中受尽法西斯折磨。敌人许以高官厚禄,他说:“叫我不宣传马列主义,不搞革命,这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在狱中,他威武不屈,受尽酷刑。1928年2月15日英勇就义,年仅33岁。

纪念室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马骏举行了公祭仪式。1951年10月,在北京日坛公园为他竖立墓碑。马骏家乡宁安县有“马骏烈士纪念室”,记载了他的英雄事迹。

人物事迹

马骏,吉林宁古塔人,1895年9月12日生,回族。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回族人民的好儿子。

1912年夏,马骏考入吉林省一中读书;1915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马骏先后任天津中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积极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9月16日,马骏与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等发起组织“觉悟社”。同年11月,马骏作为京津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各界联合会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马骏成熟起来,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马骏受党的派遣,回东北开展革命斗争,创建党的组织。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吉林省城后,马骏积极领导了声援上海工人的爱国运动。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北方区党的组织被军阀张作霖严重破坏。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马骏奉调回国,担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负责恢复党组织工作。同年12月,马骏被京师警察厅逮捕。敌人许以教育次长的高官收买他,他说:“叫我不宣传马列主义,不搞革命,这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1928年2月15日,马骏被敌人杀害,时年33岁。

马骏牺牲后,人们以不同形式进行了悼念活动。1951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在马骏墓地修建了新的墓碑,郭沫若为墓碑题写了“回族烈士马骏同志之墓”。1988年,在马骏牺牲60周年前夕,北京市人民政府重新修缮了马骏烈士墓,邓颖超题写了“回族烈士马骏之墓”。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还举行了隆重的纪念马骏牺牲60周年的活动。

更新日期: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