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敬

简介: 于敬(1928—1984),北京人,果树专家。
[展开]

于敬的个人经历

于敬 - 个人简历

1928年10月17日 出生于北京市景山后街。

1935-1948年 在北京市什刹海小学、北京市艺文中学上学。

1948-1949年 在石家庄华北大学农学院学习。

1949-1952年 在北京农业大学学习。

1952-1953年 春在北京农业大学听苏联专家讲课。

于敬

1953-1957年 在山西省农业科学所园艺系工作。

1957-1984年 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工作。历任系副主任、主任、副所长,1984年升为所长。

1984年11月12日 病逝于北京。

于敬 - 生平简介

于敬,1928年10月17日生于北京。父亲是一位资深的中学语文教师,于敬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学时代,他经历了日伪统治和抗战胜利后的中华民国时期,目睹了日寇对中国同胞的残暴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凭着北京学生特有的政治敏感和对自由的渴望,逐渐接近进步同学,参加地下党外围组织成立的学生合唱团,以音乐为武器唤起民众。于敬担任合唱团指挥,多次演出“黄河大合唱”全组歌曲,在革命洪流中锻炼成长。

新中国成立前夕,于敬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考取了从解放区迁来的华北大学农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院系调整,在新成立的北京农业大学继续学习,于1952年毕业。于敬博学多才,爱好广泛。业余时间爱好音乐、歌舞、京剧和体育。中学时代的社会活动锻炼了他的组织才能,同时他也从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受益匪浅。1976年,于敬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出席了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50年代,于敬致力于果树修剪的研究和技术推广,为推动山西省果树生产作出了贡献。70年代初,他开始进行苹果矮化砧中间砧的试验研究。他注重深入实际,亲自动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了大量的试验材料。经过多年努力,终于选出一批优良中间砧材料,为苹果品种选育研究创造了条件。于敬经常到农村基点指导工作,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由于当时部分农村卫生条件差,群众的卫生观念淡薄。于敬不慎食入病猪肉,被猪囊虫潜入脑室,当时未显症状,因而没有引起他的注意。1983年冬天,于敬两腿渐感不支,随后脑子迟钝,病症日渐严重。虽多次转院,但未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1984年11月12日,于敬病逝于北京,享年56岁。于敬生前一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1957年前,果树所前身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系)工作,先后担任栽培系副主任、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

于敬 - 主要论著

1 于敬等.矮化砧及中间砧嫁接苗木的快速繁殖.山西省果树所果树工作通讯.1976:4~5,53~55.

2 于敬.我省苹果砧木与栽培品种的应用问题.山西果树.1980(1)5~8

3 于敬.关于苹果整形修剪的几个问题.山西果树.1980(2):12~14

4 于敬等.几个M系砧木在山西的表现情况.果树砧木论文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6~211

5 于敬等.武乡海棠中间砧的利用研究.果树砧木论文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6 于敬等.苹果矮化砧木的株系选择(Ⅰ)中间砧“S20”利用研究.山西果树.1982(1):2~8.

7 于敬等.苹果矮化砧木的株系选择(Ⅱ)武乡海棠S63中间砧的利用研究.中国果树.1982(4):1~5

8 于敬等.武乡海棠苹果矮化砧予选指标研究.中国果树,1985(1):1~5

9 于敬等.苹果的矮化栽培.山西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编.1977

于敬 - 主要贡献

山西是新中国成立后苹果发展的新区,1957年发展到282 万株,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93倍。1961年发展到658万株,比1957年又增加1.3倍。于敬正是在果树大发展时期来到山西从事果树栽培研究工作的。当时群众缺乏栽培管理经验,而整形修剪更是薄弱环节。很多地区任果树自然生长,造成树冠紊乱、主从不分、树体衰弱,影响了树冠的扩大和骨干枝的形成,大大推迟了结果年限。因此,亟需针对当地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修剪技术。对于乔化砧树,在正确的栽培管理条件下,通过合理修剪,形成疏散分层形的树形,可以增强树势,扩大树冠,使枝条分布均匀、层次明显;主从关系分明,骨架牢固;内部易形成大量短枝、适时开花结果。这对黄土高原土层深厚,但气候干旱、降雨量少、风沙多等自然环境,有针对性的取长补短作用。为尽快将有关技术普及到群众中去,于敬在50-70年代,不断通过田间试验、讲课、示范、样板田蹲点、巡回检查、著书撰文等多种形式,传授果树修剪技术,终于使大家认识趋于一致,在群众思想中牢固地确立了苹果整形修剪的观念,使苹果栽培业正常发展。经过延续20多年群众的实践,随着树龄的增加,有的树又出现新问题。如主枝较多,主从不分,甚至层距也不明显,造成树冠密闭;有的树高一直延伸,操作不便。于敬针对性地提出疏掉部分大枝、中央干落头、去留骨干枝、大型辅养枝、结果枝组、直立枝和下垂枝等,有效地改善了光照条件。70年代,全国普遍重视矮化果树栽培。由于矮化砧进入结果期早,对营养条件反应敏感,结果过多又容易产生隔年结果现象,密植也容易互相遮荫,因此,修剪也必须跟上。针对矮化砧树的特点,于敬提出“主干形”整形修剪原则,即上下层各主枝插空生长,中心干与主枝维持主从关系,结果枝组直接着生在层间主干及主枝上。他还根据多年经验,编写了《苹果的矮化栽培》一书,以便于群众学习和掌握。这些有意义的工作,对当时促进苹果生产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更新日期: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