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运

简介: 郑永运,1965年生,视力残疾,现为北淮淀乡北淮淀村水产养殖户。1984年,承包鱼塘,根据气候变化规律总结出一套科学喂养经验,鱼场连年赢利。曾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天津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先进个人。
[展开]

郑永运的个人经历

郑永运 - 简介

 郑永运 男,汉族,1965年生,视力残疾,天津市宁河县人,北淮淀乡北淮淀村水产养殖户。21岁因病双目失明,1984年,承包鱼塘,根据气候变化规律总结出一套科学喂养经验,鱼场连年赢利,目前,他承包的鱼塘已经发展到1200亩水面,固定资产近200万元。他养殖的“南美对虾”被国家农业部评为无公害产品。曾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天津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先进个人。

郑永运 - 失明

 1965年郑永运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有对生活的憧憬。不曾想,20岁那年突发眼病,走遍了国内各大医院,最终还是双目失明。   

郑永运 - 自学

为了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始自学电大中文专业课程,他买来教材,借来录音机,一天到晚地学习、背诵。他还去天津红桥区盲童学校学习盲文,把50多盘磁带的内容刺成盲文笔记,他准备走文学创作的道路,但严酷的生活现实告诉他这对他并不合适,于是他横下一条心走发展实业之路。 

郑永运 - 养鱼

 1988年,他立足本地资源,开始养鱼。这年初春,他借了八仟元钱,姐夫拿出两万元,去本县齐家埠村承包鱼池20亩,果园20亩,菜地20亩。在别人协助下,他操持进水、进鱼苗、进饲料、研究鱼池管理和鱼病防治。夏季草木茂盛,为了节省开支,郑永运摸索着割草喂鱼。一次不慎掉下了鱼池,5米深的池水一下将他吞没,他挣命向上浮,找不到堤岸,幸亏被人发现,救上堤岸,才避免了一场灾难。这年盛夏,20亩鱼池由于淤泥太深,氨氮含量太高,鱼虾“全军覆没”。他意识到养鱼也是一门技术,此后两年他努力学技术,学管理,先后去宁河和天津水产部门求贤问计,又购买了大量书籍,请人读,一章一段地记,逐步积累知识和经验。1991年,他承包村北鱼池六十亩,因为学了技术,这年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收入三仟多元。他又从收音机里捕捉市场信息,还根据气候变化的规律总结出一套“养鱼经”和“卖鱼经”。 

  1994年春天,他承包了塘沽区水库1140亩。因地制宜,采用大鱼苗及一草带三鲢的投入配比方式,提高养殖效益,并抓住5-6月和8-9月鱼病高发期,采取以治为辅,以防为主的方法,提早投药,控制了肠炎等鱼病,鱼的成活率在90%以上。在此基础上,他强化管理,昼夜巡查,全面掌握各种鱼类的不同生活方式和习性;有时甚至通夜蹲在苇丛中,冒着蚊虫叮咬和寒冷,体察鱼情。 

郑永运 - 成功

 他的水产养殖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99年,他在宁河县田辛村投入81万元,承包水库1200亩,当年获得纯效益30万元。 

  10多年的实践,使郑永运不仅磨练了意志,开拓了思路,也使他摸索出手感查鱼病的绝活。一般的鱼病,只要鱼到他手里,病情马上清楚,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鱼专家。附近的养鱼户纷纷前来求助,鱼池的大事小情都请他拿梁作主,郑永运总是倾其所知,不厌其烦,一一解答,人们把他称为“小神仙”。 

郑永运 - 助残

 郑永运靠养鱼富了,但他富了不忘乡亲,富了不忘残疾人。他平时克勤克俭,长年累月一身旧衣装,却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钱默默奉献给孤、残人。他慷慨解囊扶助乡敬老院,为全乡230户残疾人买节日礼品,慰问乡里的贫困残疾人。他特别想帮助部分残疾人发展养殖,为他们提供资金和无偿提供技术。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自救,他准备加大投资力度,向大中型水库发展养鱼,实现自己助残的抱负。 


 


郑永运

更新日期: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