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强

简介:张智强(GaryChang),中国香港著名建筑师,香港首位获邀请参加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2000年及2002年)建筑师,入选Taschen《40 Architects Under 40》世界当代建筑师之一,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香港EDGE公司总裁。1987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系,1994年创办自己的公司Edge Design Institute Ltd.。他的建筑及室内设计作品自求学时代(85年)起一直不断获得多个国际、亚太区及香港的奖项。 另有同名张智强为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展开]

张智强的个人经历

个人资料

    张智强(GaryChang),中国香港著名建筑师,香港首位获邀请参加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2000年及2002年)建筑师,入选Taschen《40 Architects Under 40》世界当代建筑师之一,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香港EDGE公司总裁。1987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系,1994年创办自己的公司Edge Design Institute Ltd.。他的建筑及室内设计作品自求学时代(85年)起一直不断获得多个国际、亚太区及香港的奖项。

创作风格

  他的设计哲学一如钻石般强调4C,但却是 Choice,Change,Co-existing和Connection。创作风格在简洁中见灵活变化的心思,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寻找变化的可能性,大概可以形容Gary的设计风格。在他眼中最理想的人与空间的关系,不是去控制空间,而是把空间无限展开。一个好的建筑和室内设计应该是令人很放松和自在的,可以提供很多改变和选择,呼应着居住者每一天的心情。

大奖作品

  他对箱盒的情意结,亦反映在他不少的建筑和室内设计项目里,包括著名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之《手提箱》、他的家,以及正在莫斯科兴建的湖边别墅度假屋。   

      【家】

   「小时候家里的环境挤迫,活像挤进箱子里,令我总爱将家里执拾得井井有条。现在就算出门公干,我也爱将行李箱内的东西收拾得简便轻巧妥当。」挤迫的居住环境是香港典型的现象,却启发了Gary的创作思维,在箱盒内寻找和展现空间的变化和可能性,亦是他眼中香港人做事讲求灵活变化的精神。这有别于一般常见的香港精神,只是被表面化取材,Gary的设计是倾向更高层次的美学体现。Gary的家骤眼看似家徒四壁,乾坤原来就在四壁垂下的布帘后那些高达天花板的收纳柜。房间里的大部份装置都是简单组装而成,可以轻易作出改动变化为不同功能的空间,活像变戏法的箱子。这个家就曾为Gary赢得99年亚太区室内设计个人住宅类冠军,被赞誉为理想小空间的居住典范。但Gary仍意犹未尽,正密锣紧鼓为自己的家居重新设计和装修,发挥小空间的更大变化潜能。香港风格「香港的生活环境挤迫像压在盒子里,香港人做事则充满灵活变化…这些都是香港的特色,我的设计感往往就是从这种香港精神出发,对箱盒有一份情意结,亦爱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和达到灵活变化的效果。」胸怀抱负对于将来,Gary希望可以栽培下一代,为年轻的建筑师筹办作品展览,让多些人认识他们。

张智强

   【手提箱】

     得意杰作在Gary的4C设计精神和箱盒情意结下,最令他感自豪的当然少不了他于《长城脚下的公社》设计的《手提箱》。整个《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获得无数国际奖项和赞誉,以木材和硬纸板造成的模型更被巴黎庞比度中心列为永久性术收藏品,是中国的首次骄傲。

   【Tea & Coffee Towers】

    另一则是应Alessi 邀请与全球22位顶尖儿的建筑师参与《Tea & Coffee Towers 》设计项目,Gary设计了《功夫》茶具,他说:「这纯粹是一种光荣,外国人也知道有我这个香港建筑师。」但稍令人意外的是Gary对自己家居设计的自豪,这是一个只得300多平方的空间,但却可变成无限的空间啊!

 

室内设计

制造弹性的空间

      张智强(Gary Chang),1962年生于香港,1987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系,1994年成立EDGE Design Institute公司。1995年至今,于香港多家大学建筑和设计系任副教授、客席讲师,曾获荷兰大学、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米兰理工学院和维也纳美术大学邀请担任客席讲师。同时,他也是首位香港建筑师获邀请参加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2000年及2002年),并入选Taschen出版社书刊《40 Architects Under 40》的世界当代建筑师之一。

  《长城脚下的公社》室内设计

  箱盒情结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获得的一连串建筑设计大奖,为张智强在设计领域的江湖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香港最年轻的设计师之一,他用他的聪明、果敢地提出了前卫性与独创性的设计理念,为他在亚洲的建筑设计界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对于他的出生地香港,他说,“香港的生活环境挤迫像压在盒子里,香港人做事则充满灵活变化……这些都是香港的特色,我的设计感往往就是从这种香港精神出发,对箱盒有一份情意结,亦爱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和达到灵活变化的效果。”

  “小时候家里的环境挤迫,活像挤进箱子里,令我总爱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现在就算出门公干,我也爱将行李箱内的东西收拾得简便轻巧妥当。”挤迫的居住环境是香港典型的现象,却启发了张智强的创作思维,在箱盒内寻找和展现空间的变化和可能性,亦是他眼中香港人做事讲求灵活变化的精神。这有别于一般常见的香港精神,只是被表面化取材,张智强的设计是倾向更高层次的美学体现。

  4C设计

  张智强早年在大学学习数学,后来才转而学习建筑,但对数学一直感触很深。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寻找变化的无穷可能性,是他的设计哲学。张智强说:“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一直致力于在保持simplicity风格的同时创造一种实用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在张智强眼中,最理想的人与空间的关系,不是去控制空间,而是把空间无限展开。一个好的建筑和室内设计应该是令人很放松和自在的,可以提供很多改变和选择,呼应着居住者每一天的心情,所以他的设计哲学一如钻石般强调4C,但却是 Choice,Change,Co-existing和Connection。

  在Gary的4C设计精神和箱盒情结下,最令他感自豪的当然少不了他于《长城脚下的公社》设计的《手提箱》。整个《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获得无数国际奖项和赞誉,以木材和硬纸板造成的模型更被巴黎庞比度中心列为永久性收藏品,是中国的首次骄傲。

  他的另一个代表作是应Alessi 邀请与全球22位顶尖的建筑师参与《Tea & Coffee Towers 》设计项目,张智强设计了《功夫》茶具,他说:“这纯粹是一种光荣,外国人也知道有我这个香港建筑师。”

  但稍令人意外的是Gary对自己家居设计的自豪,这是一个只得300多平方的空间,但却被他变成一个无限的空间。

  张智强的家骤眼看似家徒四壁,乾坤原来就在四壁垂下的布帘后那些高达天花板的收纳柜。房间里的大部分装置都是简单组装而成,可以轻易作出改动变化为不同功能的空间,活像变戏法的箱子。这个家就曾为Gary赢得99年亚太区室内设计个人住宅类冠军,被赞誉为理想小空间的居住典范。

  不定式空间

  张智强追求的是以最简单的概念设计达到最大的空间弹性。他认为,人要把握空间,而非由空间来把握人。对于住宅而言,无论面积大小,都应该由人来把握空间。人是空间的主体,是形式上的、具有主宰性的地位,而不是如同家具等物件一样的依附物。人住的地方,不一定只遵循一种模式,这样的空间才会布满趣味和魅力。

  现在的住宅都形成统一的格式,一些示范单位把所有的空间都固定死了,人在里面生活像机器人一样。“现代的设计倾向于让我们与自然、甚至是物质的自我隔离开来,这是一种人为的隔离”,基于这些,张智强近年来的设计重点放在非视觉上(不是眼睛所能见到的东西),注重内在的精神,强调“不确定性”,强调空间和物件的灵活性与弹性。在他设计的空间中,墙壁可以90度旋转,让空间出现多种组合的可能;甚至地板也可以掀开,浴室等功能区就藏身于脚下。

  抱着对固有的住宅形象的怀疑,张智强重新思考着亲密感、隐私性、自发性与弹性的本质,企图组合各种可能性,赋予空间全新的表现形式,并以无限想象及感官愉悦为原则,提出一种满足最大弹性空间要求的简单设计。 为此,张智强多次以“不定式”来概括他的设计理念,强调空间和物件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对于将来,Gary希望可以栽培下一代,为年轻的建筑师筹办作品展览,让多些人认识他们。现时他除了担任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外,亦为港大专业进修学院的讲师,肩负起教育栽培的责任。

同名人物

个人简介

     张智强,1956 年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副研究员。

个人简历

       曾长期在上海市高等教育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从事教育管理工作。1994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先进工作者。1996 年11月至1997年 12 月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访问学者。主编出版《就业指导》(1996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表论文《上海高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上海高教研究》1991年第三期)、《上海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分析》(《上海高教研究》1996 年第五期)、《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职业素质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0 年第四期)等十三篇。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三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更新日期: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