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时龄

简介:郑时龄,建筑学专家,中科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1941年11月生于四川成都,原籍广东惠阳。1965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1993年同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教授。长期事于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工作。运用建筑本体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引用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撰写了著作《建筑理性论》,建构了“建筑评论”体系,出版了《建筑批评学》专著,提出了一整套建筑评论的具体方法。对上海近代建筑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出版专著《上海近代建筑风格》。积极参与建筑创作实践活动,主持设计了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上海复兴高级中学、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上海格致中学教学楼、上海至北京高速火车沿线方案等。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展开]

郑时龄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简介  郑时龄,建筑学专家,中科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1941年11月生于四川成都,原籍广东惠阳。1965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1993年同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教授。长期事于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工作。运用建筑本体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引用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撰写了著作《建筑理性论》,建构了“建筑评论”体系,出版了《建筑批评学》专著,提出了一整套建筑评论的具体方法。对上海近代建筑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出版专著《上海近代建筑风格》。积极参与建筑创作实践活动,主持设计了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上海复兴高级中学、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上海格致中学教学楼、上海至北京高速火车沿线方案等。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教授在30多年的建筑创作实践中,致力于将设计与建筑理论相结合,追求创作活动的学术价值;并将学术思想融于建筑教学之中,形成自成一体的建筑教学思想,建立了“建筑的价值体系与符号体系”理论框架,奠定了建筑批评学的基本理论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建筑教学和建筑创作活动,出版主要专著4部,译著2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设计作品35项。他的专著《建筑理性论》和《建筑批评学》建立了“建筑的价值体系和符号体系”这一具有前沿性与开拓性的理论框架。后者以批判精神面向未来建筑的发展,奠定了这门综合学科的理论基础,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并应用该理论在上海建筑的批评与建设实践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专著获2000年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

  建筑创作实践表现了创作活动的学术价值,始终关注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性,设计出不少建筑精品,其中6项获省部级奖。他所提出的以黄浦江和苏州河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核心的思想,已被市政府采纳,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曾多次应邀在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韩国和希腊等国的大学和学术论坛上作学术报告和主题报告。

人物职务

  同济大学教授(自1992年起)

  同济大学副校长(1995-2000)

郑时龄

  同济大

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1992-1995)

  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自1997年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自2000年起)

  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空间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自1998年起)

  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历史文化风貌区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自2004年起)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自1996年至2005年)

  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自1996年至2005年)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高级顾问委员会委员(自2000年起)

  上海市静安区顾问团成员(自2000年起)

人物生平

  郑时龄1965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1993年同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教授。长期事于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工作。运用建筑本体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引用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撰写了著作《建筑理性论》,建构了“建筑评论”体系,出版了《建筑批评学》专著,提出了一整套建筑评论的具体方法。对上海近代建筑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出版专著《上海近代建筑风格》。积极参与建筑创作实践活动,主持设计了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上海复兴高级中学、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上海格致中学教学楼、上海至北京高速火车沿线方案等。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获意大利最高荣誉骑士勋章

  早在多年前,作为中科院院士的郑时龄教授已经名声在外,国内外的荣誉拿了不少,但说起拿骑士勋章还是第一次。骑士勋章是国家性的荣誉,在郑郑时龄受勋的“奖状”上还有意大利总统和外交部部长的签名。

  郑时龄曾于1984年到1986年在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任访问学者。出国前,他原本打算去的是德国,强化了一年德语后,最后他“阴差阳错”地拿到了意大利的出国名额。就是这份意外的缘分让他与意大利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意大利那段时间,他几乎走遍了这个国度的每个城市,每到周末,他就与佛罗伦萨意中

友好协会的“哥们”一起参加各类活动。

  “印象最深的是意大利人对中国人的友好。”郑时龄回忆说,1985年的一个冬天,他到那不勒斯大学去做讲座,跑到学校校门紧锁,原来学生罢课不准任何老师进入。但当守门的学生得知前来的是中国人,破例将大门打开,郑时龄成了当天唯一授课的老师。

  郑时龄回国后,就一直致力于中意文化的交流。不少在意大利当地非常出名的教授经过他的引荐来到上海给学生授课。当年“一城九镇”之一的浦江镇的规划就是他的旧友格里戈蒂设计的。另外,有一个历史保护方面的专家拉蒂那教授,在去世前曾到过上海,为外滩源的保护出谋划策。与此同时,罗马大学建筑学院为了让中意学术交流更为便利,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外事办公室,并派研究生前往中国取经。

工作经历

  1965-1978年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1981年至今同济大学建筑系教师,历任副教授、教授,建筑系副系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院长、同济大学副校长等职

  1984-1986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

1989年美国依利诺大学艺术与应用艺术学院乔治·密勒讲座教授

主要作品

  1.重庆市杨家坪步行街城市设计2002

  2.厦门中山路步行街城市设计2002

  3.上海黄浦区综合学校2002

  4.松江区东佘山观景台2002

  5.静安区静安别墅地区保护更新规划设计2002

  6.浙江省湖州市湖州日报社大楼2001-2002

  7.大连天津街步行街规划设计2001-2002

  8.山东泰安泰山旅游度假区规划2001-2002

  9.上海南汇科教园区2000-2001

  10.上海新市六中学2000-2001

  11.杭州中国财政博物馆设计2000-2004

  12.卢湾区高福里保护更新规划设计2000-2001

  13.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1998-1999

  14.上海凌桥生态公园设计方案(与西班牙建筑师马尔西亚·柯迪那克斯合作)1989-1999

  15.嘉兴市行政中心1998-2001

  16.嘉兴工商俱乐部1998-99

  17.嘉兴广电大楼1998-99

  18.上海虹口区多伦路文化街城市设计1997-99

  19.上海蔡同德堂立面改造及室内设计1998

  20.上海理工大学新生部1997-98

  21.嘉兴开发区行政管理中心1997-98

  22.上海青浦华城公寓1997-98

  23.上海复兴高级中学1996-98

  24.浙江海宁钱君陶艺术研究馆1996-98

  25.上海南汇八一中学1996-97

  26.上海青浦县广电楼1996-97

  27.上海朱屺瞻艺术馆1994-95

  28.上海格致中学教学楼1993-95

  29.上海南浦大桥建筑设计1988-91

  30.上海杨浦公园展览馆1990-91

  29.无锡北塘区人民医院1983-84

  30.杭州制氧机研究所1978

  31.杭州余热锅炉研究所1977-78

  32.杭州锅炉厂1975-78

  33.第二汽车制造厂5750厂1974

  34.沈阳水泵厂1973

  35.北京阀门厂1973-75

  36.贵州娄山关接待室1971

  37.山东济南第二机床厂1971-74

  38.上海市、杭州市、贵州省、湖北省、云南省住宅1971-78

  39.上海海员俱乐部室内设计1969

  40.上海生物研究所研究楼1966

论文著作

  (除特别注明外均为第一作者)

  著作 出版社 年份

《WorldCities-Shanghai》 Wiley-Academy 2002

  《建筑批评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锦(1900-1999)第四卷环地中海地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黑川纪章》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建筑理性论——建筑的价值体系与符号体系》

  台湾田园城市文化出版公司 1996

  《上海城市的更新与改造》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6

  《上海人居中心研究》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3

  《建筑的未来》(译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室内室外局部·细部设计与装·修系列全书》 同济大学出版社/香港书画出版社 1992

  《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多层厂房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建筑学专家,中科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1941年11月生于四川成都,原籍广东惠阳。1965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1993年同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教授。长期事于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工作。运用建筑本体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引用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撰写了著作《建筑理性论》,建构了“建筑评论”体系,出版了《建筑批评学》专著,提出了一整套建筑评论的具体方法。对上海近代建筑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出版专著《上海近代建筑风格》。积极参与建筑创作实践活动,主持设计了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上海复兴高级中学、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上海格致中学教学楼、上海至北京高速火车沿线方案等。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时龄教授在30多年的建筑创作实践中,致力于将设计与建筑理论相结合,追求创作活动的学术价值;并将学术思想融于建筑教学之中,形成自成一体的建筑教学思想,建立了"建筑的价值体系与符号体系"理论框架,奠定了建筑批评学的基本理论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建筑教学和建筑创作活动,出版主要专著4部,译著2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设计作品35项。他的专著《建筑理性论》和《建筑批评学》建立了"建筑的价值体系和符号体系"这一具有前沿性与开拓性的理论框架。后者以批判精神面向未来建筑的发展,奠定了这门综合学科的理论基础,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并应用该理论在上海建筑的批评与建设实践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专著获2000年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

  建筑创作实践表现了创作活动的学术价值,始终关注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性,设计出不少建筑精品,其中6项获省部级奖。他所提出的以黄浦江和苏州河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核心的思想,已被市政府采纳,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曾多次应邀在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韩国和希腊等国的大学和学术论坛上作学术报告和主题报告。

  主要论著有:《上海近代建筑风格》(1999)、《建筑批评学》(2001)、《上海,世界大都市》(与阿兰·巴富尔合著,2002)、《世博园及世博场馆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2007),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曾担任一些国际学术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主任等,并曾与美国、西班牙、意大利、韩国的大学共同组织国际设计工作室。

  主要的设计作品有:上海朱屺瞻艺术馆(1995、2004)、上海格致中学(1995、2004)、上海复兴高级中学(1996~1998)、钱君陶艺术研究馆(1998)、嘉兴广电中心(2000)、嘉兴市行政中心(2000~2002)、中国财税博物馆(2000~2004)等。

人物评价

  他的建筑创作实践表现了创作活动的学术价值,始终关注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性,设计出不少建筑精品,其中6项获省部级奖。他所提出的以黄浦江和苏州河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核心的思想,已被市政府采纳,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郑时龄教授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建筑协会名誉理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意大利罗马大学名誉博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资深会员。

人物语录

  设计就是创造目前为止不存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设计就是无中生有。设计是针对目标问题进行的求解活动——我们先把自己要做的事情的问题提出来,然后从现存事物向未来可能想象事物的跃迁。设计领域也反映了人们的“自觉意志”和“才智技能”二者的结合。设计就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过程。是在有明确目目标和目的指引下的一种有意识的创造。设计根本上是对人跟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关系问题的一种求解。设计最终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设计,它也担负着一种表现进步——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引入社会的作用。因为社会不仅仅是一种手上的一种关系,不仅仅跟我们的手工有关系,跟我们的脑子有更多的关系。现在人的脑子跟现代的科学技术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我们一定会把科学技术的成果,通过设计引用到社会领域来。我们现在的社会,是把建筑与设计、技术、艺术与工艺综合成为整体的艺术。建筑与设计已经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动力,我们今天城市的变化跟前10年相比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这个进步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应该是思想上的。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跟技术发明结合的设计即将成为这种动力。我们设计将会成为综合技术与艺术结合的艺术,成为整体的艺术,这是设计发展的目标。设计领域也正成为科学的对象,从哲学、美学、系统工程学、认知心理学、信息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技术和人文的学科当中,寻求资助。反过来,任何设计都离不开设计师个人和社会的选择、判断、直觉、思考、决策和创造。

  设计既是艺术也是技术,设计也是科学研究的对象。我们讲设计改变社会,设计创造未来,设计意味着社会品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设计是人类和世界存在的一种风格,我们看到我们的产品,看到我们生活所使用的用具,家里面的装饰等等的一些东西,它们其实表现了我们存在的一种风格,表现了我们的一种文化内涵,表达着我们的一种本质的存在。

获奖记录

2017年11月14日,获第二届“叶剑英奖”。

 

更新日期: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