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惠

简介: 汉末诸侯韩馥帐下治中从事 刘惠,字子惠。冀州中山郡人。汉末诸侯韩馥帐下治中从事。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颍川人韩馥被任命为冀州牧,他到任后征辟名望深重的刘惠担任冀州治中从事,主管众曹文书,居中治事,处于众官之上。 当时冀州人口众多,百姓富饶,兵粮充足。可自从袁绍被任命为渤海太守后,以大义号召群雄,豪杰既多附招,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韩馥见人情归绍。忌其得众,恐将图己,常遣数部从事守绍门,不听发兵。
[展开]

刘子惠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刘惠(公元?-约190年),字子惠。冀州中山郡人。汉末诸侯韩馥帐下治中从事。

中平六年(189年),颍川人韩馥被任命为冀州牧,他到任后征辟名望深重的刘惠担任冀州治中从事,主管众曹文书,居中治事,处于众官之上。

当时冀州人口众多,百姓富饶,兵粮充足。可自从袁绍被任命为渤海太守后,以大义号召群雄,豪杰既多附招,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韩馥见人情归绍。忌其得众,恐将图己,常遣数部从事守绍门,不听发兵。

初平元年(190年),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韩馥得到书信后,就请教诸从事问说:“现在我是应该帮助袁氏呢,还是帮助董卓呢?”刘惠听后勃然大怒,当众斥责韩馥说:“兴兵是为了国家,大人怎么会问要帮助袁绍、董卓呢?谁对国家有利我们就帮助谁啊!”韩馥自知理亏而面有惭色,刘惠担心韩馥因为自己的斥责而怪罪,而且见韩馥并没有带头兴义兵的意愿,于是又向韩馥献计说:“兵者凶事,不可为首。现在应该看其他州的动向,有发动者,然后我们再响应。冀州对于他州来说是强州,所以就算他人有功也不可能有在冀州之上的。”韩馥听后觉得正合心意,于是写信给袁绍,道尽董卓的罪恶,听任他起兵。但韩馥仍然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

兖州刺史知道这件事后,写信给韩馥说:“董卓无道,为天下所共同攻击,死期就在旦夕之间,不足以为忧。只是董卓死后,我们应该回师讨伐你。你坐拥强兵,视国家兴亡不顾,与凶逆有什么差别,我们宁可处置了你。”韩馥得到书信后大为恐惧,加上上次刘惠忤逆了自己的面子,因此归罪与刘惠,想要斩杀他来为自己脱困。别驾从事耿武等人并排挡在刘惠身前,以死逼迫韩馥放过刘惠。于是刘惠勉为一死,但仍被免官去服徭役,当场被披上囚衣,扫除驱赶到宫门外。刘惠被贬后,忧愤之下病逝。

刘子惠

之后韩馥起兵与诸侯会盟,第二年被袁绍用计占领了冀州。

史书记载

1.《后汉书·袁绍传》:

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韩馥见人情归绍,忌其得众,恐将图己,常遣从事守绍门,不听发兵。桥瑁乃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馥于是方听绍举兵。乃谋于众曰:“助袁氏乎?助董氏乎?”治中刘惠勃然曰:“兴兵为国,安问袁、董?”[注1]馥意犹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

[注1]:《英雄记》曰:“刘子惠,中山人。兖州刺史刘岱与其书,道u2018卓无道,天下所共攻,死在旦暮,不足为忧。但卓死之后,当复回师讨文节。拥强兵,何凶逆,宁可得置u2019。封书与馥,馥得此大惧,归咎子惠,欲斩之。别驾从事耿武等排合伏子惠上,愿并见斩,得不死,作徒,被赭衣,埽除宫门外。”

2.《三国志武帝纪》引《英雄记》曰:  

韩馥字文节,颍川人。为御史中丞。董卓举为冀州牧。于时冀州民人殷盛,兵粮优足。袁绍之在勃海,馥恐其兴兵,遣数部从事守之,不得动摇。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馥得移,请诸从事问曰:“今当助袁氏邪,助董卓邪?”治中从事刘子惠曰:“今兴兵为国,何谓袁、董!”馥自知言短而有惭色。子惠复言:“兵者凶事,不可为首;今宜往视他州,有发动者,然后和之。冀州於他州不为弱也,他人功未有在冀州之右者也。”馥然之。馥乃作书与绍,道卓之恶,听其举兵。

人物评价

刘惠其人,在冀州才名昭著,所以韩馥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命刘惠担任治中从事,位列汉末名士田丰、沮授等人之上。他为人颇直,心向汉室,所以当听到韩馥的自私之言后,忍不住当众反驳。他足智多谋,在韩馥犹豫是否起兵时,众官都没有准见,只有他根据韩馥之心,连出二策。最后,他在冀州可谓是德高望重,深受冀州士人的信服,所以当韩馥要斩他的时候才会有一大群的官员站出来愿意与他一同赴死。

更新日期: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