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平东

简介: 郑平东(1939年5月——2013年8月),男,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留日药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肾内科主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分会顾问、肾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肾病临床协作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所肾病研究所顾问,福州市人民医院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2004年被评选为上海市名中医。
[展开]

郑平东的个人经历

生平简介

郑平东(1939年05月——2013.08),男,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留日药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肾内科主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分会顾问、肾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肾病临床协作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所肾病研究所顾问,福州市人民医院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2004年被评选为上海市名中医。

郑平东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为全国著名老中医郑孙谋教授嫡传六世中医师,家学渊源,从小受到中医学术的熏陶。1964年从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他拜国医泰斗张伯臾教授为师,系统地学习、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和张老的临床经验,成为张老的“得意”门生,这段经历,为其成长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功底。张伯臾教授擅长于治疗内科危重病和杂症,其特点在于注重人体正气,“扶正达邪,祛邪安正”、“扶正而不碍邪,驱邪而不伤正”的学术思想贯穿立法用药之始终,而该学术思想就成为了郑教授临床遣方用药的座右铭。郑教授治学严谨,博览医书,精通医理,兼收并蓄,在临床上则善于详细体察病情,辨证分析精确,谴方用药严谨。

郑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医事业。从医40余年,他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工作,他性格开朗、热情待人、为人正直、生活节俭、工作严谨,与同事和睦相处,深得学生和青年医生的敬仰。郑老学术思想活跃、研究成绩斐然,是我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他治学严谨,博览医书,精通医理,兼收并蓄,潜心投身于中医治疗肾脏病领域的探索和研究。他提倡“审因溯源,标本兼治”的辨证论治思想,他显著的疗效和精湛的医术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患者。在他患病之前,他坚持承担着一线门诊的工作,定期为众多患者诊治,耐心细致地把脉察色,周密地开出丝丝入扣的有效处方,他对待危重患者不分贵贱、没有一丝的懈怠,以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进行全心地抢救,让无数危重患者转危为安,他为家境贫寒的患者免去挂号费,并主动解囊为患者提供路费,在门诊挂号已满的情况下,他经常照顾那些远道而来的外地患者,热于解决他们看病的不便,使他们得到安心的治疗,并满意而归。由他所医治的患者时常提起他、记得他那穿梭忙碌的身影和那春风般的关切和抚慰。他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求治者,经他医治的患者无不赞扬他“医术高明,医德可风”,博得了众多患者的赞誉和敬佩,实为“大医精诚”的一代名中医。

1981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门开启,郑教授于1982年通过国家教委考试,被公派到日本国立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研修,时拜日本著名教授大浦彦吉先生为导师,从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该研究是我国最早的对于中药大黄及含大黄的复方——温脾汤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阐明了大黄以及有关方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机理,并创制了腺嘌呤诱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肾脏病学杂志《Nephron》上,该模型现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他同时还创制了中医“肾阳虚”动物模型,对中医“证”的客观化、科学化研究亦有新的突破。

郑教授于1986年获日本国立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药学博士学位,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出国留学获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报效祖国的学者之一。回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后,他继续潜心投入于中医治疗肾脏病领域内探索和深入的研究。他所倡导的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炎、益气养阴活血止血法治疗IgA肾病之血尿、化瘀排石法治疗尿路结石、活血通络化痰泄浊法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以及扶正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已被全国同仁认同并广泛应用。郑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其显著的疗效和精湛的医术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各地的患者。他也成为了中医肾科新一代学术带头人。

郑平东

在科研方面,他围绕着泌尿系统疾病开展系列研究,先后中标9项课题,得到上海市卫生局、教育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经费的资助。以他为第一完成者的《肾衰91冲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6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肾衰冲剂对尿毒症毒素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2001年度教育部科研成果奖。他曾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国的学术杂志上发表有关肾脏病学术论文60多篇。他还将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成书,参加编写了《实用中医肾脏病学》,任副主编。同时,还参加了《中医临床肾脏病学》、《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和《张伯臾医案》的编写工作。

在教学方面,他已培养了9名医学硕士,7名医学博士,在读博士2名,指导了上海市医苑新星1名,曾为全国和上海市培养了多名中医肾脏病高级医疗人才。

自1988年担任曙光医院肾内科主任以来,他狠抓科室建设,积极培养青年业务骨干。亲自推荐了5名青年医师赴日本国深造,建立了肾病实验室,开展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使科室人才济济、梯队合理、实力增强,跻身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教育部的重点学科,为上海市中医肾病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001年他应韩国东国大学之邀进行学术讲座,2003年应英国首届中医药国际大会主席邀请赴英国进行学术讲座,还曾多次赴日本国参加和汉医药学会年会以及日本药学会进行学术交流,为中医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1964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1986年7月毕业于日本国立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获博士学位。擅长治疗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慢性肾功能衰竭、尿路结石和泌尿系统疑难杂症,推崇古训用“开鬼门、洁净腑、去宛陈莝”和“活血化淤”方法治疗水肿,用“塞流、澄源、复旧”方法治疗蛋白尿、血尿等,重视整体观念和五脏相关理论,提倡标本兼顾、扶正泻浊方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学术思想

郑平东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肾病专家。行医40余年,对中医治疗肾脏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学术思想上,他特别强调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精血之府、水火之宅、枢机之源,人之阳气非此不发,人之阴精非此不滋。肾与其他脏腑在生理上有密切联系。古人又有“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乙癸同源”、“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等论说。故肾病日久,必然要累及他脏,成为病情危重、临床表现极为复杂的病证――慢性肾功能衰竭。如肾衰及心:肾乃血之源,为水精之藏。若肾体受损,肾阳受伤,命火不足,相火不发,不能蒸精化液生髓,久则髓虚不能生血,导致水火失济则血少不能上奉于心;心体失养,心阳亏乏,心气内脱,心动无力,血行不畅,瘀结于心而成心衰或心包络病变;肾衰及肝:肾衰则肾精亏损,肾水不足,不能养肝,筋虚血少,筋膜失养而见爪枯筋急、痉挛等症。若肝失肾水滋荣,肝气上逆,肝阳上亢,肝风上扰,上冲于脑,轻者震颤眩晕,重则神昏抽搐;肾病及脾:“胃为肾关,同一机轴”,脾胃与命火在生理上是一升一降的枢轴。因肾衰命火亦衰,相火不足,不能温发脾升胃降枢机之轴,导致清气在上、浊气在下而生腹胀满、恶心呕吐之症;肾衰及肺:肾衰则相火之于下,肺失温润,则肺失肃降之利、治节之能、宣发之力、通调水道机能不全、三焦水渎不利,则水津内停呼吸不利,蓄结上焦可成肺水或悬饮之患。因此郑老提出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应非常重视整体观念和五脏相关理论。

慢性肾衰在发病和演变过程,郑老还特别注重“虚、浊、瘀、毒”的作用。古人认为“肾无表证与实证”,故肾病以虚证居多。随着慢性肾衰病情的进展,无论是阴损及阳,还是阳损及阴,皆可导致肾之阴阳失衡、三焦气化失司,饮食不能化生津液精微,反而转为湿浊。湿浊与正虚互结在一起,常常是慢性肾衰后期严重的本虚标实之证,这时治虚则碍实,水湿痰浊无法祛除;治实则碍虚,气血阴阳更加虚弱,导致病情进入危笃之境。治疗时要注意标本兼治、扶正泄浊并用,严防虚虚实实之虞。慢性肾衰发展过程还可见到气滞导致瘀血,或气虚引起瘀血,或因脉络损伤血溢络外而致瘀血,或因湿热郁久不解导致瘀血,瘀血的形成使慢性肾衰病情更加复杂。它可发生各种出血之并发症,从而使整个病情日趋严重,治疗更为棘手,因此晚期患者应该注意应用养血通络之品以防病变恶化。晚期还可由于肾失分清泌浊、脾失运化功能,导致水湿停滞、湿浊蕴结、阻遏三焦、水道不通则“溺毒入血,血毒入脑”之危候,立采取药物内服、中药灌肠、蒸洗等综合治疗,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以延续生命。

在从事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与实验研究的30多年实践中,郑老研制出了一批治疗慢性肾衰的系列方剂,如尿毒宁、肾衰冲剂等,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清除尿毒素,延缓肾组织纤维化等都起了显著作用。目前中医对慢性肾衰的看法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阴阳气血之虚为本,以湿浊、水气、瘀血和动风为标,治疗采用标本兼治法。郑教授认为本病是属于多种慢性肾病晚期阶段,因此病情危重、寒热虚实错杂,病位非常广泛,晚期五脏六腑均可受累,然其中脾肾衰败,湿浊内蕴,气化不利,浊阴不得下泄是病机的根本。肾病或上犯脾胃、或扰动肝风、或蒙蔽清窍、或入营入血、或水毒凌心射肺,继而出现种种危急病象,治疗要紧紧抓住正气衰败、湿浊弥漫这个主要病机,结合五脏虚损进行辨证论治,往往可取得明显临床疗效。如见肾病及脾,浊气上逆,浊邪化热,用扶正泄浊、和胃清热法,以温脾汤合温胆汤加减;若浊邪寒化,则用扶正泄浊、温中止呕法,以温脾汤合吴茱萸汤加减。肾病及肝,肝风内动,则用平肝熄风、育阴潜阳法,以大定风珠加减治疗。肾病及心,心阳不振,则宜温中泄浊、回阳救逆法,以温脾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若邪陷心包,热甚者,则以凉血清热、解毒开窍法,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湿甚者用苏合香丸加味。肾病及肺,肺肾两虚,用参附龙牡合黑锡丹治疗。

对于慢性肾炎郑老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有关,而机体免疫功能的失调又与脏腑的虚损有密切关系。脏腑虚损,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内因外邪以致气血运行乖戾,三焦水道障碍,水谷精微外泄,从而出现水肿、蛋白尿、血尿等症状。水肿是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古人早有“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的疗法,后世又增加了健脾、温肾、行气、化瘀等方法。郑教授认为慢性肾炎之水肿,多因久病入络、血瘀导致水肿。“血不利则为水”、“瘀血流注亦发水肿者,乃血变成水之证”,故治疗慢性肾炎顽固性水肿,善用活血化瘀之方药,如桂枝茯苓丸、泽兰防己汤之类,屡屡得效。蛋白尿可归属于“精微下泄”范畴,与“脾肾亏虚、外邪侵袭”有密切关系,治疗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常用有清补相兼、清上固下、补中上提,补益任督等法。郑老深受明代医家方约之用“塞流、澄源、复旧”治疗妇人崩漏的影响,认为“精血同源”、“异病同治”为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开辟一条新思路。

郑平东名方

1、肾衰冲剂(益肾止衰颗粒)(自拟经验方,院内制剂)

适应病种:脾肾两亏,湿浊瘀毒型早、中期慢性肾衰,CKD2-4期

历史源源:

80年代初,郑平东教授为主的课题组在国内首先开展了用腺嘌呤诱发慢性肾衰的动物模型,开展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毒素潴留的甲基胍、胍基琥珀酸的研究,在此基础上,90年代后,紧跟国际肾病的科研发展方向,进一步从细胞分子学水平研究中药肾衰91冲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并经过临床证实肾衰91冲剂可以改善肾功能、调节脂质代谢紊乱及性激素代谢紊乱的作用,1996年肾衰91冲剂治疗慢性肾衰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他潜心研究,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郑老又对肾衰91冲剂进行改良,研制成新的肾衰冲剂,于2001年肾衰冲剂对尿毒症毒素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本世纪初,从肾血液动力学、细胞免疫分子学、肾组织病理学等角度进行早、中期慢性肾衰的肾衰冲剂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在西医对加重慢性肾衰进展诱发因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肾衰冲剂中药治疗,该一体化治疗方案已经上海市医学重点项目研究推广,曾被上海市市中医院,第六、第七及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推广使用,成为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案。

郑老根据慢性肾衰脾肾两亏,湿浊瘀毒潴留,认为脾肾气虚则气不生血可致血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血必因之而凝滞,血瘀又可导致气机的阻滞,或湿浊阻滞气机,郁而成瘀作为病机关键和正虚邪实的病机特点,创立具有益气补血,化瘀泄浊功效的中药复方肾衰冲剂用于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

中医认为慢性肾衰病机的关键主要为脾肾亏虚,浊毒、瘀血既是慢性肾衰的病理产物,又是阻滞气机、导致病情恶化、肾脏衰败的重要因素,治疗应以扶正祛邪为主,重用活血化瘀之品。从现代中医学的角度看,慢性肾衰肾纤维化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符合中医有关“癥积”的特征,依据中医学理论,肾纤维化是发生在肾脏的微型癥积,符合传统医学关于“内结为血瘀”及“久病入络为血瘀”的学说。郑老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结合现代中医学的认识,总结慢性肾衰病机为脾肾气血两亏,湿浊瘀毒潴留,认为脾肾气虚则气不生血,可致血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血必因之而凝滞,血瘀又可导致气机的阻滞,或湿浊阻滞气机,郁而成瘀作为病机关键和正虚邪实的病机特点。

组方思路及方解:

依据中医对慢性肾衰的看法,认为本病的形成存在着“虚、实、瘀、毒”四大病理机制。其中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且以肾虚为中心,日久波及其他各脏 (心、肝、脾、肺)。随着病情的进展,且由于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以致出现脾肾肝肺气阴两虚,及脾肾阳虚等,在正虚同时多挟瘀、浊、毒等实邪,针对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的病机特点处方用药,对防治慢性肾衰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制的肾衰冲剂组成为党参15、丹参15、熟附片15、仙灵脾15、黄连5、紫苏15、制大黄15(便秘用生大黄)等,其功效为健脾益肾,化湿降浊,本方以党参健脾益气,丹参活血养血,配大黄荡涤秽浊之邪,熟附片、仙灵脾温元回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黄连苦寒坚阴,燥湿泻火、紫苏和胃解毒,散血脉之邪。综观全方,寒热互用,温而不伤阴,寒而不抑阳,益气补血,化瘀泄浊,攻补兼施,温润双顾。若恶心呕吐用生半夏、生姜、左金丸等;动风加羚羊角粉、牡蛎、石决明;失眠加交泰丸;贫血加当归、川芎;瘀血加桃仁、益母草;出血加茜草、炒蒲黄;皮肤瘙痒加苦参片、地肤子、白藓皮等;水肿加泽兰、玉米须;湿毒甚者加六月雪、虎杖等。

2消白冲剂(黄芪消白颗粒)自拟经验方,院内制剂

适应病种:气虚湿瘀型慢性肾炎尿蛋白

历史源源:

慢性肾炎(CGN)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是导致终末期肾衰(ESRD)最常见病因。尿蛋白是慢性肾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尿蛋白在参与慢性肾炎的病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医中药对CGN的治疗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中医中药的优势特色不仅在与“攻”即类似于抗炎症反应,而且在于“调”即调整机体的气血阴阳以控制病变的进展,故对尿蛋白加重慢性肾炎和如何通过有效中药降低尿蛋白延缓慢性肾炎进展的临床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郑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慢性肾炎辨证为气虚湿瘀型证的患者占了很大比例,他依据中医“审因论治,审证求因”的原则,总结出辨治方法,认为慢性肾炎证候为本虚标实,蛋白尿的产生除与脾失统摄升清,肾失封藏之本之外,还与湿热、瘀血等相关,本虚的核心在脾,脾虚可致肾虚,气虚则阴无以化而生内湿,气虚而血运迟缓,或病久湿浊化热阻于脉络,均足以形成血瘀。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以治本和治标相兼为原则,治本以脾气虚者补其气,肾虚者,补其后天以滋先天,缓图其本,气血充沛,水湿自化,血瘀能行,治标则以化湿和化瘀为主,达除邪务净之旨,通过中医辨证遣药,突破惯用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肾炎尿蛋白难以取效的研究思路,研制而成益气活血、祛湿利水的消白冲剂。

组方思路及方解:

在“因虚致湿,因虚致瘀,瘀血化水,亦发水肿”及“疏其气血,令其条达”的中医理论指导下,突破健脾补肾治疗尿蛋白的常规方法,寻求益气活血、祛湿利水作为治疗原则,研制成临床显效的消白冲剂,该方以黄芪、益母草、石韦、鬼箭羽等五味药组成,方以黄芪甘温益气,能益气健脾,崇土制水。中医认为抵御外邪主要是正气,而正气又来源于胃气,所谓“有胃气则存,无胃气则亡”。水谷之精微化为正气全赖脾胃之受纳运化,故益气健脾的黄芪作为君药。益母草活血养血,助黄芪补气运阳消水,又起“血行风自灭”之功效,为臣药。石韦清热而利水湿共为佐药,使湿邪随尿而下。鬼箭羽之功精专于血分,破血逐瘀,使瘀血去而络脉通,为使药。诸药合用扶正祛邪,药少力专,共奏益气活血、祛湿利水之功效,能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气虚湿瘀型慢性肾炎尿蛋白患者。

3固本通络冲剂(自拟经验方

适应病种:气阴两虚、络脉瘀阻型的IgA肾病

历史源源:

IgA肾病是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是高发区域,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32%,发展成晚期肾功能衰竭达20~30%。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提供了广泛的开发前景。

IgA肾病在祖国医学中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理化检查特点及病程的发展与转归,可归属于中医的“尿血”、“腰痛”、“虚劳”范畴。尿血的发病原因的论述,尿血在《内经》中称为溺血,溲血。最早见于《素问》的“热移膀胱”和《金匮要略》所提出的“热在下焦”。肾与膀胱同居下焦,热在下焦者,肾与膀胱受到影响而出现尿血。目前广大学者认为血尿的发病,以热移下焦扰动血室和脾肾不同、气阴受损为主要病机,其中可因心、肝、小肠等脏腑之火热、下迫肾与膀胱,损伤脉络、血溢水道而成;也有因外感六淫之邪、化热下迫、气阴亏虚、阴虚火旺、脾肾不足、固摄无权或气滞血瘀、络阻血溢所致。对其病因病机,国内学者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之中多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标实之中多与外感、湿热、瘀血密切相关。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单方验方治疗。在辨证论治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辨证分型存在很大差异,但总的趋势是以正虚邪实为纲进行分型论治。郑老根据中医理论和长期临床实践,认为IgA肾病应属本虚标实和虚实夹杂之证,但与疾病发展阶段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情况下,急性发作阶段以外感湿热之邪实为主,治宜清热宣肺、凉血止血,常用银翘散加凉血止血药;湿热下注为主,治宜清利湿热,凉血止血,常用小蓟饮子加味;心火亢盛为主,治宜清心泻火,凉血止血,常用导赤散加味。而慢性持续性阶段则以脏腑阴、阳、气、血之本虚为要,脾肾气虚为主,治宜益气滋阴,摄血止血,常用参芪地黄汤加味;肝肾阴虚为主,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常用杞菊地黄丸加味;脾肾阳虚为主,治宜健脾温肾化湿利水,常用济生肾气丸加味;气滞血瘀为主,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血,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临床上IgA肾病本虚多为气虚表卫不固,外邪袭络,脉络受损为主;标实多为久病必瘀,阴虚生内热,以瘀、热为主。因此临床上多见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型。故他认为对于IgA肾病之血尿挾蛋白尿者与其他疾病不同,不能妄投收涩止血药物,应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加活血化瘀之品,方可获效。在此学术思想指导下,郑老创制了固本通络冲剂治疗IgA肾病。

组方思路及方解:

依据文献资料及临床IgA肾病患者的慢性发病规律,IgA肾病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虚象的特点,其病主要在于一方面肾气虚损,固摄无权,同时易兼外邪;另一方面由于本病病程迁延,易致阴阳两虚,病旷日持久,涉及五脏,导致气血失调,复因水湿、湿热、瘀血等相互间夹为病,致使病情迁延,反复缠绵,出现标本同存之证。但“虚”之病机贯穿病情始终,虚多气阴两虚、或阴虚湿热、或气虚夹瘀、湿热夹瘀等虚实夹杂之证型,治疗当扶正与祛邪兼顾。临床上IgA肾病患者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型呈慢性持续阶段多见,故治疗时当补清兼施、瘀热同治,则热清血宁,瘀化血行,血气调和,则不止血血自止。

固本通络冲剂方以黄芪、丹参、鬼箭羽、女贞子、旱莲草、泽兰叶、白茅根等八味药组成。以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为主药,配合女贞子、旱莲草补益肾精,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有“破宿血、补生新血”之功,与鬼箭羽、泽兰叶相伍通络活血不留瘀,全方补清并举,止血与活血同用。补而不温燥,清而不伤正,止血不留瘀,活血兼宁血,诸药并用,共收益气养阴、化瘀止血之功。

工作室近三年科研课题

1.完成课题

王琛。肾衰II号方干预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10万2008.11.01--2011.10.30

王琛。基于气血互根的理论研究肾衰II号方干预慢性肾衰肾内氧耗效应的作用及机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项目批准号:3097372329万元2010.01-2012.12

高建东。黄芪消白颗粒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区内多点规范化临床验证。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院内中药制剂区内多点规范化临床验证”项目,编号:PKMZ07,起止时间:2011年1月--2013年12月,18万

高建东。血尿灵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肾性血尿临床研究。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攻关计划:中药现代化专项,编号11DZ1972905。起止时间:2011-11-2014-09,15万;

高建东。补肾健脾活血软坚法治疗多囊肾的临床研究。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编号:20114036。2012年1月—2014年12月,3万;

2.在研课题

王琛 缺氧诱导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活化参与慢性肾衰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肾衰II号方的作用机制研究。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 (项目批准号:2012310711004),12万2013.01-2015.12

高建东 矢志方调节NLRP3炎性体减轻尿酸性肾病肾小管损伤的炎症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373613),72万,2014.1-2017.12

高建东 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2016年)中医药创新内涵建设(4):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白尿研究(项目编号:ZY3-CCCX-3-4002)。400万。

王琛基于超声造影检测肾血流评估肾衰Ⅱ号方干预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价(项目批准号:201540199),5万2016.01-2018.12

王琛 缺氧诱导慢性肾衰大鼠肾脏线粒体自噬与凋亡的机制及肾衰II方的干预 作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81573946),69.6万2016.01-2019.12

3.主要参与完成课题

科技部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慢性肾炎蛋白尿CKD1-2期和慢性肾脏病4期中医治疗方案验证和推广应用研究(编号:201007005),2010-2012。300万元。

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健脾清化法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临床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编号:11DZ1973100),2011.11-2014.9。200万元。

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慢性尿路感染中医辨证治疗方案研究

(编号:13401904600),2013.9.30-2017.9.3030万  

工作室科研成果

一、郑平东名老中医学术成就继承及应用:

1991-至今创立的运用扶正降浊法研制“肾衰冲剂”,临床疗效达83%,获得国家中医管理局和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经济效益,备受海内外患者青睐。

运用化瘀排石汤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达67%。

拟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临床疗效达85%。

提出运用祛痰化瘀泄浊法治疗尿酸性肾病取得临床显著疗效。

擅用“健脾补肾、祛风渗湿”法防治慢性肾炎尿蛋白,经动物及临床验证,具有显著改善慢性肾炎尿蛋白的功效,郑平东教授深受明代医家方约之用“塞流、澄源、复旧”治疗妇人崩漏的影响,认为“精血同源”、“异病同治”为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开辟一条新思路。

重视“血不利则为水”的中医理论观点,提高治疗水肿疗效。

运用清利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基于五脏相关理论,阐述辨证施治早、中期慢肾衰发病规律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提出肾病及脾,浊气上逆;浊邪热化浊邪寒化;肾病及心,坎离失济;心阳不振邪陷心包;肾病及肝,肝风内动;肾病及肺,肺肾两竭的发病规律。

 

二、创立特色品牌

通过工作室学术平台,主要继承人对郑平东学术思想和经验的学习,创立了运用中医药治疗早中期慢肾衰、慢性肾炎蛋白尿、尿酸性肾病特色品牌,深受本地、全国各地患者的欢迎。

继承人总结慢性肾衰肾纤维化病机为脾肾气血两亏,湿浊瘀毒潴留,认为脾肾气虚是疾病发生的前提和依据,脾肾气虚则气不生血,可致血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血必因之而凝滞,血瘀又可导致气机的阻滞,或脾肾气虚,升降开合失常,精微不藏而漏出,湿浊不泄而停留,湿浊经久不去,则蕴积于体内酿为浊毒,湿浊毒邪入络,与血相搏,阻滞气机,郁而成瘀;湿浊毒邪耗气,气虚血瘀,气血运行不畅,络虚不荣,络脉失养,肾用失司,渐致肾脏瘀阻络伤。在郑老研制“肾衰冲剂”(党参、仙灵脾、丹参、制大黄、黄连、紫苏、虫草菌丝),基础上择加养血活血三味中药(当归、桃仁、川芎),具有加强补血化瘀之功效而成复方“肾衰II号方”,“肾衰II号方”在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方面已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基础与临床反复研究论证,益气补血、化瘀泄浊法具有改善慢性肾衰肾功能的独特疗效,该方在改善CKD3-4期患者中医证候疗效(91.00%)显著优于一体化治疗对照组(50.00%),疾病疗效(91.00%)优于一体化治疗对照组(48.00%)。

郑老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慢性肾炎辨证为气虚湿瘀型证的患者占了很大比例,他依据中医“审因论治,审证求因”的原则,总结出辨治方法,认为慢性肾炎证候为本虚标实,蛋白尿的产生除与脾失统摄升清,肾失封藏之本之外,还与湿热、瘀血等相关,本虚的核心在脾,脾虚可致肾虚,气虚则阴无以化而生内湿,气虚而血运迟缓,或病久湿浊化热阻于脉络,均足以形成血瘀。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以治本和治标相兼为原则,治本以脾气虚者补其气,肾虚者,补其后天以滋先天,缓图其本,气血充沛,水湿自化,血瘀能行,治标则以化湿和化瘀为主,达除邪务净之旨,通过中医辨证遣药,突破惯用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肾炎尿蛋白难以取效的研究思路,研制而成益气活血、祛湿利水的消白冲剂。在临床治疗中已取得了一定疗效,临床资料显示,消白冲剂能明显缓解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稳定患者肾功能,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主要症状改善率达83%—96%,其总有效率达85%,显著高于对照组30例保肾康,该冲剂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郑老认为,尿酸性肾病的形成,或起于先天,或成于后天。一部分患者因先天禀赋不足导致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运行不畅,血停为瘀,痰瘀互结,复与外邪相合,闭阻经络,深入骨骼,郁久化热,邪伤于肾所致。另一部分患者多为形体肥胖,年过中年,脏气日渐衰退,若再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或饮酒过度,久之必致脾胃功能受损,脾失健运则升清降浊无权,肾失气化则分清泌浊失司,人体水液不能正常运化从而聚湿生痰,痰湿内阻,血行不畅,则易于导致瘀血内生。痰瘀互结,内伤于肾,外阻于骨骼、经络、关节所致。正如《医学准绳之要》中所云:“今人多内伤,气血亏损,湿痰阴火,流注经络,或在四肢,或客腰背,痛不可当”, 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尿酸性肾病患者常见神疲乏力、腰脊酸痛、四肢沉重、肢麻不利、关节肿痛等症状,说明脾肾亏虚、湿浊瘀血是尿酸性肾病产生的病理基础。因此我们确立了健脾补肾、化瘀祛痰、养血生新的治疗方法,拟定了治疗尿酸性肾病的复方降尿酸方。复方降尿酸方是在郑平东老师经验方降尿酸方“化痰祛瘀泄浊”的基础上加用党参、仙灵脾、山药三味中药合四物汤化裁而成。本方用党参、仙灵脾、山药、熟地以益气健脾补肾,降尿酸方中以王不留行通络逐瘀,车前子利水涤痰,白芥子化痰散结为主药,配生山楂活血化瘀以止痛,粉萆薢、威灵仙祛风胜湿、通络止痛,大黄通二便直达下焦,深入血分,无坚不破,荡涤积垢,有“犁庭扫穴攘除奸凶之功”。此外,加用四物汤即当归、熟地、川芎、白芍以活血化瘀、养血生新。元代朱丹溪曾有“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者,不治”之说,喜用四物汤加味治疗痛风。四物汤具有养血活血生新之功效,朱氏认为该病的主要病位在血,病机是血受邪而导致的病变。上方诸药合用,以达到健脾补肾、化痰祛瘀、养血生新之功效。

将尿酸性肾病CKDI-IV期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复方降尿酸方联合别嘌醇片治疗组和别嘌醇片对照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为93.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0.0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能降低血尿酸,但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肌酐、尿β2微球蛋白、N-乙酰基-β-D氨基葡糖苷酶、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24h尿蛋白定量,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复方降尿酸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尿酸性肾病,不仅能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修复肾近曲小管功能,而且能够改善血脂代谢水平。

三、创新发展成果

“基于肾氧耗效应研究肾衰II号方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本成果在郑平东名老中医“扶正降浊”的学术思想指导下,依据“气血互根互用”及 “气血以流通为贵”的中医理论,在原有扶正降浊肾衰冲剂组方的基础上,进一步继承创新,即原复方中择加养血活血三味中药(当归、川芎、桃仁),加强养血活血之功效,创制益气补血、化瘀泄浊的肾衰II号方,基础与临床反复研究论证,肾衰II号方具有改善慢性肾衰肾功能的独特疗效,通过机制研究表明,肾衰II号方防治慢性肾衰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特征如下:①降低5/6肾切除慢性肾衰大鼠残余肾氧耗(QO2/TNa),显著提高肾静脉的氧分压(RVpO2),明显降低SCr、BUN,显著提高CCr。②抑制残余肾组织AngII、HIF-1α的蛋白和基因过度表达及TGF-β1、CTGF、COX-2mRNA表达;上调nNOS的蛋白和基因表达。③免疫组化显示,能抑制纤维连结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④减轻肾衰大鼠肾纤维化的病理改变。

临床研究表明,肾衰II号方治疗CKD3-4期患者,可以提高疾病疗效为43.00%,降低血尿酸(UAC),改善GFR,升高血钙,降低血磷的水平,对延缓CKD3-4进程具有一定的作用。

基于前期“肾衰II号方” 调节肾内氧耗效应,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具有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医学气血之理论,拟构建大鼠5/6(A/I)慢性肾衰模型为研究对象,选择肾内氧耗调节药物-AngII阻滞剂为对照,采用Western-blot、荧光定量RT-PCR等研究方法,从细胞与分子水平及肾组织病理等角度,围绕肾组织的氧供所诱导的关键病理环节,深入揭示“肾衰II号方”通过可以调节肾内氧耗效应,影响特定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阐明肾内缺氧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并基于PI3K/Akt、NF-κB信号转导途径,验证益气补血化瘀为主中药防治慢性肾衰肾间质纤维化的科学假说,诠释肾间质纤维化“气虚、血虚、血瘀”及“气血以流通为贵”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实现理论创新和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此项以肾内氧耗效应中心环节为切入点研究中药影响PI3K/Akt、NF-κB信号转导途径的作用机制目前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

四、团队建设成效

目前工作室继承人共7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博士2人,硕士5人。正高2人,主治1人,住院4人。主要继承人王琛医师为曙光名中医,高建东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曙光医院“高级中医师”。已经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承前启后的继承团队。完成医案60篇,心得60篇。进行8次郑老师学术思想经验学习活动。完成慢性肾炎、慢性肾衰、尿酸性肾病、水肿等的相关经典内容学习。继承人积极在临床实践中活用郑平东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在处方用药上体现郑平东名老中医的辨证思路及治则治法。继承人积极在临床实践中活用和反复验证郑平东名老中医的经验,门诊人数均有显著增加,临床病情缓解率也得到提高,取得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和早中期慢性肾衰、尿酸性肾病及中医论治肾性水肿等慢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此外还积极参与教学、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并创新发展成果,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7项,发表文章34篇,获得专利三项,其中一项专利获上海市优秀发明奖金奖,一项专利获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星光计划”优秀项目二等奖,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各一项。

更新日期: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