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班·扫马

简介: (Rabban Sauma)(?-1294年1月10日),或称巴·扫马(Bar Sauma),13世纪景教教士,著名旅行家,其足迹东起北京,西至巴黎。据叙利亚文献记载,扫马系畏兀儿人,而据中国史书记载,扫马是汪古人。他实际名为扫马,拉班是叙利亚文“教师”一词的音译。
[展开]

拉班·扫马的个人经历

基本内容

  拉班·扫马(Rabban Sauma,1225年-1294年1月10日),或称巴·扫马Bar Sauma),13世纪景教教士,著名旅行家,其足迹东起北京,西至巴黎。据叙利亚文献记载,扫马系畏兀儿人,而据中国史书记载,扫马是汪古人。他实际名为扫马,拉班是叙利亚文“教师”一词的音译。

  扫马生于北京,其父名“昔班”,是北京地区的景教巡察使。扫马30岁时正式成为景教修士,在房山修行,成为远近闻名的修士。不久,一名来自山西霍山(今内蒙古东胜)的景教徒马古斯投入其门下,与其共同修行。

  1276年,扫马和马古斯得到忽必烈的许可,决心踏上朝圣之途,前往叙利亚拜见景教大主教马·登哈(Mar Dinha),并前往耶路撒冷。经过四年的跋涉,两人经过了西夏、和田、喀什、苦盏、摩苏尔等地,最终到达亚美尼亚,但由于耶路撒冷被埃及占领,无法前行,二人只好折回巴格达,见到了马·登哈。马·登哈为马古斯改名马·雅巴拉哈,任命其为契丹(北中国)景教总管,扫马为巡查总使。但是,在二人刚刚踏上回程时,马·登哈突然病逝,在接下来的大总管选举中,马·雅巴拉哈因为自身的蒙古出身,被选为新一任的景教大主教 ,称“马·雅巴拉哈三世”。

  1287年,为与信奉伊斯兰教的埃及对抗,伊儿汗国大汗阿鲁浑要求马·雅巴拉哈派遣使者前往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商谈与基督教世界合作对抗穆斯林的可能性。扫马遂奉命出使。

  他首先抵达君士坦丁堡,见到了东罗马帝国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其后他又前往罗马,不走运的是,当时罗马教皇何诺四世刚刚去世,其位恰好空缺,无人能给与其明确的答复。于是,扫马又转道前往巴黎,拜见法国国王腓力四世,腓力表示愿意派军与伊尔汗国合作夺取耶路撒冷。接下来,他又在加斯科涅见到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

  1288年,在回程中,他会见了新任的教皇尼古拉四世,向其递交了阿鲁浑的国书。尼古拉四世则允许其留在罗马过复活节。在此期间,扫马举行了景教弥撒,受到尼古拉四世的认可,认为“语不同但礼相同”。5月,尼古拉四世通过扫马分别向忽必烈和阿鲁浑回信,感谢他们对基督教的支持。同时,尼古拉也承认马·雅巴拉哈为东方基督徒的主教。

  1289年,扫马回到巴格达,他的出使虽然未能使伊儿汗国同基督教世界建立直接的军事合作,但是却促使东西方教会之间建立了直接的交流。不久以后,景教教会正式承认罗马教皇为领袖。1294年,扫马逝世于巴格达。

  扫马出使西方恰与马可·波罗基本处于同一时代,他对于自身旅途的记载,告诉了后人当时东方世界是如何看待西方世界的,恰与马可·波罗的记载相映成趣。

拉班·扫马

更新日期: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