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炜(艺术家)

简介: 江西书画艺术家,江西十老之一,龚炜(1895-1987年),字槐陂,男,奉新赤岸人。自幼饱受家乡美景熏陶,酷爱写生。儿时才华初露,被乡人誉为“槐陂艺童”。1922年由南昌二中毕业考入上海美专,受业于吴昌硕、刘海粟等,备受器重。回赣后,曾与傅抱石筹办江西美术学校,未果。后傅抱石东渡日本,龚槐陂辗转任教于赣州、高安等地。他从二十年代起,在广州、南昌等地举办以“槐陂村人”为艺名的个人画展达26次之多。
[展开]

龚炜(艺术家)的个人经历

基本内容

江西书画艺术家,江西十老之一

龚炜(1895-1987年),字槐陂,男,奉新赤岸人。自幼饱受家乡美景熏陶,酷爱写生。儿时才华初露,被乡人誉为“槐陂艺童”。1922年由南昌二中毕业考入上海美专,受业于吴昌硕、刘海粟等,备受器重。回赣后,曾与傅抱石筹办江西美术学校,未果。后傅抱石东渡日本,龚槐陂辗转任教于赣州、高安等地。他从二十年代起,在广州、南昌等地举办以“槐陂村人”为艺名的个人画展达26次之多。

新中国成立后,龚槐陂豪情焕发,挥毫走笔,作画甚多。1952年他的作品荣获全国国画比赛二等奖。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极左路线迫害,所存书画尽遭抄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平反,他虽已年过八旬,却仍豪情不减,丹青不辍。龚槐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优良传统,其花鸟、山水、人物自然质朴,笔端蕴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其荷花、白菜、墨竹尤为行家推重。1985年7月,江西省文化厅主办“晚芳犹香——四老书画联展”,他有51幅国画作品参展。

龚槐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即颇负画名,诗人、史学家辛际周(清光绪癸卯18年时中举,废科举后考入京师大学堂,曾

任省立第五师范学监、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参与编纂《江西通志稿》,与吴宗慈合编《江西古今政治地理治革总略、八十三

龚炜

县沿革考略》),与其过从甚密。据辛际周所作《灰木诗存》载,1932年秋,辛际周应友人约,从南昌赴省立赣县中学任教,

与龚槐陂、易曾锡(字古屯,曾任宜春中学校长,酷爱名家字画收藏)相识,一见如故。是时,辛作《赠槐陂(龚炜)、古屯

(易曾锡)二首》,诗中写道:“漂梗偶然聚,聚诚非偶然。冥冥谁主者,恐是宿生缘。”又言:“槐陂狷介士,玩世以画

鸣。玄秘攫造化,笔底无关荆。古屯淹今学,而有古性情。开襟发高谈,不恤四座惊。”辛际周为遇到两位博学多才的知已而

欣喜不已。同年,辛际周又作《题槐陂山水画》,诗中云:“寻常论作画,动云师自然。讵知自然界,正复杂丑妍……长日咬

矢橛,非为上乘禅。画自写逸气,气逸兴乃颠。丘壑出胸中,造化谢无权。槐陂作此帧,我适立案前。但见笔起落,那计山断

连。焦墨著生纸,怪恶状叵传。随手抹赭绿,转眼生云烟。似南或似北,非宋亦非元。泥形析派别,小儿痴可怜。从来第一

义,难与时世贤。”诗中把槐陂画作与一代宗师荆浩、关仝相提并论,对其出元入宋,勇于创新予以高度评价。此后,际周、

槐陂或谈诗论画,或结伴游历山水名胜,际周作有《花朝后二日与性初、槐陂出东郭游鹿云山》、《扬州慢·乙亥寒夜,积雨

初止,弦月流光,与槐陂村人蹈月作小游,返斋共读白石老仙词,因寄扬州慢原韵增一解寄感,子月十日》、《霜叶飞·子月

十二日趁煦偕槐陂、君白同游鹿云山,访主僧不遇。餐蔬后穿竹径、陟榛垄,绕寺纵眺而归。

忆前岁清明植树节与同人游此,曾纪以小诗,当时所植道旁树今垂垂成阴,寺中寄寓流民亦都返故籍矣。糊口重来,未知息影何日,怆然感赋》等。已卯(1939年),两人天各一方,际周又作《题槐陂为与存作山水小立帧》寄赠:“刘子嗜我诗,不减裕之与敬之。又爱槐陂画,王宰真迹少陵诧。即今乱里各流迁,念旧往往驰云笺。笺笺酬诗兼索画,神怡心赏非偶然。晴春万绿摇画室,画师酒后兴飞逸。伸纸泼墨倾刻成,近林远峦突兀出。安用鹅溪十丈长,万里势欲收咫尺。”寄君客邸供卧游,定有烟云生素壁”。际周此诗,回忆了槐陂醉后写真的情景。傅抱石作画常钤印“往往醉后”,盖以酒助兴,激发灵感,其友槐陂亦有此好。槐陂嗜酒,终其一生。出游携白酒一瓶,每作画必微醺,以醉意来追求笔墨的酣畅淋漓,时而,将画笔置口中,旁若无人,以唾沫濡毫;时而提笔凝思,墨落纸端,亦全然不觉,真乃名士风范。

槐陂作画,善用宿墨、焦墨,纷披老辣,直抒胸意,识者推崇备至,却颇不为流俗所好。从童年的“槐陂艺童”算起,丹青生涯八十余年,作为吴昌硕,刘海粟高足,槐陂一生可谓是默默无闻,至老不享盛名,造化弄人,有时真令人无可奈何!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

龚炜:笔名李之舟,男,1958年4月生,贵州省瓮安县人。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贵州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大学本科。1985年至1987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学助教进修班学习硕士生主要课程。1983年以来,先后公开发表有关新闻学、文化学、文学理论等相关学科专业论文50余篇,与上海大学、浙江大学两位作者合著内地第一部传播学专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承担10万字),参编教材2部,出版专著2部。主持2002年度贵州省哲社规划课题《新时期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1项(专著,32万字,2003年出版)。先后获贵州省文学创作二等奖(1981年)、甘肃省政府优秀图书奖(1990年)、全国高校文科教材一等奖、全国高校文科教材一等奖(1991年)、全国首届素质教育论文竞赛二等奖(2000年)、省级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获地区政府特殊津贴奖励和地区“十大杰出青年”表彰、《重庆晨报》创刊十周年改版建议征文二等奖。主持重庆交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1项、重庆市高校教改重点项目1项、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项。

1979-2004年在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2004年秋调入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任教,现为广播电视学系主任、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写作学会副会长、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广电协会理事、重庆市品牌学会常务理事,2010年入选重庆市第一批社科专家库。

更新日期: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