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又旦

简介: 王又旦(1636-1687),字幼华,号黄湄,康熙七年(1668年)起任湖广潜江知县6年。当潜江正值兵灾水患之后,力革除弊政,招集流亡,奖励农桑,变乱为治。  王又旦(1636-1687),字幼华,号黄湄,康熙七年(1668年)起任湖广潜江知县6年。当潜江正值兵灾水患之后,力革除弊政,招集流亡,奖励农桑,变乱为治。
[展开]

王又旦的个人经历

简介

  王又旦(1636-1687),字幼华,号黄湄,明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百良乡百良村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由潜江知县历官户科给事中,户部都给事。擅诗,善絺章绘句,文采风流,官声诗名并重,时与诗坛领袖王士禛并称“二王”。明末清初著名诗人。

履历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康熙七年(1668年)起任湖广潜江知县6年。当潜江正值兵灾水患之后,力革除弊政,招集流亡,奖励农桑,变乱为治。潜江居汉水下游,常因决堤成灾,其除率众修堤外,又建议上级改各县联合修堤为分县划段管修,以防敷衍推诿,使湖北免除汉水之患20余载。同时于潜江建立“传经书院”和“说诗台”,培育人才。康熙九年(1670年)在县衙内东侧建立了一个草堂,取杜甫“老树空庭得”之意,名“得树”。每得空闲,他就把那些未仕和致仕归里的文人们邀来得树草堂,“置酒联吟”。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升任吏部给事中,户部都给事。

后记

  后到广东主持考试,奏准于盗匪常出没的南海花山建城设县,遂得长治久安。博学能文,善絺章绘句、文采风流,诗作尤佳,官声诗名并重,与京师王士禛时相唱和,交谊尤契。时海内言诗者必称“二王”。朱竹坨谓“又旦诗能兼综汉宋人之长”。王士禛曰“幼华诗一变而清真古淡,再变而为奇恣雄放。及归龙门,读书太史公祠下,而其诗益溣泫澄深,渺乎莫窥涯涘。”姜西溟曰“今京师以诗名家者,称u2018两王先生u2019,一为新城阮亭少詹,一为郃阳黄湄给事也。其后新城予告归省,而都下之言诗者乃专归郃阳。公生平与阮亭周旋最久,故阮亭序先生诗曰u2018幼华之诗凡数变,而予皆能道其所以然。u2019然公诗与阮亭溪径自别,古体老而益肆,外露奇倔而内涵静穆,非学醇而功力深至不易臻斯境界,宜阮亭亟称之也。”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病卒,终年仅51岁,葬于郃阳县百良村南。著有《河渠》、《黄湄诗选》、《黄湄集》(10卷)等传世。

相关文章

酷爱诗歌的知县王又旦

                                     毛道海

王又旦

    清代陕西郃阳(今合阳)进士王又旦,字幼华,号黄湄,是一个文采风流的潜江知县。

    当我们的故事用了“文采风流”这样的开头语的时候,你切莫不要以为王又旦只是一个善舞文弄墨的人。其实,他的官做得好,诗写得也好;做官,为百姓操心;写诗,反映民众疾苦。官声诗名都好。从清康熙七年(1668年)起,他任潜江知县六年。康熙三十三年的潜江县志《知县宦迹传》中介绍王又旦说:“其为政综密而不苛,慈惠而善断,凡施行必期永利。”瞧!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蔼的亲民形象,不急功近利,不搞政绩工程,真是一个不错的父母官。

    举例一,王又旦上任之初,看到全县农民逃避苛捐杂税重负,致使许多村子里人口稀少,不见烟火,便下令蠲免了积赋;同时实行清田、规亩、均赋,使得外逃者接踵归来,新垦荒地二十余万亩。

    举例二,王又旦筑汉水长堤,堵塞决口,加固崩坍险段,消除洪灾隐患;不论寒暑,而且患了足疾,也躬亲筑堤和防汛现场,指挥督阵。

    举例三,当潜江旧时的“阳春”“石桥”“白鹤”“同仁”等书院皆废,王又旦于康熙十年在城内建传经书院,书院内有“传经堂”“说诗台”“操缦轩”“藏书楼”“文场”等设施,重振了全县文风。

    那么,他又是怎样地酷爱着诗歌呢?志书的传记作者说他“虽案牍倥偬,呻哔不废;尤工书,最能诗,暇则同士大夫置酒联吟”。这并不是溢美之词。《潜江明清诗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录署名作者104人,诗歌351首,其中收录王又旦诗作19首。讲数目,他在个人署名中占第四位,而若以外籍人在潜江做官者论,他的诗作则数第一位。王又旦的诗不是闭门造车地想出来的,也不是风花雪月地“浪漫”出来的,句句都是他的工作实录。这些诗是他关心民瘼、尽忠职守、辛勤工作的见证。他是一个写实主义的诗人。我们知道,在潜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最大的灾祸是汉江水患,为消弭和减少水患,苦煞了累煞了多少潜江县官呀!王又旦便是一个为此沤心沥血者。《潜江明清诗选》录了他的《民居今已坏》《屯营堤叹三首》《后屯营堤叹并序》《决可塞》《塞白湖》《叹郑浦》《趢趗时患疾居堤上》《多雨二首》《河决京山》等诗歌。他写的全是关于防汛抢险的题材。面对着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作者有对老百姓的房屋被洪水冲毁的同情,有对屯营堤、郑浦堤决口的无奈,也有堵塞决口、战胜洪水的坚强信心。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还看到了他为夺取抗灾的胜利,带着病食宿堤上,哪怕是行走困难,步履维艰。

    王又旦另有《五月憩于堂》一诗,是写他在县衙工作情况的。该诗题下原注曰:“憩于堂不能退食于室也”。意思是,因为事多,只能在办公室里吃饭,小憩一会。诗是五言古风,二十二句,同前诗一样,毋须再读诗的内容,我们仅从诗的题目和题下的注释,就对王又旦案牍的繁冗和辛劳一目了然了:他忘寝废餐,是一个近于“工作狂”一样的封建官员。

    还有一首诗,也可见王又旦工作忙碌之一斑。潜江城南,有明崇祯恩贡郭铗的别墅名谩园。谩园里有梅花,有梅花亭,某年腊梅初绽,郭铗邀王又旦前往赏梅。王总是不得空闲,直到新一年正月初十,王也未抽出时间应邀。这天,他以诗代信,写了《过岁十日简谩园主人》。诗中说自己早就“传闻南郭梅有花,照耀寒雪生光辉”,还知道“郢南园林君家好,绕屋千株皆十围”,更知道去后会受到主人“况逢金卮催玉柱,翩翾歌舞对夕辉”的招待,但是他说他不能去,原因是“却思催租今日严,昨宵羽檄急如飞”。结尾请求谩园主人:“若得长官不嗔我,酩酊日日款君扉”。写得情真意切,一个公而忘私的县官形象跃然纸上。

    王又旦也有所谓“政暇”,而“暇则同士大夫置酒联吟”,他是把诗歌这门艺术形式当做他联系知识阶层的一种工作方法。康熙九年,王又旦在县衙内东侧建立了一个草堂,取杜甫“老树空庭得”之意,名“得树”。每得空闲,他就把那些未仕和致仕归里的文人们邀来得树草堂“置酒联吟”。在得树草堂产生的诗歌至今我们能读到的有本县进士莫与先的《得树草堂新成郃阳王明府秋夜招集》和景陵举人胡承诺的《同莫大岸饮得树草堂》《再饮得树草堂留别王明府》三首。

    后来王又旦调京先后任吏部给事中、户部都给事,梓印了诗集《黄湄集》。此期间,全国诗坛领袖王士禛(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这样评其诗:“为诗趋古淡,后变而之雄放。自潜江令入为给事中,七言古、五言今体多可传”。王士禛又将其列为“京中十子”。王又旦还一度被人与王士禛并称“两王先生”。可见诗歌创作的成就也是很高的。

更新日期: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