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有祥

简介:鲍有祥,1949年出生于中国云南,现任缅甸佤邦政府主席、佤邦联合军总司令、佤邦联合党总书记。美国《时代》周刊称他是“毒品王国的君主”。美国政府称他是“继拉登、萨达姆之后第三个需要军事打击的恐怖组织首领”。但正是在他的努力之下,截止2006年6月26日,佤邦不再有大烟。
[展开]

鲍有祥的个人经历

人物经历

坤沙之后,鲍有祥成为“金三角”新霸主

佤名陆棒(lok: pang),尊称达棒,佤族,1949年9月19日生于昆马新寨一个开明头人家庭。其父鲍兴嘎(艾嘎),其兄鲍有义、鲍有良、鲍有华。鲍有祥在少年时期在家务农,主要是放牛,也做点小本生意。

1959年7月,鲍家突遭国民党军邱鸿斋部抢劫,鲍兴嘎屡遭追捕,全家畏而奔往中国避难,迁居沧源县岩丙寨。当年9月,鲍有祥就读于岩丙小学,“有祥”一名为当地老师所取。1961年4月,全家迁回昆马。这时鲍有祥已长大成人,1964年结婚,当年4月,其父鲍兴嘎去世。

王丽是鲍有祥的秘书。她的朋友指点我们,可以在王丽面前开任何玩笑,但千万不能指责鲍总,否则会招致她的狂怒。几乎所有的佤邦人,对鲍有祥,都有对革命领袖那样的敬畏之情。

旁人告诉我,在佤邦,不能称呼任何一个老板“×总”,那是犯政治错误的。佤邦只有一个“总”,就是书记鲍有祥。至于佤邦联合党副总书记肖明亮,一定要加上“副”字,就是“肖副总”。

鲍有祥

因不堪忍受国民党邱鸿斋部反动部落武装的欺压,鲍于1966年开始与堂叔鲍三板,同乡魏尼门、李六勒等秘密组织反抗组织,1967年7月3日成立昆马游击大队,鲍任游击大队副大队长,主要负责武装组织工作和军事指挥。1967年11月率队前往中国雪林进行军事训练,半月有返回昆马根据地。1969年9月,游击大队接受缅甸共产党的领导,整编为人民军4043部队(即后来的4243营),鲍任一连连长。1971年1月,部队改编为501营,鲍任副营长。1971年3月成立502营,鲍任营长,并率部参加了解放新地方的战斗。1974年1月,鲍提升为683旅副旅长,1975年9月任缅共中央中部分局副司令兼参谋长。1984年4月23日,由缅共三个营,克钦独立军三个营,SPP(掸邦进步党)两个营组成民族民主阵线,鲍任阵线总指挥至1986年。其间,鲍支持制定了著名的“4·13联合军事计划”。1985年7月,鲍当选为缅共中央候补委员。1989年4月17日,鲍与赵尼来一起组织领导了脱离缅共错误领导的武装起义,成立了佤邦联合军,并出任联合军司令。

1989年11月,鲍参加了在果敢召开的佤邦联军、果敢同盟军、掸东同盟军、新克钦民主军、SPP五个武装力量联合阵线会议,正式实行联合后,鲍出任总司令。1990年,缅甸联邦政府委任鲍为边境监察总署署长。1996年2月,鲍当选为佤邦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长至今。1996年12月,鲍代表佤邦政府参加了联邦政府在首都仰光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

他和赵尼来是佤邦各族人民最尊敬和爱戴的人民领袖。在佤邦各族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政府和企业共投资5亿元人民币,并提供大量技术支援力量,帮助“金三角”地区发展替代植物,昔日的40万亩罂粟地已变成了稻田和橡胶园。

禁种之后,鲍有祥的理想是把“毒品的金三角”变成“旅游的金三角”、“经济的金三角”,甚至是“梦想的乌托邦”。

人物评价

鲍有祥在缅共从一个营长一路青云直上。1989年,由于“缅共……内部发生了许多问题:根据地越来越小,阶级斗争越搞越激烈,中央主要领导年龄老化,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十分顽固。大民族主义、宗派主义日趋明显,干部中培植亲信,拉帮结伙。连年战争,群众生活逐年下降,部队供给短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引自佤邦政府文件原文),鲍有祥以兵谏的形式脱离缅共,并迅速与缅甸政府达成和平协议,拥兵4万,自治佤邦,成为缅甸最大的民族武装。随后,他与缅甸政府一起攻打坤沙的军队。1996年坤沙集团投降,鲍有祥得到了原来所有坤沙的地盘,在这一年成为金三角新的霸主。控制区面积扩大70%,被佤邦人称为“南佤”。

人物事件

鲍有祥坦陈鸦片税是政府要收的

“我们这个地区老百姓是靠种大烟为生的,我们的农业税是40%,有4%的是粮食、交易税,10%是大烟税。”

据国际禁毒机构统计,自1996年起,金三角地区的毒品数量并没有因坤沙集团的覆灭而减少,反而不断增加。同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毒品种类——冰毒。

谈到冰毒,鲍有祥断然否认:“拿大烟做毒品(海洛因)我可以承认,但是拿药水做毒品(化学毒品)我不承认!我们老百姓没那个本事可以做这种东西,这种技术是从泰国来的。国际上可以制裁我,可以骂我,不是我做的东西不应该骂我。那些人看着我们民族太弱小了,看我鲍有祥太弱,这一切都由他们自己决定。他们天天讲人权,人权在哪里?”

曾有评论说鲍有祥领导的军队是恐怖组织,鲍有祥的应对是:“连人家玩的炮仗我们都不会造,凭什么当恐怖组织?当恐怖组织至少得有条件,我们连抽的烟、用的牙签都要去中国买,凭什么去搞这些?”

面对战争

“我的老百姓一人一支枪,来一个撂倒一个,来两个撂到两个。我的老百姓完全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地方。我鲍有祥和老百姓这些人是打过仗,生存过来的人,三十多年的战争已经教育了佤邦人民。”

去年,我们前往佤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考察那里的旅游资源。离开时,同行的一位法国夫人夸鲍有祥的绣花布鞋漂亮,他说是佤族妇女手工绣的,夫人当即建议把布鞋做成旅游产品,一定很多人想买。鲍有祥马上停下脚步,回头望着她,孩子气地问:“是吗?他们想买吗?”

禁种之后,鲍有祥的理想是把毒品的金三角变成旅游的金三角、经济的金三角,尽管这个目标看起来是如此遥远。提到开发旅游后游客在佤邦的人身安全时,他大手一挥:“绝对有保障!在佤邦,可以这样说,只要我还在,一切都是我说了算!“

戎马一生

眼前必须考虑的是佤邦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佤邦被缅甸政府封锁,被国际社会制裁,另一方面,在他统治下的烟农因为罂粟越来越穷困。诸多历史、经济、政治问题迫使他一定要禁种。

“我们这个小小的民族,不懂文化,也不懂科学,整天就和土地打交道,种点大烟过生活,越种越穷,这个民族还怎么发展?但他们是为了生存!完全是为了肚子问题。而且大烟是古时候英国人带来的,不是共产党带来的,也不是哪个民族带来的。正因为看到佤邦越种越落后,我才下定决心要在2005年禁种大烟。” 禁烟后怎么办?鲍有祥的回答是:“靠我鲍有祥一个人马上改变是不可能的,我只能是一面做工作,一面往下压,该不种的我就要强行的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这几年经过我们的努力,缅甸政府也看了我们做的这些禁毒工作,中国有些地区比较了解我们情况,所以逐步地在帮助我们。”

更新日期:2024-05-03